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联煤号的库存压力大不大”盐泽清宣笑着问道。
是他出主意让陈明翔搞突袭的,没想到,陈明翔做的更好,直接利用煤炭就把事情解决了,因此,他对这家伙是非常的欣赏,沪市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专门负责搅局,约束警告那些不守规则的财阀们。
他问的这个问题也非常关键,财阀们即便再有钱,囤积居奇带来的财务压力也够难受的,生产煤球自然需要成本,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多,可这玩意是以万吨来计算的
“将军阁下,根据我的调查,沪市的三十多家联煤号,为了承担沪市每月多达一百万担煤球的销售,每月都要从华北地区输入五万吨煤炭,可长时间的只进不出,也造成了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
“他们的煤球储备不算多,可能只有两百万担左右,但煤炭是至少囤积了四个月,即便是价格再低,也不低于五百块一吨,他们没有兴亚院的煤炭补贴政策,还得承担皇军在华中地区的军费支出,这就是两千万。”
“我推测他们最低有一亿元的资金被占用,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流动资金,虽然他们三十多家,也扛不住这么重的负担。”陈明翔说道。
“你的计划是撑到十二月份,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这场戏不好演啊”盐泽清宣说道。
陈明翔要想完成一百万担的供应量,最少也得在十一月下旬,这个差距会导致两个月时间,沪市没有足够的煤球销售,对此引起的后果,兴亚院方面也是有些担忧的。
“将军阁下,我既然敢出这样的招数,接受帝国赋予的重任,就有撑下去的办法,这源自于对消耗量的调查,为什么我给每家的定额是半担煤球,而不是日常需要的一担煤球”
“沪市总消耗量是一百万担煤球,我逼着市民一个月只用五十万担煤球,这是因为现在还没有到冬季,半担煤球完全能够支撑一个月的生活,无非是少吃几顿热乎饭,总比没有煤球烧要好的多吧”
“说实话,市民对这样的现象,在冬季到来之前应该满足了,而且价格还便宜,这个时候还能享受这样的福利,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可进入一月份就不行了,沪市虽然是南方,气温照样很低,如果不能买到足够的煤球,会出现大问题的。”陈明翔说道。
一桌子人听到陈明翔的策略,顿时大为赞赏,这家伙每走一步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属于谋定而后动的方式,按照他的操作,那些商人到最后,肯定连死的心都有了。
不是联煤号想不到直接销售煤炭来破局,而是他们的思维是商人思维,从来都要谋求利益最大化,在他们的眼睛里,陈明翔也是个商人,哪有放着钱不赚,不造煤球出售煤炭的,这里面的利润最少差了百分之四十,都是钱啊
谁也没有想到,煤炭市场的价格战刚刚打响,陈明翔又把目光看向了食盐市场,津城港发来的两千吨食盐,很快就要登陆沪市和华中地区了。
谍网
谍网
第七百七十八章 行动指南
十六号全沪市的所有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大肆报道裕昌煤炭公司销售低价煤球的事情,并且点明了其中的关键,这是华通贸易公司总经理陈明翔,在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宪兵司令部、公共租界工部局和市政府的联合支持下做出的善举,是真心为沪市的老百姓谋福利。
一方卖煤球卖的是热火朝天,在市民的赞誉声中慢慢拓展市场,裕昌煤炭公司准备再开五十家煤球店,十一月份必须完成,新开的店铺中,三十家在公共租界,二十家在法租界,十家在南市。
陈明翔的资金方面没问题,有中储银行沪市分行作为后盾,要多少给贷多少,人也没有问题,卖煤球没什么技术含量,会看秤会算账就行。
