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镇海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中华田园牛
见识了南洋的富饶和肥沃,他也是经常写信回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移民到南洋这边来。
在他管辖的丹河城这里就有大量从他家乡移民到南洋这里的人,他这一次要去拜访的人正是他的一个好友。
“老秦,老秦~”
刚刚才到好友的种植园这里,李茂林都忍不住吼了起来,远远的能够看到这片种植园当中有十几个奴隶在撕甘蔗叶。
“哈哈,老李~”
很快,有人听到了李茂林的声音就从甘蔗林里面走了出来,这人叫秦岩,也已经五十多岁了,是一个秀才。
以前和李茂林是同窗,两人考科举也是考了一辈子,李茂林虽然考上了举人,但是一直考不上进士,没有官做。
去年年底的时候朝廷需要大量官员,他正好赶上了这一波福利,所以也是来南洋这里当了这个丹河城的县令。
秦岩因为收到了李茂林的书信,所以也是举家迁移到了南洋这边。
朝廷因为鼓励移民南洋地区,所以也是给予了优惠的政策,一个人能够奖励几十亩田地,这秦岩一家老少迁移过来,单单是奖励的田地都有上千亩,所以也是建立一个种植园,一家人都忙不过来,又陆陆续续的买了十几个奴隶。
“怎么样?”
“这一次的收成应该不错吧?”
和秦岩行走在他的种植园里面,李茂林也是笑着问道。
“很不错~”
秦岩也是笑着点点头直言道,李茂林没有骗他,南洋这边确实是非常好。
他原本就是一个穷秀才,家里面穷的很,在大明这边一家老少连吃饭都是问题,来到南洋之后,这一下子就翻身了。
不仅仅有上千亩的广袤土地,而且靠着种植甘蔗,迅速的发家致富起来,不仅仅在这里盖起了大大的宅院,而且还买了十几个奴隶,这小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舒服。
一家老少几十口人过的舒舒服服,他大儿子在这里帮忙打理种植园,老二去学习航海了,老三则是和人去探矿、采矿了,老四则是去经商了,连孙子们也都全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的读书考科举,有的经商做生意,还有的去出海当海员等等。
要是以前,一家老少基本上都是被困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累死累活,到头来连几顿饱饭都吃不上。
“等这一茬甘蔗收完之后,我准备再买几十个奴隶,买几头牛来,将剩下的那些土地也给种植起来,另外再多开荒,准备种植一些橡胶来,听说天津远洋贸易行麾下的种植园在大规模的种植这东西。”
“据说这东西需要七八年才能成熟,但是未来会非常的赚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刘公子麾下的种植园,一向都是最会赚钱的,他们从来不种甘蔗,也不种水稻,都是种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秦岩满脸笑容和李茂林谈论着自己对种植院的规划。
一家人都迁移过来,奖励的土地太多了,很多土地都还是荒地,需要自己去开垦,这人手不够,只能够多买奴隶和牛来解决。
“跟着刘公子肯定是不会错的。”
李茂林笑了笑点点头,再看看在甘蔗林里面干活的奴隶说道:“你这十几个奴隶花了多少银子买的?”
