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送走乔小凤,乔秋月也来给乔佳月祝贺,不过比起乔小凤的用心,她就什么都没准备了。
而且两人现在的关系就比以前疏远了不少。
“佳月,真是太好了,你都有自己的房间了,都不用跟别人挤了。”乔秋月摸着红砖墙,“还有这墙壁,也不会往下掉土块,真让人羡慕啊!”
乔秋月叽叽喳喳说了许多话,“佳月,你好好地把房间装扮一下,一定很好看。”
&n
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牛
年底,生产队里的活主要集中在鸡棚等几处地方,而旧食堂的烘干机那边,更是整日忙个不停。
社员们都希望能干更多的活,挣更多的工分,就是平时最不让人喜欢的挑粪肥,也有许多人争抢着要。
至于放牛等比较轻松的活,往往就要让人抢破头。
四队有三头黄牛,而且年纪都不小了,两头母牛也有生养过,只是那小牛都没能顺利活下来。
只是大家怎么都没想到,其中的一头老黄牛竟然就这么老死了。
这年头,耕牛是很重要的财产,大队不能随意宰杀耕牛,耕牛死亡也必须上报公社。
社员们都知道这个事儿,看到这头老黄牛死了,许多老人直接就红了眼眶。
尤其是常常饲养这几头黄牛的老人,更是嚎啕大哭。
乔佳月也觉得难受不已,在看过那么多动物的眼睛,她觉得黄牛的眼睛最是温和、善意的。
盯着它们那大眼睛,乔佳月就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软化了。
乔父叹了口气,跟大队那边打了份证明,让社员们把死去的老黄牛抬上拖拉机,送去公社。
是的,即使是老死的耕牛,他们大队也不能随意处置,必须送去公社,由公社安排。
而公社那边一安排,这头老黄牛被处理过后,直接就送往几个大城市。
社员们连根毛都见不着。
这头牛一送到公社,可以说引起了小范围的内部地震,不少人都盯着了。
刘东阳匆忙赶来,看了眼乔父送来的死牛,面露喜色。
他拍着乔父的肩膀,“这头牛怎么死的”
牛肉可是个稀罕的东西,处理过后,也只有权市的那些工厂、组织等领导干部才能吃上了。
“老死的。”乔父淡淡地说道,不悲不喜,毕竟生产队的劳动量大,即使是老黄牛,也承受不住。
“嗯还行。”刘东阳又问,“这头牛要马上让人去处理,你有什么想要的部位吗,我为你留一点。”
乔父摇摇头,“算了,毕竟是我们自己养的,舍不得。”
而且牛肉的味道大,孩子们没吃过,不一定敢吃,还是算了。
“那真是可惜了,这牛肉可是温补的食材,一年到头,要不是运气好,可还买不到。”
在多年以前,杆桥公社那边还有肉牛出栏,而现在过去那么多年,只怕牛种都没留下来。
乔父笑了笑,对于社员们来说,牛肉只怕还不如猪板油呢。
“最近供销社可还有下什么任务吗”乔父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还不是老样子,就是些猪肉、鸡蛋、活鸡活鸭等。”刘东阳安排了人去处理黄牛,回来后边在椅子上坐下,揉了揉自己酸痛的后颈。
“今年供销社的东西比去年多了一些,你要不要给你们大队带一些”
高山大队的人是比较有钱的,买东西也比较舍得。
“帮人买就算了,有新出什么东西吗我给几个孩子买点。”
“除了罐头,就是一些新款式的的确良衫。”
“……”乔父有些无语,“这大冬天的,买什么的确良衫,没有毛线吗”
“唷,那可是稀罕东西,轮不到我们这个小供销社。”刘东阳呵了一声,“你若是想要,我让阳光帮忙弄一些给你。”
“罢了,阳光还是别滥用职权了,我让海市的朋友帮忙买一些寄来。”最近城里头都不安稳,许阳光的位置还不知道能不能坐稳呢。
“你有海市的朋友就是好,随时能托他们买东西。”关键是,这些朋友还不会推三阻四的,计较一点蝇头小利,这可是非常难得了。
刘东阳有些感慨,就他知道的,许多城里人很小气呢,也不怎么看得起乡下人。
“你们大队的东西都不错,就
第三百一十三章 阻拦
“现在腊月十四,杆桥的牛墟腊月十六应该还会再开一次,我们几个老家伙亲自去看看。”
乔爷爷吸着卷烟,慢吞吞地说道。
“没错,买牛还是得我们几个老头子去,你们这些小年轻,有几个知道怎么买牛吗”
“也不能这么说,这回去买牛,还是得带几个年轻人去学习下,以后这大事就要交到他们手上了。”蓝爷爷笑眯眯地说道。
杆桥的牛墟是很有名的,在以前,那边出产的耕牛和肉牛品质上乘,几乎可以说是整个闵省最大的牛市。
就是不知道这几年,杆桥的牛墟是否还在举办。
不管如何,他们得去碰碰运气。
乔父先在大队写了介绍信盖章,又去公社盖章,忙活了好一阵。
对于耕牛一事,刘大民很重视,尤其是高山大队,这可是整个淘溪公社罕见的有出息的大队。
虽说人家粮食并未高产,交的公粮也不是最多的,但人家副业办得好啊!
