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金仙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为尧存张
所以虫洞军事基地之中的人口是最密集的,三百多人的驻军队伍,按照三班倒的换防规律,始终坚持不懈的在维持着整个军事基地的运转,对于所有士兵而言,这样的工作都是有着极大压力的。
是以,这个虫洞基地之中的士兵大多采用轮训机制,每隔半年时间,士兵就会换防回地球修整、学习半年的时间,然后重新轮换。
不要看此时的地球虫洞基地附近并没有敌军的存在,但是,事实上是,即便是对陨石开采基地而言,这处虫洞基地的存在也是无比重要的。
虽说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地,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并且也并不相连,但是,这两处地球文明所属的基地,其实却是处于同一颗引力大小适中的类行星之上的,两个基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十公里。
因为这陨石带中,复杂无比的星际环境,错综复杂的引力影响,两个半地下基地即便是处在类行星星体之上,本身也是并不安全的。
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着无数的大小陨石相互碰撞,迎着基地砸过来的陨石数量也是绝不稀少的,而军事基地,则为开采基地,提供了最宝贵的安全服务。
身处于开采基地之中,常常都会感觉到地面微微的颤动,这种感觉,虽然多少有些类似于地震,但事实上却绝不是地震,因为他们所处的陨石星上,根本就没有地质运动,也不存在地震活动,所以这里所能感知到的大大小小的震动,清一色都是源于陨石撞击,但是,对于开采基地而言,很少有大块头的陨石能够直接砸落到基地附近。
这完全是因为军事基地的功劳,陨石是不长眼睛的,它可不会避开了基地的存在而不砸,是军事基地数百位官兵,还有这里数不清的各种军事设备,雷达网络,对空武器。电磁轨道炮。远程导弹。甚至是核弹等等的共同作用,才维持了这片空域的绝对安全。
不要看这样的武器配备貌似强大到夸张的程度,等有直径数千米之上的陨石撞过来的时候,你就知道哪怕核弹爆炸的威力,也是必须精确计算,准确定位,在最准确最恰当的一刻,将其发射、引爆。才能改变对撞陨石的轨道,才能够保证基地安全的。
在军事基地的强悍雷达网的观测能力之下,就算是鹌鹑蛋那么大的陨石,只要飞进军事基地千里范围之内,都会被第一时间察觉,判断其有无对基地威胁之后,则会在最短时间之内进行处理。
整个军事基地,一天之中,光是各种规格的电磁轨道炮的炮弹,就消耗量巨大。没有地球大后方的后勤支持,整个虫洞军事基地的存在。连一周的时间都难以维持。
&
第三三零章 黄金陨星
星际采矿就是如此一项技术含量与危险要素并存的高科技行当,认真做起来不但花销巨大,而且所有的从业者都会非常的辛苦。
就算是做一名最为安全的数据分析员,面对着数据量庞大的陨石信息资料库,想要得出一套足以令人满意的数据分析报告,也绝非是一件轻巧简单的事情。
不过,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司马牧龙看到的,倒也不仅仅是整个陨石开采过程中的凶险和辛劳。
司马牧龙同样观察到了几起丰收的景象。
陨石星海之中的资源真的是太丰富了,这里不像是地球,各种浅层的矿藏几乎都已经开发殆尽,所剩的各种珍惜的矿藏都深埋于星球的地下深处,甚至是星球核心之中,难以发掘,难以开采,难以利用,每开采出一吨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石都需要不菲的成本。
这里广袤无边的星际环境之中,一颗颗陨石不断的碰撞、凝结,就像是一处天然的资源冶炼工厂一样,以至于能够幸存下来的每一颗陨石的存在,都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相当大一部分陨石都有着很强的强度,金属成分含量颇高,作为纯金属而言固然品质低劣,但作为矿石原矿而言的话,简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品位矿石,比之澳洲铁矿石之类的,品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更加让人垂涎的是,这里的陨石动辄就是几千万吨几亿吨的质量,比之零敲碎打的挖矿,不知道过瘾了多少倍,虽说捕获过程是危险了些,但是一旦成功捕获,并且成功牵引到了月球轨道上的话,每一颗陨石都将制造出无比巨大的价值,能够有力的推动地球文明的成长,至少是推动月球基地的成长。而在整个行动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将会从矿石收益中获得巨额的福利。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只要随便找一找,这里到处都是丰富无比的资源,一颗陨石,常常比地球上的一座大矿还要更有价值。
