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商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整个部落都没有留下活口,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老人孩子都倒在了唐军的刀下。甚至于就连部落里的牛羊都被宰杀成了唐军的食物。至于各处帐篷里稍微值点钱的东西则是全都进了唐军的口袋。而这所有的一切,全都与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时候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
燕飞挥了挥手赶走眼前被血腥味道吸引而来的苍蝇,目光越过荒草地看向不远处一条玉带般的小河边上那些已然被践踏在地的破烂毡帐。
突厥人是游牧民族,日常生活就是驱赶自己的牛羊逐水草而居。为了能让自己的牛羊在冬日里可怕的严寒到来之前尽可能的多上膘,他们会到处寻找有水有青草的好牧场来放牧。等到冬季来临的时候就躲在又脏又臭的毡帐里面熬过寒冬。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放牧之外这些牧民们会在各自部落的头人贵族们的率领下集结起来,在一位又一位大汗的王旗下去南边温暖的中原大地上割牧草。
南边汉人那皮肤白皙的漂亮女人,那做工精美的铁锅家具,那能晃瞎人眼的金银玉器,那美味可口的粮食等等。汉人们所拥有的一切在这些牧民们看来就是自己的牧草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临门一脚
这把铁枪是张朔的父亲留给他的遗物。在张朔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跟随来护儿从关中出发去远征高句丽。
张朔的父亲战死在了遥远的异国他乡,同村一起出征的人没带回来他父亲的骨灰,只带回来了这把铁枪。从那个时候起,对于张朔来说这把铁枪就是他父亲的化身。
如果换个人说要用他的铁枪扎鱼的话,张朔能直接用铁枪从他嘴里插到腚.眼。可救命恩人的燕飞提出了要求却让他不好拒绝,张朔只好眼巴巴的站在一旁看着,生怕燕飞把他的铁枪给扔河里找不到。
燕飞安静的站在河畔,目光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之中巡视。整个人宛如雕塑一般纹丝不动。
就在张朔怀疑燕飞是不是站着睡着了的时候,燕飞猛然挥手将手中的铁枪扔了出去。其势如闪电,甚至张朔都没能看清楚燕飞的动作。
铁枪扎在了靠近河中的位置,水花翻腾之下附近很快就被染成了殷红色。
张朔怪叫一声,直接跳进河里抓着自己的铁枪用力从水中举起。就看到铁枪枪头上插着一只极为肥硕,足有半只手臂那么长的大鱼。
“参军大人,真的有鱼啊!”张朔大喊着淌水跑了回来,将枪头上还在挣扎的大鱼献宝似的递给燕飞看。
“收起来,等会炖鱼汤喝。”燕飞抓着铁枪一抖就将大鱼甩在了地上。
进入草原之后整天都在吃牛羊肉的张朔兴致冲冲的抱着大鱼向着军营之中跑去。没过多大会的功夫就带着自己那一伙的军士们拎着木桶跑了回来。
“大人,这河看着不宽也不深,怎么养的出这么大的鱼来”当燕飞接连扎了好几条大鱼,甚至有人手臂那么长的大鱼上来之后。终于是有人疑惑的问了出来。
“看看两岸再看看河底。”燕飞出声解释“这河之前顶多只有现在的一半宽。这是下了大雨之后汇集起来涨水的结果。至于河里的鱼,应该是从连接河流的大型湖泊里面游过来的。这附近应该有个大湖。”
最近这段时间军士们天天都是吃缴获的牛羊肉,甚至是马肉。虽说都是吃的满嘴流油欢喜异常,可终究还是会有些燥。喝点鱼汤缓一缓绝对是喜闻乐见的事情。很快就有不少军士们在河岸旁开始学着燕飞扎鱼。
只可惜虽然人数增多了可成功者却是寥寥无几。而随着燕飞每次出枪都能有收获还都是大鱼,终于是有人虚心讨教。
“河水会折射光线,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位置并非是实际上的位置。”燕飞也没有藏私的念头,而是很随意的为四周的军士们做科普“所以出手的时候要偏一点,正对着下手的话除非速度快到鱼都做不出反应,否则的话肯定弄不到。”
有了燕飞的指点之后成功率果然大幅度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军士加入到捕鱼的行列之中,附近河段里的鱼基本上都被抓光了。燕飞看着四周那些兴致勃勃的军士们摇了摇头。将铁枪还给张朔之后转身向军营走去。
篝火点起来,大锅架在了篝火上。去鳞除内脏之后的大鱼直接剁成几大块扔进锅里去。燕飞拿出脱水蔬菜撕开包装直接倒进去。再加上盐,胡椒粉和香油。很快浓郁的鱼香味道就在军营之中飘散开来。
