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煤炭、运输、生产场地这些重要的环节,在三天时间内都解决了,说起来日军的办事效率真是很高,要是换做金陵政府那些官僚,估计三十天都办不下来!

    自己所担心的问题,现在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

    当然是利益分配了!

    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提供资源,当然是看重陈明翔的赚钱能力,想要和驻沪宪兵司令部一样,获得长期的丰厚收益。

    “要想把沪市的煤炭行情拉低,我每个月最少要销售一万吨煤球,每吨的利润大约是两百元,等于两百万中储券,宪兵队能够获得两成,也就是四十万中储券。”

    “例如华北地区的棉花收购价格大约是八十元,运到沪市就是两百四十元,刨除运费,每月一万担的盈利是一百万,宪兵队提供帮助,可以拿到四成,同样是四十万。”

    “再比如食盐,从津城地区出货一吨成本是三十八块钱,盐税大约是三百元,但是如果运到华中地区,每吨销售大约是三千二百块,除去各项开支,每月两千吨就等于纯利是五百万,按照三成的分配,等于是一百五十万!”

    “我敢这么说,如果宪兵队能够放开限制,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我每月可以支付给宪兵司令部最少两百万,只会多不会少!”陈明翔说道。




第六百八十六章 北方织网 九
    华通贸易公司北平分公司的津城办事处,就在原来英租界的小白楼,曾经是一家英国公司的驻地,宪兵队白给了陈明翔,并且还给了两个洋行旧址,用于开设绸缎庄和茶叶铺,拨了两辆汽车和四辆卡车。+∧八+∧八+∧读+∧书,o

    陈明翔给矢野音三郎十万美元,村野直弘是两万美元,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这些没收的英国商人资产,就是宪兵队的一点“诚意”!

    北平分公司办事处,在津城港附近找到了一家货场,这里原本是一个美国商人建造的,里面有几个大仓库,给来往津城港的货物做转运和短期储藏,宪兵队把这里划给陈明翔,连附近的土地也一起办了手续。

    “你们几个盯着这件事,关键是水电和电话,机器还没有来之前,先招募人手整理场地,把煤炭和黄土运过来等着开工,去港口运点煤灰渣铺铺路。”陈明翔在货场说道。

    “老板,我们已经在津城找到了六个煤球厂,全都是用机器制造煤球,一台煤球机一个小时能出六到七担煤球,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那就是大概一百四十多担,三十台机器全开,每天就是四千多担的产量。”办事处经理孙定新笑着说道。

    “还不止,我需要每月制造二十万担煤球,这才能刺激到沪市煤球价格,换句话说,津城每天的产量不能低于七千担,我希望是一万担,为此,新的煤球厂我采购了三十台最新型的煤球机,四天后就能抵达津城港。”

    “这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分为三班倒,最多只能上八个小时,一台机器需要四个人运料,两个人盯着,四个人把煤球运到存放场,这就是三百人,按照三班就是九百人。5∞八5∞八5∞读5∞书,←o≈”

    “码头有装卸工,我们倒是不用管,可煤球厂的煤球装车和卸煤炭,那也得需要不少人手,这样,你们招募一百名装卸工人。”

    “工资待遇方面,每月给五十元联银券,早中晚各管一顿饭,玉米面窝头和咸菜,还有大米稀饭管够,每人每月福利是一斤粗盐、一斤蔗糖、一条毛巾、两块肥皂和十盒火柴。”

    “腾出两排仓库做宿舍,这里距市区很远,总得有个休息的地方。还有,我让货轮运点碎末子茶叶来,每天烧足够的开水,每人发一个茶杯。”陈明翔想了想说道。

    做生意是为了更好的执行任务,钱本身对他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因此,对那些为自己赚钱的工人,他向来厚待。

    自己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帮助他们,条件就要搞得实惠一些,这点东西对自己还算个事吗

    可是,对工人来说就相当重要了,盐、糖、毛巾、肥皂和火柴,那都是管制物资,是要每月配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

    “老板,咱们家的待遇未免也太好了吧甚至还每月发福利,福利顶的上半月工资了,整个津城的工商业,也没有几家敢这样做的,会引起商会和各家工厂不满的!”

