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儿子各有各的小家,再难一条心了。
因此,陆爷爷听陆爱军去高山大队回来,说起拍全家照的事。
他心里一琢磨,决定拍全家福,然后找个时间,把家给分了。
树大分支,这是很正常的事,他没必要再死揪着不放了。
对于陆爷爷的要求,乔父自然是答应的,他跟乔宏良商量了下,决定初六过去长山大队。
陆家自从几年前那次台风天,屋子被冲垮一半后,已经重建了,看着跟以前没太大差别。
初六这天天气晴朗,陆家大门朝东,太阳直射,门口照得亮堂堂。
陆家外嫁的女儿、在外工作的是儿儿孙,全部都回来了,没有人缺席。
老爷子非常的满意,吃药都配合许多。
陆爷爷特地穿上一身军装,搬了一把太师椅到大门口坐着,单独拍了一张,而后又和陆奶奶拍了一张。
陆家人全聚集在一起看,那好几十口人呢,光是排位置就花了半个多小时,一拍完照,这些人就跟解放了似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己建初中【7月票100】
大队部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过年期间毕竟要聚会一次,喝喝酒,总结下去年成就,同时聊聊今年的打算。
乔父现在隐隐成了大队部的中心任务,大家喝酒吃菜的时候,都忍不住劝他,想知道他今年会提出什么大事。
“我们高山大队小学,学生是越来越多了,每个年级也扩成了两个班,到今年秋天,就要有五年级了。”
“上完五年级,肯定要接着读初中的,大家有什么想法没”
“公社就有初中,在学校吃住,一周回来一天,不都是这样”乔正火看了乔父一眼,他提这个问题做什么。
“你想要办初中”陈东方放下碗,突然开口道。
其他人惊了下,纷纷看向乔父,脸上有掩不住的惊讶。
“对的。孩子读完五年级也还小,公社那中学,条件太差,孩子吃住肯定不行。”
他们本身也是在公社读过初中的人,知道这里头的辛苦。
“我想了想,我们山上也有好几个大队呢,就合起来办一个中学吧。”乔父看看在座的人。
“学校离大队近,孩子们就可以回家吃饭睡觉,毕竟住宿哪有家里舒服呢”
“如果大家都没意见,我就去找其他几个大队的队长,一起讨论这个事。”
“建学校,这要出钱吧”乔向前慢悠悠问。
“肯定的。”
“那如何保证每个大队出的钱一样”
乔父笑了下,“出钱多的,学校就建在哪个大队,那些出钱少的,孩子要读书,就只能走很远的路,吃住都在学校里了。”
读书若是不重要,那城里招工为什么要初中毕业为什么还会有大学,为什么还分配工作
有远见的人,自然会支持孩子读书。
“我同意,建了中学,本来在公社读的孩子也能就近入学。”乔高铁沉声说。
“如果有意见,趁早提出来,等出了年,我们就该找其他大队商讨了。”
一直到元宵节,乔佳月他们就把照片稍微处理下,交给了乔父。
乔父直接在广播里通知,让有拍全家福的人到大队部领照片,不一会,大队部门前就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照片一张张地发下去,陈东方就在广播里说保存照片的正确办法。
底片没有给社员们,乔宏良说,等以后大家条件好了,想要多洗几张照片的时候,再来找他要就行。
乔父把陆爷爷他们的照片送去,顺便商讨建中学的事。
陆桥非常惊讶,没想到高山大队这么有魄力,竟然敢提出建学校这事。
看来这两年高山大队赚钱了是真的。
他们长山大队现在不比以往,社员们的心没有那么齐,也没有生产队统一建鸡棚、猪棚,收入不多。
“建中学我们大队是支持的,但这钱我们拿不出来,可要怎么算”陆桥抹了一把脸,日子过得苦哈哈的,生产队哪里有余钱
“这个情况,我们也考虑到了,看其他大队怎么说,到时候一起商讨,是以工抵钱呢,还是其他的什么,拟一个章程出来。”
“我先跟陆队长透个口风,我希望中学是建在我们两个大队中间的。”
陆桥马上就明白了乔父的意思,“我明白,建中学是必须全力支持的,孩子是祖国的话多,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好好培养。”