一方却关起门来冷眼旁观,他们想不到陈明翔的操作方式会是如此简单,把沪市几百家煤球店关闭,咬牙切齿的苦撑着,等沪市煤炭市场大乱后再收拾残局。
三天后,货轮把几万吨煤炭运到沪市,分别运到了五个煤球厂的炭场存放,煤球厂因此也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为沪市增添了几千个工作岗位。
“是不是感觉我们直属站,整天忙碌这些民生物资的事情,有点不务正业了”陈明翔坐在家中的客厅里,一边抽烟一边说道。
华中地区的日军,自从九月份结束了浙赣会战之后,到现在为止,没有采取什么军事行动,两边还是在僵持之中,这就让情报搜集工作陷入出工不出活的局面。
日军不发动战役,就没有重大军事情报,即便是沪市的情报工作,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亮点,局本部派驻沪市的行动总队被破获,基本上就剩下了直属站这一个比较大的作战单位。
可直属站的人,陆续被分到了苏浙地区、华北地区和关外地区,市区只有少数人留守,在这样的情况下,未免产生了浮躁的情绪。
“我也是担心戴老板会有想法,四个情报处组建的时间都不长,到现在渗透的程度不够,还没有什么成绩,大家总不能只靠着你这个站长的功劳吃老本吧”王真笑了笑说道。
她的这点心理活动,绝对瞒不过陈明翔的眼睛,一方面是为这家伙考虑,一方面也是为直属站担心,局本部给站里的资源远远超越甲种站,甚至比分区的编制还要高,信任程度也是前所未见,这一切都是来源于陈明翔。
到现在为止,直属站四个情报处都没有寸功,她自己倒是没着急,可是她害怕戴老板着急,归根结底还是担心陈明翔受到影响。
“你们对特工的概念是片面的,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是特工的职能之一,军事固然很重要,但经济方面同样很重要。战争还要持续多少年,这一点谁也说不清楚,所有保家卫国的战士都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直属站是在利用日伪的资源,为自己的同胞们寻求撑下去的机会,比如说煤炭,为沪市的老百姓解决生存问题,比如食盐,会让华中地区多少家庭免于受到缺盐的威胁”
“从民国二十九年开始到现在,我的华通贸易公司为国统区输送了上亿元甚至几亿元的重要物资,其中包括了粮食、布匹、棉纱、药品、五金工具和轮胎等等,都是民生急需的必需品。”
“我敢说,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在委座的心里分量不输于战略情报,政府的统治需要经济基础,走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盈利。”
“我们承担着局本部的财务运转重任,有了我们,军统局的四万多成员才能安心的工作,这对抗战来说是什么样的成色对此,直属站全体人员应该感到骄傲”陈明翔笑着说道。
到他这种层次的特工,已经超越战略特工的身份了,因为他是等同甲种站或者分区长的领导,重量级的领导,对军统局来说就是封疆大吏,地方站中还没有几个能和他相提并论。
随着身份职务的变化,他的眼界也逐渐有了变化,视野和以前也有所差别,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了。
前期立下的诸多功劳太耀眼,后期想要再度立下大功,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他这段时间侧重于经济事务,也属于剑走偏锋,换个角度立功。
陈明翔从来不会怀疑戴老板的能力,华北地区和关外地区,几乎是空白区域,两个情报处脚跟还没有站稳呢,想做出成绩谈何容易要是连这点耐心都没有,戴老板也不会是军统局的掌舵人了。
“我认为具有浮躁心理的,不止是站里的人员,四个情报处的人员也存在这个问题,大家有点焦虑,有点找不到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犯低级错误。”王真说道。
