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凡事总要有个大前提,最核心的就是李仕群到底会不会被日本人所抛弃,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现在筹划的事情,全都是没有用的。

    “不止是你看出李仕群的困境来了,夏中明和万利浪也看出了,估计以后还有更多的人陆续接触你,论身份地位和影响力,万利浪拍马也追不上你,这倒是能够从私下发展势力。”

    “李仕群是军统局最厉害的对手,连戴老板都对他无可奈何,沪市那么强的力量,被他清扫的差点全军覆没!都说是树倒猢狲散,现在树还没有倒呢,他们就各自开始打自己的算盘,有这样的一批下属,李仕群焉能不败?”王真说道。

    一心想要用实力来保全自己的李仕群,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两个嫡系心腹,居然在私下和陈明翔接触,为的居然是他倒台以后的出路,不肯同舟共济,反而釜底抽薪!

    李仕群自认为是乱世之中的枭雄,还不到四十岁就是一个伪政权的巅峰人物,手握大权叱咤风云,却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可怜,这两个字用在他身上不合适,这叫做活该。




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该有的结果
    民国三十二年的二月二十三日,法国维希政府发表声明,决定撤销在华夏的治外法权,并交还北平使馆区、津城和沪市法租界等地的法国专管租界行政权力。

    有些迫不及待的汪伪政府,得到维希法国政府派驻金陵大使馆的通知后,立刻成立了接收法国专管租界委员会,准备在四月一日正式接收。

    “老郑,我提供给你的那张名单,上面列出来的嫌疑人员,是否都已经通知撤离了?”陈明翔在云华酒楼的经理办公室说道。

    “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太清楚,那是关外地下党组织的工作,我只是负责沪市,但你这份名单,我的确是给延州根据地发过去了,出了什么事情?”郑同辉急忙问道。

    “有一半的人员已经被各地警察局确认了,这是他们的名字,你自己瞧瞧吧,不是身份造假就是有案底。”

    “关外的派驻人员,已经通知了关外的特务机关和特高课,这批人员立刻就会遭到逮捕,如果有所疏漏,你们最好采取补救措施。”陈明翔说道。

    各地警察局和宪兵队特高课,对关外的人员档案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虽然对这项工作不那么卖力,可假的就是假的,稍微一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无论是地下党还是军统,都做不到把每个人都保护的天衣无缝,来不及做补救,因此,有五十多人的信息已经被反馈回来。

    通常是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在当地查无此人或者地址有误差,另外一种就是在当地有案底,因为抗日活动被抓捕或者被通缉。

    “我会马上把这份名单发给延州,日伪搞得这个情报共享机制,对沦陷区的抗日组织是一次彻底的大清洗,严重干扰破坏了当地的潜伏人员,这样一来,在关外的工作就更加困难了。”郑同辉皱着眉头说道。

    在整个华夏的日本占领区,地下工作最难做的就是伪满洲国,这也是公认的事实,地下党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地下工作者,也是刚刚起步,而拥有丰厚资源的军统局,在关外几乎销声匿迹,连活动的迹象都没有,隐藏的非常深。

    “不要把日本人和满洲国的警察都当成傻子,他们的专业素质相当高,我这是就事论事,华北地区的档案后天就会送过来,新的名单我会想想办法,华中地区的档案,也会在三月初送到关外和华北。”

    “你告诉你的上级,如果华北地区有这种情况的同志,你们又不能及时采取保护,能早撤离就尽早撤离,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敌人既然已经注意到这些人了,那就不适合再继续潜伏。”陈明翔说道。

    他当然知道在敌人的内部潜伏,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别看现在混得号称手眼通天,他也是经过多少次的试探,才有了现在的身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用利益捆绑的手段营造了强大的关系网,更抓住了敌人的软肋,哪怕知道他和军统局有联系,还是置之不理。

    “这群该死的官僚,**无能混蛋!情报里说的清清楚楚,第十一军司令部调动重兵进攻洪湖地区的第一百二十八师,可他们呢,居然让一个满员师全军覆没,师长都被俘虏了,简直是耻辱!”

