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陈司长,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思,还请笑纳,希望您能够指点迷津,接受和不接受,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张舒民问道。
两个皮箱里的东西都很普通,一个箱子装的是汝窑瓷器和一件青花瓷的瓶子,一个箱子装的是二十根黄金大条和十捆美元,见面礼就是十几万美元,算是很场面的出手了。
陈明翔是沪市或者说华中地区最大的走私头子,他的眼里是没小钱的,出手就得合乎身份,要是中储券的话,说不定就会被请出去,翻脸都有可能。
“抓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停止的,这个道理我就不说了,接受我的条件,或者说是接受联合调查组的条件,只抓小不抓大,不接受,那就大的小的都要抓,你们的粮食要被没收,家产也要被没收。”
“我只是个传话的,你们不妨去找找关系,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但是要注意,从现在开始,你们的粮食运不出去,外面的粮食也运不进来,皇军封锁了水路和陆路所有的交通要道。”陈明翔说道。
这都是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对于金钱的贪婪,让他们很难轻易下决定,不用指望一次谈判就能把事情解决,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虽然着急沪市的老百姓吃粮问题,陈明翔还是装出云淡风轻的模样,并没有多说什么,心急会让效果大打折扣的。
“我觉得他们一定会先观望几天,看看这个联合调查组到底有没有耐心,通常一些事都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刚开始吆喝的挺厉害,时间一长,虎头蛇尾的结束了。”王真拿着汝窑产的笔洗边看边说。
金陵政府的**是不需要证明的,贪官们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每个暴利行业都存在着这种现象。
而且每天都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上次商统会的棉布和棉纱登记,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背后就有利益团体在支撑。
搅浑水的不止是沪市本地的投机商,还有日本商人的配合,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连日本政府的政令都敢违抗,就更不会关注沪市老百姓的死活了。
“那这次他们可是打错算盘了,粮荒问题已经威胁到沪市的正常秩序,触犯了最根本的利益,不管他们的后台实力有多强大,也无法阻止联合调查组的工作,况且,他们在行动的同时,因为饥饿而爆发的情绪,会给汪伪政府和日本人更大的压力。”陈明翔笑着说道。
王真并不知道,投机商想要借助背后势力,干预这次针对粮食市场的行动时,地下党引导的工人自救行动,很快也要展开了。
面对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汪伪政府和日本人一定会采取高压手段,对投机商毫不犹豫的下手,尽快解决这个事,孰重孰轻根本不用考虑。
第九百六十四章 粮食背后 中
连续两天时间,宪兵队特高课和海军陆战队情报处的日本特务都在抓人,但力度没有第一次大,加起来也就是六个人。
可问题是,论他们的粮食经营规模,已经算是行业内的中等户了,这明显是发出了一种警告,要是再没有什么态度,就要开始抓大户了。
六千吨粗粮投入市场,总算是有点作用,可陈明翔却发现了新的问题,沪市老百姓的传统观念认为,粗粮不能作为主食,对棒子面、豆子面、高粱面等极度排斥。
沪市的主要食粮来自华中地区的苏浙皖,主食是大米,粗粮在江南地区是用来喂牲口的,突然间堂堂的国际大都市,吃饭居然要换成粗粮,心理上无论如何是接受不了的。
“我们这次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目的是缓解沪市的粮荒问题,是为了从这些投机商手里搞到救命的粮食,抓人解决不了实际需求。整个沪市的几百万人口,还需要粮商的采购、运输和销售渠道,竭泽而渔的行为不可取。”
“人肯定是要继续抓,但这样做是为了给市民信心,政府方面还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为了保证日后的粮食畅通,还是要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财政部次长陈志硕在碰头会议上说道。
态度转变的有点快啊,莫非是受到了投机商背后势力的影响?刚开始行动,这种情况下谈判能有什么效果?
但是陈明翔没有作声,他认为肯定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在没有搞明白之前,说话是不明智的。
“如果这些投机商没有受到足够的震慑,他们只会敷衍了事,谈判怎么可能有实际进展?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我建议直接把最有影响力的投机商抓起来,进了宪兵司令部的审讯室,不怕他们不合作!”岗村少佐冷笑着说道。
“岗村君,请稍安勿躁,暴力只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却无法让沪市获得长久的稳定,这同样会伤害到帝国的利益。”堀内于城摇了摇头说道。
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啊!就连驻沪总领事馆,居然也同意金陵政府的意见,陈明翔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碰头会结束后,陈明翔和几个日军军官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喝茶,刚坐下还没有开始谈论呢,堀内于城来了。
“总领事阁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小野中佐问道。
“帝国政府和军部决定,从六月份开始,沪市的计口授粮工作将会转移到金陵政府方面,我们日本方面不再负责,这也是考虑到粮荒问题,影响到了帝国的形象,以后粮食问题将会由金陵政府的粮食部操作,所以呢,他们的意思我是不好拒绝的。”堀内于城说道。
计口授粮实行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关键是这个难题并没有解决的办法。
苏浙皖等地的大米,一多半被日军征用变成军粮,剩余的也有一大部分被汪伪政府征用,供应自身的需求,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食对付粮荒问题。
日本方面感觉到了老百姓的愤怒情绪,果断把这件事甩给了汪伪政府,变成他们在幕后操作,这样,投机商背后的势力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叮铃铃!”
