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能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乐宆
这县令还是很有政治头脑和觉悟的,直接就将贾琮这名案首的年龄给主动说了出来。因为不说的话,这件事也瞒不住。
现在他这么主动说了出来,还直接放出了贾琮这次县试的所有答卷,显得堂堂正正。只要那些看过了贾琮答卷的人,心里面即便还有怀疑也没什么用了。贾琮答卷就放在那里,就是最好的证据。这样的答卷不给案首,那就天理难容了。
贾琮答题的那些答案可都是系统给他提供的,历届历史上科举中的优秀文章,是被载入史册的。何况贾琮的书法也是相当好,隐隐有着大家风范。
所以,即便贾琮今年才十岁,大兴县的县令也不好将案首位置让给旁人。当然,这里面也有贾府这一门双国公的偌大招牌作用。不然,换了一般家庭出身的,贫寒子弟,这个年纪,县令只单单一句他年龄还为了他好,最多给他第二名甚至后面几名。
正因为他的考卷资料上写了贾琮的身份,想
穿越红楼 第18章 宝玉吃醋
历史正能量正文卷穿越红楼第18章宝玉吃醋刚一进门,就听得噼里啪啦的一阵鞭炮响,两个下人点燃两串长长的小鞭炮后,满脸堆笑的向贾琮行礼。场面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来到大厅,贾赦、邢夫人、还有李定昌都在,除此外还有赶过来报喜的两个衙役,正在嘴皮子利索的说着吉利话,听得贾赦和邢夫人都是笑颜逐开,李定昌在旁也是一脸的喜色。
要说这次贾琮考了个县试案首,受益最大的,无疑就是李定昌这位西席先生了。他才教了贾琮三四个月,结果贾琮就县试第一了。别人都以为是他这个先生教得好。
“三爷回来了。”
眼尖的李怀高兴的喊道。
大厅上的众人目光都聚集到了刚进来的贾琮身上。
“孩儿见过父亲、母亲大人,先生。”
在这个比较喜庆的场合,贾琮上前非常正式的给贾赦、邢夫人和李定昌行了大礼。
贾赦还端着父亲的架子,但邢夫人此时却是没有什么架子可言,连忙上前一把拉住了贾琮的手,满脸喜气洋洋的说道:“好好好。真是我家的麒麟儿。祖宗保佑,县试头名,将来你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这时候的邢夫人是真正的开心,她做为贾赦的填房,至今一无所出,被二房王夫人一直压了一头。而贾母也是个偏心的,喜欢二儿子不喜大儿子,更是将贾宝玉这个孙子当作心尖肉来疼。
平日里除了贾宝玉这个孙儿之外,其他孙儿就几乎视而不见了,尤其是贾琮这个生母早逝的孙子,有时候贾母都未必能想得起他。
但现在不一样了,贾琮年纪轻轻才十岁就在县试中考了头名,做了案首,这是本朝历来没有的,就像那两个报喜的说,是建朝以来的第一人。甚至是古往今来科举中的第一人。
十岁的县试案首,此前是闻所未闻。所以,大家现在都称贾琮为神童。而且都认为他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如此的神童贾琮,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子,贾府上下不可能再无视他的存在。邢夫人顿时也有了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至少在面对王夫人和贾母的时候,底气足了许多。
王夫人她是厉害,生了贾宝玉这样宝玉般的儿子,但她这个儿子是在脂粉堆里长大的,而她这个“儿子”贾琮,比宝玉还小了两岁,从小就吃苦好学,如今十岁就做了县试案首。
因为这个她以后站在王夫人和贾母面前,底气就足了许多。
所以,这一刻,邢夫人真的是将贾琮当做亲生儿子来看待了。
“琮三爷如此年纪就能高中案首,写的那些文章只要看过的无不赞不绝口。为避免非议,县令王大人还要将琮三爷这几场考试的答卷给张贴在了放榜墙上。相信只要看过琮三爷那些文章的人,必定也会觉得琮三爷文章写得好的。小的觉得琮三爷的大名不日便要传遍全京城了。”
说话的是那个报喜的衙役,这家伙应该是已经拿了赏银的,但这会儿却是还没有走。继续留在这里说着讨喜的贾家人爱听的吉利话。
不过,他这话倒也没有说错。这几场考试贾琮抄的可都是他自己那个时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文章,怎么可能会差
相信很快便会在京城的士林中传扬开来,只要在士林中有了名声,就等于在京城读书人在乃至权贵圈子中有了名声。
另外一个衙役也跟着说道:“小的也有幸看了几眼琮三爷的答卷,小的虽然没读过太多书,但琮三爷那字写的真好。王大人等几位大人看了,都说琮三爷的字有隐隐有开宗立派的气象,料定琮三爷将来非池中之物。只要琮三爷以后继续钻研练字,将来必定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流芳百世。”
这两人的马屁不仅贾赦、邢夫人爱听,贾琮自己也有些爱听。
“两位过誉了。王管家,再赏两位十两银子吃茶。”贾琮脸上带笑,举止从容。
王善保只是稍稍一愣,看了一眼贾赦和邢夫人后,便连忙低头答应道:“好的。三爷。”
“谢三爷赏!”