    “我们这几天走访调查的情况是,当地最好的纺织厂或者化工厂,一年下来工人的工资也就是三百块左右,这是最高的收入了,普通工人的年收入不到两百元,苦力的收入一年不到一百元。”

    “我们这样的煤球厂,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一个月给二十块钱工资就足够了,一年居然给六百块,加上福利还得翻一番,这都赶上沪市的纺织工人年收入了。”孙定新有些为难的说道。

    他被陈明翔开出的一连串待遇和福利惊得不敢置信,你是资本家啊,这倒像是在做慈善,三班倒,管吃管喝不说,每月还给那么多的紧缺物资,我们来津城是赚钱的,不是来撒钱的。

    “屁话,这特么是联银券,比中储券还差了一个档次呢,现在的物价都乱成什么样了,二十块钱,平津两地的棒子面,每斤还五毛五呢,大米一块五小米八毛,你还和沪市比,沪市二十块钱连三斤大米都买不到,你让工人们等着喝西北风啊”

    “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给了我们一千万联银券的扶持,一千人一个月才五万块钱,这点福利也就是十块钱,一个月算六万块好不好,一年算八十万好不好,那还得十二年时间呢,我们在这期间能赚多少钱”

    “再说了,以后我们有的是盐,我已经和宪兵队说好了,在长芦盐场搞几个定点,按照每吨五十块钱,一个月发一趟船,两千吨食盐的配额,这是什么概念盐都不用花钱买!”陈明翔说道。

    他在华北就盯住了三样东西,一是煤炭、二是棉花三是盐,只要把这三样玩转了,那可是不得了的财富,尤其是最不起眼的食盐。

    国统区那边缺盐缺的厉害,盐场基本都在沦陷区,被日伪给控制着,实际上是被日本人控制着,价格也是涨的厉害。

    听说去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就从长芦盐场抢走了四万四千多吨盐运到日本,成本是三十八块,可日本人只给二十块钱,产得越多赔得越多。

    陈明翔有华北联络部和宪兵队的帮扶,盐税什么的统统不管,就是盐场的五十块钱成本和运输费用。

    运到华中地区的沦陷区和国统区,他更不交盐税了,这是自家的地盘,表面上他似乎在faguonancai,可实际上却是为了解决盐荒问题。

    按照日军的物资统制和配给,一个成年人一月有一斤盐,可实际上呢,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下属的盐业公司,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运输能力,军方的船只都忙着往日本输送重要物资,对沦陷区的需求置之不理。

    沪市的日本侨民每人能够得到每月一斤精盐,沦陷区的老百姓,一户一个月才一斤盐,民国二十九年粗盐一斤就是一块六了,到现在,翻了一番都不止,盐从来都是暴利行业。

    “这可太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盐场,等于是有了聚宝盆摇钱树,光是这块收入就非常惊人了。”

    “原来食盐是薄利多销的行业,现在实施了物资统制,利润翻着跟头往上涨,我敢说,到年底不涨到五块钱一斤,那都见鬼了。”孙定新说道。11



第六百八十七章 分好处 上
    “我明天就返回沪市,收拾一下尽快去关外走一趟,关于煤球厂和盐场的问题,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孙经理,你在英国洋行做了二十年的进出口贸易,我相信这点事难不住你。”陈明翔说道。

    津城港或者说整个津城地区,是华北地区商业网的核心命脉,也是北平分公司的重中之重,不但要负责煤炭和盐这两项事务,还要负责把津城的物资输送出去,把华中地区的物资输入津城,华北地区的货物大部分也得从津城港输出到华中地区。

    选择孙定新这个在洋行担任多年高级经理的人来组建办事处,陈明翔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为此,他开出了六十万中储券每年的高薪。