“花了我将近五百两银子买的。”
“十二个青壮男奴隶最贵,花了差不多四十两银子一个,另外还有五个成年的女奴隶,几个小奴隶,基本上都白送。”
秦岩想了想说道:“这奴隶太贵了,听说还在涨价。”
“嗯,是在涨价,城内的奴隶市场这里,只要有奴隶运过来,立即就会买的精光。”
“最近西洋联合商行这边打下了锡兰岛,他们运了一批奴隶过来,不到一个时辰就被买的精光了。”
“朝廷这边已经基本结束了在爪哇的战事,接下来奴隶的来源就会短缺,这奴隶的价格肯定是会涨的,你要买就赶紧趁早去多买一些,小奴隶也买一些。”
“反正也就是吃点饭,南洋这里,粮食多的是,有个十几岁就会开始做事了。”
李茂林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说道。
南洋这边的种植园非常多,光靠移民过来的大明,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对奴隶的需求非常大。
奴隶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也就是前段时间南洋的战事获得了大量的奴隶,缓解了下种植园主们的需求。
可是这战事一停,奴隶的来源又是一个大问题了,这奴隶的价格又开始上涨了。
“我也想啊,不过没钱啊,你也看到了,这银子都用来建房子,修路,买工具,买奴隶了,只有等这波甘蔗收完了再说了。”
秦岩笑了笑无奈的说道。
“可以去贷款嘛,收完甘蔗之后再还就行了,不然到时候涨起来的价格都要比利息高不知道多少。”
李茂林是县令,接触的人多一些,自然也是知道的更多。
“我也想过贷款的事情,但是银行贷款需要抵押,我手中也只有这个种植园了,到时候要是还不上,这种植园可就没了。”
“慢一点没有关系,如果涨的太厉害了,我不买就是了。”
秦岩想了想微微摇头,他的思想还是偏老旧一些,总觉得贷款、借钱不是什么好事,想一想家乡的高利贷,这利滚利的,带一两银子,最后可能还几十两都还不清。
所以一直以来,他的原则是能不欠债就不欠债,即便是银行的利息低,他也不会想着去贷款,除非是万不得已。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你来找我,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想了想,秦岩又对李茂林说道。
“有,对你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朝廷这边也是下了旨意下来,我们南洋行省这边也是一样要举行乡试,名额还给的不少。”
“你是秀才,算是这里少有的读书人,我觉得你这次机会很大,所以想要过来请你去参加这一次的乡试。”





大明镇海王 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个好处
“考乡试?”
听到李茂林的话,秦岩都微微一愣。
他考了一辈子的科举,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说实话,从迁移到南洋来,他就已经熄了这方面的心思了,安安心心的在这里当个富家翁,小日子过的也很不错了。
现在好了,到了南洋,李茂林竟然叫自己去参加乡试。
“不去,不去~”
“我早就想通了,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安安心心的在这里种我的甘蔗算了。”
秦岩想了想也是直摇头,真是要是考功名的话,他就不会迁移来南洋了。
“老秦呐~”
“你可能不知道,这南洋和我们江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江西想要考功名非常的难,但是在这南洋,考试就很简单了。”
“实话跟你说吧,这一次,在南洋这边,只要是有功名在身的,不管你是秀才,还是童生,都可以去参加这一次的乡试,那些吕宋人的要求就更低了,只要能够写字都能够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你好歹也是一个秀才,去考的话,十拿九稳,一个举人是绝对走不了的。”
“而且天子圣恩,单独将南洋行省、交趾行省、象林行省、辽东行省、草原行省设立一个东榜,到时候考进士也是很容易的。”
“你才五十多岁,姜子牙可是八十岁才出山的,南洋行省首府月牙城的县令王临元都已经六十多岁了,还不是一样干的风生水起。”
“这可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啊,谁能够想到朝廷竟然会在新设的行省这里也开科举,而且有诸多的恩典,我们南洋行省这一次乡试中举的名额可是有七十多个。”
李茂林苦口婆心的说道。
这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老友好,另外一个方面,上面也是已经下达了命令,每一个地方都必须要有人参加科举,必须将自己管辖州府下面的读书人都弄到月牙城这里去参加本次乡试。
只要是读书人,能写、能读的都去,这一次也不管你是不是秀才了,童生也可以,甚至于即便是没有什么功名在身,能写都可以去参加科技考试。
这或许在传统的读书人看来非常的荒诞可笑,他们以往考取功名那个不是辛辛苦苦,十年寒窗苦读熬出来的。
可是现在呢,竟然只要能够写字都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这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此事是经过了朝廷允许的,南洋行省新入大明,人心不稳,朝廷给予一定的恩典,也是为了南洋行省的稳定。
甚至于对于南洋行省这里本土的那些吕宋人,要求更低,能够写字就可以了。
“真的?”
