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咸鱼君
爹抓起酒杯就想往嘴里送,我赶紧抓住他的手腕,给摁了回来。
“爹,咱说好了,今晚就这一杯,多一口都不行。”
爹的表情很不情愿。
“就这么点儿,再来一杯不行吗”
我斩钉截铁的拒绝道。
第726章 办丧事
这个大鹏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差。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刘大爷的村里找小伙伴玩。
当时村里的枣树结满了枣,这些枣树都是天生地长的,没有主人,村里的人谁喜欢吃,自己拿竹竿子打。
其中一棵长得最盛的枣树,就在大鹏哥的门前。
当时我和小伙伴们看到红彤彤的枣,特别的眼热,拿了一根长竹竿,准备打点枣,解解馋。
谁知刚来到枣树下还没动手,大鹏哥就出来了。
他训斥我们,说这是他家的枣树,不准我们打。
我的小伙伴不服,说这棵枣树是自己长的,不是他大鹏家的。
大鹏哥仗着自己年纪大,欺负我们当时都是小孩,不讲理的把我们撵走了。
后来回家,我把这事告诉了爹,爹说大鹏哥可能是想自己把枣打下来,拿去卖钱。
我当时也是这么觉得的,可后来我再去找小伙伴的时候,发现大鹏哥门前的枣树下,满是已经烂掉的枣。
这才明白,他竟是懒得把枣打下来。
贪婪却又懒惰,我真想不通他是如何活这么大的,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
更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他还是那么懒。
刘大爷说。
“东边儿的小卢庄,有个老人走了,按照咱附近村里的风俗,上了八十岁的老人要办五天丧,我今天就是从那边过来的。”
“老人家后天出丧,明天你在家里好好休息,后天一早过去怎么样”
我说行。
第三天,我早早的起了床,给宁楠楠掖好被子,出了卧室门。
来到客厅,我发现娘比我起得更早,她煮好了鸡蛋,还熬了粥。
“儿啊,外面天冷,你先吃点东西暖暖身子再去。”
我心里非常感动,记得小时候娘总是家里第一个起的,为我和爹做早饭。
“娘,辛苦你了。”
娘摆摆手:“你这孩子说啥呢,这不就是娘的分内事嘛,好了,你赶紧吃,娘再回去睡一会儿,一会儿出门,记得多穿点衣服,别冻着。”
快走回卧室的时候,她又回过头提醒我。
“记得拿点钱,你虽然是过去帮忙的,但怎么也得吊唁一下,你们年轻人现在都喜欢手机支付,可这种白事,还是现金比较好。”
我说知道了,让娘赶紧回去睡觉。
我走路来到了小卢庄,虽然天还早,但村子内已经传来了哀乐声。
我不知道是哪家老人过世了,循着音乐找到了主家。
作为红白理事会的会长,刘大爷早早的就到了。
他看到我招了招手。
“小林,你来啦。”
我跟刘大爷打招呼。
“刘大爷,我先进去吊唁,一会儿再出来和你说事儿。”
“好,去吧。”
主人家的门前挂着一个空油桶,刘大爷从地上捡起一个小棍,用力敲了空桶三下。
嘭嘭嘭!
这是在通知主家,有人前来吊唁了。
很快,主人家的院子里传来了哭声。
我走了进去,只见院子里搭着灵棚,棚子分前后,用一块油毡布隔着。
棚子前摆着供桌,上面放着逝者的黑白照片,还有香炉以及各种供品,长明灯通明。
供桌的前面靠西,铺着一张长方形的垫子。
垫子上跪着一排披麻戴孝的男人,按照传统习俗,从里到外应该分别是儿子,侄子,孙子。
这些男人都在低着头哭着。
他们哭得十分凄惨。
有的在喊“俺的爹啊”,有的在喊“俺的叔啊”,还有的在喊“俺的爷爷啊”。
在油毡布隔开的后棚里,还传来女人的哭声。
按照我们这里的传统习俗,后棚里摆放着逝者的棺材,由家中女眷陪伴。
在我的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这人也是红白理事会的,他是负责给前来吊唁的宾客喊话的。
他问我是跪拜,还是鞠躬。
我说鞠躬。
他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随着他的喊声,我鞠躬三次。
他又扯着嗓子喊。
 
第727章 殡葬文化
听到“红色辟邪”这四个字,刘大爷恨不得踹大鹏哥两脚。
“辟邪!辟邪!你知不知道,要是让主家看到你穿红来做丧事,能用棍子把你打出去,你信不信”
大鹏哥仍旧是满脸浪荡样。
“没事,没事,内裤穿在里面,别人看不见的。”
别人看不见……那你刚刚不拉拉链算什么
大鹏哥看到了我,十分惊奇。
“哟,这不是小林子嘛!这么多年没见了,听说你现在混出人模样来了,是不是该请大哥喝酒叙叙旧”
我恨得牙痒痒。
“我跟你没啥好叙旧的。”
说实话,我现在想转身就走。
刘大爷拉住我。
“别跟这混小子一般见识!”
