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零种田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甲辰

    就是稻田里的水暴涨,稻花鱼竟然跳出田埂,落到了下方的梯田里。

    一发现这个情况,大家都急了,稻花鱼竟然会逃跑不行,得赶紧抓回来。

    但是这会儿稻子长得茂盛,即使拨开水稻也难以查看清楚,因此还是有不少漏网之鱼逍遥法外。

    而这时候,公社突然要开会,陈东方和乔宜兵只以为是要开夏收前的动员大会,并没有多想。

    结果去了公社之后,他们一听公社领导说的内容,顿时都有些傻眼

    什么自我批评吸取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上交
    陈东方敲了敲桌子说道,“现在公社只是让大队自我批评、反省,既然如此,那就按最严格的标准来。”

    其他人不由愣了下,什么意思

    乔高铁一点都不意外,“我们大队现在每家的养鸡数量是按照人数来的,而实际上这并不符合要求。”

    “公社真的派人下来调查,你们觉得我们有好果子吃”

    乔父紧接着说,“每家每户最多只能养四只鸡,多出来的鸡全都放到生产队的鸡场去,补钱或工分。”

    “我不同意!”乔正火拍着桌子说道,这样的话,就那四只鸡,哪里够一家十几、二十几口人嚼用

    “这是必须的,容不得反驳。”乔宜兵心里窝着一把火,损失几只鸡还是被抓去批斗劳改,聪明的人都知道要怎么选。

    吕月华的手颤了颤,“只能养四只,太少了。”

    “现在不改,等公社来查,多出来的鸡都是直接打死的,你们以为呢”陈东方板着脸说道。

    “每个生产队都有各自的养鸡场养猪场,上交超出的部分,有工分或钱补贴,损失会很大吗”

    乔向前闷头猛吸烟,过了一会才开口问道:“除了养鸡的数量,其他的呢索性一次性都说齐了。”

    “自留地的问题,超出规定的部分都要退回来,自留的果树数量也一样。”陈东方看了乔宜兵一眼,见他都不说话,就直接开口了。

    “现在,每个生产队先回去自查,两天后,大队会组织民兵去检查,到时候可不是没收那么简单了,直接抓走关黑屋。”

    各个干部从大队部出来后都是愁眉苦脸的,社员们见了,心里也很是不安,这是有咋了

    乔父找了一些小孩去跑腿,通知晚上在食堂那开会,所有人必须到齐。

    眼瞅着暴风雨就要来临,他不允许四队有人拖后腿。

    晚上,食堂前点名,人全都到齐了,乔父清了清嗓子,把这个事情都说了。

    这个消息犹如冷水入滚油,炸得社员们头皮发麻。

    “又要办食堂了吗”

    “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要上交”

    “上交后真的会补贴钱和工分吗”

    ……

    问题一个接一个的,乔父抬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我知道大家都很紧张,这次是为了防止有人走资本主义道路,倒买倒卖。”

    “明天上午,大家把多出来的鸡鸭上交到鸡棚这边,自留地乔向阳会计会带人去测量,果树、树木都会登记。”

    “明天下午我会检查,大家应该知道,民兵可不管你是有什么理由,不符合要求就会被抓起来。到时我是不会为这些人求情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若是有人不配合,那可不是被抓的问题了,还要扣工分、赔钱!”

    乔父不介意把情况说得严重一点,以防还有人存有侥幸心理,以图逃过一劫。

    宣布散会后,社员们在食堂前流连不去,他们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样

    现在这要求跟合并成大队、公社,要办大食堂前的情况简直是如出一辙。

    好不容易饥荒过去了,就不能让大伙好好过日子吗

    乔父被围住了,为社员们解释原因,至于上交的鸡的工分以及钱,是要根据鸡的大小、公母等分别计算的,不搞一刀切。

    乔母也被生产队里的其他妇女拖住了,其中以乔大伯母为主,家中有几只鸡她们最清楚了,把养得好好的鸡交出去,无疑是在剜她们身上的肉。

    尤其是乔伯母、乔六婶,仗着乔父是生产队长,养的鸡鸭都是超标的,自留地也往外挪了不少。

    现在她们怎么会不慌

    乔佳月和三个哥哥从食堂那慢吞吞往家里走,“看来我们的菜园子得拆了。”

    乔宏致垮下脸,用力地挥舞着双手:“啊啊啊,真讨厌,怎么会这样”

    那泥盆里的植物都已经长得很茂盛了,这会儿重新移植,都不知道有多少能存活下来。

    &



第一百八十章 我说要下雨
    高山大队的干部们忙活了好几天,就等着公社来检查,结果上头也没来人,又通知要开会。

    现在一听开会两个字,乔宜兵和陈东方就嘴里发苦,真怕又听到什么政策规定。

    天知道他们跟社员们说这些内容时有多么的辛苦!