    “瞧瞧啊,瞧瞧啊,这就是戴老板要我们效忠的山城政府,一个师啊,一万多名抗日战士壮烈牺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军统局没有给军委会报告,还是军委会对情报没有引起重视?”陈明翔暴跳如雷。

    接到局本部的密电后,他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着来回看了几遍才确认,这件事是真的,然后,他就愤怒了。

    事情的经过是,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部,为了清除山城政府的第一百二十八师,调动了五万兵力和六十架飞机,并且收买旅长古鼎新做为内应,打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歼灭战。

    师长虽然率全师的官兵顽强抵抗英勇奋战,可面对几倍的日军,加之内鬼引导日军突破了阵地,四天的时间全军覆没,师长因为受伤被俘虏。

    可问题是,陈明翔接到情报二处的情报后,立刻就给局本部做了汇报,不管是撤离还是战区协调打阻击战,时间完全来得及,怎么就能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是他完全无法接受的。

    “局本部的来电说,戴老板尽管已经向侍从室做了通报,但掌管军令的第一部,对这个情报没有足够重视,消息传递的晚了,第一百二十八师已经被包围,周边的部队来不及增援,导致发生了这个惨痛的后果。”

    “这个事情让第五战区司令部感到极大的愤怒,戴老板也向委座告了状,这可是主力的中*央*军部队,一个师遭到全歼,第一部肯定要受到严厉惩戒,忽视重要军事情报,这也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王真说道。

    她也觉得这种事匪夷所思,涉及到军事作战的重要情报,居然还能被忽视,军委会下属的第一部,都是一群什么样的饭桶,这不是失职,而是严重的渎职事件!

    “潘秘书的第二封来电说,戴老板指示,虽然财政部货运管理局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工作必须做在前面,从现在开始,棉纱和棉布将会作为国统区最主要的储备资源,他要求我们华通贸易公司想办法秘密囤积,为山城政府军队提供后勤保障。”

    “我们的棉布主要提供给两个地方,一部分从陆路运到界首,然后交给豫省东南部唐恩波的军队使用,一部分从水路运到浙省,交与第三战区使用,戴老板希望我们协助局本部,做好物资抢购工作。”王真说道。

    军统局与沦陷区的物资走私,以前主要是药品、汽油、橡胶轮胎、五金工具等等,随着驼峰航线的开通,这些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虽然还是缺乏,可不是第一位的。

    大西南向来不是棉花的主产地,严重依赖沦陷区的棉花和棉纱,走私的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太远,导致棉纱和棉布的价格不断上涨,老百姓缺少棉布,军队同样也缺少棉布。



第八百七十四章 复杂的内部关系
    “你回复局本部,沪市的情况比以前还要糟糕,公共租界刚收回来的那些大型华商纺织厂,基本上没有开工,因为缺少足够的棉花,加上日本商人的掠夺元气大伤,需要一个漫长的恢复期。”

    “而日本人的棉纱和棉布,军队和日本本土的需求急剧增加,自己都不够用,想要在沪市囤积棉布棉纱,我们华通贸易公司没有这样的零散渠道。”

    “但沪市终究是第一工业城市,商人手里仍然掌握着大量的棉纱,而且小型纺织厂虽然产量很低,却没有停止生产,只是价格要高出很多。”

    “请局本部利用沪市当地帮会和游击队的力量,从小散户手里收购棉纱和棉布,我可以协助储存和运输。”陈明翔想了想说道。

    虽然对第一百二十八师全军覆没的事情,他对山城政府的军事指挥机构充满了痛恨,可涉及到自己的工作,立刻就恢复了心态。

    他目前是整个国统区最大的棉布和棉纱供应商,也是军统局最主要的渠道来源,在正常的走私贸易中,一年输送到国统区的数量多达三万多件棉纱和上万件棉布,这是最主要的交换物资。

    去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光是和关外的走私买卖,就为军统局提供了数量惊人的棉布和棉纱,单位是以万件来计算的。

    可是,今年的情形非常不乐观,到现在关外也没有新的订单,棉花份额仅仅只够三个纺织厂用来生产物资交换需要的棉纱棉布,产量提升不起来。

    而沪市呢,日本人表面上遵守日本政府的新策略,要把占据的工厂发还给原厂主,但是,他们的归还是有条件限制的!