听到李茂林的话,秦岩的心思又活了起来。
读书人的尿性就是如此。
自己不得意的时候,那是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表现出一副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的样子,对那些权贵、朝臣不屑一顾的样子。
可是当有机会施展自己胸中抱负的时候,又会毫不犹豫的当添狗,立即屁颠、屁颠的牢牢抓住机会。
“我还会骗你?”
“这是朝廷来的袛报,你自己看看,还有这是从大明来的报纸,因为这事啊,本土这边有很多士子都上街闹事了,觉得这样非常的不公平,对于他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但是这是陛下在恩典,朝中诸公的深思熟虑,肯定是不会错的。”
李茂林拿出了朝廷这边下发的袛报和从天津这边运过来的报纸。
大明早已经不仅仅是在京津地区发行了,它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甚至于伴随着大明的强盛,朝鲜和倭国这边也都有人天天看报纸。
当然了,因为传递的缘故,肯定是要滞后一段时间的,但即便是南洋行省这边,也是每天都有商船往返,所以每天也都能够有报纸可看,尽管都是好几天之前的报纸了,但慢慢的看习惯了,也是一样的。
“这确实是挺不公平的,本土学子,寒窗苦读,一步步的熬上来,这海外几省,要求如此之低,确实是太不公平了。”
仔细的看完,连秦岩都忍不住要为大明本土的学子喊不平了。
“这也是特殊请客嘛,南洋诸省,新入我大明,人心不稳,适当的给予恩典,这也是为了安稳人心。”
“不过这对于移民到南洋诸省的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算是移民过来的另外一个好处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李茂林也是点点头,都是过来人,都深知科举之难,他考了一辈子也就是混了个举人,要不是朝廷这边需要大量的官员,他连个知县都没得做。
“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这一次南洋行省的主考官可是当今天子身边的红人,弘治十亿年科举考试的状元公刘晋刘公子。”
“能够当他的门生,以后仕途一片坦荡啊。”
接着李茂林又向秦岩透露了一个消息。
“主考官竟然是刘公子?”
秦岩一听,顿时就微微傻眼了。
“对,他刚刚横扫南洋诸国,准备途径南洋班师回朝,却是被朝廷这边认命为主考官。”
“刘公子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跟着他人都飞黄腾达了。”
“嗯,我去参加~”
没有再犹豫了,秦岩也是点头答应下来。
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错过了这一次,他或许就真的没有机会再靠上举人,去做官什么的了。
……
南洋行省首府月牙城内,伴随着临近乡试,整个月牙城都变的更加热闹起来。
月牙湾内停泊着一艘艘船只,很多在海上航行的船长、船员们得知消息之后,一个个都星夜兼程的赶回来了。
天津海事学院培训出来的海员,虽然都不会写八股文,但都能够写字算数,常年在海上行走,闲着没事做,又大多会看看书什么的,考科举或许不如传统的读书人,但是要说这见识和办事的能力都不知道要甩那些人多少条街道。
可是偏偏大明的科举制度下,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为官的可能性。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南洋诸省的科举考试竟然不要求有什么功名限制,只要能够识字,能够写字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让迁移到南洋地区的人无比欢欣鼓舞。
很多船员和船长因为见识多,知道移民南洋的好处,所以也是很早就移民过来。
自己在外面跑船,家里人则是在南洋这边开种植园,一举多得,比起待在大明要好多了。
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还有机会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或许极有可能可以获得一个功名在身。
除了这些船员之外,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因为一直以来都坚持给自己的员工普及识字率,普及基础性的一些教育。