燕飞用自己的铝制饭盒夹了块鱼肉舀了碗汤就找个地方喝了起来。至于剩下的全都给了张朔他们。
虽然说却少了姜蒜也没有豆腐,可野生鱼的味道绝非养殖鱼所能相比。燕飞对自己的手艺表示满意。
喝完鱼汤感觉到满足的燕飞看着那些哄抢叫骂的军士们笑了笑,起身去将自己的饭盒刷干净。拿出一包纸巾抽出一张擦嘴之后直接扔掉,而附近的张朔却是捡起了纸巾疑惑的询问“大人,这么好的纸为什么要扔掉”
“扔掉!”燕飞瞪眼指着张朔手里的纸巾,吓的张朔急忙把纸巾仍在了地上。
燕飞瞪了张朔一眼,拿着纸巾转身向着河畔走去。
“大人,天色已暗你这是要去哪”
“五谷轮回。”
------
五原郡,这个古老的名字源于遥远的夏朝。历经千年风霜之后,赵武灵王击败胡人拓地千里建立了云中郡,而五原当时就是属于云中郡。
长平之战过后,国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赵国再也无力控制深入草原的云中一带,被迫收缩力量将其全部放弃。而位于阴山一带的匈奴人趁机南下占领了这片地区。
等到千古第一强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当即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收复了包括云中在内的整个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却七百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人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末的时候天下大乱,赵高杀蒙恬导致北方军崩溃。匈奴人趁机南下又将这一带再次夺走。直到与秦始皇齐名的汉武帝挥军北伐击破匈奴之后又将这片土地夺了回来。
汉武帝将这片地方分成了两部分。西边的是朔方郡,而东边的则是五原郡。
五胡时期整个北方都落入了草原胡人的手中,各式各样的部落此起
第三百五十七章 跨越万水千山来找你
“可以了。”回到自己帐篷前的燕飞叫住了还在细心擦拭航空箱的千牛卫“东西拿出来准备升空,电池充满了没”
这些千牛卫除了守卫无人机之外,还要负责用太阳能充电器给电池充电。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组装拆卸工作等等都被他们一手包办。其他军士们别说是插手帮忙了,多靠近一些就会被呵斥,再不听就直接抽刀了。
千牛卫们都很好学,之前组装的时候燕飞做过几遍之后他们就学了下来然后全是自己动手。当然了,不过是拧螺丝连接插线而已谁都能轻松搞定。
燕飞从背包里拿出了信号发射器启动,随后将方位坐标输入了无人机的驾驶系统之中。随着一阵嗡嗡声响,这架看起来不小可因为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实际上很轻的无人机冲向天空。在千米高空之中盘旋几圈之后就向着北方飞了出去。
这架无人机是燕飞花钱从以色列买来的。结构坚固,性能可靠。装备有准军事级的电子设备与先进软件。在没有卫星导航的环境下同样可以使用。
在这个没有卫星也没有地面制导的时空里,无人机想要自主飞行就必须要有一个坐标原点也就是之前燕飞打开的那个信号发射器。无论无人机飞出了多远多高,只要还能接收到这个信号发射器传递的讯息就能确定方位使用惯性导航来进行自动驾驶。
草原非常广袤宽阔,几乎是一览无余。而且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通讯信号发射器,没有高压电塔的干扰和阻隔。所以哪怕是地面讯号发射器也能传递出很远的距离,直接飞个几百公里之外都没有问题。
将电脑打开摆放在航空箱上,扯过个箱子直接坐下。点上香烟的燕飞目光注视着屏幕。接下来需要的就是等待了。
燕飞的身后站满了千牛卫,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盯着燕飞面前的电脑屏幕。如果说之前的可视模式还能理解的话,你此时这种雷达模式就让他们宛如在观看天书。
燕飞之所以没从国内买,而是花了大价钱从以色列买这架无人机,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上面装有一台军用级别的雷达生命探测器。开启之后可以从高空通过雷达波扫描地面上上的生命反应。
国内技术方面没问题,可这军用级别的东西却是买不到。这种雷达非常方便,高空飞过去雷达直接就将沿路附近的广阔区域全都扫一遍。有没有人,有多少人全都一目了然。
当燕飞的脚畔扔满了烟头的时候,之前屏幕上要么什么都没有,要么只会偶尔出现的红点几乎是瞬间就多了起来。等到燕飞坐直身子看向距离和方位的时候,屏幕上已然是被密密麻麻的红点所完全覆盖。
“找到你了!”
