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始于1990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廖不十
会议开始。
朱部长首先讲话,他对这次灾害做出了详细的总结。
受灾面积,受灾群众,农作物损失情况,经济损失等。
“这是自唐山大地震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天灾无情,但是据各部门各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的调查,存在很大的人为原因,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提起重视,
国家财政每年在水利方面拨了不少钱,为什么还会出现泄洪系统的瘫痪其中是谁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追查到底”
苏伟不由得身体突然一震,虽然朱老总现在讲的和他没什么关系,但是朱老总的语气给人一种极强的震慑感。
“到现在为止,根据前线抗洪救灾指挥系统发回来的消息,抗洪救灾工作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将会放在灾区人民安置,灾后重建上来,这个工作议题,我们会内部开会讨论。”
“事情已经发生了,从中央到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在抗洪救灾工作中的部署和指示,成功有效的实施了救援,这一点值得肯定”
朱老总讲完,下面一阵掌声响起。
接着是nnb的领导讲话。
他对前线官兵听从指挥,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地方政府统一指挥能力给予了肯定,对社会团体的捐助给予充分的肯定。
领导讲完之后。
十名代表走上主席台领取荣誉。
当念道“商界抗洪救灾联合会会长苏伟”的时候,苏伟全身松麻,从王健林身边走出去,双脚有些颤抖。
站在主席台上,双腿夹的很紧。
直到朱老总亲自把荣誉送到他的身上,他才勉强的露出了微笑,他和朱老总握了握手。
这是两人第二次握手,朱老总当然认识他,苏伟明显能够感受到朱老总加重了握手力度。
在主席台上,等待着记者朋友们照相,前前后后十多分钟,苏伟没有一分钟是放松的,直到下台之后才缓了一口气。
&nbs
0505 久等了
“中国企业家慈善基金会的成立对我国的慈善事业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慈善事业朝着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南方日报
“昨日由宏伟集团董事长苏伟发起的中国企业家慈善基金会办公室落户魔都”
渝都晨报
“渝都是著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宏伟集团董事长苏伟,昨日出席了中国企业家慈善基金会的新闻发布会”
一系列的报道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论述,还有自称慈善事业研究专家的站出来研究和讨论苏伟的做法。闪舞
从“商界救灾联合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那天开始,直到现在中国企业家慈善基金会正式运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苏伟的名字一直处在媒体报道的风口浪尖上。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更关注他的个人修养以及他谈论的企业家精神这方面的话题。
从魔都回来之后,苏伟待在公司,他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媒体的报道,他没有多放在心理,出道这么久以来已经司空见惯了。
而是自己的私人感情。
原计划,国庆节他会和黄文静结婚,但是由于一直忙碌抗洪救灾的事情,他这个新郎官没有如时赴约。
国庆前和家里人通电话的时候,苏伟刚从京城开完会飞到了安徽地区宏伟集团的工厂亲自指挥最后一批从全国各地运送来的救援物资。
当时黄文静只说了一句话,无论你干什么,我都支持你,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等你
大雨下,苏伟也泪流满面。
今天,总算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他开着车一人赶回老家。
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无论黄文静还是双方家人怎么埋怨他,他都受着。
还是那家熟悉的餐馆。
门前多了一面锦旗。
“光荣之家”
是走马乡政府颁发的,苏伟一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难道家里有亲戚去当兵入伍了
苏伟走到门前,李明芳高兴地喊了一声,“伟子,伟子回来了”
屋子里的一群人都围了上来,今天电视里还在重播还珠格格,但是客人们好像没有以前看的那么着迷了。
“伟子哥,英雄啊!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伟子哥,我在电视里面看见你了,nnn人亲自给你颁发荣誉”
“伟子哥,你去参加救援的事情全乡的人都知道了”
“”
一张张熟脸显得非常激动,此时,他心里冒出一股暖流,更加肯定了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听到下面有声音,黄文静从楼上走了下来,走到苏伟的面前,对他笑着。
苏伟说了一声,“对不起,我没有按时回来娶你”
黄文静说:“我不怪你,你做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嫁给你,我三生有幸,我随时准备着做的妻子”
苏伟猛地一下抱住了这个女人。
一个男人的一生除了花花肠子之外,谁不渴望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女人
而黄文静满足了苏伟心里所有要求。
美丽,大方,贤惠,孝顺,懂事一切能够想到的词汇。
苏伟道:“能够娶你为妻,我才是三生有幸”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明芳自然是最高兴的,说明儿子和儿媳妇儿的感情很好。