此外,山上的还有内山大队、台山大队、小寨大队,这几个大队就需要陈东方和乔宜兵一一去拜访商讨了。
这些大队中,现在只有内山大队还没有小学,其他两个大队,这两年也陆续建起来了本大队小学,适龄的孩子们总算能入学。
但要比教育的话,肯定是高山大队好,白美兰可是有真材实料的。
出了年,不用侍弄麦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队的改变
陈东方说,“这个事绝对不能放弃,我现在有个想法。”
“我去公社那边看看,若是公社领导支持,下发个通知,社员们意见就不会那么大了。要是能给拨一部分资金下来,那再好不过了。”
其他人都愣了下,还能这样此时听陈东方这么一说,纷纷催着他赶紧行动。
乔父想了想,让陈东方也捎上自己,他去问问林国平,看他有没有办法帮上一把。
一些事情只要不断努力,总是能够做到的。
陈东方的运气比较好,见到了李向红。
李向红最近很忙,听得陈东方的意思,也没有多想,说:“你们要办中学,公社肯定是批准的,但是没有资金下拨,有困难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陈东方琢磨了下,“要不,您给下个通知,这样社员们的意见会比较小,不会认为是我们这些干部瞎折腾。”
李向红看了陈东方一眼,似笑非笑地说:“你倒是学聪明了。”
而林国平这边,他很清楚公社中学的情况,学生多,老师少,住宿条件差。
因此他很赞成乔父的主意,有条件确实该自己建一所。
他去转了一圈,就知道了李向红对陈东方的说辞。
乔父心里就琢磨着,公社不拨钱,那钱都要大队出,看来今年得扩大生产任务,多挣钱,才能堵得上这个大缺口啊!
公社的通知很快下来,除了高山大队,其他几个大队都惊讶不已,建中学不是高山大队带头的吗怎么就变成公社下发的任务了
其他几个大队疑惑,却不敢跑去公社问,只敢在心里嘀咕。
公社下发的任务,没有一个大队敢说不干。
高山大队的干部们还是很高兴的,有了这一层通知,这里头就好操作了。
不过社员们的态度各异,并不都那么高兴的,因为还要自己出钱,想想就心疼。
乔父就提议,每个生产队另外盖一座猪棚,新盖的猪棚的收入就投入学校的建设。
此外,其他的缺口,就去学校做工抵消。
高山大队还很贴心地把这个方法告知了其他大队,至于其他大队愿不愿意做,就不是他们的事了。
大队内都有擅长泥水、土木的师傅,虽说现在要打倒封建残余,但私底下大家都悄悄地做。
所以这个看风水的师父就混杂在土木师傅中。
关于学校的选址大家有好几个意见,最后综合多方面因素,定在了高山大队和长山大队的交界处。
就在高山大队寺庙再出去两百米,背靠长云山脉的一片缓和坡地,前方开阔,一览无遗,能看到卢安县数个大队,以及那条波涛汹涌的大江。
老人们私底下都说,这边风水不错,以后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个个是人中龙凤。
学校选址选好了,繁忙的春耕也开始了。
这些都是做熟的事,社员们闭着眼睛也能完成。
不过今年种花生有些特别,花生间种黄豆,在旱地靠墙的那一侧种一排玉米,这样玉米也不会遮挡住阳光,还能充分利用土地。
黄豆和玉米种子是乔佳月从系统商城里买的,由乔父分给各个大队,再例行的扫盲夜校上,他还仔细说了种植方法。
经历过饥荒,但凡能种地的旮旯,社员们都不放过,南瓜、玉米、冬瓜啥的,再不济就是速生野菜,总之绝对不能放过一丝可利用的土地。
以前的南瓜当饭吃,但是南瓜放久了也会烂掉,现在有了烘干机,蒸熟再烘干,比那地瓜干还好吃。
要不直接烘干也行,要吃的时候蒸熟,心灵手巧的妇女,可以做出许多吃食来。
此外,大队里许多人家都来找乔母要向日葵和西瓜的种子。
去年大家都尝到了西瓜的滋味,今年当然要大量种了,若是种得好,送去供销社也是一大笔收入。
而向日葵长得高,不遮光,可以跟其他作物间种,房前屋后种一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山上的野菜生长范围变小了,而今年,乔父买到了几十棵橘子树,只在四队的山上种了两亩。