对于突厥人的起源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有说出于漠北,有说起于平凉,还有说是从咸海迁移过来的。至于狼神什么的神话就不用再提了。
与草原上其他的那些杂胡们一样,一开始的时候突厥人也是弱小的。他们依附于柔然人,是柔然人炼铁的奴隶。大都是聚集在金山也就是阿尔泰山附近,因为山的形象类似战盔“兜鍪”所以俗称突厥。
一开始的时候阿史那家族麾下只有几百户,之后通过各种方式兼并了附近的铁勒部落的人口迅速壮大起来。
草原杂胡的惯性就是互相吞没,之前还只是柔然人奴隶的突厥人实力强大之后当即叛乱,击败了柔然人之后雄踞漠北。最鼎盛时期东至辽海,西靠里海以及阿姆河地区,北边占据着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南边直接进抵长城。
在短短的百年时间里,强盛的突厥人对中原大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每次南下的时候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甚至拥有直接覆灭中原王朝的能力。
草原上之前的那些霸主们,像是匈奴,鲜卑,柔然等等。他们鼎盛时期也不过是控弦之士数十万的实力。可突厥人最巅峰的时候却是拥有近百万牧民。草原上是全民皆兵,每一个牧民都是骑兵。
如此强大的力量引起了中原王朝的深深恐惧。在突厥人最巅峰的时候,隋朝著名的战略家裴矩使用离间计成功的将突厥分化成了东西两部,之后的突厥内战使得其实力大损。从而极大的减轻了中原王朝的压力。
这位裴矩就是小说之中邪王石之轩的化身。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突厥一旦南下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比五胡时期还要严重的后果。冷兵器时代上百万的骑兵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可怕概念。
直接与大唐接壤的是东突厥,而现任可汗颉利能在其父兄死后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功上位,依靠的是其后母义成公主的帮助。而义成公主之所以选择颉利,则是因为颉利志大才疏最为容易控制。
在义成公主的鼓动下,颉利年年南下进攻唐朝杀掠吏民,劫夺财物。渭水之盟后他甚至将唐朝视为自己的草场,有空闲了就南下去收割一番。
返回自己的金帐驻地后,颉利遣散了之前征召的牧民。开始忙于压制薛延陀与铁勒并且不断征收重税,压根就没有想过南边汉人的反击会如此之快,如此的凌厉。
大唐的铁骑是晚上过来的,他们轻易的解决掉外围的岗哨。之后用布袋封住了马嘴,摘掉了马脖子上的铃铛,又用麻布包裹着马蹄向着颉
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带BGM出场
大唐的府兵都是需要自备武器装备,当然朝廷也会给点买装备的钱并且免除租庸调的赋税负担。因此府兵们的装备实际上并非是制式,个人用的东西都是有所不同。
大唐骑兵多用马槊与横刀,像是张朔用的铁枪并不常见。
燕飞的铁棍没带过来,所以此时要上战场的时候只好先借用下张朔的兵器。
抖了下手中的铁枪,在张朔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甩出了好几朵枪花之后。燕飞挥手抽了胯下战马一鞭子,直接就冲了出去。
不少兜马围着金帐绕圈射箭的唐军骑兵都看到了衣着古怪在战场上居然不穿甲胄的燕飞直接冲向金帐。李靖甚至叹息一声认为自己错怪了燕飞,认为他是个虽然没脑子却很勇敢的勇士。