“现在的形势和以前相比不太一样了,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兵力受到严重限制,军事行动大多数都在华北地区,他们在巩固自己的占领区,对腹心的地下党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对有着重兵集结,地形又占据优势的山城政府,并没有能力实施大战役。”
“所以,我判断在短时间内,还将保持这样的格局,即便是军事行动也不会有太大的规模,一切都要看日军在南洋的战争变化,双方暂时维持了平衡,天平到底向哪边倾斜,靠的是外力的施压程度。”
“再重要的情报,也来自于长期积累打下的基础,直属站各情报处,首先是不放弃监视日军和伪军的日常言行,这是最基本的工作,一处和二处尤为重要,他们靠近国统区。”
“其次是要把目标针对沦陷区的汉奸和特务人员,开始扫清威胁自己身边的障碍,就像我铲除小岛成子。”
“耐心的守候,谨慎的探查,周密的布置,把自己和下属们沉入水底,不要漂在水面,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特别是关外情报处和华北情报处。”
“直属站所有部门尽可能减少刺杀这类行动,以策反和诱降为主,你把我的这些话,传递给直属机构和四个情报处,这就是工作的指导方向,小心,切记”陈明翔说道。
谍网
谍网
第七百七十九章 本部动向 上
看到戴老板从汽车里下来,站在窗口的潘琦吾不由得笑了,他是在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在国统区棉纱价格一路飞涨的情况下,陈明翔居然为军统局提供了一万件棉纱,这也引起了山城纺织业的轰动,刚才戴老板就是被叫到了委座官邸。
“局座,委座对我们走私回来的棉纱,有什么明确的指示吗”潘琦吾看到戴立进来,急忙站起来问道。
“不是委座召见我,而是夫人召见我,孔家那个二世祖和不男不女的小姐,盯了我们的棉纱,求夫人出面给我施加压力,想要低价把棉纱全部吞掉,也不怕撑死”戴立冷笑着说道。
孔部长的产业中也有棉纺厂,自然对棉纱非常敏感,听到军统局从沦陷区换来了棉纱,孔部长的少爷小姐就动了心思。
但是军统局和财政部的关系很糟糕,孔部长因为林世良的事情,最近一直在打压军统局,委座签字的特别费用,也总是拖拖拉拉的不肯支付,惹得戴立还告了一状,双方简直是水火不相容。
孔部长压不住戴立,拿军统局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是不想失去这么一大笔财源,八千多块钱一件的棉纱,纺成棉布能大赚一笔,于是就想着利用小姨子的关系。
“夫人没有逼着您把棉纱全都给孔部长家里吧”潘琦吾有些担心的问道,他可是知道夫人非常宠爱孔部长家的外甥和外甥女。
“幸亏我早有准备,夫人的意思当然是向着自己的姐姐和姐夫,可听到这批棉纱已经被宋部长给预定了,也就没再说别的,还向我道了谢,感谢我支持宋家的棉纺厂。”
“一个姓孔,一个姓宋,亲疏远近还得分出来,姐姐虽然是亲人,难道兄长就不是了遇这样的亲戚,夫人也是很为难的。”戴立说道。
戴立何等的智商,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对孔部长一家子的贪婪程度,他比谁了解的都清楚,于是就直接给美国方面的宋部长发电。
宋部长和戴立的关系非常好,这也是通天的门路,戴立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层联系,有了什么资源,优先提供给宋家,无论多大的风雨,对方也能给他罩得住。
国统区遭受日军和汪伪政府封锁,棉花和棉纱的供应日益艰难,棉布的行情一路走高,宋家的棉纺厂正在发愁棉纱呢
接到这个消息,宋部长当然是喜出望外,他可不怕孔部长,甚至两人的关系更加恶劣,他直接就以自家的名义一口吞了八千件棉纱。
估计孔部长听到这样的结果,也只能对着军统局的棉纱干瞪眼,这个舅子不是好惹的,两人要是真的争执起来,谁也奈何不得谁。
“春风的意思是,到明年的新年,他都不可能再给局本部一件棉纱了,运作好这一万件棉纱,我们最少能够得到两千多万,财务压力降低了很多。”潘琦吾说道。
