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壮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扇门老王

    费舍尔代办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有猫腻啊:五十万美元!

    酒吧里沸腾了,怎么个意思?这是有杀父之仇啊?一上来就下死手。




第二百二十二章 收割4
    震惊的不止是观众,刘富贵也有些不理解,刚才自己没说错啊,做人要厚道,他决定还是提醒一下客人们比较好:暂停,先生们,每次加价两万美元起!现在重新计时,为了保证你们有足够的诚意,请写好数字的支票交道柜台上来,等拍卖会结束以后,我将把钱退还给没买到东西的人。

    六十万美元。这次先出价的是费舍尔代办。

    厄,卡尔大使又后悔了,出不出价都是纠结。不过能干大使的都是聪明人,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等快结束的时候再出价,这样花的钱或许能少些。

    大使的策略挺有效果,他不开腔盟国这头自然也不会有人来抢,反倒是德国人那头急了。看着对方举棋不定的样子卡尔大使悠闲的给自己点了一根雪茄,他越发觉得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

    刘富贵倒是无所谓,有五十万美元打底,他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加价。

    时钟滴答滴答的走着,费舍尔头上的汗出来了,他坚信这是份重要的货色,而且很有可能是伦敦流出来的,不然刚才英国人不会这么冲动。卡萨布兰卡酒吧不卖假货,这在重庆外教界不是秘密,无论英法德意,谁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前两天家里确认了上次关于英国新式坦克的情报,上帝保佑,新亏事先弄明白了对付这种坦克的武器,不然装甲部队就得吃大亏。

    想到这里,费舍尔的心里有底了:五十二万美元。

    我去,德国佬疯了吗?他们怎么自己和自己加价?

    五十四万美元!费舍尔一边说着一边死死盯着邻座的卡尔大使:六十万美元

    短短五分钟,价格就被喊道了80万美元。酒吧里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那一个声音冷酷的报着数字,瞧着卡尔大使不为所动,费舍尔代办坚持着自己的策略,小刀子割肉,一时半会死不了人,可是会非常疼

    离时间结束还有10秒钟,价格已经被抬到了156万。费舍尔依旧慢慢加着价格,每次加价的幅度已经增加到6万,他盯着手表,小心细致的控制着节奏。

    说来也算是个笑话,自从卡达布兰卡搞竞拍以来,外交官们都把手表和卡萨布兰卡酒吧的时钟做了同步。以前大家会说伦敦时间华盛顿时间巴黎时间,现在流行说卡萨布兰卡时间。

    10987有喜欢起哄的家伙开始了倒计时。

    160万!德国人还在不停的加着价。

    164万!

    168万!

    200万(300万)。在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酒吧里顿了一下,然后掌声口哨声猛的爆发出来。费舍尔代办耍了个滑头,他努力的让大家以为自己还是会按照4万美元一次的顺序加价,然后给对手来个突然袭击。

    万万没想到英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出其不意,卡尔大使一开始就下了决心,300万,哪怕德国人最后只喊了20万,英国方面依旧会喊300万美元。伦敦的回电中并没有说这份情报的具体内容,但卡尔大使判断情报的内容肯定是关乎大英帝国的国运,所以相比之下,花费三百万并不算多。刚才给的押金只有一百万,卡尔大使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支票,卡萨布兰卡这里不接受赊账。

    刘福贵接过支票检查了一下,没问题:恭喜你!

    卡尔大使端起吧台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尽管平时滴酒不沾,但是为了帝国的面子,就算是一杯毒药他也会照喝不误。没有查看信封里的内容,大使掏出火柴直接把情报连着信封一起烧成了灰烬,然后昂首走出酒吧!无他,在吐出来之前,一定得找个没有人的地方,不然会很丢人。

    德国人有些懊恼,这的确是一份重要的情报,不然英国人不会这么疯狂。可是事情已经尘埃落定,费舍尔代办只能微笑着取回自己的支票,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得注意影响。不过这次依然值得庆祝的,让英国人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掏300万美元的天价出来,无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刘福贵没有外国佬那么多弯弯绕,花旗银行的大班早就等在那里了,让他们开具一张31万零2百美元的支票交给税务局,剩下的都得连夜汇到美国。

