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这里不是直属站的办公室,收发电的密码本就在我的脑子里,电报稿随用随烧,根本不需要留存,来往电文自然有局本部的专业人员留档记录,即便来,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王真说道。
这就是陈明翔不刻意防范的必要条件,王真不喜欢家里有佣人打扰二人世界,而且她受到了严格的训练,能把密电码在短时间内全记在脑海中。
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情报处给的电台,那是经过备案的特殊储备电台,也不怕有人查,对外的解释是,方便和各地的采购站联系,华通贸易公司是有专门电台室的。
“这部电台是个麻烦,如果敌人想到这一点,只要派锁定发报的时间,就能查到我们两个之中有人会使用电台,只是以前没人从这方面入手。你给局本部发电,调整收发电的时间,在家里只收不发,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
“要几部最新型的电台,我知道美国海军给了军统局最先进的美式电台,体积小功率大,这部电台放到公司电台室做备用。你给局本部发电的时候,可以装在车里到店铺,或者是到中行别业,咱们家那么产业,不愁没有地方,女主人巡视领地,也是很正常的。”
“任何重大的失误,都是从细节出的问题,既然人家盯住了咱们家,那就说明有盯住的必要,等到新电台来了,立刻就办这件事。”陈明翔说道。
这次警政司沪市高等警察学校的落成仪式加开学典礼,办的实在是太轰动了,可这样的宏大场面,也势必会引起有些人的警惕,比如说北泽平。
这种老资格特务的思维是,权力越大破坏力越强,在他认为没有彻底排除威胁之前,往后的手段只会更加隐蔽,更加让人防不胜防。
但是陈明翔并不后悔这么做,位高权重的人来的越多,事情影响越大,自己可借助的力量就越多,也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被汪经卫、畑俊六和吉田善吾一起夸奖表扬,并亲自受邀参加活动的人,居然是军统分子,那可是比李仕群被杀还要大的丑闻,这是在打大日本帝国的脸,假如有脸的话。
越是这样,他越是不能忽视对自身环境的巩固,把潜在威胁在最短时间扼杀在摇篮里,降低犯错误的几率。
潜伏特工是在敌后战斗,哪怕是非常难国轻微的错误,也有可能导致任务失败,而细节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一千零二章 灾难性的掠夺
“我记住了,等局本部发来的电台拿到后,就立刻把这部电台撤到华通贸易公司的电台室,家里只收不发。”
“对了,你能不能把警察学校的培训资料和特工手册拿回来一份,这是很有价值的经验总结,我们直属站也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储备。”王真说道。
有日本专家编写的教材,有伪满洲国资深警官编写的教材,还有陈明翔指定万里浪、陈恭树和佘介编写的特工手册,这些可都是很有价值的内部机密,通过了解敌人的手段和思维,就能针对性的采取反制措施。
“能想到这一层,你这个直属站督察是真的成熟了,我早就把所有的授课材料都准备了一份,怎么说也是校长,这点权力还是有的,你能主动想到,我感觉很欣慰。”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不希望王真在工作方面太依赖于自己,她作为直属站的督察和自己的助手,实际上是在履行站长的职能,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决断能力。
苏省的大米在七月份就开始陆续成熟了,李仕群就像是眼睛冒绿光的饿狼,命令各地市的征收机构,疯狂的向老百姓压榨粮食,给的价格自然很低,保安队和警察部队,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把老百姓的口粮都抢夺了大半。
陈明翔借口到苏洲的纺织厂办业务,带着王真在十九号下午赶到了苏洲,跟着他一起来的,有一辆装载着中储券的汽车。
最大面值的中储券是一千元,一捆就是十万块,一亿元中储券实际上也没有多少,这还是有一部分面值为五百和一百的。
一路上不但陈明翔的心情不好,王真的心情也很差,到处都是抢夺粮食的日伪军队,道路上经常遇到运输粮食的车辆。
粮食从来都是第一重要的物资,苏省的粮食不止是李仕群要拿来换钱,而且苏锡常地带是日军和汪伪政府最主要的征粮区。
“这些日伪就是一群该杀的畜生,他们这么狠毒的操作,今年老百姓肯定会饿死很多,口粮都被抢走了!”王真愤怒的说道。
这是陈明翔亲自开车,她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听到,心地善良的她,实在是无法遏制内心的怒火。
“你以为山城政府的行为,能比这些日伪强到哪里去了?知道去年春天到今年春天豫省的大灾吗?本来遇到旱灾当地的粮食产量就不高,山城政府还要强行征收军粮,甚至把这个事情和各县政府官员的政绩挂钩!”
“将近百万的军队吃粮,这是多么大的负担,加上粮价飞涨通货膨胀,每斗小麦的价格从二十元涨到了三百元,老百姓买不起粮食,据说饿死了两三百万人,这可是在国统区发生的事情!”陈明翔说道。
“国统区的情况虽然也很惨,可终究还有几个省的地盘,调动粮食资源救灾,这是政府应该尽到的责任,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王真惊呆了。
她知道豫省发生了大旱灾,但还真是不知道情况居然有这么惨,饿死了几百万人,天啊,山城政府的那些官僚,连最起码的民心都不要了吗?连最起码的政府职能都不履行了吗?
