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然而......。这些卡车远远不够用!原因很简单,盟军一边有一个名叫美国的bt!历史上,2战期间苏联一共就生产了34.3万辆汽车,美国光给苏联的汽车343624辆!(盟军一共给了苏联40.1万辆。)其中卡车产量高达313184辆,小汽车数量高达20968辆,剩下的是公共汽车!而如果要考虑卡车性能的话,一般马力只有40到50马力的嘎斯系列自然是无法和美国卡车相比的。
先不说要说美国那些正牌卡车了,嘎斯系列汽车的马力甚至比威利mb吉普车都低!后者还有65马力呢!这款车看似是吉普车,定位也是0.25吨轻型车辆,但是使用性却非常高!通常可以用来牵引75mm轻榴弹炮。
至于说让苏联的嘎斯汽车和正牌美国卡车相比的话那差距就更大了!比如说通用公司的cckw型2.5吨卡车使用的是105马力的发动机。斯图贝克的us6型2.5吨卡车的动力虽然低了一些,但是也有87马力。老实说,苏联所谓的嘎斯系列卡车单纯从动力系统来说扔到美国只能当吉普级别的!
如果把德国人2战产量最大的欧宝闪电卡车作为一个标准的话。那么和它对位的英国是美国的2.5吨卡车系列。历史上,德国的欧宝卡车在战时产量大概是8.2万辆左右。然而美国人呢光通用公司提到的cckw型2.5吨卡车的产量就高达562750辆!是欧宝卡车产量的7倍左右!就算产量比较少的斯图贝克us6型汽车的产量也有19.7万辆,是欧宝卡车的2倍多!而德国一线陆军的规模可要比美国陆军大多了!
所以,仅仅从这些数据上就可以分析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历史上德国的汽车生产量是远远不够需求量的!2战中德国陆军在东线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不畅,一方面是因为俄国道路路况很糟糕,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国的机动车数量依然不够,通常情况下一个师级单位马车比卡车数量多一倍多才是正常情况!
那么好了,未来如果再开战的话,德国陆军需要多少车辆呢这个问题啊,其实真不好说,因为,其中涉及的方面太多了。很难预料。但是如果从战术编制上来看的话也可以分析一二。
历史上德国人是不重视后勤吗显然不是啊!德国人在装甲部队编制方面其实设计的很好,为了保证部队的机动性和补给,他们在编制表中配置了大量的车辆。如果以1944年11月份的计划编制为例的话,一个装甲师拥有1.3万的兵员,而为了维持这个师的正常运作,德**方需要为这个师装备601辆小型汽车(car),
2542.第2542章 卡车需求 2
第2542章 卡车需求 2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人的步兵师虽然在3吨级别的载重车辆上少了一些,但是在其它种类车辆是超出的,虽然其中有步兵师规模偏大的因素,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英国步兵师和装甲师一样都拥有非常不错的战场机动性!
那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要是按照历史上英军的标准来配齐这些车辆的话,那么德国未来在东线的200个师以上的作战单位到底需要多少卡车一旦开战,每年有需要更换多少辆卡车才能保证前线的损耗以及正常的扩军需要呢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所以,汽车工业,尤其是卡车工业的发展是真的刻不容缓了!在未来,鲁普雷希特希望在战时,整个德国地区的卡车产量能达到每年50万辆以上!而在战前,德国的国内的卡车保有量应该超过500万辆以上!
是不是觉得这个数据很恐怖对比历史确实如此,毕竟历史上德国2战初期算上缴获别国的车辆,也只有60多万辆可以使用。而这个位面,光德国在战前就必须有500万以上的保有量,数量提高了8倍!
但是实际上,即使和历史上堪称开挂的美国相比,这个保有量其实也非常一般的,要知道在开战前的1941年,美国一年销售了376.3万辆汽车,并且销售了90.2万辆卡车!所谓车轮上的国家真是名副其实!