并且。不同于地球这种大型的星体,很多有价值的高密度物质。都沉积在了星球核心之中不见天日,在这里浩瀚的陨石带之中,除了那些普通的寻常矿物之外,还有着一些数量虽然相对稀少一些,但是,却也绝不罕见的高品质陨石星体。
像什么钛合金陨星、黄金陨星、铂金陨星、白银陨星、放射性物质陨星,玉石陨星、宝石陨星、钻石陨星,各种常规计价单位要用克或者克拉来计量,单位价格要以百元、千元甚至万元来计算的高档原材料。在这陨石星海之中也是数见不鲜的。
可以说,类似这种档次的珍贵矿星,地球文明的星际采矿队自从驻扎到这片陨石带之后,成功探索到的次数,就已经不下数千次,就这,还是在一定规格以下。几百几千公斤的小号陨石都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的所形成的陨石数据档案。
那种动辄几千吨、几万吨,蕴含有无比丰富的贵金属成分的陨星,陨石探测小分队们,几乎在每一天的星际探索之中,都能够有所发现,即便是去除了那些或者过大或者过小的陨石星体之外。适合现如今的地球采矿小队们去进行捕捉的陨星,其数量也是相当的不小的。
对于采矿小队们来说,显然这种超高档次,价值难以想象的陨星,才是他们心目中最佳的捕捉对象,若是有可能的话,他们甚至愿意天天都捕捉这种档次的陨星。直到地球文明再也不需要这种玩意而为之。
可惜,这就是个美丽的幻想。
虽说这陨石带中,各种各样的超级珍惜陨石的数量相当不少,每一天都能够在探测活动中有所发现,但是可惜的是,这些陨石,绝大多数都是难以进行捕捉的。
有的陨星是距离过于遥远,陨石开采分队难以企及,在探索雷达之中略微一晃就飞走不见了。有些是陨石的飞行速度、方向角度等不适合捕捉,危险性过于巨大。还有些则是体型大小难以对付,动辄就是半径几百公里什么的,让陨石运输船望洋兴叹,想拿核弹把它炸开了再开采都找不到个合适下手的地方。
这种大体型的星体,因为本身质量过大的缘故,引力效用束缚之下,就算是被大型核装置炸成了几瓣,也会在引力作用下相互吸引,自动坍塌为一体,地球文明的陨石运输船,根本就奈何不了它们。
总之种种情况制约之下,通常数百颗超高价值的陨石矿星之中,偶尔才会有一颗具有一定的捕捉把握。
毕竟,现如今的地球文明,所能够生产的这些陨石运输船,其性能相对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限制的,捕捉陨石的能力还相当的有限,相当大的一部分陨石,都是没有捕捉能力的,正是因此之故,才需要在众多陨石之中进行挑选,选择合适体型、成分、速度、轨迹的陨石作为捕捉对象。
不过尽管如此,地球文明自从在这里设置了星际采矿点以来,也已经从这里的陨石带之中,捕捉走了多达十余块具有超高价值的珍惜矿石星,产生了难以想象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月球基地、火星基地,乃至于整个地球文明的发展建设进度。
这种说法绝不是什么夸张的言论,事实上地球文明的发展路线已经是极为的鲜明了,各种尖端工程的发展也有了明确的遂行路线图,只是,相当多的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了成熟的计划设计方案,但是,受限于地球文明的资源储备情况,却始终是推动乏力,想快也快不过来。
这是基础原材料储备上的问题,是发展上的硬瓶颈,饶是绕不过来的,常规情况下都只能一点一点的慢慢积累,慢慢解决,根本就快不过来,毕竟,矿还是要一点一点的挖,材料还得是一点一点的冶炼。
可是有了这陨石星海的矿石开采基地之后,只要成功捕获了一颗超级珍贵的陨石星。很多问题常常就迎刃而解了。
就比如说星际飞船的建设,这种东西的资料和技术细节,地球文明的科技工作者是早就已经吃透了很多的,虽说很多高大上的飞船设计方案还拿不下来,但是,一些低端产品、陨石运输船什么的,却早已经是不在话下。成品都已经出了一大堆了,限制其生产能力的。除了生产线的产能制约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于
第三三一章 火星世界
ps:感谢至尊龙天同学的打赏支持!