“先是豫省的省主席隐瞒灾情,导致山城政府消息闭塞,等到救灾的时候措施不力,加上那些官僚们贪污赈灾款项,物价居高不下,怎么可能缓解灾情?”
“我们烟厂的烟叶在这个阶段大量减产,采购站报给我的说法是,到处遍地饿殍尸横遍野,连草根都挖没了,树皮也吃光了,地狱也不过如此了!”
“一个由大地主大资本家组成的政府,养着一群昏聩无能的官僚,这样的政府值得我去为之奋斗终生吗?”陈明翔这一刻也想骂人。
实际上他还没有说,其实冀省和陕省也发生了大灾荒,地下党根据地同样处于艰难时期,关键问题是,根据地接纳了大量的灾民,导致自身的救灾能力急剧降低,压力比山城政府大得多。
毕竟根据地除了农业和少量的工业,整体的工商业经济是非常落后的,手里没有赈灾的资金。
可不管自身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那些到根据地求生的灾民,大多数都得到了安置,没有像豫省这样惨,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弟,我可是按照咱们的约定,把三万吨大米都给你准备好了,不要你高价,每吨两万块,你通过中储银行沪市分行转给苏省银行的款项我知道,再弥补我五千万,这事就算是圆满达成了。”李仕群笑着说道。
来到苏洲,自然李仕群要设宴款待,就在他的官邸天香小筑,看着山珍海味一桌子,再想想那些失去粮食的老百姓,陈明翔就觉得没什么胃口。
可他现在已经是老资格特工了,也是甲种站的站长,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该吃吃该喝喝,表现得没有一点反常。
“我就知道以部长的本事,这点事绝对瞒不过你,行,等货物交割完毕,一分钱都不会少,我的车上就有五千万中储券,等会就卸车当做定金。”陈明翔说道。
“那倒不用,老弟的信誉我是知道的,做买卖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一次失信过。日军今年的征粮计划发出来了,乙米区为二十八万吨,甲米区为三十五万吨,金陵政府占据百分之三十三,日军占据百分之六十六。”李仕群说道。
什么叫做乙米区呢?这是指生产籼米的地区,皖省南部、金陵和苏洲等地,多有种植。
什么叫甲米区呢?这是指生产粳米的地区,苏锡常一带和浙省的几个地市,是主要的产区,加起来共十五个县。
“居然要六十三万吨大米,好大的胃口啊,这是要杀鸡取卵,不让当地的老百姓活啊,只是我估计,能完成两成,就已经是顶天了,也不看看什么时候。”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你是个有数的人啊,金陵政府粮食部长已经来苏洲了,汪主席的意思,也不愿意把粮食全都让日本人低价抢走,我们自己也需要粮食,不但沪市的陈恭波,三天两头的给粮食部施加压力,参谋本部也在要粮食,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军加起来四十多万呢!”
“日军的收购计划,实际上受到各地政府的抵制,政府官员和警察,还有保安部队,都需要保障吃粮,你瞧着吧,能到两成都是最好的结果了!”李仕群说道。
第一千零三章 计划效果明显
在李仕群的严令之下,各地的县政府全力收购粮食,通过各村的保长和甲长,在警察和保安队的掩护下,直接不经过县粮库,源源不断把大米运到各地市的粮库,给出的价钱在七百多中储券一石。
为什么不经过县粮库呢?
其实很好解释,日本商人派人在粮库蹲点呢,来多少粮食就要吃多少,所以必须得中途截留,要不然一粒粮食也别想从狗嘴里夺过来。
李仕群给的这个价位按照目前的行情来说,低是低了点,但属于汪伪政府粮食部规定的市场价,远比日本华中粮米收购组合给出的价格要高。
贪婪的日本人给粳米的收购价格是六百元中储券一石米,给籼米的收购价格是五百五十元中储券一石,每石最少差距两百元。
既然老百姓不给县粮库送粮食,日本人就没有办法强行买粮,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到各村各镇去监督收粮,加上苏省各地市县区瞒报各地的产量,日本华中粮米收购组合,顿时就坐蜡了。
当然,李仕群也不能把事情做绝,十成里面有两成是要运往县粮库的,要是日军收不到粮食,那可是捅破天了。
“陈君,华中粮米收购组合向派遣军总司令部报告,在甲米区和乙米区的收购很不理想,现在是新粮上市的最好阶段,他们只完成了规定任务的百分之五左右,按照这个数量,别说是供应华北地区的皇军,支援关东军,就是派遣军自己的大部分军队,都要受到粮食的威胁。”
“这个事情非常严重,缺粮将会动摇军心降低战斗力,畑俊六大将极为重视,派松井太久郎总参谋长亲自督办,你正在苏洲,暗中给我调查一下,这个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写一份书面报告给我,我要呈递给总司令官。”木下荣市打电话说道。
军粮收购受到阻碍,这对日军来说是第一等的大事,要是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什么战斗力,所以日本商人就给派遣军总司令部告状了,宪兵队司令部受命负责调查。
“将军阁下,我明天就开始调查这件事,其实不外乎那么几个原因,想必您心里也有数,但我会尽快形成书面报告,赶回沪市交给您。”陈明翔说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你们这些日本侵略者心里没点数吗?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但说是不能说的,还得找到“原因”为日军自己开脱,这是金陵政府和李仕群等人搞的鬼,加上日本商人的粮食收购价格过低,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皇军是没有责任的。