这种数量的差距自然反应在工业规模方面,但是同时也涉及到燃料、国土面积以及运输构成方面。燃料方面就不说了,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年产石油过亿的美国,1931年时汽车用汽油一加仑不过17美分!如此廉价的燃油自然让使用汽车的成本变的非常低。
至于说国土面积问题,这个自然就不用多说了,德国在2战前不过50万平方公里,美国9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差距巨大,所以美国人对汽车的需求自然更大。而在交通构成方面,德国拥有整个世界效率最高的铁路网,所以对汽车的运输需求自然不是很高。而美国的铁路密度要低很多,所以肯定需要大量的卡车来弥补。
而这个位面呢德国也有了大量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和需求,首先说基础,德国一战打赢了!打赢了!打赢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不仅仅是说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同时也在说战争的收益同样巨大!巨额的赔偿金为帝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而伴随着帝国的繁荣,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注定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这个和历史上1战结束后美英的繁荣是一个道理!(什么你说意大利这个水货暂且不说了。)而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就给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而与此同时。历史上限制汽车产业发展的高油价同样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不是问题了,首先,德国本身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现阶段,高加索的石油产量每年可以稳定在2500万吨以上,未来提高到3000万吨以上一点问题都没有!虽然无法和美国人上亿吨的燃油产量相比。但是供给德奥甚至整个欧洲地区一点问题都没有!
&nb
第2543章 卡车需求 3
所以,无论是从现在的经济发展来说,还是为了未来的战争,德奥都必须做好准备,尤其是机动车辆的生产和使用上!毕竟在铁路运输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那么只能用公路运输挑大梁了!
卡车这种东西,鲁普雷希特是绝对不会嫌多的,在战争时期只会出现物资不够用的情况,而不会出现物资过剩的情况下。德国是这样,其实美国也是这样!虽然,王储相信,德奥两国国内的汽车公司绝对可以在这个位面获得远超历史水平的发展。但是鲁普雷希特绝对不会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些资本家身上!毕竟,历史上那些资本家什么做派王储可是太清楚了!
看看历史上德国工业的能力,再看看实际的军火产出,看看从1939年到1942年这长达4年的划水期,再看看1943年和1944年在内忧外患下,德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你就完全可以理解什么叫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了!对于德工企业的种种行为的认知让鲁普雷希特并不信任历史上那些公司!
比如说历史上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就在航空发动机的生产上存在非常不光彩的行为,历史上,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了2战初期德国战斗机绝大部分的发动机,db601系列发动机更是伴随着bf109战斗机的成功而扬名世界,然而在技术上日新月异的时代,研发速度不够快就意味着退步。而奔驰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也是做了两个准备的,一个是继续研发db601的后续产品也就是未来的db605,而另外一个则是研发一款更重的发动机,也就是后世有名的db603发动机!
而实际上,相对于db605来说,db603的难度显然更高,而且生产难度也很大,于是,当到了1944年,德国空军想要让戴姆勒奔驰公司在勃兰登堡的工厂开始转产db603的时候,后者表示了拒绝,原因是以当时的资源以及公司利益角度出发,这个时候转产db603显然是不合适的。
然而当德国空军表示db603必须增产的时候,戴姆勒奔驰公司一方面以可以生产新的db605d型发动机为借口,希望德国空军能够重燃对db605系列的希望,同时,利用奔驰公司在“上面有人”的便利,居然开始忽悠自己的竞争对手辛布nag(bussing-nag,)公司去生产db603......。并且试图让对方相信,db603和605两款发动机不少零件是通用的,而且军方的要求并不多。试想一下,戴姆勒奔驰公司作为db603的研发单位都不愿生产,而选择更简单的db605。你让另外一家原本生产载重卡车发动机的公司去生产更复杂的db603。这不是甩锅行为吗
所以,鲁普雷希特必须有自己的后手,兴建由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贸易引进其它国家的产品来弥补军工的不足就是另外一个后手。至于有没有第三个后手自然是有的,如果公司效率太低,或者政府的动员令阴奉阳违的话,那么政府直接接管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第二个措施中,必要的时候从法国购买大量的汽车或者军事用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
第2544章 招揽
但是呢,面子上的问题在即将入不敷出的财政问题面前真的不是问题,毕竟法国战败了,虽然德国已经尽最大可能宽恕了法国,但是法国的经济情况依然十分的严峻,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私人对航空器的需求都不会大,所以,为了生存,法国航空只能来开拓外部市场,所以,在政府默许的情况下,法国公司争先恐后的决定加入这次大战后,德国航空业的第一次大规模竞标!