他训斥大鹏哥。
“你不是老说出丧事碰到鬼吗,小林子是来帮你驱邪的。”
大鹏哥一脸不屑。
“就他我怕真碰到鬼,他跑的比谁都快。”
我当时就怒了,准备甩袖就走,刘大爷在旁边给我打眼神,让我息怒。
长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我就当没有听见。
当然这事不会就这么轻易过去,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不是君子,今天就要报仇。
待会儿不管有没有鬼,我都得好好吓吓大鹏哥。
老人家的丧事已经持续到了第五天,该调研的人早就过来吊唁了,一上午都没有来几个人。
刘大大爷人和主家商量好了,十点出丧。
我虽然经历过爷爷的丧事,但当时年纪尚小,印象已经不深了,对于传统的殡葬文化,其实我也不怎么了解。
传统的殡葬文化现在只能从农村里见到了,城市里要求精简办丧,摒弃陋习,大家基本上都是去殡仪馆鞠个躬告别,就算完事了。
到了时间点,村民们都从家里出来,做最后的告别。
刘大爷恨铁不成钢的对大鹏哥说。
“我再教你一遍,今天你可得好好看着,回去我考你。”
大鹏哥满脸的不情愿。
“知道了,知道了,我一定好好学。”
刘大爷拿了一块白毯子,这是垫在膝盖下磕头用的。
按照我们这边的规矩,临别前女婿是要作揖的。
做一个规矩很多,有三叩六叩和九叩,每一片区域的口头方式还不相同。
就是后大家都懂,但这个时代,懂得作揖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
为了避免出丑,现在都是红白理事会的人拿着一个毯子在一旁指导,毯子放在那儿就跪在哪里,让你叩几个就叩几个。
刚刚敛财记账的人,打电话叫来了一群壮劳力。
这些人是来抬棺材的。
主家给过世老人用的是上好的木头棺材,这种棺材很沉,最少需要十个人以上,才有,可能抬得动。
这些人都是红白理事会的成员,抬棺材这种事可谓是轻车熟路,他们准备了四根长绳绑在棺材上,这是一会儿下葬时放棺用的。
准备就绪,等到时辰,开始出丧。
刘大爷先是高声一嗓。
“出丧咯!”
&
nbsp; 随即守在棺材旁边的女眷们开始放声痛哭,有的死死抱住棺材,有的则是双手拍地,甚至拿头撞地。
在传统的殡葬文化中,有一个词叫做丑孝,意思是你哭的越丑,就越孝顺。
刘大爷等女眷们哭了一会儿,来到林鹏的前面,让老人家的男子们起身。
这些男人的手中有一根棍子,棍子上扎了白条和白花。
这根棍子名叫引路棍,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导逝者的灵魂前去安葬的地点。
第二种作用是吓跑路上前来围观的小鬼。
按照殡葬文化的要求,从出丧到棺材入土,这根棍子是不能离地的,也就是说走的时候要拖着棍子走。
在刘大爷的带领下,以老人家的儿子开头,后边跟着侄子和
第728章 失踪的大鹏哥
大鹏哥不见了,刘大爷和我的想法很一致,这个懒汉嫌麻烦,在大家都在忙碌出丧时,就已经跑掉了。
刘大爷生气了。
“这次就算他爹来求我,我也不教他了!”
我颇感无奈,有些人,性格使然,自己没有上进心,就算碰到了机会,遇到了贵人,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个人想要成功,最起码,得有上进心。
我问刘大爷。
“大鹏哥说自己碰到鬼,该不会是他自己编造的吧”
刘大爷回想了一下,怒气冲冲。
“八成是不想跟我学,编出的借口!”
“老子这一行干了四十年了,也没见过什么鬼!”
旁边的同事们纷纷劝刘大爷。
“刘老头,早就跟你说了,那个大鹏就是个扶不上钱的烂泥,你教他,早晚得气出心脏病来。”
“就是就是,您老可得好好活着,这红白事儿要是没您带着,我们这些大老粗,也干不了啊。”
刘大爷消了些气。
“算了,别提那个兔崽子了,咱赶紧把棺埋了,别误了时辰。”
填土的刘大爷和劳力,都是我的长辈,我也不好意思看着他们干活,自己在一旁站着。
我拿起一个铁锨,帮忙填土。
填完土,刘大爷几人给坟堆了个包,这就算完事儿了。
现在不提倡立碑,就算立碑,按照传统习俗,也是三年之后的事情。
如此一来,就算完事儿了。
我跟刘大爷告别,准备回家。
刘大爷满脸羞愧的拉住我。
“小林啊,是刘大爷对不住你,耽误你时间回来不说,结果还闹了笑话,这样,刘大爷做东,请你吃顿饭,怎么样”
刘大爷家里的情况昨天爹跟我说了,刘大爷的儿子生了病,家里条件略差,如果刘大爷要请我吃饭,一定得拒绝。
我客套了两句,说不了不了,哪能让您老请吃饭。
刘大爷不依,说什么都要请客,否则他得愧疚好一阵,以后也没脸和我爹见面。
我拗不过,也不敢忘了老爹的叮嘱,于是灵机一动。
“刘大爷,这样吧,我听我爹说,你每逢冬天都会自己晒一些腊肉,味道是附近乡里最好的,他可爱吃了。”
“咱也别下馆子了,你回家拿几块腊肉,去我家里吃,我让娘做点菜,喊上我爹,咱爷三个再喝一顿。”
刘大爷寻思了一下,知道我是不好意思让他一个老人请客,点头答应了。
“行,我回去把家里过年剩下的腊肉都拿过来,让老林饱饱口福!”
“那行,我先回去给娘说一声多做菜,咱中午头见。”
回到家,看到宁楠楠在院子里晒太阳,我走过去张开手,想抱抱自家媳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