    好的纺织厂,日本纺织同业会采取并购和租赁的方式继续占据,归还的工厂,机器都被拆走了,导致接手后根本是个空壳子。

    再有就是棉花的问题无法解决,产棉区的收购权都掌握在日本商人手里,华商纺织厂得不到原料,也就没法生产棉纱和棉布。

    “都知道你在沦陷区的关系和能力,给了任务却不接,戴老板会不会不高兴啊?不如拖一拖再说,反正也没有给出具体数量和时间限制。”王真说道。

    “那也不能逮着我一个人往死里用啊?军统局那么多人呢,沪市除了有忠义救**的游击队,还有一个实力暴涨的沪郊情报站,都死绝了?青帮的杜先生,在这里也有着极大的势力,完全能够做好这点事情。”

    “我又不是神仙,想什么就能变什么,他们要是还不知足,把我这个站长撤掉算了,我能做的,不用说我都会做在前面,我做不到的,戴老板发话也没用!”陈明翔冷笑着说道。

    “沪郊情报站?这个机构我好像听说过,以前就是个情报组的编制,影响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再说,沪市这块地盘有我们一个直属站就够了,难道局本部还打算扩充力量吗?”王真惊讶的说道。

    “这个情报站成立的时间很长,当初是局本部用来给军统沪一区做增援的,为潜伏到沪市的同志们提供证件,为暴露的同志们提供保护和实施转移,并且搜集沪郊的情况,配合忠义救**游击队的工作,还联系沪市的青帮和商人,为国统区提供物资。”

    “沪郊情报站经营这么多年,势力也不小,眼下为了执行局本部的特殊任务,陆续增添了不少训练班的成员,基本上属于乙种站的编制。可笑的是,我这个直属站的站长,居然对此一无所知,戴老板对我采取了保密措施,想想都觉得不是滋味!”陈明翔说道。

    这是潘琦吾前些天来沪市,吃饭喝酒的时候说起来的,沪郊情报站将会执行局本部的计划,使用特券在沪市采购物资,收了自己学生二十万美元的过节费,怎么也得有点表示。

    陈明翔早先也知道这个情报站的存在,可当时的规模并不大,比情报组强不到哪里去,直到老师说起来,他才知道,局本部对这个情报站现在非常重视,已经是一个乙种站的规模了。

    沪郊情报站在沪市的力量也很强大,是局本部和帮会合作的关键机构,还和忠义救**有着密切联系。

    直属站对于忠义救**以及本地帮会,向来是不打交道的,走的是日军情报机构、驻军司令部和市政府等方面的上层模式,而沪郊情报站,走的则是底层模式,这样能够收到互补之效。

    “戴老板这么做也有点不符合规矩,沪市的确是很重要,成立别的情报机构也无可非议,但好歹要告诉我们一声吧?”

    “没见过有甲种站的存在,身边还藏着个乙种站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想要监督我们,还是制约我们?有个刘妮娜还不够啊,用得着天天防贼一般的和我们玩心眼?”王真对这样的做法也有点烦。

    “也不是你说的那么阴暗,况且老板的决定就是命令,我们没有商量的余地,直属站的工作性质只是情报方面,这是戴老板对我们的定位,其余的事情就交给沪郊情报站来操作。”

    “这个站可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水混的很呢,就是给直属站我都不敢要,以后就装作不知道,他们做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我给你说的意思,是让你心里有数,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我没有什么根基,还是躲远一些的好。”陈明翔叹了口气说道。

    为什么潘琦吾要单单提起这个沪郊情报站呢?这当然是有说法的!