法尔芒和布雷盖首先表示会参加这次竞标,并且立即派遣人手前往慕尼黑。而随后,以法国西南航空公司为首的法国国营航空公司也表示愿意加入,按照这些公司的想法,就算自己参与竞标的飞机设计没有入选,也可以看看能否在飞机生产环节分一杯羹,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了,航空工业规模普遍是萎缩的,就算中标的飞机制造厂他们也必须考虑成本问题。法国政府为了获得硬通货币,他们是可以给出口企业以补贴,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航空业的甚至可以考虑平进平出,一分不赚,然后靠出口退税或者补贴来生存!
也许有人说这种行为破坏了贸易公平,实际上,对于德国国内的航空业,无论是普鲁士政府还是巴伐利亚也都是给补贴的,大家都知道,航空业的发展是必须的,即使现在政府赔钱,也必须让这些行业发展下去,饿不死是最低要求!所以对于这些明里暗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也不说破。
然而这种优待仅仅是针对国内的大型航空公司或者国营航空公司,是绝对不包括马塞尔.布罗歇的!没办法,他的公司开始是生产螺旋桨的,虽然技术含量也算可以,但是毕竟只是一个部件的分包商。而他随后建立的sae航空公司虽然拿出了一款非常不错的战斗机设计,同时也获得了军工订单,但是随着战争的技术,区区交付了不到150架飞机的的sae公司立马面临倒闭的危险,不,现在已经不是危险了,而是变成了现实......。而对于这种超小型飞机制造厂,法国政府自然是不会放心上的。
于是乎,当一封来自巴伐利亚航空招标局的信件送到了马塞尔.布罗歇的手中的时候,他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哭笑不得来形容,一方面,他为自己居然能获得这封信件而感到高兴,毕竟,其中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意味着一种肯定,要知道,现在的巴伐利亚可是世界航空业最高水平代表,没有之一!在英国航空业随着战争失败而轰然倒塌之后,巴伐利亚航空局和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发动机和飞机就代表了这个时代航空的最高水平!而能收到他们的信件对于马塞尔来说,无疑是对他技术的一种肯定。
但是可惜的是,这封信来的已经太晚了,他的工厂已经资不抵债了,不要说继续研发飞机的经费了,光是工人的工资、房租以及水电费他都有些交不起了,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他的sea飞机制造厂已经到了最后时刻,离关门只差一步了,而这一步的差距就在于马塞尔.布罗歇心中的那一道坎,他是真的不想放弃为之奋斗了这么多年的航空业,那是他的理想、信念和生命!
“对于贵方的邀请我十分感谢,对于这次航空技术上的盛宴,我也非常愿意前往学习和讨论,但是可惜的是,我的财务情况并不允许我这样做。”最终再给对方的回信中,马塞尔.布罗歇非常难堪的写道。当然,除了
2545.第2545章 会谈 1
第2545章 会谈 1
“可是,就算您去了,也未必能碰上这位设计师啊,他在信中已经写明了,他准备关闭这家工厂。”助手说道。
“很简单,你现在就去从财务那里领取15万马克,然后给那位先生发一封电报,就说,我们准备从他的公司购买5架竞速机,就这样,并且告诉他,我们希望让他能达到240千米以上的最高速度。”亨克尔说道。
“这……。”助手傻眼了,他实在没想到亨克尔居然是这样解决问题……。sae公司是要关门了,但是关门之前,马塞尔还是想要把那些造出来但是没人要的飞机处理掉。法国政府已经不会接收了,那么只能卖给其它人,而如果这个时候,亨克尔发出一个订单的话,那么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马塞尔肯定会在他的工厂中对飞机进行改造。而亨克尔去了图卢兹,只要直接去工厂找人就可以了。
“一会你就去办,另外,先给马塞尔先生支付一半的定金!就这样。”亨克尔说道。
“这个,不太好吧”助手说道。
“我会去问殿下为何要邀请这位法国设计师吗”亨克尔笑着问道。
“您不会。”助手说道。
“那么你为何要问我这样做的理由呢”亨克尔说道。
于是,就在当天下午,马塞尔收到了一份来自巴伐利亚的电报,上面写的很清楚,一个名为慕尼黑航空俱乐部的东东向他订购了一批竞速机,希望能在原有sea iv型飞机的基础上研发一款竞速机!而且让马塞尔感到喜出望外的是,这家俱乐部在没有看过相关飞机技术文件的情况下直接决定打过来一半的货款作为定金!如此豪爽的客户真的是太少见了!