管理人员的提拔方面那更是有硬性要求,所以刘晋麾下的诸多产业,那些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能够识字也能够写字,大家又喜欢看报纸,久而久之,也都能够写出一些偏白话的文章出来。
这些人得知消息之后,一个个也是欢呼雀跃起来。
移民到这里的人,也是迅速的从南洋行省的各地汇聚到月牙城这里来,准备大展拳脚,考上功名,从此光宗耀祖。
随着这些人的到来,原本就热闹非凡的月牙城变的更加喧嚣起来。
刘晋穿着短袖和短裤,带着二虎和几个随从非常随意的在月牙城这里闲逛。
作为南洋行省的首府,再加上又是最早的往来大明和南洋地区的中转站,月牙城的发展极其的迅猛。
月牙河出海口的附近的两岸建起了庞大的港口、码头区,非常的忙碌,船只非常多,南来北往的商船,出海捕鱼归来的渔船,还有南洋行省这边负责巡逻守卫的战船。
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港口之中,码头之上,奴隶们忙碌不停,不断的装货卸货,一片繁华热闹的场景。
河的两岸,一条条水泥马路四通八达,在水泥马路的两边则是一栋栋大楼,玻璃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更远处则是一片片庞大无比的种植园,茂密无比的甘蔗林,隐隐约约之间能够看到很多的奴隶在其中忙碌无比。
同样也是没有城墙,整个城市也是不断的朝外辐射,尽管不能和天津、淞沪这些大明的大城市相比,但却是已经相当的繁华、热闹。
商业街区这里,整个街道都是一个个商行设置在南洋这边的办事处,牌面一个比一个大,做的都是大买卖。
特产市场这里,商户众多,你能够在这里买到来自各个地方的商品,从大明本土来的东西,倭国、朝鲜的,南洋本土产的珊瑚、珍珠、沉香、象牙、玉石珠宝等等,来自西洋地区的宝石、中东波斯的毛毯,天竺的尼泊尔弯刀……
奴隶市场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奴隶运输过来,然后很快就被种植园主们给买的精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来自朝鲜和倭国的务工人员,他们是种植园主和农场主最喜欢的,吃苦耐劳,勤劳无比,工钱又低,深受大家的欢迎。




大明镇海王 第747章,奴隶市场
“啧啧,二虎,还真是热闹非凡啊。”
刘晋看着月牙城热闹的街道,街道上面的行人很多,而且不仅仅有大明人,还有倭人、朝鲜人,也有来自南洋各国的商人、甚至于连来自中东和波斯的商人都有。
各种各样的口音汇聚在一起,各种各样的穿着聚集,让人仿佛置身于文明种族的博物馆一般。
大明人的神情普遍比较高傲,纵然是酒楼茶馆里面的店小二也是如此。
大明强大无比,接连征战四方,特别是在南洋这里,扫荡南洋诸国,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大明的强大和可怕,自然而然的大明人的腰杆就更直。
再加上一直以来,大明人的观念当中,什么都是大明好,大明之外的都是蛮夷,都是落后不是教化的野蛮人,所以对于月牙城这里的老外们自然是不屑一顾,神态高傲。
除了大明人之外,倭人和朝鲜人同样也是鼻孔朝天。
伴随着倭国和朝鲜签署了大明藩属国协议书,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根据协议,朝鲜和倭国人必须学汉字,说大明官话,也可以自由的往来大明各地。
再加上一直以来他们也都是深受华夏文明影响,自诩为华夏文明的传人,长相上又和大明人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这些朝鲜人和倭人也是自然为自己要比其它的老外要更高人一等,他们是和大明人一样高贵的,这鼻孔自然也是翘的老高了。
唯有遇到大明人的时候立即换上了笑容,点头哈腰。
除此之外,吕宋国的人同样也是鼻孔朝天,他们也是大明的藩属国,现在吕宋国的人都在全力的学习汉字和大明官话,大家都纷纷改汉姓,尊孔孟,穿汉服。
刘晋都已经看到好像穿着汉服,说这蹩脚喊话的吕宋国人,尽管面对大明人的时候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但是面对暹罗人、苏禄人、波斯人等等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至于那些来自南洋各国的商人一个个则是谨小慎微。
大明太强大了!