随着被捕获的金属陨星穿越火星虫洞,这个重达十多亿吨的大块头,就算是正式的落入到了地球文明的手里了。
在整个捕获陨石的工作流程之中,最复杂最凶险的一段,也就是在陨石星海之中了。
多达十数次的陨石轨道调整,漫长无比的陨石行经路径,险恶的太空陨石环境,还有穿越火星虫洞的定点轨道控制,这些具体的工作环节,每一步都充满了艰巨复杂性,而且时常会有意外产生。
地球文明这十年之中的陨石开采工作,虽然因为事前事后的准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而且对于陨石开采校队的保障性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所以,几年的工作下来,并没有遭遇一次类似于船毁人亡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是,所有的陨石开采任务,却并不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顺利完成的。
按照综合统计显示,诸多开采小分队,哪怕是得手率最高的分组,也最多只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很多时候,甚至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却也会因为种种缘故,因为在陨石飞行轨道之中的某些微小失误,比如周边陨石环境的连锁碰撞,导致超出预期的陨石对目标陨石产生了碰撞,以至于工程到了最后的阶段,与成功失之交臂。
陨石开采的每一次行动,其花销的成本代价之高,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动辄就要有大几亿的成本支出,一旦工程失败一次,事先事后的所有投资就都打了水漂了,不单单国家损失惨重,就是对于整个施工队伍的所有成员来说,也都意味着沉重无比的打击,巨额的奖金和收入立马就都泡汤了,所以,类似的失误出现的次数稍稍一多了以后,所有的相关工程人员都会尽可能的避免这种失误的产生,尽可能地通过各种事前大规模的数据搜集、建档,再加上精确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尽可能地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
总体来说这项工作还是颇有成效的,但是,由于陨石带中的具体环境实在太过于复杂多变,各种可能的变量多得几乎无法计数,甚至随时都有可能从遥远的计算边界之外冒出一个具有关键性影响的陨石变量出来,所以哪怕工作人员们将数据分析面已经是尽可能地扩展到了分析的极限,也依旧是难以避免异常陨石撞击的产生,这经常会导致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动量调整数据出现异常,甚至最终超出陨石运输船的动量调整范围。
有几次,可怜的星际矿工们费尽心力,眼见着就要将捕获的陨星导入火星虫洞之中了,却最终还是由于异常陨石冲撞的影响,而导致目标陨石的飞行轨迹超出了飞船调整范围,陨石飞行的轨迹一点一点的偏离了预定轨道,最终与虫洞位置擦肩而过,使得陨石捕获工程最终功亏一篑。
距离最短的一颗星球,其甚至在虫洞位置的二十公里之外和虫洞通道产生了偏离,这点距离,在此前的飞行轨迹之中,哪怕只是开启一次动量调整发动机,恰当的施加一点影响,也将可以最终挽回失败,但是,终究是因为频频的动量调整,而导致陨石运输飞船的飞船燃料几乎消耗殆尽,最终只能望洋兴叹,所有工作人员一起接受任务失败的后果。
因为这整个工作之中,所有的工作重点,都是为了调整目标陨石的飞行轨迹,使其成功进入虫洞通道,这个工作窗口就是那个一闪而逝的瞬间,一旦陨石轨迹产生了偏离,错过了虫洞入口,那么,哪怕目标陨石飞行速度再慢,也都将再不具备捕捉价值。
毕竟,现在的地球文明,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运输捕捉能力,但归根到底,这种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
陨石运输飞船所能够影响的陨石动量改变量相当之小,只能够借助于周边的引力环境,陨石碰撞变量,尽可能的是目标陨石的飞行轨迹和预期设计重合,而陨石运输飞船只能够漫长的陨石运行轨迹的一些关键性节点,通过一些极度微小的变量影响,在漫长距离中将陨石轨道进行一定的调整,事实上,是不具备大规模调整目标陨石的行动能力的。
这就导致了,哪怕目标陨石的油水再肥,一旦错过了也就是错过了,几乎是完全没有办法挽回的。