“他们甚至没有向我们询问任何技术细节,也没有派人来看样机!这个态度太不负责了!”马塞尔对着自己的合作伙伴博泰说道(henry potez)。
“然而对方什么态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又有钱了,我们这里的仓库中还有5架整机和足够拼装10架飞机的零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出清存货,然后未来生产竞速机或者教练机都可以!”博泰兴奋的说道。
“好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立即开工吧。你先去把那些工人和技术人员召回来,告诉他们我们这一次当天结算工资,我现在就想想,这款飞机应该如何设计!”马塞尔说道。
于是,已经几个月没有生意的sea飞机制造厂重新开工,而在2天后的一个上午,亨克尔终于来到了sea位于图卢兹的工厂门口。而他手中也拿着一份慕尼黑航空俱乐部的介绍信。
“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马塞尔先生。”亨克尔说完吗,就走向了不远处的工厂!
“如果买家能够再加5万马克的话,我可以考虑给他换装一台350马力的v12型夜冷引擎,然后再把机头重新做一下,这样的话,时速应该就能达标了。”马塞尔看着眼前这架机头被大卸八块的sea iv型战斗机说道。
“没有那么麻烦的,我们是在做竞速机而不是战斗机,所以,机头的三挺机枪可以卸下来,然后我们给它配一个气动更好的机头。同时我们还可以降低油箱的容量,这就可以再减少一些重量,如果我们再把机翼截短一些,减少阻力。同时减少一些连接柱的话,那么重量还可以再减,这样一来,纵然
2546.第2546章 会谈 2
第2546章 会谈 2
“是吗那很好,其实我想说,在厂房中我们一样可以喝下午茶。”马塞尔觉得眼前这名客人很对他的胃口,他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种和自己属于同种属性的理工科人员的气息,也就是说他是一名技术人员,而不是那些外行人。有很多事情,内行之间交流会更顺畅一些。
“说实话,您和您团队在设计方面确实很不错,能用一台马力并不是很大的风冷发动机飞出每小时220千米的速度,这说明这架飞机在气动布局上很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果用夜冷发动机的话会更好一些。”亨克尔说道。
“液冷发动机结构更复杂,造价更高,而且在战斗中很容易损毁,当然了,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制造一架竞速机的话,使用液冷发动机没有任何问题。”马塞尔想了想说道。
“刚才您说您曾经准备给这架飞机配上液冷引擎”亨克尔问道。
“是这样的。毕竟风冷引擎的横截面积太大,阻力太大,散热方面也不如液冷,所以在下一款战斗机中我们准备使用液冷发动机,然后换装英国人的胜利型发动机,至少400马力的输出功率可以让这家飞机在性能上超越包括j6在内的各种单发飞机。”马塞尔说道。
“换装戴姆勒奔驰生产的db系列发动机不行吗”亨克尔问道。
“也可以啊,技术上没有问题,毕竟两者尺寸和性能其实很接近的,但是这需要另加钱。而且数量会不少,因为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发动机支架、供油系统以及购买发动机。”马塞尔在这一刻充分体现了一名商人的精明。
“钱不是问题。”亨克尔一边走一遍看着整个工厂的布局。“问题是,马塞尔先生,您还有足够的雄心和毅力在航空业中走得更远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