    他们心惊胆战地往公社跑了一趟,才发现要开的是夏收动员大会,不由松了一大口气。

    关于之前公社说的大队自查、自我批评一类的,只要公社不提,他们也不会去主动提起。

    此时已经七月中旬,山下的大队水稻田黄灿灿一片,眼看着就要开始收割了。

    但是高山大队成熟时间本来就比山下晚,加上今年插秧要晚一点,收割时间起码要到大暑了。

    乔宜兵和陈东方这回轻松了不少,说真的,这场运动晚点来吧,别耽误了农业生产就行。

    有些社员见大队长和支书去开会回来没再提养鸡的事,就有些蠢蠢欲动,想把上交的鸡给要回来,结果被狠狠地批了一顿。

    在没尘埃落定前,谁都不许心存侥幸。

    现在高山大队要做的就是为夏收做准备,农具、麻袋、牲畜等,包括晒谷场,要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夏收。

    乔父见状,心里有些犹豫,他要不要想去长山大队,问问陆爱军,他们那边是否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思来想去,乔父决定还是不去了,重心还是放在粮食上要紧。

    田里的稻谷一日黄过一日,下过一场雨之后,太阳一暴晒,那稻谷的头弯得更低了。

    乔宜兵和陈东方按照以往的习惯,组织夏收动员大会,不过今年跟往年不同,开镰前要好好吃一顿。

    捉鱼!

    四个生产队养鱼的水田都不在一处,就是怕鱼跑别队田里了,那真会亏死。

    但无论是哪个生产队,社员们能动的就去了田里,围着那几块稻田指指点点。

    养鱼的稻田跟普通的稻田是有差别的,在稻田的头尾、中间、背部都空出来了,空出来的地方不种水稻,因此缺口非常明显。

    乔父点了几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下水田抓鱼,田地边上,男孩子们的家人朋友都在为他们加油打气。

    别看稻田水浅,但是这些鱼非常灵活,速度非常快,一甩尾巴,就翻起一片泥土,把水都弄浑浊了,让人看不清它们的身影。

    这时,一个人双手掐住一只鱼高高举起,大声地喊道:“我捉到啦!我捉到了一条鱼!”

    巴掌大的鱼用力地甩着尾巴,拍着那人的手腕,那处的皮肤不一会就红了。

    “快,放到竹篓里来。”田埂上的乔志扬兴奋地喊道。

    乔六安也直往田里看,恨不得跳下去,但他知道今天的情况比较特殊,为了博一个好彩头,他的成分注定了他参与不了这种活动。

    捉鱼的几个人找到诀窍后,速度就快了许多,边上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

    乔父看鱼捉得差不多了,就招呼大家回去,准备分鱼。

    这些鱼大小差不多,也不需要条件,一家三条,分完之后,还剩二十来条,可以用钱和工分买。

    乔母的速度快,又抢到了两条,这样他们就有五条鱼,红烧、清蒸、熬汤都能来一遍。

    “吃了这鱼,明天都打好精神,下地干活,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

    “吃鱼,吃鱼!”

    社员们欢呼起来,秋收前还有肉吃,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乔父笑了,今年安排好抓小猪的时间,争取,每年的夏收、秋收社员们都能吃上肉,这日子绝对是要越过越好的。

    乔佳月今年的年纪,按道理可以下地割稻子了,不过家里人都不舍得,她照例负责家里的饭食和养鸡喂猪任务,乔宏良辅助。

    夏收非常紧张,一到晚上



第一百八十一章 遗憾
    乔佳月费力地把自己负责的稻子全装进袋子里,停下来喘口气时,痒得直挠脸抓脖子。

    这时,一阵风吹过,她抬头一看,天边突然有一大片乌云滚滚而来,气势汹汹。

    注意到这个景象的人可不少,大队里留守的人本来慢吞吞的动作就跟按下了快捷键一般,快速地动起来。

    “快点,快点。”

    “快点装,先装起来,剩余的那点等下再扫。”

    “田里的赶不回来,都快点!”