两个衙役异口同声的答谢。之前已经赏了他们每人二十两银子了,现在又是十两。一共得了三十两银子,这一趟收获可谓颇丰。
这两个家伙又得了这十两银子的赏银后,才欢天喜地的道谢出去了。
“琮儿,这次你考了县试案首,是不错。但不能骄傲自满,要再接再厉才是,记住了吗”
贾赦终于开口说话了,摆出严父的姿态。但实际上刚才在听两个衙役奉承话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少过。
现在他有板起脸来跟贾琮说话,倒也可以理解。这时代的传统就是抱孙不抱子,做父亲的对儿子都是比较严厉的,至少表面上要装出严厉的样子。
贾琮便配合着做出一副孝子的模样,低头恭声道:“孩儿记住了。”
“好。”见贾琮这么乖巧懂事,贾赦不由抚须微笑道,“这次你能考中案首,多亏了先生对你这些时日的敦敦教导。你要好好的谢谢你的先生。”
“多谢先生这段时日的精心教导,让学生受益匪浅。”贾琮闻言倒也没有说什么,朝向一旁的李定昌九十度行了大礼,倒是没有跪下磕头,毕竟说到底李定昌只是他的家庭老师,而不是授业恩师。
李定昌上前扶住了贾琮的手臂,笑着说道:“这次县试你能考中案首,主要是你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天赋,我却是没有什么功劳的。你也不用太谢我。”
这李定昌倒是很坦诚,不揽功。只这一点就算得上君子了。这让贾琮不由对他高看了几眼。
而其他人当然是不信李定昌这话的。都觉得他是在谦虚。
贾赦就笑着说道:“先生太过谦了。琮儿这次能考得这么好,你功不可没。”
李定昌只是笑着摇头,倒也不好再做辩解什么。说太多,反而显得虚伪了。何况,真要说他没有一点功劳,当然也不可能。
只是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这学生居然如此了得,此前虽说已经断定他是个读书种子,但没想到会是如此厉害,通过了县试不说,还考了个案首。这真的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的。
本来他这次帮忙贾琮去报考,就只是抱着让他增加科考经验的目的去的,根本就没有想过他会考中,更不用说直接考个案首回来。
贾琮这样的成绩,不仅对贾赦夫妇是个非常意外的惊喜,对他这个西席先生也是如此。
众人正说着,门外走进了一个打扮靓丽的丫鬟,却是老太太贾母跟前的鸳鸯,她先向贾赦和邢夫人行礼,而后又向贾琮笑着说道:“琮三爷,恭喜了。老太太知道你县试考中了案首,这会儿正高兴呢。让你过去说话。”
邢夫人一听连忙说道:“好好好。我们现在就过去。琮儿,跟我一起走吧。”
说着,她便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拉着贾琮
穿越红楼 第19章 争相结交
贾琮十岁考中案首确实了得,但再了得也比不上贾宝玉一根指头,至少在贾母和王夫人这边是这样的。
而王夫人对邢夫人这显摆的语气心中更加有些不满,开口说道:“现在毕竟才只是县试。而且琮儿年纪还我们也不好要求太多了。免得让他读成了书呆子。我们这样的人家,原不比那些寒酸,非得蟾宫折桂才能扬眉吐气。”
邢夫人闻言脸上当然不喜,不过王夫人这话倒也没有说错。贾赦好歹也是有侯爵的爵位,还世袭了一等将军,贾琮做为他的儿子,即便是庶子,但将来长大了至少也是有能够衣食无忧,甚至能够谋个好出身的。这就是功勋子弟的优势。
而那些寒门子弟只有上进才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也是为什么朝中那些文官集团功勋之家天然排斥的主要原因,他们十年寒窗千辛万苦的通过科举才能做官,而那些功勋子弟凭借着祖荫就能轻轻松松的混个一官半职。
这也是那些功勋子弟中难有正儿经走科举之路,并且考上进士的原因。贾敬算是厉害了,但也只是考了个举人,名义上的进士还是朝廷赏的。
所以,文官集团的rn抵都是看不上这些功勋子弟出身的官员。当然,平日里普通老百姓也是看不上这些花钱或者靠着祖上余荫做官的人。
贾琮做为功勋子弟,年纪这么小就在第一次县试中考了个案首,在他们这些功勋子弟中只能说是独一份,也很难得。
这个道理在场众人自然晓得,但王夫人说得这番话也不无道理。
邢夫人听得心中不喜,嘴上说道:“咱们家自不是贫寒之家,但也不能因此子弟就好逸恶劳,不求上进。如此几代之后会如何终归是要争气些的才是。”
她这话一说,多少有点指桑骂槐的意思了。因为贾宝玉就是好逸恶劳、不求上进的典范。
不说,她这话贾母和王夫人听了心里不高兴,就是贾琮听了也是直皱眉头。贾宝玉可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心头肉,怎么可能容得她这么指桑骂槐的说
还真是猪队友啊!