    沪市工人的月薪才六十多块不到七十块的样子,孙定新一人,等于一万个工人一个月的总薪水,这个待遇不可谓不高。

    “老板,您这刚来平津地区才几天时间,走得有点仓促了吧”孙定新很是不理解的说道。

    华北地区这么大的业务量,简单的在平津两地走马观花转一圈,接着就要回沪市,有没有搞错啊

    “贪多嚼不烂,你们北平分公司能把平津两地先梳理清楚,也得最少两三个月时间,整个华北地区的宪兵系统都没有阻碍,北平和津城的宪兵队全力支持,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的货物搬运许可证也拿到了,公司的大方向我也告诉你们了,难不成还要我盯着你们干活”

    “我在新京还有一个分公司呢,做老板的也不能厚此薄彼,你盯紧了煤球生产,九月中旬我还会来的,到时候拿不出成绩,咱们就得算算账了,二十万担煤球,差一担都不行。”

    “还有,我给煤球厂制定的规矩,你们办事处不能打折扣,必须要分毫不差的执行,如果我发现走歪了路,看我怎么收拾你们。”陈明翔说道。

    “每个地方的商人都对自己的地盘看得很紧,我们北平分公司的业务,肯定与他们有冲突,在利益驱使下,或许会有一些出格的手段。”孙定新说道。

    这就是行家的价值,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办事处还没有开张呢,先算到本地商人和外来商人的矛盾。

    煤炭、棉花和盐,那都是沦陷区最紧缺的物资,日军即便再贪婪,也不会把整个行业全部都垄断,总得允许一部分人参与进来。

    日本需要煤炭,华北地区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也需要煤炭,棉花和盐也是一个道理,日本帝国主义政府的意图,是把华夏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后勤供应基地,因此,目前这个阶段,不会把当地的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看到失败的迹象。

    能够得到日军许可,做这种买卖的商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不是汉奸就是汉奸的关系户,他们不是善男信女,下三滥的手段一点也不奇怪。

    “我就怕他们没胆量,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正好给这里的行业搞一次大洗牌,光是华北联络部和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就这三天时间我花了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你以为我钱多的没地放了”

    “津城宪兵队会派一个宪兵班到煤球厂值班,每人每个月是五百块钱的补助,我倒是忘记了,你在煤球厂搞个小灶,从日租界请个厨师,他们要在这里吃饭的。整理出一个休息室,买几组沙发和茶几的放上,茶叶和香烟也不能中断,反正咱们家有的是。”陈明翔说道。

    进入华北地区的主要商品,就包括了茶叶和香烟,茶叶方面有苏杭二洲两个稳定的货源,香烟虽然有点紧张,可每个月搞几箱出来是没问题的。

    等到皖省的卷烟厂投产,这种情况可以大大的得到缓解,皖省的庐州收购站,正在谯城建设烟厂,直接采购许昌烟叶,这将成为外销的主力产地。

    他为什么要着急返回沪市呢

    晴气庆胤给了他两个重要情报,山城政府的苏鲁战区和地下党根据地要遭受到大扫荡,这可是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生死的大事,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搜集情报,赚钱是次要的,只是辅助的手段。

    来到津城的第三天上午,陈明翔乘坐日本陆军的运输机返回了沪市,津城宪兵队长村野直弘亲自到机场送行,两个半小时后,陈明翔乘坐的飞机降落在虹桥军用机场。

    宪兵司令部的车已经在机场等候了,庶务课的田中大佐亲自来迎接,陈明翔新开辟了煤炭这方面的财源,宪兵司令部又增加了收入,他当然很乐意跑到机场迎接财神爷。

    “田中君,打电话让公司的司机来接我就行了,还麻烦你亲自来接,真是不好意思”陈明翔笑着说道。

    天津宪兵队与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有电台联系,告知特高课陈明翔到达虹桥机场的大致时间,实际上也没等多久,半个多小时而已。