    自4月15号开始,日本飞机几乎每隔四五一天就要来轰炸一回,重庆的几个机场被炸成了麻子脸。进入五月中旬以后,日本飞机的轰炸频率和范围陡然加大。仅18号那天就集中了54架,20日24架,21号那天更是多达73架,不仅仅是机场,连市区也被炸弹波及。

    好在陕州那头的高炮到了,曹二宝那里说的清楚,四门六式双联装25高射机关炮8挺双联装13高射机枪,还有7卡车的弹药,真正的日本货。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赵诚还让东川那头送来八门瑞典产的博福斯l/60(40毫米)高炮,用的是爱国华侨捐赠的名义。有了这些宝贝重庆的防空火力至少增加了五成,被鬼子轰炸的时候或许能少死一些人。

    赵诚临时起意发了封电报,却没想到把几大强国都折腾的够呛。英国人在买回发电机计划的同时又多掏出两万英镑,希望刘福贵再有这种情报时能关照一下他们。老刘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过鉴于英国人非常上道,还是给了点添头:一但法国人投降,希特勒就准备轰炸伦敦。

    德国大使馆也是彻夜未眠,发电机计划明显是针对法国目前正在发生的战事,虽然不清楚具体内容,总得给国内提个醒,于是柏林那边也被闹了个鸡飞狗跳。

    其他几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倒是挺开心,免费看了一场大戏,回到家给国内的发完报告,然后就上床睡觉去了。今天天气有些阴,难得有日本人不轰炸的日子自然得珍惜。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收割5
    于璐做事向来低调,生意场上向来如此,消息知道的人多了,原本稳赚钱的生意也会变成坑爹货。

    英国人准备从敦刻尔克撤退,这是必然的,于大小姐在法国上层的关系也私下来电确认过这件事。

    在法国本土的13个步兵师是大英帝国能调动的所有实力,其中9个成色较好的师在敦刻尔克。和其他国家动辄百万陆军的状况不同,英国陆军奉行的是精兵政策,他们认为只要皇家海军还在,所有入侵者就只有下海喂鱼的份。陆军对大英帝国而言,只是镇压北爱尔兰人和各个殖民地叛乱的工具,所以他们把陆军有限的经费全部投入了5个常备师,建设的比德国部队还要好一些。

    和同样保持少量常备军的日本不同,英国受过训练的预备役人员也非常少,加起来也只有5个师,他们来源于英国本土防卫队,凭借着大英帝国的实力,他们装备的也挺好,虽然战斗力差一些,可依然拥有与同等数量的德**队战斗的勇气。

    剩下的那3师么,如果能保住5个常备师,牺牲掉也没人心疼,俗称添头(丘吉尔:可人家命好,不在包围圈里头啊!阿道夫,能换换不?就换一个常备师出来)。缺乏训练士气低落,连装备比其他部队也差的多,在唐宁街10号的众位大人物心中,他们就是一战期间的华工,纯粹是为了凑人数——让法国盟友心里好受一些。

    单纯从数字上来说,如果敦刻尔克包围圈内的部队完蛋了,盟军将损失41个步兵师。加上荷兰投降损失掉的10个师,盟军可用的部队(战前147个)立刻降至战前的三分之二还不到。如果只是这样,面对德国人(136个师)盟军还是有一战能力的,问题在于剩下的部队多是二线部队,装备差不说,士气更是低的怕人。这帮家伙躲在马奇诺的乌龟壳打打黑枪还凑合,要是真拉到野外和德国人打堑壕战,指不定就会有人打自己军官的黑枪。

    前两天盟军敦刻尔克被围的事刚确认,期货英法国债都在拼命下跌。既然赵诚确认英国人能撤退成功,那么市场就会有反弹。于大小姐不介意再多赚一点,不过出于谨慎,她还是特意又给赵诚拍了一封电报。撤退出1000人和撤退出1万人是有区别的,如果能撤退出10万人又或者20万人到英国本土,那么这场撤退称作胜利亦非不可。

    赵诚的回复很快:布列斯特港的驱逐舰队已离岗,方向不明;如英法荷全力动员民船参与救援(港口已遭破坏,大吨位船舶无法靠岸),撤退人数当在25万以上,30万亦非无望。

    妥了,有撤退专家的判断在那里,于大小姐胆气十足。自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于璐账面上的数字就在蹭蹭往上涨,多的让她老产生错觉。战略物资市场做多,英法国债做空,加上最近船也在涨价,于姑娘控制的资产恐怕比英国女王还多些。