大明的大军从北往南,再从西往东,安南、占城、暹罗、麻六甲、金洲、爪哇、渤泥,将整个南洋打了遍。
一向喜欢跳的安南被灭了,暹罗被打的满地爪牙,麻六甲被占了一半,金洲上面的几个国家被打的割地赔款。
敢洗劫大明商船,杀害大明商人的爪哇,那几乎是要被刘晋给灭的干干净净,爪哇上面的几个国家都被灭了,大量的人被当成了奴隶贩卖到了南洋各地的种植园。
渤泥洲上面的几个国家,也都统统被刘晋带人犁了一遍,纷纷割地赔款,一个个变的老老实实。
整个南洋诸国都被大明强大的武力所征服,都变的老老实实了。
以前这些南洋各国还征收大明商船的重税,他们的商人还敢欺骗大明商人,欺负大明商人,现在,谁还敢得罪大明人?
来大明这边做生意,那更是老老实实,生怕得罪了大明人之后再遭到大明的进攻。
至于那些来自中东和波斯的商人,一个个更是老实无比,来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大明的强大,他们在锡兰岛上面的势力又被西洋联合商行给一锅端掉,这让他们知道大明人看似温文尔雅,很好说话,但真正动起手来,绝对是会让你欲哭无泪。
“晋哥儿,那边是奴隶市场,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二虎也是东张西望的,很快看到了一个地方,顿时眼睛微微一亮的说道。
“拿走吧,正好我也想去看看南洋这边的奴隶市场了。”
刘晋想了想点点头,朝着奴隶市场这边走去。
奴隶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刘晋自然也是要好好的先了解清楚,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更好的政策出来。
奴隶市场这里,非常的热闹。
说是市场,其实也就是一块非常大的空地,很多人聚集在这里看热闹,买卖奴隶等等。
一个个奴隶商人占据一片地方进行奴隶买卖,因为奴隶需求非常的旺盛,很多的奴隶根本就没有流到这个市场来,事先就已经被人给预定买光了。
流落到这里的奴隶,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都是采用竞标的方式来购买。
一处处奴隶商人这里都会聚集很多的人,奴隶商人将一个个奴隶进行竞拍,价高者得,当初交钱,交奴隶。
“下面这个奴隶是西洋联合商行从西洋锡兰岛这边抓到奴隶,你们看,这个奴隶身材高大,身强体壮,又非常的年轻,买回去干活绝对是一把好手。”
奴隶商人张渠指了指新拉出来的强壮奴隶非常大声的喊道。
“我不是奴隶~我不是奴隶~我是波斯人,我是波斯人~”
至于那个奴隶,头发被剃光,胡子也白剃光,露出了蓝色的眼睛,高挺的鼻梁,赤膊着的上身左胸上面被烙印着奴隶两个字。
眼看着自己要被拍卖,他忍不住大声的喊叫,他是一个中东商人,在锡兰岛这里定居,谁知道大明人横扫锡兰岛,将他们都抓了,当成了奴隶贩卖到了这里。
只是他说的话,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听的懂,而且他在大喊大叫,引起了奴隶商人的不满,很快就狠狠的对着他一顿猛抽。
买家要的是老老实实努力干活的奴隶,而不是这种大喊大叫,不安定的奴隶。
在张渠的一顿猛抽之下,这个奴隶也是终于老老实实的站着,双目都变的呆滞起来。
“竟然是少见的白奴,应该是中东人了~”
“虽然身强体壮的,但是似乎野心十足,这买回去可容易出事啊。”
“是啊,是啊,上次老李家的种植园就出事了,奴隶造反,听说也是白奴造成的。”
“嗯,不能买,还是那些矮奴和黑奴比较好一些。”
旁边的众多买家一看,顿时就纷纷议论纷纷,不断的摇头。
“三十两银子起家,有没有要的?”
张渠一听,顿时就急了,这奴隶可是他二十两银子买过来的,要是没人要,岂不是要亏本了?
“老张,你这奴隶野性十足了,还是回去先好好的训一番,不然谁敢买回去啊。”
有人认识张渠,也是直言道。
“放心吧,戴上脚拷、手链,能够出什么事?”
1...341342343344345...1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