光是一个高山大队,就能解决掉不少让公社、供销社头疼的任务问题了。
其他三个生产队见四队大张旗鼓地要去买牛,他们一合计,决定也去看一下。
如此一来,去的人还真是不少。
杆桥公社是在县城去往权市的路上的一个公社,位于晋安县边缘。
整个杆桥公社有溪流经过,土地平坦广阔,比梯田容易劳作。
只是让乔父他们没想到的是,杆桥牛墟竟然落魄成这样,冷清得很,完全没有几个老人口中形容的那般繁荣。
不过想一想现在的情况,牛墟没落了也很正常的。
好在杆桥公社对于牛墟并不打压,对于来买牛的人也挺热情的。
这年头敢以次充好的人可不多。
但是挑牛也是需要眼光的,这头牛的性格是否温顺,是否勤快,这可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大水牛,没那个眼光,还真是挑不到好的。
乔父没有跟着老人们去看牛,而是待在拖拉机上,跟杆桥公社的人唠嗑。
国产拖拉机的产量并不高,所以每个地方能拿到的指标都是有数的。
因为闵省的地理环境,山多地少,无法机器更重,分到的指标并不多,而更现实的是,即便有指标,大部分大队也买不起。
杆桥公社位于晋安县的边缘,邻近权市,若是他们有拖拉机,办一些事儿就容易多了。
对于想买拖拉机的大队,乔父还是比较有耐心的,仔细地把知道的事儿给说了,比如花费,每个月的油钱、学习驾驶、简单修理等等。
乔父这边唠嗑完了,那边牛也挑选得差不多了,大大小小的,四个生产队合起来竟然买了十头牛。
现在牛墟冷清,能做成这一大笔生意,杆桥公社还是很高兴的。
只不过拖拉机的声音大,路况不好,牛在车斗里容易受惊。
这些花了大价钱的牛,老头们可不敢让他们受惊吓,宁愿辛苦一点,牵着走回去,也不愿在拖拉机里晃荡。
最后还是杆桥公社的人帮忙,派人在车上安抚牛,乔父拖拉机开慢一点,两趟就能送到山脚下。
上山走路的话,起码能在天黑的时候赶到大队。
但是乔父还是来回走了三趟,最后一趟是来接人的,总不能让这些老爷子走路回去吧。
十头牛一到大队,社员们都惊动了,纷纷围过来,对着它们评头论足,有调皮的小孩子围着牛转来转去,回去摸摸它们的角,抓抓它们的尾巴。
这些牛性格都不错,也不会生气,不舒服了牛扭下头或甩下尾巴避开熊孩子们的魔爪。
四队买了两大一小三头牛,社员们看着它们在那啃雀麦等速生野菜,脸上都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快吃吧,快吃吧,长得壮实一点,好干更多的活!