“局座,根据第三战区顾长官和第五战区李长官给我们军统局发来的公函,还有我们两个小组的电文,春风许诺采购的三万吨大米,已经全部接收完毕,两位长官对军统局此次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向山城政府军委会提请嘉奖,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
“明月发电,计划进行顺利,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已经因为粮食收购而感到焦虑,宪兵队司令部指定春风调查具体原因,并且上报总司令官。”潘琦吾笑着说道。
“办的的确很漂亮,花了十一天时间,就把三万吨大米如数运送到两个战区,这将极大缓解军粮的困难,给当地老百姓减轻压力,也给军委会分忧了,老头子很高兴,亲笔手书嘉奖令一份,并且给春风奖金一万美元,给军统局记大功一次。”
“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才是最重要的,给程科翔发电,要他抓紧时间督促周坲海,向日本方面进言,鼓动梅机关铲除李仕群,要春风也行动起来,利用他的庞大关系,把李仕群置于死地。”戴立说道。
所有陈明翔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铲除李仕群这个大汉奸,而计划进行到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了。
既然已经引起日本人的重视,那也等于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正是齐心合力推动日本人杀李仕群的最好时机。
“明月来电,说是这次市场行情上涨得太快,收购价格从一千涨到了一千二,她要求局本部补充六千万中储券的差额。”
“还有,她申请十部最新式的电台,梅机关情报组对春风盯得很紧,在家里发报已经不太方便了,春风决定,以后马拉别墅只接收,不是紧急情况不许发电,发电的时候要随机或者到中行别业的总部。”潘琦吾说道。
“这个要求必须予以满足,局本部给华通贸易公司,三个月发价值九千万中储券的货物,美国海军给我们的电台,发十部给她,估计这次为了收粮食,她把华通贸易公司的现金流都抽空了。”戴立说道。
潘琦吾也知道老板对陈明翔有难得的愧疚感,这些年,华通贸易公司为局本部做出的贡献太大了,局本部得经费都是靠着人家在操作,还时不时的加任务,光每月两千吨食盐那要多少钱?
说是借三个月,加起来六千吨食盐,可是到现在为止已经到期了,局本部并没有要还钱的意思,经理处装聋作哑不提这件事,戴老板也没有催着还钱,关键是军统局的钱,永远都不够花。
“局座,经理处的意思是,再给春风每月借两千吨食盐,我们局本部的经费......”话说到这里,被打断了。
“经理处的人简直是在扯淡,你告诉他们,从这个月开始,与长安贸易行的湖盐和海源盐业公司的海盐,恢复正常交易方式,要货就给钱,没钱不准赊欠,别想着再玩这样的套路了!”
“以前我体谅他们,现在倒是变本加厉了,我看是拿着不花钱的食盐,过惯了舒服日子,不知道领导的压力有多大,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该怎么做了!”
“现在特券的兑换,已经从沦陷区带来大量的黄金和紧缺物资,局本部的经费也得到了极大缓解,在这样的情况下,牵扯到钱的事情还去找人家春风解决,把人家当孙子了吧?”戴立极其不满的说道。
局本部和他这个老板的形象,估计在春风等人的心目中,已经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贪婪、耍赖、不讲理等等,这都是现成的词。
第一千零四章 绝杀 上
飞机降落在金陵日军机场,木下荣市和岗村适三少佐带着随从,陈明翔和王真带着保镖,走下了飞机,分别登上了前来迎接的汽车。但王真和保镖乘坐的,是警政司派来的汽车,她要回颐和路公馆区的家里。
原本陈明翔是要回到沪市后,再向木下荣市汇报苏省的粮食状况,没想到,木下荣市乘坐飞机到了苏洲,然后接上他和王真,直接飞到了金陵。
日本华夏派遣军总司令部,设在金陵鼓楼区中山北路,是原来山城政府外交部的驻地。
这处建筑物面对鼓楼,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中部高四层,两翼高三层,另有半地下室一层。
在总司令部的办公室里,陈明翔见到了派遣军的高层将领,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第十三军司令官下村定中将、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等人,自然也少不了梅机关的机关长柴山兼四郎中将。
由此可见,这次在苏省征收军粮不利的事情,引起了派遣军总司令部的高度重视,居然召开了这样的重要会议。
陈明翔进入会议室之后,被安排坐在会议桌畑俊六大将的正对面,这就是个专门汇报的位置。
在飞机上,木下荣市甚至没有询问他的汇报内容,这也说明了对他的充分信任,好在陈明翔也没有应付,写的汇报材料是言之有物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