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乔宏致跟乔父抱怨道,他对初中还是很期盼的。

    乔父笑着摇头,“你要习惯,现在其他大队都是那样,拖一天就多一天的工分,谁乐意早早没活干”

    “早早把这些活干完,还有更多活啊!”乔宏致嘀咕道,“真不知那些人脑子里在想什么。”

    “阿爸,初中的地面要弄成水泥的吗”最近大队在商量晒坝的事,乔宏致就上心了。

    每年晒稻子,都是比较辛苦的一件事,毕竟用石头和砖铺的地面并不多。

    所以急的时候,稻子都是直接摊在地上晒,等晒好了后,扬尘、筛掉碎石子啥的。

    因此,大米里头经常含有碎石子,也是比较郁闷的一件事。

    “看情况。”如果预算足够的话,中学应该会铺下水泥地板,乔父并不细说,这事儿还没影呢。

    这要铺晒坝,只有水泥是不够的,那石子是个大问题。

    虽说小溪那边不错,但不适合做采石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地方开山炸石了。

    针对此事,大队部商量了许久,终于选择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琢磨了好一阵,最后在二队的一座山上找到,一致认为那地方最好,离村子有一段距离,石头质量也好,正适合。

    若是采石场离村子太近,怕炸石头的时候,碎石头乱飞会砸到人。

    开了采石场,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六五年之事
    忙了一个多月,社员们终于能休息一阵子了。

    而这个月,他们讨论最多的有两件事,一个就是广播里说的取消军衔制,以及军服新样式。

    军服以中山装为蓝本,戴解放帽,配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称“六五”式服装。

    海陆空三军军服颜色不同,且以衣领分男女,以上衣口袋区别干部、战士。

    听说报纸上有图片,大家就催着乔宜兵去公社时借一张回来看看。

    另一件事就是夏季征兵开始了,公社那边下发了通知,还有征兵要点。

    乔佳月在乔父那边看到了,上头还写着“敌人磨刀,我们要把刀磨得更锋利”的标题。

    这个时候,当兵光荣,想要取得一个征兵名额,那在大队里是打破头的事,没点关系还没办法。

    当然,这时候征兵的审核也很严,不是什么人都能选上的。

    总之,高山大队已经有五年没有人入伍当兵了。

    或许是这几年条件好了,许多年轻小伙的身体棒了许多,体检这关很容易就过了,有六个人,但还有其他要审核,等得人心焦。

    四队没有人通过体检,因此,在其他三个生产队的社员们谈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们都有些没精打采的,有点丢脸。

    对此,乔父并未多说什么,这年头,除了当兵和工厂招工,出路太少了,出生在乡下,一辈子一眼就能看到头。

    而在今年春,国家就已经开始派兵前往西南支援越国,广播里提到了战争一事,国家要对越国进行援助,派兵前往西南。

    年轻人都容易热血上头,因此今年的征兵,也比往年更加的热闹,都嚷着要上战场打敌人。

    而社员们更多的都是在谴责美国,说对方侵略朝鲜没完,现在还要来插手越国,肯定是想要侵略中国,他们要反抗要自卫啥的。

    蓝爷爷见状,心里很是复杂,这些人,哪里知道战场上的残酷呢

    他想了想,喊上乔父去他家喝酒。他觉得只有这个人懂得自己的愁绪。

    没多久,乔宜兵从公社拿回来一张人民日报,上面就有新军服的图片,穿着新军服的士兵精神抖擞,很是威风,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