    ……

    乔七安早就把自己负责的稻谷给拖进屋里,他过来帮乔佳月,然后两人马不停蹄地去给其他人帮忙。

    而在田里干活的人,猛然见到天边飘来的乌云,顿时吓得脸色发白。

    田埂上已经装好的稻谷赶紧盖上稻草,大家把镰刀往田埂上一插,光着脚就往村子里跑。

    然而高山大队的田地大部分都远离村子,最近的快跑也要十几分钟。

    尤其是四队的最远,且还是在山脚下,光是从田里爬到半山腰的土路就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了。

    于是,地里忙活的人跑还没跑到半路,天已经黑沉沉的往下压,时不时地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感觉心脏都要骤停。

    倾盆大雨没有打一声招呼就呼啦啦倒了下来,乔佳月和乔七安正好帮忙把最后一袋稻谷给拖进屋里。

    除了三队有几袋稻谷被雨淋湿,其他的安然无恙。

    现在,收完稻谷的人都瘫坐在地上喘气,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真的下暴雨了,明明天气还那么好的。

    等田里的人被淋成落汤鸡回来,见到稻谷都好好的,都觉得不可思议,算算时间,根本来不及啊!

    四队的人很快都知道是乔佳月的功劳,是她跟大家说要下雨的,但她是怎么知道的呢

    再一次听了蚂蚁搬家的说法,大家都一脸懵,就这么简单

    乔父看了乔佳月一眼,憋住笑,给大家解释道:“最近我们有再给月儿说一些谚语、动物习性,她就活学活用上了。”

    其他人能说什么,夸乔佳月聪明,挽救了生产队的稻谷

    这事没人再纠结,尤其是那些老人,一直在这事上绕着,岂不是变相地说他们太笨了,看天时连一个小孩都比不上

    而实际上,夏天的这种雷阵雨是区域性的,看这乌云的情况,应该就他们山上下了,也不知道长山大队那边情况如何。

    大雨下了一个小时左右,乌云退散,金色的阳光破开阴霾,继续火辣辣地照耀着大地。

    地面上的水汽被迅速带走,刚才淋了雨的人换了衣裳,继续去田里忙活,打好的稻谷被淋了雨,得赶紧挑回来晾晒,要是闷出芽就麻烦了。

    乔父和乔母要继续去忙,临走前,他们摸摸乔佳月的头,“你做得对。”

    乔佳月抿着嘴笑了,她这样做是有暴露的风险,但是只要能不让大家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一切都值得。

    烈日下,繁忙的劳作继续,不管了男女老少,统统都晒黑了一层。

    养鱼的那几块稻田被单独收割,除了算产量外,还要看养鱼后的稻谷与其他的差别,口感是否更好

    这些稻谷将不会当做公粮交上去,乔父打算好了,分粮的时候都想办法都分到自己家里。

    稻田里剩下的鱼,在收割完稻谷后,几乎都抓得差不多,全部分给社员们加餐,只剩下小鱼以及特地留下来的种鱼。

    是的,下半年他们打算继续养稻花鱼,因为鱼小,卖不上价,但留着社员自己吃,却再适合不过了。

    尝到了甜头,其他三个生产队下半年都打算扩大养鱼的面积,由原来的一亩半到四五亩。

    鱼苗有些麻烦,乔父跑了两趟,长山大队那边要了一些,然后通过刘东阳又买到了一批,在秧苗定根后投放,时间正好。

    &nb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公粮之事
    这会儿,粮食都晒得差不多了,各个生产队已经把公粮称好装袋,准备送去公社。

    然而,他们高山大队又成了交粮最晚的大队了。

    今年,乔佳月终于成功磨到乔父带她去看交公粮,她总算看到了公社的粮所是什么样。

    数间平板房连在一处,门口有很大一块空地,现在那里放着不少的板车、鼓鼓的麻袋,一张长长的桌子,以及一个大大的地秤。

    排在高山大队前头的是长山大队,乔佳月看到了陆爱军,就跑到他身边去。

    两袋稻谷被放在地秤上,坐在长桌前的男人伸手抓了一点谷子放两颗扔进嘴里,嘎嘣一下又吐出来,而他手里剩下的谷子明目张胆地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紧接着他伸手在袋子里搅了搅,才慢悠悠地往桌子上的本子登记了一个数字。
1...4849505152...2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