除了速
第三百一十四章 广播消息
只是乔秋雨并不知晓,自从乔父有了祝福之光后,办任何事情如有神助,顺利得不行。
往年一道年底或多或少都会出点小状况,而今年腊月除了耕牛,一切还都是顺顺利利的。
他可不觉得这是自己运气好或社员们能力提高的原因,分析一下,最有可能的是闺女又做了啥事儿。
所以乔父试探了一下,就从女儿口中得知,自己获得了她的祝福,能够心想事成。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心想事成,那不是梦想吗
乔父是个聪明人,自然要抓住这机会,在心里开始谋算起来。
以他的敏锐,自然能察觉到大队里有人对自己有恶意以及关注,只是那些人都太逊,一直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所以乔父就想先拿生产队里的一些事儿练练手,试试这个祝福的极限在哪里。
乔父分神的时候,蔡名还在说个不停,“听我阿爸说,现在实行什么三支两军,各地由解放军接管,尤其是广播、粮仓、监狱等几个重要位置。”
“虽说我阿爸没有再上一位,不过他的位置也很稳了,以后不需要再担心。”
乔父点头,这些事儿他从广播里听到了,虽说信息不全,但也能分析出一些来。
“海市这半个多月来闹得挺大的,现在场面控制住,肯定要有什么措施。”
“肯定的,我阿爸说可能再弄个啥出来。”结果蔡名的话音刚落,大队的广播里就传来声音,“恭贺海市人民公社成立!”
正在谈话的两人面面相觑。
蔡名小声地问乔父,“那是大城市啊,成立公社,那这些乡镇算什么”
乔父摇摇头,“我们看着就好。”一月海市不平静,而二月后,京城那边也一样,本来高高在上的人瞬间跌落尘埃,叫人唏嘘不已。
“咦,广播怎么停了”蔡名还想再听一听广播里要说什么,结果发现没声音了。
“陈东方停的。我们这边偏僻,消息传递慢,给社员们听广播是要娱乐他们,而不是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
乔父满脸冷漠,抬眼看向远处的长远山,山顶的蓝天飘着几朵白云,悠然自在。
蔡名愣了一下,脑子一转就明白过来,社员们所听到的广播都是大队部控制的,方便大队部掌控大队。
想一想,如果大队跟海市那样闹,那这些生产谁来做
蔡名眉头就皱了起来,乔父不当生产队长,对自己可没有一点好处。
他夸赞道:“你们做得好!”
大队的生产决定这城市的粮食、肉类等供应,若是大队不稳定,那城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乔父轻轻叹了口气,还是得听听广播才知道后续是怎样发展的。
“过了初三,火车应该就会恢复通行,还有,年后可能要开始查海外关系了。”
以前有多炫耀海外关系,那么现在就要有多担心,一旦牵扯上海外关系,这个家庭子女的读书、工作、当兵,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之前蔡名就有提过这事,但上头一直没有下来调查,本来还以为没事呢,如今看来,是还没到那份上。
“但愿不是一场腥风血雨。”乔父感叹道。
“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了,什么时候杀猪这回我一定要从头看到尾。”与其去操心那些事,还不如想着怎么多吃点肉。
蔡名想自己长那么大还没见过杀猪呢,正好去见识一番。
今天立春,他们这边有个说法,立春不出远门,因为立春是新旧年的气运交替,变化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住的,因此有人或多或少会发生点意外。
所以为了配合蔡名,乔父决定明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七就请人把家里的猪给杀了。
乔佳月不喜欢看那场面,而且大清早的,她也爬不起来,窝在被窝里卷成毛毛虫,
第三百一十五章 来我们大队看
徐煜犹豫了下,接过碗喝了一口,他确实又冷又饿。
“昨天傍晚的事儿,小安被人推入池子里,小平去救,两人昨天半夜一直高热不退。”
“现在呢”乔母连忙问,心想双胞胎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对乔四姑该是多大的打击啊!
“我走时,他们的烧已经退了,就是比较虚。”徐煜昨晚也没怎么睡,帮着照顾双胞胎,生怕他们熬不过去。
小孩子年纪小,大冬天的那么冷,且池子阴凉,一直高热不退,说不定给沾上什么东西了呢。
乔母想了想,对徐煜说:“你先在这边坐一会,把米汤喝了暖和下身子,下午我们跟你去长山大队看看。”
长山大队的大队部据说内斗得厉害,到现在都还没消停,无心管生产,今年交公粮,和内山大队被公社点名批评。
人家内山大队是虱子多了不痒,脸皮厚得很,一点都不在乎,长山大队也要有望这发展的趋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