“春风也实在不容易,这些棉纱可是从关外换来的资源,为此承担着三万件龙头细布的任务,刚开始生产,就把棉纱运到山城,背负的压力可不小。”
“前几天为了收拾小岛成子,还安排了明月参加了一次行动,把整个沪市都搞得天翻地覆,如果不是明月汇报,我还不知道他居然和川岛芳子有联系,特工能混到这份,可谓是传奇了”戴老板笑着说道。
川岛芳子和小岛成子,说起来都是陈明翔的前辈特工,经验丰富手段狡诈,可风水轮流转,两个大名鼎鼎的女间谍,都栽到了陈明翔的手里,一个被打落尘埃面临杀身大祸,一个被钱所迷,成了他的合作伙伴,想想也是感慨万分。
“情报处请示,要不要对刘妮娜实施收网,她现在已经把密码破译方面的专家,给迷得神魂颠倒了,再这样下去,我们会损失很多技术方面的机密信息。”潘琦吾说道。
刘妮娜潜入到山城后,联系了当地的日本特务,取得了身份证明,以下人的身份打入山城政府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一位专家的家里,以她的姿色、魅力和手腕,很快就把这个专家给迷倒了。
幸亏春风把这个情况及时汇报,局本部经过仔细排查,锁定了很少出门的刘妮娜,要是发现的晚,这个专家很可能就被她给策反了。
“抓捕她其实很容易,可你告诉情报处,要设计好怎么安排她回到沪市而不被怀疑,这个女人对军统局很有价值,她自身就是日本情报机构的成员,有春风不具备的优势。”
“对了,明月前几天发电说,春风打算在陕省的长安组建一个贸易行,以采购食盐的名义与地下党根据地接触,借此可以帮助局本部的特工进入根据地潜伏,这件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戴立说道。
陈明翔早就有这个计划,但是直到第二次从津城回到沪市,才允许王真给局本部发了一封试探性的电文,询问戴老板对此的看法。
他可不知道,戴老板一直想要往根据地安插耳目,可惜却始终无法如愿,平心而论,这个事情的难度有点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自发的监视可疑分子,外来人员想要扎根,那几乎是难似登天。
陈明翔愿意着手操作这件事,戴老板正是求之不得,一方面是对这家伙的态度极为欣赏,一方面是对这家伙的手段相当信任。
为此,局本部专门挑选了一批骨干加紧培训,熟悉根据地的情况,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熟悉当地的方言,可自从一封电文后,春风居然没动静了,他就有点着急。
他和山城的老头子一样,把地下党视作洪水猛兽,认为是山城政府的最大威胁,堂堂的军统局,在对手的地盘连个潜伏人员都没有,这简直是他自身的耻辱。
“最近一直都没有提这件事,他正在和沪市煤炭商人打煤炭价格战,可能还没来得及进行操作,我猜测这件事有点太敏感,他放不开手脚,说不定这时候心里正在犯嘀咕呢”潘琦吾笑着说道。
第七百八十章 本部动向 下
要说军统局的家规,那就是戴立的家规,想要在军统局混,一是不能接触地下党,二是不能接触中统,后果都同样的让人畏惧,轻则失去前途,重则撤职查办。
戴立也知道陈明翔为什么犯嘀咕,不愿意再继续这个事情,关键还是他自己的原因,把下属们的胆子都给吓怕了。
人家宁愿不做不错,也不想冒着风险为局本部帮忙,往延州根据地安插特工,关他屁事啊
陈明翔自从加入军统局以来,做出的贡献太大成绩太好,他只要把精力放在日本方面和汪伪政府方面,继续挖掘情报,等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肯定会被授予少将军衔和青天白日勋章,这是老头子内定的,戴立都改变不了
有这么好的前途,人家何苦非得趟这趟浑水,自己主动凑去和地下党接触,搞的吃力不讨好还遭到怀疑,这是何苦来哉
“犯个屁的嘀咕,你告诉他,我没得疑心病,只要是对付地下党的事情,我只会给他记功不会给他记过,这个计划要尽快落实,疑神疑鬼的,我看他是犯了疑心病,年纪轻轻却暮气沉沉,让他抓紧时间落实”戴立笑着说道。
您的疑心病还轻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