    事情要从军统沪一区陈恭树时期说起,当时刚任命他的时候,书记是王义新,但是两人理念不合,王义新被陈恭树排挤走了,后来担任了戴老板的秘书,由此也能看出他的地位。

    这个王义新在军统沪一区覆灭后,被戴老板任命为沪市实验区的区长,遥控指挥沪市的军统力量继续和敌伪作斗争,军统沪市特别行动总队的工作,就受到了他的领导。

    还有一个是王新衡,前任港城情报站的站长,军统局少将,港城沦陷后回到山城,被任命为行政院下属的沪市统一委员会秘书长,这人与委座的大公子是同学,关系相当亲密。

    直属站是戴老板直接控制的甲种站,不管对内对外都是保密的,沪市这盘棋最显眼的棋子,就是沪郊情报站,双方都对这个机构伸了手。



第八百七十五章 调整布局 一
    “按照你这样的说法,戴老板不让直属站和沪郊情报站产生业务联系,实际上等于保护了我们的独立性?”王真问道。

    她也是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很快就平息了自己的不满情绪,戴老板怎么可能利用沪郊情报站来制约直属站呢?监视就更不可能了!

    直属站是整个军统局最大的地方站,陈明翔这个战略特工,不止是戴老板的学生,也是军统局的骄傲,他目前掌握的情报渠道是不可代替的,即便担心直属站成气候,那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现在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沪郊情报站极有可能是个烟幕。

    先是军统沪一区覆灭,紧接着是军统局沪市行动总队覆灭,直属站又是军统局的绝密,在外界的眼里,沪市已经没有军统局的区站了,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

    沪郊情报站就是用来吸引敌人注意力的,也是对军统局内部和外界的交代,当人们都在关注这里的时候,直属站就更加的安全了。

    “直属站是甲种站,沪郊情报站只是准乙种站,按照通常的游戏规则,他们只能作为下属机构,需要服从我的指挥,可这样做的同时,也就等于向整个军统局各大派系以及外界,暴露了直属站的存在。”

    “我们站最大的特色就是活动隐蔽,只收集情报,可以监视跟踪却不采取武力手段搞刺杀、破坏等行动,所以,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引起敌人的重视,要是被敌人知道有这么大的一个军统机构藏在沪市,那是极大的威胁。”

    “我之所觉得不是滋味,是因为在戴老板的心目中,我还是定位于一个战略特工,而不是掌控一方的甲种站长,沪郊情报站有这么大的变动,居然对我隐瞒了,估计是担心我和青帮的矛盾。”

    “这次局本部打算使用特券来购买沪市的物资,并且要大量走私棉布和棉纱,本来这种事情是要由我来主持,可戴老板却交给了沪郊情报站操作,我猜测是动用了青帮的力量。”陈明翔笑着说道。

    有些话还是不方便提前和王真说,他不介意在沪市增加军统局的机构,假如以后是他来当沪市的领导者,那这是一件好事。

    但陈明翔对自己的知情权非常重视,如果戴老板想要把他培养成为沪市未来军统局的中坚人物,自然要把整个军统局在沪市的运作告诉他。

    直属站是甲种站,身为站长,是军统局在沪机构最高级别的领导,而且未来是要把所有资源都进行整合的,他有权力知道这些内幕情况。现在看起来,结果并不如愿,戴老板更倾向于让他循序渐进。

    虽然只是一个猜测,但是以陈明翔目前的逻辑推理能力,基本就是事实的真相,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往往一些细微的环节,能够暴露出最核心的奥秘。

    “整个沪市的人都知道你和青帮不对付,因为张骁林的事情,两边闹得是水火不容,虽然张骁林是个汉奸,终究是青帮大佬,手底下的徒子徒孙很多,在帮内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你还把青帮控制的十六铺码头给硬夺了下来,变为华通贸易公司的势力范围,这可是人家操控多少年的地盘,这种事情不是矛盾,已经升格为仇恨了,按照以前的行事方式,打你的黑枪都不奇怪。”
1...202203204205206...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