    乔佳月感受不大,觉得也就一般,但是其他孩子却不觉得,反而觉得军服很帅气,盼着也能有一套。

    乔宏致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他直接拿起纸笔,很积极地给杜岳平写信。

    他知道杜岳平的堂哥在军队,说不定能弄到一套旧军服呢。

    乔佳月却是想翻白眼,想要的话,直接写信给杜岳南不就行了,他们又不是没有他的地址。

    而且新军服刚实行,旧军服肯定是以前的样式,还不如买块军绿色的布找人照着做呢。

    乔佳月没有提醒乔宏致这个事,等他自己发现吧,说不定他也喜欢旧式军服呢。

    她看着那纸笔,好像挺久没跟杜岳平联系了,在今年出了正月后,她改过的调味料配方给了乔父,一种是海鲜味的,一种就是普通。

    她知道乔父肯定不会白白给出这两张方子,肯定能从中争取到应得的利益的。

    而事实上,乔父也是如此,找的人也是林国平,他虽说是宣传干事,但背地里肯定不止如此。

    既然都是办厂,自然是要优先自己人了。

    乔佳月清点了下自己这几个月做的东西,因为过年后没再送调味料去供销社,如今还剩下不少。

    初次之外,地穴草莓干的数量屯了不少,还有少许的蜂蜜。

    她算了算,把这些东西分成三堆,远在北方的小姨一份,杜岳南杜岳平兄弟各一份。

    有一个在部队里当兵,且明显前途似锦的人,自然要打好关系。

    一直以来全国保海市,海市的物资是全国最全、最足的,所以有时候要买某些东西时,



第二百五十七章 战事
    六月在育晚稻秧苗的时候,乔父征求了社员们的意见,撒了一片糯稻种子。

    糯稻跟普通的稻子不同,产量要更低一些,植株更高,稻草更加适合用来加工成床垫,牛羊也喜欢吃。

    主要是社员们过年过节时糯米的需求量都不少,一直去供销社买,那价格也让人心疼,还不如自己种划算。

    糯稻的种子是乔佳月从商城里买的,因为有白若笙和李答在,买的是比较普通的。

    乔父掌管着生产队的一切,种子很容易掉包,而今年的晚稻,里头有一半的种子也是换过的,比现在种的产量要高。

    今年春耕播种的时候,白若笙和李答还下田指导过一阵。

    他们都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说起道理来也侃侃而谈,现在一看,按照他们指导的稻田,每亩最后的产量比去年还多了不少,起码有二三十斤。

    别看二三十斤不多,但积少成多啊!粮食产量增加,让社员们对他们更信服,也更相信多读书是有用的。

    有了晒坝,对于留守晒稻子的人来说,这就是个利器,平整、干净不说,收的时候也快。

    也不知道的不是错觉,用晒坝晒稻子,稻子干的速度要比以往快不少。

    收完稻子紧接着就是插秧放鱼苗,然后摘花生,挖地瓜,忙得团团转。

    七月初七,当地人有以鲜花、糖果等祭拜的习俗,以求保佑孩子健康长大。

    而这天,通常会下点雨,每一年情况不同,有时候大雨,有的时候就是滴个两滴,老人们经常戏说是牛郎织女见面哭了。

    这而这一天,往往是不晒稻子,社员们都趁着阴天,赶紧在地里忙活。

    然而初九这天晚上注定不是个平静的日子。

    宝岛那边某党组织海军偷袭东岛,据说用上了大型舰艇。

    乔佳月他们都还在地下室学习呢。

    而自从蔡萍来到家里后,乔父乔母到地下室的次数急骤减少。

    乔父似乎听到外头有什么动静,悄悄出去,然后回头来跟乔母说耳语了两句,便离开了。

    没多久,乔母就到地下室催着几个孩子早点睡觉。

    乔佳月躺在床上的时候,察觉到乔父不在,她本来想问乔母的,但见她脸色不大对,便安静了下来。

    她心里有些奇怪,悄悄打开地图,终于发现了某一处的异常,许多绿点在动。

    而且算算距离,应该是出了权市的范围,所以很可能是海上

    她抿着唇,感觉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

    一旁的蔡萍睡得很熟,还打起了小呼噜。

    在这边住了半年多,蔡萍已经差不多忘记了蔡家人,对乔母挺依赖的,就差没喊爸妈了。

    高山大队是听不到那炮火轰鸣声的,距离太遥远,消息又闭塞,有时候过了好些天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乔佳月在床上躺了一会,很快睡着了,倒是乔母翻来覆去的,心里担心得不行。

    第二天早上,乔父就通过地道回来了,因此没人发现他们的生产队长消失了一个晚上。

    他稍微跟乔母提了下这事,并不打算多说。

    然而这次海战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战,且还胜利了,隔天权市的广播里就提了这事,让沿海民众不用紧张,敌人已经被歼灭。