&nb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拿出来
关于蓝丽如,乔佳月观察了几天,很确定对方对自家不会有任何影响,便放弃了。
这段时间里,社员们忙春种,乔佳月和乔宏远也没闲着,有空闲的时间都在画设计图。
关于自家的沼气池,如何设计室内厕所,又使厕所与沼气池相通,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兄妹俩的头发都要揪光了。
兄妹俩找不到灵感,就坐在门前晒太阳。
如果工具、材料齐全的话,他们那里需要怎么烦恼
乔佳月托着下巴,视线无意间扫过墙角的土坯,脑子里灵光一闪,“二哥,你看看那个黄泥加稻草,是不是很结实”
大队的房子都是以石头做基墙,然后在上头垒泥坯,好的房子,能顶个上百年。
“嗯你想到什么了”
“能不能用黄泥和稻草弄出代替水泥的东西”
乔佳月进入系统商城,迅速地输入代水泥一个词语,发现还真有不少的配方。
“二哥,我找到了许多配方,你觉得要全部买吗”乔佳月纠结地问,需要的星点不少呢。
“买制作条件比较简单的。”乔宏远说,毕竟他们现在的环境,真的不适合弄什么太复杂的法子。
过了一会,乔佳月的手中出现两本小册子,她往乔宏远的手里塞了一本,两人就埋头看了起来。
“不行。”乔佳月沮丧地盖上册子,“这本需要用火煅烧,太麻烦了。”
“我这本也一样。”乔宏远挥挥手说道,拿过乔佳月手里的那本认真看起来。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法子了吗”乔佳月叹气道,她就知道,越好用的东西,需要的步骤就越复杂。
乔宏远摇摇头,“我并不觉得这两个法子不好。“
“上面说了,它们相比水泥,效果并不差,污染小,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太适合我们了。”
“而且你别忘了,我们大队是有瓦窑的啊!只要我们把它配置好,再放入瓦窑里煅烧,这就足够了。”
“二哥,这个还是让阿爸做决定吧,我们肯定做不起来。”乔佳月纠结地说,涉及到瓦窑的事,这就不是他们两个小孩能做主的了。
他们满以为,乔父会非常赞同他们的想法,并马上付诸实践。
然而乔父却拒绝了,“这两个还不能拿出来,在我们没有靠山的时候。”
“为什么”兄妹两人不解地问道。
“水泥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建造工程中的必需品,是掌控在国家手中的。”乔父蹲下来,揽过两个孩子给他们讲道理。
“试着想一想,我们这么偏僻的一个小地方,出现了一个能代替水泥的配方,会让上头的人怎么想”
乔佳月沮丧地嘟起了嘴,她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顺利。
乔宏远却很认真地想了想,“那阿爸认为什么时候是好时机呢”
他笑了起来,“不会太远的,你们林伯伯会帮忙安排的。”
林国平说会安排几个人到高山大队,而且未来还有十年运动呢,下放的老教授更多。
只要林国平用些手段,全部弄到他们大队,到那时候,这些东西就可以借着他们的手面世,既是给这些东西一个掩护,也是给那些人一层保护。
“不过到那个时候,这些配方可能就没法署上你们的名字了,你们介意吗”
兄妹俩同时摇头,“它们本来就不是我们发明的,如果用这种法子更加安全的话,我们就再等上两年。”
“所以我们现在先研究沼气池就行,我记得广播里已经有提过了,不算是惊世骇俗的发明。”
乔父欣慰地笑了,他就知道他的孩子都是聪明懂事的。
其实,这个配方一面世,足以引起多方地震,他们国家别的没有,地大物博,黄泥更不会少。
这个配方,绝对是要出自数十位老教授之手才是最合理的。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