    可市场就是这样,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尤其是这种欧洲几大强国都被卷进去的战事,一发打偏了的炮弹都可能影响市场的走势。于璐的优势在于参与的早,虽然操作手法不如别人激进,但收益率比抢劫犯还高。行内人对她的评价就两个字:稳准。

    今天女王大人决定换换风格,有撤退说跑路也没问题专家的研判,她准备快进快出炒一把短线。这是用手从开水里捞肉的吃的事,滚烫的肉口感最棒,可是弄不好就得即烫了手又烫了嘴。光稳和准不够,还得狠!

    战争一爆发,于璐就在出手囤积的物资。手里的物资太多,出手太快卖不上好价格;速度慢了,等法国一投降价格就有亏本的危险。小心翼翼的下达着各种指令,尽可能的套出一些资金。

    库存的货和没了结的国债收益不算,再除去需要还银行的贷款和方方面面的集资款,手里的现金有九千五百万上下。反正是盈利,都亏了也伤不着本,她咬咬牙一口气把能动用全投了进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说的就是于璐这种不负责任的家伙。所有人都守在池塘边钓鱼,丫的闷不吭声就往塘里扔东西,如果是小石子大家也就忍了,可特么有扔炸弹的么?

    资金进场不到五分钟,纽约伦敦和瑞士几大交易市场就炸开了锅,好几种物资价格就被拉到天花板;英法两国的国债走势正好相反:直接跌了8个点。于大小姐在现货市场做多,国债市场狂砸,惊的所有人目瞪口呆。

    有消息灵通人士顿时联想到了重庆情报交易所卖出的那份发电机计划,难道英法联军在策划什么大的行动?谨慎一些的人还会设法去考证一下,那些胆大猴急的资本直接就冲了进去,乘着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先跟风捞上一笔再说。

    于璐投入到资金本是天量,加上那些跟风的家伙,市场终于乱了套。收到惊吓的不止是英法两国的政府,还有第三帝国那位小胡子元首,按照当天物价上涨的速度,就算征服了欧洲德国也得破产。

    吃晚饭的时候,几个保镖先后传达了来自国内的问候:那什么,发财可以,请别趴在欧洲人民身上吸血。

    生意得做,还得顾忌几大强国的感受,于璐有些不爽。不过问题不大,自己手头的资金下午已经投进去了百分之七十五,几乎是1929年经济危机时美国金融界救市资金的三倍,剩下的部分是备用金,它们将在未来几天内分批投入市场,以掩护大股资金出逃,所以也不会再发生像今天下午这样的砸场子的行为。

    女王大人不知道几十年后对她这种行为有个专门的罪名,叫做利用资金优势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现在大家都这么干,而且某位合众国大人的爷爷还为这件事情做过辩解:这叫竞争。

    不管怎么说,只要有钱赚就是好事情,期货也好国债也罢,来参活这种这种生意的都是想赚钱,愿赌就得认命。

    夜深人静,女王大人算完收益后愉快的开了瓶红酒庆祝。唐宁街十号却没有于璐这么安逸,所有人都在忙碌,发电机计划启动了。

    作者八扇门老王说:因为发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漏洞,所以对部分章节做了修改,见谅!



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割6
    法国人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有些业余,他们把军队划分成了甲乙丙三个等次。或许是和英国人的打算一样,准备少花钱多办事?这一点无从考证。不过有一件事是确信无疑的,虽然每年军费只有德国人的八分之一,可法**队不缺钱。在1939财政年度,法国国防部还特意将结余的几十亿法郎退还给了财政部。

    法国高层坚持认为:只要保持十个甲等步兵师七个殖民地师非洲军团以及四个装甲师能够齐装满员,那么,国防安全和在殖民地的利益就会得到充分的保证;至于那些由预备役军人组成已等或者其他步兵师,纯粹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心理需要。

    可是战争却无情地嘲笑了法**人的自信,法兰西真正还有勇气和实力德国人一战的部队只有马奇诺防线的那些要塞师,他们被军官们训练的还不错,装备也挺齐全,最重要的是士气挺高有坚硬的乌龟壳做保护。至于其他部队,尤其是乙等师中的b类部队或丙等部队,他们军容不整装备不足,甚至不怎么愿意服从命令。