贾琮心中只能如此感叹了。
果然,王夫人和贾母脸上都露出了不喜之色来。
王夫人冷笑道:“是该让家里的几位爷多努力一些才是。赶明儿让琏儿、宝玉、环儿、兰儿都送去那位先生那里吧。免得一代不如一代。”
贾母声音冷淡的开口道:“我有些乏了。你们都回去吧。”
贾母这话一开口,众人不敢违逆,都纷纷应是,陆续都退了出去。
贾琮也跟着邢夫人一起出来。
当然,贾宝玉、林黛玉他们是不用一起出来的,他们本来就住在贾母这边。这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
回去的路上邢夫人的脸色很不好看,本来她这次过来是想扬眉吐气,让贾母对她高看一眼的。结果几句话就给打发了。这让她心中很是不忿。这偏心也偏的太厉害了。
“琮儿,来年院试,你一定要给为娘争一口气,考个秀才回来。”
到了自家院子之后,邢夫人才一脸期望的看着贾琮,说出了这句话。
看着邢夫人一副母亲看着亲生儿子的样子,贾琮心中一阵别扭。
早干嘛去啊!现在我的十岁了,你才开始把我当亲生儿子看,已经晚了。
不过,表面上贾琮当然不会表现出来,反而很是听话的点头道:“孩儿记住了。”
“好孩子,以后你只要在家用心就行。吃穿用度方面有什么短少的尽管让秋桐与娘说,娘一定给你最好的。”邢夫人一脸满意的看着贾琮,眼中满是慈祥之色。
这会儿她还真的将贾琮视若己出,当作亲生儿子了。因为这个儿子将来很可能让她真正的扬眉吐气,挣个好大的脸面回来。
邢夫人将贾赦留在正房这边说了好一会儿话,才放他离开了。
贾琮回到自家院子,秋桐、皓月、采薇三女围着他又是好一阵的说。
总算回到自己的房间,还没休息多久,就听得门外秋桐的声音响起。却是神武将军冯唐和他的儿子冯紫英过来了。贾赦让他过去见客。
贾琮只好又出来过去见冯家父子。
“哈哈哈,贤侄果然不同凡响。也不枉你生母临终的时候对你寄予厚望。”
贾琮过来给冯唐行礼之后,就被冯唐亲热的拍着肩膀夸赞。
“琮哥儿恭喜了。这次你中了大兴县的案首,年仅十岁,可是在全京城都传开了。我想不日你的大名便将响彻全京城。”冯紫英也是一脸笑意的起身向贾琮道贺。冯紫英此前时不时的便会来贾府找贾琏贾珍贾蓉他们一起玩,贾琮此前也见过他几次,彼此倒也勉强算认识。
“冯大哥过奖了。也就是县试罢了。成了县试的案首,不一定代表着将来科考一帆风顺。”
“好!”冯唐大声叫好起来,“你有如此认识。不骄傲自满,将来必定有大出息。世兄,我现在可是真的羡慕你有这么懂事又有本事的儿子了。”
贾赦拈须笑道:“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此前我也对他说教了一通,让他戒骄戒躁,他应该是听进去了。”
冯唐一脸羡慕道:“世兄这是教子有方啊。”
“哪里哪里。”贾赦笑着摇头谦虚,心中却是早已高兴非常。有这么一个争气的儿子,确实是一件非常长脸的事情。
几人正说着,门外有人来禀告贾琏带着贾珍、贾蓉、贾环等人过来了。
等到他们进来,大家才发现总共来了有十几个人,都是贾氏子弟。除了贾珍、贾蓉、贾琏贾环宁荣两府的贾家子弟,还包括其他同族子弟,比如贾蔷、贾芸、贾菌、贾芝也都过来了。
“大伯,我们听说了琮哥儿的事情,便一起过来向他道贺来的。”
贾珍是他同辈中年龄最大的,而且现在还掌着宁国府,因此面子最大,出来代表大家说话。
贾赦见他们这么多人一起过来,心中当然是有些欢喜的。毕竟他这院子平日里这些人可不会过来,现在却是齐齐都过来了。
“都是自家人,你们跟琮儿到外间说话吧。”
贾赦这里还要招待冯唐呢,因此便打发贾珍等人出去,连带着贾琮也终于解脱了出来。
到了外间的花厅,一群人便簇拥着贾琮坐下。
“琮三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的”
这里跟贾琮关系最好的就是贾环,所以,他跟贾琮说话也没有特意遮拦什么。
别人不知道,贾环和在场几个同族当初一起在族学里,都是彼此知根知底的。贾环的学问如何,他们心中大抵都是有数的。
对贾琮最了解的贾环,都觉得贾琮这次能考中案首不可思议,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