陈明翔拿起电话一听,接着就递给了堀内于城,这是驻沪总领事馆打来的,但他知道,估计是罢工的事情开始了。
“什么,沪市的帝国工厂居然发生了大罢工事件?我知道了,都是粮食问题给闹腾的,我等一会就回去处理,你们先搞清楚具体的情况!”堀内于城黑着脸放下电话。
二十多家日本企业的华夏雇员,今天不约而同的发起了罢工,要求厂方必须要给工人们提供生存必需的粮食,否则就不开工。
跟这些黑心的禽兽日本商人要求加薪,那是绝不可能的,况且每月加三十二十的中储券,也没有办法缓解家里的吃粮困难,这次的目的就是要粮食,工资少给点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活下去!
“金陵政府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总领事阁下,为了帝国的利益考虑,这件事必须要从速处理,否则,就有可能影响到这个工业基地的正常运转,严重干扰皇军的物资供应体系。”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因为这个事爆发整个沪市的大罢工,无论是对您,对驻沪各个机构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要是大本营和内阁怪罪下来,那可是天大的麻烦!”陈明翔说道。
地下党已经开始行动了,他要是不趁机推波助澜,着投机商落井下石上点眼药,也就不是军统局引以为傲的战略特工了。
但说话要有技巧,首先就把军方的利益抬出来,沪市可是供应战争物资的重要基地,而战争,整个日本从天皇到平民,就忙活这点事呢!
而后是职责问题,堀内于城作为总领事,最担心的肯定是来自东京的严厉斥责,搞不好还可能丢官罢职。
“我赞同陈君的意见,先由各个工厂和工人们谈判,拖两天时间,特高课立刻抓捕投机商的那些带头分子,直接抓到宪兵队司令部的监狱。”
“这种事情我们军人不在行,要陈君出面和他们谈判,最多两天时间必须彻底解决,不能影响到帝国的战争物资生产。”岗村少佐站起来说道。
“岗村君说的不错,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也是这个意思,如果小事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事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沪市出现大规模动荡。”
“总领事阁下,说到底不过就是一群投机商,对帝国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可要是沪市几十万工人闹起来,问题就太大了!”小野中佐也说道。
“也好,你们就立刻去办吧,陈君,你负责到宪兵队司令部和投机商谈判,要是不配合,伤害到帝国的利益,我就要他们的狗命!”堀内于城说道。
自私自利的日本人就是这样,一旦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顿时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豺狼,立刻跳起来露出了獠牙。
第九百六十五章 粮食背后 下
到几家日资工厂的大门外看了看情况,陈明翔不由得极为满意,工人们没有打砸,也没有搞示威,就是安静的待在车间里,等着代表们和日本商人谈判的结果,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
日本宪兵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倒是火烧屁股一样来转了一圈,但是很快就撤走了,这样安静的场面根本不用警戒,纯粹瞎耽误工夫,工部局警察部派几个执勤岗哨就够用了。
既然工人们只是提出要些粮食保障生存,日本商人倒也不反对,他们的眼睛又不瞎,开的那点薪水买不了几斤大米,不止是工人饿的干活没力气了,后面还有一堆饿的走路都不稳的家人,谁还有心思工作?
白米有点难度,实在不行就给碎米,又或者是粗粮,反正饿不死能干活为原则,至于粮食的来源,只能找驻沪总领事馆出面了,这可是为帝国生产物资,我们上哪里买粮食?
可是沪市的粮食投机商们就傻眼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眼看着事情有转机了,没想到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这下局面可被动了,我们得到的消息是,沪市民食配给权力在下个月,就要转给金陵政府的粮食部负责,上面也特意打了招呼,让我们先撑几天看看风向变化。”
“本来还以为这个事拖来拖去会不了了之,没想到那些工人突然闹了大罢工,日本人受到刺激翻了脸,把老张他们给抓到了宪兵队!”一个姓刘的粮商说道。
罢工刚刚开始,特高课和情报处就大举出动,一次抓了十二个人,全部都送到了宪兵队司令部,这些可都是行业内的大户,绝对的领头羊,侥幸没被抓走的几个,急急忙忙凑到一起商量对策。
“谁都知道日本人急了眼,开始对我们这些粮食商人下狠手了,我通知了金陵那边,一点屁用都没有,那些官老爷们拿钱的时候豪言壮语,真到关键时候全都拉稀了!”