    “木下将军对你在平津两地的活动非常关注,特别是关于煤炭的事情,他在司令部等着你呢,先不要回家了,中午我们一起吃。”田中大佐说道。

    为什么关注就不要说了,反正宪兵司令部总要占据一定的份额,蚊子再小也是肉,何况这是一项长期的收益。

    来到宪兵司令部,陈明翔把在华北地区的活动,特别是与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的交易情况,详细的做了汇报。

    “我要把煤球价格从三十块每担,拉低到二十五块钱每担,必须要给下游每担赚五块钱的利润,加上成本费用,等于是平进平出的。”

    “市政府方面补贴我两百元中储券一吨,一万吨的配额就是两百万,这就是目前的所有利润,具体分配是,我们宪兵司令部、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和沪市的衙门,各自有两成的份额,大约每家能拿到四十万中储券。”

    “余下的四成八十万,要算到在津城建煤球厂、买机器和在沪市搞煤球店的投资里面,我要赚钱,就得等到明年价格拉回到三十元每担,至少年前我是没有利润的。”陈明翔说道。



第六百八十八章 分好处 中
    与华通贸易公司动不动每月几百万的分红相比,煤球行业分的这点利润真的太不起眼,不但木下荣市有些失望,在座的四大课长也有些心凉,陈明翔这次到华北地区,成绩有点不尽人意啊

    可他们也不能抱怨,煤炭这玩意,还真是有门道的,煤矿是在华北地区不是在华中地区,一吨就要几百块,煤球厂有水电费、人工费和建设费,再加上动用货轮长途运费,确实不怎么赚钱,看的就是个长期的稳定收入。

    瞧瞧,陈明翔已经把这伙日本宪兵喂的吃撑了,连四十万的分红现在都不放在眼里,好在他还有别的连环后手。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陈君为我们宪兵司令部带来每月四十万的收益,今天中午我请客,咱们到云华酒楼吃一顿,那里是陈君扶持的地方,听说日本菜做的也不错。”木下荣市说道。

    “将军阁下别着急,我还和津城宪兵队敲定了食盐的贩卖,从长芦盐场购买一吨粗盐的成本是三十八块钱,盐税三百元,运到华中地区每吨能够卖到三千二百块。”

    “除去运费,一吨大约两千五百元,我的配额是每月两千吨,等于是五百万元的利润,我给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三成,也给咱们宪兵司令部两成,每月就是一百万”陈明翔笑着说道。

    在座的五个宪兵高官顿时来了精神,这就有些意思了,煤炭和盐两项加起来就是一百四十万,等于每个月华通贸易公司给宪兵司令部的一半分红。

    随着陈明翔的纺织厂迁往苏洲,棉纱和棉布的产量等于零,华通贸易公司和国统区的走私数额也随之大幅度下跌。

    眼下每个月宪兵司令部才有一百多万的分红“而已”,如果加上这笔钱,基本上能恢复以前的数额,不能不让人感觉心情愉快。

    “我就说嘛,以陈君的能力,到了华北地区肯定会大有作为的,我说的没错吧”田中大佐笑着说道。

    “陈君的确做得相当出色,居然想到了华北地区的食盐资源,华中地区的盐价可是不断上涨的,你在华北地区还有别的收获吗”木下荣市也很有兴趣的问道,他可是最大的受益者。

    “那要看华北地区的反弹力度有多大,再有就是涉及到华通贸易公司的问题了,我打算把华北地区的棉花运输到苏洲,变成棉纱和棉布用于兑换,这样可以保证以前的利润不会降低,而且还能增加一部分。”

    “可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金陵政府和华北政务委员会,包括派遣军总司令部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大家相互之间,关系有些微妙,我也不敢说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陈明翔说道。

    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两个情报,但这个事嘛,就不方便和你说了,要到云华酒楼吃饭正好,省的我专门找郑同辉了。

    “什么关系微妙,陈君你说的也太客气了,无非就是各自护着各自的地盘,不想让自家的利益落到外人手里”
1...131132133134135...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