    这种操蛋的作风让英国同行非常震惊,远征军的布鲁克中将在写给唐宁街的信件写到:他们甚至比我们那三个‘劳力苦力’师更要命,军容不整训练不足,连合身的衣服都没有部队没有丝毫的荣誉感,士兵们缺乏归属感军官下令让大家列队时,居然没有人理会他的命令

    鉴于这种情况,更多的也出于大英帝国喜欢坑队友的优良传统,救援计划的执行者们立刻将撤退会说英国人放在首位。

    伦敦时间5月26日18时57分,英国人的发电机开始运转了,多佛尔军港司令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一声令下,30艘渡船还有12艘扫雷艇在舰队的掩护下直奔墩刻尔克。

    从多佛尔军港到墩刻尔克方向有三条航线,最短的那条被德国人远程炮火控制着,离海岸线越近的地方危险越大,走这条路基本上等于送死;另一条差不多距离的航线被英国人自己毁了,皇家海军在那里在布设了大片的水雷,就算集中英国所有的扫雷艇一时半会也打不通航路,除非他们能用足够的舰艇强行炸出一条通道来,但如果谁敢下达这种自杀性命令,有着强大人权意识的英国水兵肯定会造反!

    所以这会他们不得不选择了最长的一条路线,全程166公里,跑一趟就得6个小时。这条航线虽然不会遇到德国炮兵的骚扰,可是几乎是在德国空军的眼皮底下活动。

    感谢上帝,大英帝国的运气不错,平时里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居然出奇的平静,天上的云彩也很密,这种的天气德国飞机根本无法发动大规模突袭。

    不过等到达墩刻尔克以后,英国人突然自己的好运气用完了。港口被德国人炸的七零八落,稍微大一些的船舶根本靠不了岸,加上港口内那些被炸沉的船,所有人都得通过小船转运一趟。

    折腾了一夜,救援船队一共只带回了1312人。

    行动开始以后,所谓保密就是个笑话。不仅是多佛尔军港附近的居民知道了撤退计划,就连德国人也知道了,那么大的船队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是藏不住的。

    27日天一亮,墩刻尔克附近的云层散了。远在柏林的德国空军司令戈林觉得非常恼火,英国人的撤退计划对他而言无疑是一具响亮的耳光,早知道他前几天刚在小胡子元首面前夸下海口,德国空军就能搞定墩刻尔克海滩上所有的状况。

    在戈林的催促下,第二第三航空队倾巢而出,敦刻尔克的港区和海滩又被血和火清理了一遍,虽然防空火力和英国本土赶来的空军在竭力抵抗,可是依然无法阻止德国空军的行动。

    经过一番权衡,丘吉尔首相亲自下令,在英吉利海峡沿岸和泰晤士河周边征用船只,并且通过广播呼吁所有英国所有船东前往敦刻尔克参加救援。

    要说英国人毕竟比法国人有血性,为了把远征军弄回国内,英国人几乎是全民参与。渡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甚至是昂贵的私人游艇和上个世纪的帆船都加入了救援船队。船员也是五花八门,海军渔民海员阔佬,居然还有十五六岁的海上童子军。这些人再次证明了欧洲的那句谚语:英国人连血液里流动的都是海水。

    英国海军也调集了能动用的全部力量:1艘轻巡洋舰8艘小型驱逐舰和26其他舰船。

    今天的视线格外好,参加救援的船只几乎是顶着德国人的炸弹在作业,几乎每一艘船都严重超载。为了多装几个人,船上所有不必要的东西都被丢进海里。

    天黑以后,德国空军的行动总算有所放缓,因为视线的缘故,轰炸机群不得不回机场修整,但是德国人向海滩附近派出了斯图卡,这家伙皮糙肉厚,动作也算灵敏,不但能收拾步兵,对付静止不动的舰船也是把好手。

    唐宁街被告急电报弄得有些惊慌失措:在白天的空战里皇家空军战损战斗机11架,空军和高炮部队共击落德军飞机46架;但德国人至少扔下了一万五千枚高爆弹和三万枚燃烧弹。在德国人的狂轰滥炸之下,港口内的设施彻底成为废墟,包围圈内的官兵亦是伤亡惨重,不少装运人员的船只还没离岸就炸成了碎片。
1...798081828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