“我算是看明白了,抱着金陵政府的胳膊屁用没有,小细胳膊拧不过日本人的大腿,那位主持联合调查组的财政部次长,居然完全被蒙在鼓里,不给他打电话,居然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姓马的粮商说道。
财政部次长陈志硕的确是被冤枉的,驻沪总领事馆堀内于城下决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和他通气,别说是他,哪怕是周坲海,说晾你就晾你,难不成还敢有什么意见?
“搞来搞去,这次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得找陈明翔出面洽谈,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上次干脆就答应了,不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担心这次开出的价码不一样,不但赚不到钱,还得掉坑里摔个半死。”一个姓韩的粮商发言了。
“老韩你这是事后诸葛亮,当初反对最激烈的就是你,还说什么一石米少赚五百块,这几万吨我们就要少赚好几亿,现在老张他们被抓了,你反而醍醐灌顶一般成仙得道,能掐会算了?”姓刘的粮商撇了撇嘴说道。
姓韩的粮商气的浑身哆嗦,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没有一拳头砸断对面老对头的鼻梁骨。
周围的人是见怪不怪了,原因是,这两个家伙是老冤家,无非就是姓韩的和姓刘的同时看中了一个舞厅的伴舞女郎,结果最后姓韩的把人娶回家当第四房姨太太,姓刘的为此怀恨在心,说话就有些阴阳怪气的,总是拆姓韩的台。
“别说这些没用的屁话了,找找关系先和里面的人碰碰面,把我们的底线确认一下,然后再去找陈明翔谈判,这次得拿一份厚礼登门,多准备点黄金美元,还要打点宪兵队司令部,既然吃这碗饭,挨宰也是必然的。”姓马的粮商说道。
既然到了宪兵队司令部的监狱,这十二个粮商没有什么特殊待遇,直接就进了牢房,听着审讯室传来的惨叫声,他们也是冷汗湿透衣服,浑身直哆嗦。
最可怕的是,被抓进来以后,一直到天黑都没有什么动静,晚饭是一个冰冷**的窝窝头,掺了沙子的,还有一碗凉水。
不用怀疑,这绝对不是凉白开,日本宪兵才没有这样的好心肠,可这两样加在一起,一晚上跑肚拉稀那是必然的。
不吃?好得很,就放在你的牢房里,什么时候吃完什么时候再说下一顿,而且牢房里不但潮湿闷热,还只有一个便桶,满屋子臭气熏天的。
这些人出门坐小汽车,不是西装革履就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曾几何时有过这样的遭遇?
“到现在也没有人来送衣服探视,外面的人都死绝了?我们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被抓到监狱里受罪,他们要是做的太过分,别以为自己就能站在岸边看热闹,早晚都要被拖下水!”
他们在牢房里破口大骂同行们,但是并不知道,其实当天晚上同伙就向特高课申请探视,送点衣服和吃的,结果却被特高课长岗村适三少佐给严词拒绝了,送的礼物也没有收,直接就给扔到门外了。
收礼就要办事,要是赖账,当时可能落点实惠,可以后就没人来给你送了,这是自断财路的做法。
可事情要分轻重,这次粮荒问题,是关系到沪市安危的大事,也是涉及到帝国利益的大事,随便收礼那是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
岗村适三少佐是个相当精明的家伙,做事情自然有分寸,更何况,有陈明翔出面和投机商们谈判,到时候还怕没有好处可拿?
“课长,我认为这时候不要着急谈判,先晾晾再说,而且要继续抓人,特高课的动静越大,他们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我们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
“后天中午吧,放外面的人到监狱里探监,到晚上我请这群人吃饭,这个事情基本就搞定了。”陈明翔这样和岗村少佐说。
他正在盯着警察学校考试的事情,暂时不想搭理这伙人,考试的试题也新鲜出炉了,他得把题目和答案传递到那些参加考试的军统特工手里,什么时候都有万一,别在第一关就被刷下去,那真要出洋相了。
第九百六十六章 制造机会
局本部好歹做了点正经八百的工作,首先是把一百五十名特工的档案,归到直属站的编制,这一步是很重要的。
等于从现在开始,他们不再是军统局的直属人员,局本部承认隶属于直属站管理,成了陈明翔的下属,换句话说,这是走完程序了。
其次呢,是陈明翔向英美荷三国大使馆索要的一百万美元关系费,局本部一分不少的转给他,等到山城政府和第十一军的战役结束后,由运输物资的船只带回沪市。
潘琦吾发电说,戴老板对这次大规模潜伏计划非常重视,连委座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要求直属站必须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不过是一个甲种站的工作,能惊动那位日理万机的委座?
这就是对军统局的误解了,那位老头子对情报部门和特务机关的工作格外关注,戴立这个老板虽然有决定权,但军统局的重大事务和人事安排,必须要提前上报。
你报上来我会批准,但是不能你自己做决定,而我却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种上位者对待下属的防范手段。
“这是警察学校的考题和标准答案,你让那四十五个人全都背熟,如果这样再考不上,那就干脆不要在军统局混了,我丢不起这样的人,估计戴老板也丢不起这样的人。”陈明翔对王真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