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了数十名金狼卫张弓搭箭向着燕飞射出箭雨。
在大唐将士们看来没有穿戴甲胄手里也没有盾牌的燕飞肯定是要被射成刺猬了,可当他们看到燕飞挥舞手中铁枪在半空之中带出密集的枪花,将射向他的利箭全都拨开的时候,整个战场都几乎为之一静。甚至还有唐军骑兵因为太过惊讶而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所谓枪花实际上就是移动速度太快所留下来的残影,这种现象欺骗的是人类的视觉并非是真的能长出花来。燕飞依靠自己超强的身体素质精确的定位那些飞向自己的利箭,使用强大的臂力挥舞铁枪击中利箭将其拨开。这个场景超出了现场所有人的想象范围。
史书上记载的那些能冒着箭雨冲阵的猛将并非是像燕飞这样将利箭挡开,而是因为他们身上里里外外的穿着好几层的厚重铠甲。因为甲胄坚固,往往被射的跟刺猬一样还能继续冲杀留下猛将的名声。
自从人类打造了第一把武器开始,矛与盾的斗争就从未间断过。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里,一直都是防御器械像是盾牌甲胄乃至城墙占据上风。无论是弓箭长矛还是刀枪都很难突破盾牌甲胄的防御,只能是依靠技巧寻找漏洞攻击。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古时候并不禁止民间拥有武器,却绝对不允许拥有甲胄否则就视为谋反的原因所在。
华夏历朝历代的军队都是一支铁甲大军。唯有清朝的时候因为绿营兵都是汉人,野猪皮们不给他们穿甲胄是为了防止汉人造反。他们八旗自己可都是有全套甲胄的。
矛与盾的竞争要一直延续到动能武器的出现才算是告一段落。从火药武器出现开始,防御一方就彻底沦落再也无法抵御动能武器强大的攻击力。
燕飞身上此刻却是没有一丝甲胄,单纯凭借手上功夫将那些利箭拨飞。如此强悍的武技当真是震到了所有人。
正对着燕飞的几十骑金狼卫一开始认为一轮箭雨就足够干掉那个不穿甲胄就乱跑的傻子。可没想到射出去的几十支利箭居然都被挡开了。等到他们发现不对张弓搭箭准备再射的时候,燕飞已然快马加鞭的冲了过来。
燕飞的枪法实际上就是没有枪法。他从未学习过相关的技巧,所依仗的并非是华丽的技术而是强横的身躯力量。面对冲上来拦截的突厥人,燕飞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用手里的铁枪砸过去。
无论是多么骁勇,无论是在突厥部落之中名声多么大的勇士在燕飞面前都扛不住一次攻击。坚硬的铁枪扫过来甚至能连人带马都给扫翻在地。
燕飞迅速的冲破阻拦杀入金狼卫的阵中将其原本还算完整的防线搅成了一团乱麻。之前围住了金帐等待着机会的李靖当即下令总攻,数千大唐铁骑不再游走纷纷打马呼喝着冲向巨大的金帐。
所谓的金帐当然不是黄金做的,这只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毡帐而已。东突厥的可汗颉利就住在这个巨大的毡帐之中。里面还有属于他的财宝以及服侍他的奴隶们。
之前金狼卫们身为游牧民族对于马匹的爱惜并没有对燕飞的战马下手,可此时看到他已经快冲到金帐边上了就再也顾不上这些。一个手臂粗壮的突厥人张弓搭箭直接一箭就射在了燕飞胯下战马的马腿上。
战马悲鸣一声向前扑倒,而燕飞则是跃身而起落在了地上。
普通的突厥牧民作战的时候都是穿着皮甲,手里拿着蒙上熟牛皮的皮盾。毕竟草原上不缺少皮革,却极度缺少铁器。而负责护卫颉利的金狼卫虽然人数不足三千之数,可却是全都穿着铁甲手持铁盾。这都是历年南下劫掠的战利品,以及抓捕来的铁匠们打造出来的存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