可以说,只要在陨石星海这边,目标陨石哪怕隔着一百公里的距离尚未进入到虫洞入口,也都是有可能在最后的一刻脱靶的,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得将神经紧绷到极限,关注每分每秒的变化才行。
不过,不同于陨石星海那边的复杂环境,一旦陨石进入到虫洞通道之后,所有的担忧却都可谓是可以完全放下了。
因为太阳系这边的太空环境,相对来说可就干净太多了。
虽说太阳系中也有不少的陨石飞来撞去,但是具体到火星轨道这块,火星至月球的直达航班却可谓是一路平坦大道,目标陨石一旦到了这里,就再也不用担心能够逃出虎口了。
目标陨星在进入到火星虫洞之前,其具体的数据情况就都已经先行一步到达火星轨道了。
在火星轨道之上,会有专门的押送人员,一艘满载燃料的陨星运输船在竭诚等待着目标陨石的到来。
而一旦目标陨星冲出虫洞通道,受到火星引力影响而开始改变轨道轨迹的同时,陨星运输船也就开始了贴身服务,它会在陨星变轨的关键时刻施加影响,改变运行的运行轨迹,使其一路直奔月球而去。
而一旦到了月球轨迹附近,这座陨星也就算是走到了它的人生终点,会在飞行的半路中就被各种工具打眼、引爆,在太空中就拆成四分五裂的无数块,或研磨,或加热,在一道道工业流水线的循环程序之中,被作为太空工业的原材料而被拆解殆尽。
太空工业职中的每一点原材料都不会被浪费,因为这都是宝贵的资源,哪怕就是一把沙子,也都会经历九九八十一道程序,被加工成玻璃、太阳能电池板,或者是电脑芯片,总之绝对不会被浪费就是了。
可以说,从这一点来说,看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只需要见识一下它对材料的利用率,经过工业轨道的价值提升,最终能够变现出多少价值,就可以窥见一斑。
而陨石星海所孕育的无数各种种类的资源储备,对于地球文明饥肠辘辘的工业胃口而言,正是最宝贵,最丰厚的食粮,价值无可估量。
即便是现在的地球文明只能从那个体量难以估计的资源宝库之中攫取到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对于整个地球文明的发展而言,也可谓是一场难以形容的盛宴,对地球文明整体力量的发展,有着相当大比例的推动意义。
就拿地球文明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种种建设项目而言,这些星际采矿而得的工业原材料,
第三三二章 火星改造
虽然火星地表以下的人工建筑已经为数不少了,但其实在眼下这个阶段,火星世界的星球改造工作还并没有真正来得及开启。
这是因为,想要进行星球改造,这是一件技术要求非常之高的事情。
不但技术要求高,资金要求高,而且对于人力物力的各方面要求,也是高到了极点,是一件必须要集合整个文明的力量,才有可能真正完成的巨大挑战。
对于一个连大气层、星球磁场都不具备的星球来说,甚至需要从激活地核核心,再造星球大气层开始做起,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规模浩大,工程难度高到离谱的大工程,对于大多数出入星际文明的国度和文明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地球文明虽然因为是继承了沧澜文明的文明遗产的缘故,相关的各类技术和知识并不缺乏,但是限于此时整个文明的人力物力的筹集速度,一时之间也是难以开展这项世纪大工程的。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虽然经过详细勘探之后发现,火星在地下的某些冰层和水源之中,有着一些极为原始的生命体细胞生物等的存在,但是这颗星球,距离一颗真正的生态星球来说,也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的,一旦开启这颗星球的综合改造项目,甚至,也是必须从,重建星球磁场,建立星球大气层这种高端基础项目开始。
了解一定天文知识的都知道,火星虽然有着一定规模的大气层构造,但是,火星的大气层密度甚至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不到,而且大气结构也距离能够让地球生物生存相当遥远,想要将火星大气层治理成一个适宜于地球生物生存的大气环境,显然必须要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造才行,这个工程量显然也是无比的巨大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