    社员们听到这个消息,愣住之后,都有些紧张,赶紧去供销社囤货,比如火柴、盐之类的东西。

    虽然这是场胜仗,但是发生地是在隔壁市,距离家里也不算太远,社员们哪里能高枕无忧,自然是要准备一下的。

    社员们听广播都没心情听了,在家里收拾了好些包裹,还偷偷藏了不少的粮食,如果真的打到内陆来,他们就拎起包裹往深山里跑。

    乔佳月知道不会再打起来的,社员们的担心完全没必要,然而她不能说。

    &nbs



第二百五十八章 包裹
    乔父从权市回来后,乔爷爷却来问乔父,什么时候再去权市,他要去办点事情。

    乔爷爷的目的,乔父多少能猜到,只说时间不确定,先把粮食分了再说。

    别看高山大队的稻谷收成不错,但是交完公粮,再分到手,也没法顿顿都吃米饭,还得地瓜搀着吃。

    有那人口多又抠搜的人家,把部分大米都换成粗粮,加上雀麦,一家子才能吃饱。

    当然,对于粮食的处置,每家人做法不同,但乔七叔两口绝对是队里比较奇葩的。

    而从过年后到现在,乔七叔每个月都要往城里跑一两次,每次去大包小包的,回来的却没带什么好东西。

    半年多过去,城里那边却没什么好消息,乔七叔的脸就愈发地阴沉。

    大家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就有人嘲笑乔七叔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城里是那么好进的吗

    城里一直没有好消息,乔七叔气不顺,这些人又这般幸灾乐祸,加上天气热,人容易心浮气躁,这双方就动起手来。

    乔七叔打起人来那也是狠,抓起一旁的石头就狠命砸。

    要不是一旁有人阻拦,只怕要出人命。

    乔父接到消息,急匆匆地赶过去处理。

    了解情况之后,是乔七叔先动的手,错在于他,乔父便先说了他几句。

    这事若是没处理好,对自己也是有影响的。

    面对乔父的呵斥,乔七叔毫不在意,他抹了一把脸,骂道:“你得意什么,不过是个生产队长,还教训起我来了。”

    “呵,几张臭嘴,就该我帮他们洗洗。”

    乔七叔说的这些话,听得乔父不由皱起眉。

    这个弟弟有些自以为是,而且要是由认识或熟悉的人压他一头,他心里都不高兴,甚至有些仇视。

    乔父听到这话,懒得再训他,教育是乔爷爷的事,他这个当二哥的立场不够,但现在伤了人,赔偿医药费是少不了的。

    “你把人给打伤了,这医药费可不能赖掉。”乔父沉着脸说道。

    “别人不是你爹,不会处处让着你。既然在高山大队,你有再大意见也给我憋着,要不你就喝西北风去吧。”

    “我呸,不过几个臭钱,我还给不起了吗”乔七叔抹了一把鼻子,“我这就回去拿钱。”

    乔父看着乔七叔的背影,看了一眼这几个打架的人,“看来你们最近是太闲了,才在这边说闲话、打架!”

    这几人瞅了一眼乔父,尴尬地笑了几声,“队长,以后我们再不会了。”

    “行了,去卫生室看下,让卫生室写个条子给我。”乔父挥挥手,懒得跟着几人继续说话。

    这几个人他都很熟悉,嘴巴比较贱,平日里没少跟人大家起矛盾。

    “哈,队长我们这就去。”几人说着一溜烟就跑了。

    乔父摇摇头,心想乔七叔是想进城想疯魔了,这粮食才发下来多久,他都拎了大半去城里,他已经懒得管了。

    乔父对乔七叔都不偏袒,其他社员看在眼里,不由直点头,果然是他们的队长,够公正!

    社员们之前被乔兴国管着,早麻木了,跟着乔父几年,日子愈发好过,童养媳那事时被训了一顿,如今仔细回味,对乔父愈发地佩服起来。

    距离七夕半个月后,忽然,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都播发了新华社的电讯: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此次海战的部队代表,并对这场战争给予高度赞扬。

    而在地下室的时候,兄妹能从自家的收音机听到一些境外广播,对于此次海战的情况在7号8号就听了个七七八八,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相比国内的模糊不清且拖延的信息,乔父已经能梳理出相应的脉络了。

    此次海战的国际影响暂且不提,沿海的民众生活到底没受太多影响。

    杜岳南看着经过审查,终于到自己手里的包裹,看着体积还不小,嘴角不由往上弯了弯。

    这肯定是乔家寄来的。
1...7172737475...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