两人坐下来。
屋里的人闹起了闲言碎语。
“伟子,你不知道,这几个月走马的洪水也不得了,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满大街都是水,小娃娃根本不敢出门,大水一冲就走了”
苏伟问:“走马有人员伤亡没有”
“没有,家长都把家里的娃娃看的好,只是可惜了地里的庄稼哦”
苏伟道:“我相信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今年收成差,粮食税也应该会降一些”
“希望如此吧对了伟子,我在电视里看见那个洪水吓死人啊,你去了最前线,那些地方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苏伟沉重
0506 简单最好
农历十月初五。闪舞
苏伟和黄文静的婚礼定在了这一天。
婚礼按照双方父母的意思在老家办。
李明芳在村里招呼了一声,村里面十多个煮饭的好手齐聚苏家门前,搭上了灶火。
掌勺的是坎下的罗明淑,村里办酒少不了找两人掌勺,一个是她,另一位就是李明芳。
李明芳显然是不会亲自动手了,她满脸高兴地等着自己的儿媳妇儿进门。
村里的乡亲们提前两天来凑热闹。
“苏主任,有事情就叫一声”
“苏主任,要帮忙就吼一下,不要见外哦”
“”
村里红白喜事都是这样,哪户有事,周围的乡亲都来帮忙,也不用什么回报,装一包烟,或者装一些办酒没有用完的茶食给他们就行。
主要是人情味
苏家门前已经非常热闹了。
苏伟晚上坐在门口和乡亲们聊天。
老一辈的开玩笑说:“伟子啊,后天你要硬起哦,不能怂”
“伟子,你看你娘的脸哦,笑的跟花儿一样,媳妇儿接回来,快点生个娃”
“伟子,老叔给你讲,婆娘接回来了,有你好受的,你看看我,一天天耳朵都磨起茧子了”
李明芳回了一句,“人家文静是好姑娘”
苏伟也没说什么,大家乐呵呵地,他也跟着乐呵,不时给长辈们点一根儿烟。闪舞
小一辈的都围着苏伟转,苏伟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吗
要红包呗
苏伟说:“等后天,我把媳妇儿接回来,你们使劲儿喊,该喊嫂子喊嫂子,该喊嬢嬢喊嬢嬢,红包就能拿,不然别想”
一群孩子使劲儿点头。
月色还不错,门口拉了一根电线装上了灯泡,十分亮敞。
十点来钟的时候。
苏建国停下手上的事情,召集帮忙的亲朋们一起喝了几杯,饭桌上再次安排了一下这几天的事情。
大总管是苏伟的姨叔,他拍着胸口说,“事情我都安排到位,放心”
事情说完,吹吹牛,苏伟喝的有些晕醉就回屋睡了。
第二天一早,要去黄文静家里过礼,接亲的是苏伟的几个亲嬢嬢。
礼金按照当地的风俗来的,一万二千块钱,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很高了,大部分农村家庭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但是村里的人都知道,不过是个形势而已,苏黄两家现在缺那么点钱吗
说的直白点,苏家给多少都行,而黄文静也不差那点钱,最后两家商业了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
吃过早饭,接亲队伍准备出来。
匡老二和李东还有跟着苏伟出去混的那群年轻人身但重任,苏伟说过要大轿把黄文静抬回来,轿子苏建国早就准备好了,抬轿子的事情就落在了匡老二和李东他们身上。
十点钟。
苏伟换上了中式礼服,是黄文静为他设计和定做的,上面的一针一线都是黄文静亲手缝上去的,黄文静自己的婚礼服也是自己设计的。
作为一个设计师,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为自己的男人和她自己设计结婚的礼服。
今天她爱的男人已经穿上了,她正在闺阁中等待他的到来。
“出发”
苏伟吼了一声,精神气儿十足,心里那股高兴的劲儿从未落下来,他现在要去娶那个他喜欢了两世的女人。
唢呐师傅吹了起来。
苏伟给两人分别装了一包烟,发了红包,让他们大声点吹。
浩荡的接亲队伍从苏家出发。
当唢呐声响起的那一刻,黄家开始忙碌了起来,黄家今天打发姑娘,同样要办酒席。
苏家和黄家相隔不远,苏伟出资帮村里修路之后更近了,不足两公里路。
听闻唢呐声响起。
村民们都纷纷跑出来看个热闹,历来村里娶媳妇儿的喜事都会引人围观,更何况是苏家娶媳妇儿,是苏伟这个大老板娶媳妇儿,是和nnn人握过手的英雄人物娶媳妇儿,这种喜气光是看看就觉得浓厚。
马路两旁看热闹的村民都说好话,喜庆话给苏伟道贺,苏伟今天出门时可是背了一背包红包。
里面钱不多,一个红包封了两块钱,但在村里也是头一次了,其他的最多也就封五角。
苏伟笑着给道喜的村民们发红包。
距离还有五百米的时候,接亲队伍停了下来,先由几个嬢嬢端着钱走在了前面,接着
0507 你是我的人了
苏伟的话像一股暖流从黄文静的手指尖流进了心窝。
黄文静赶紧露出笑容来掩盖她红润的眼眶,自己出嫁的日子,怎么能哭泣呢
哭花了尽心打扮的妆容岂不是很出丑
“谢谢你!老公”
一屋子里的酸臭味顿时弥漫了起来,让几个嬢嬢不好意思的溜出了门,这种场合,她们在也太煞风景了。
黄文静第一次用“老公”这个称呼,其实从苏伟第一次和她去酒店睡觉之后,她心里已经把“老公”这个词语牢牢的套在了苏伟的头上。
但是一直喊不出口,或许是因为她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方式影响,又或者是她本来就是一个含蓄的人,尽管苏伟这个不要脸的,一天天满嘴“媳妇儿,媳妇儿”的喊她,她也没敢回应一声。
但是在她心里,已经和这个男人许下了终生。
今天,他以新郎的身份来正式的迎娶她,黄文静在喊出“老公”的时候,心里还有后半句话,“今后,我就是你的人了,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苏伟的妻子”
她可以在任何人面前不再表现的拘谨,把那份更加浓郁的情感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
苏伟听到这个词,笑的像傻子一样。
没错,他现在的表情真的像一个傻子。
今晚,苏伟陪着黄文静在床上整整坐了一晚上,黄文静的发饰和妆容不能允许她好好的睡一觉。
次日一早,先生看了时间,说点钟是最好的发亲时间。
帮忙的人用过早饭,苏伟牵着黄文静的手从里屋出来,毛晓蓉的泪眼朦胧,当父母的,哪舍得自己的闺女啊
今天走出这个门后,黄文静以后就是苏家的人了,回来一趟也得叫“回娘家”
或许过了几天,又回归平常了,但是现在,毛晓蓉心里这个坎儿太难跨过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