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沪市的煤球缺乏是事实,日本商人即便向日本政府告状也没用,这件事得到了日军派驻机构的支持,他们还想在这个行业混,那就要遵守我的规则”陈明翔笑着说道。

    “做得漂亮既然宪兵司令部和兴亚院华中联络部都支持你,市政府也会有相应的优惠条件匹配,我给你每吨煤球补贴两百元,前期要把价格砸到二十五元每担,让那些黑心商人吐血,然后要把价格稳定在三十元每担,不能再高了。”陈恭波咬牙切齿的说道。

    煤球不是蜂窝煤,而是核桃大小的圆球,以煤炭粉末和黄土加水,用一定比例制造出来的,目前的售价一吨六百元,也就是二十担。

    市政府一吨煤球补贴两百中储券,等于是砸到了每担二十元,销售每担二十五元,陈明翔还有一百元的盈利,但一吨煤可不是出一吨煤球

    沪市的人口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四百万人口,公共租界占据了一百五十八万六千人,法租界占据了八十五万四千人,加起来就是两百四十四万人,这是市区范围内的人口。

    按照五十万户来计算,一个月每户人家哪怕只用一担,也是五十万担,想要撬动整个市场的价格,最少要拿出二十万担煤球投入市场。

    大致也就是每月最少一万吨煤球的概念,也就是每月最少七八千吨煤炭的基础,需要两百万中储券的补贴。

    这点钱对陈明翔来说不算多重要,对市政府的财政来说也完全负担得起,不够了就从中储银行再拨款,银行就是金陵政府自己开的。

    只要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和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洽谈好,直接把煤炭运到津城港装船,然后再运输到沪市,来回也就是十天时间,一个月可以运三次。

    陈明翔新船队的运输能力大约是十万吨,拿出几艘船一个月运来十万吨煤炭,就能把整个市场价格拉低到吐血的地步。

    华北地区凤凰城的开峦煤矿,年产量七百万吨,这点数量不会对日军的煤炭使用构成威胁。

    “市长阁下,为了引起日方对煤荒问题的高度重视,我建议由市政府向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再次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日方切实解决煤荒问题,为我下面的工作铺路。”陈明翔说道。

    师出有名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操作这件事,肯定会影响到日本商人的利益,那些该死的日本财阀,肯定要对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施加压力,但市政府只要对日本方面表态强烈,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这个事情没问题,我身为市长,对沪市的稳定那是责无旁贷的,明天我继续找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太田泰治将军洽谈,还要去驻沪总领事馆洽谈,声势一定要营造到最大。”陈恭波笑着说道。

    这里面的门道他心里很清楚,日本方面也要重视市政府的意见,市政府越是不满意,日本方面的可操作性就越大。

    “陈专员,你要是插手沪市的煤炭业,肯定要成立一家煤炭公司,能不能给我也分点利润,我做你公司的下游批发商行不行”莫果慷在旁边说道。

    煤炭供应在沪市是长期而稳定的产业链,她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只要挂靠在陈明翔的公司下面做批发商,一个月赚十几万中储券不成问题。

    关键是,这种钱赚的太轻松,陈明翔可是陈恭波的心腹嫡系,她甚至连本钱都不用出,只是在社会局注册个空头公司,找两个人专门倒卖煤球的分配指标,就有零售商自己找上门来送钱。

    但是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来,陈恭波对她是非常宠爱的,身为秘书,直接在办公室就说这样的事情,另外呢,也证明她也没有拿陈明翔当外人。

    “简直是胡闹,明翔搞的这个煤炭公司,是为了给我解决难题,为了给沪市的民众解决生活燃料,属于福利方面的企业,自身也赚不了多少钱。”

    “他除了要和日本人周旋,还得打通华中和华北两地的关系,纯粹吃力不讨好,自身扛着很重的压力,你就别打煤炭这块的主意了。”陈恭波貌似很不高兴的说道。

    跟着金陵政府的二号人物外加沪市的市长,还能缺钱花

    这话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莫果慷的话刚说完,陈恭波就有点尴尬了,觉得自己被她损害了形象,有没有搞错啊

    陈明翔之所以插手煤炭行业,不是看重这点利润,他的华通贸易公司每月的盈利都是几百万中储券,不缺这点钱

    人家这是在给我出力呢,只要市政府做好这件事情,我这个市长就能赢得民心,这叫什么这是政绩

    现在刚刚开始操作,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就要伸手捞好处,这种做事方法,叫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你要做批发商,和卓贤和和冰贤两姐妹万一也要做批发商,那陈明翔怎么办,合着忙活这么长时间,全都为我做贡献了

    谍网

    谍网




第六百七十四章 煤炭背后的问题 下
    虽然陈恭波的态度似乎很坚决,但陈明翔却不能把这样的话当真,莫果慷既然说出来了,不从自己的煤炭公司给她分点好处,肯定会得罪她。

    作为市长秘书的莫果慷,仗着是陈恭波的情人,大肆收受贿赂,插手财政和人事,包揽市政府的工程,说句实话,她根本就不缺钱。

    但是贪婪的性格,让她不放过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一旦发现能够插手的事务,她就会毫不犹豫的伸手。

    问题在于,今天的场合不对啊

    假如是在她的办公室或者家里,讨论这样的话题那倒是无所谓,私下里这种事情不叫事,可当着陈恭波的面就提要求,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陈恭波是曾经出任山城政府军政要员,执政过赣省的人物,再怎么惯着她,也是堂堂的市长,也得要形象也得要脸

    面。

    “市长阁下言重了,煤炭行业对于沪市的民生需求市场来说,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等我的煤炭公司运转起来,确实需要一部分批发商作为中间环节,到时候跟我开口要好处的人肯定不少。”

    “市政府那些老资格的政府官员,眼光都毒辣的很,出力的时候可能不见人,等开始有收益的时候,他们就会仗着老资格,倚老卖老的找上门来要求分块蛋糕,我对这群人也觉得头疼万分。”

    “既然莫秘书愿意帮助我分担一部分压力,我是求之不得的,我看就这么说定了,莫秘书先向社会局递交公司注册申请,准备一部分押金,然后就等着我的消息吧”

    “煤炭公司从开始运作到正式投产,再到把货物冲入市场,怎么也得一个多月时间,过两天等到市政府方面和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洽谈好,我就到津城走一趟,敲定煤炭的问题。”陈明翔笑着说道。

    看到莫果慷有些下不来台,他急忙出言解围,这个女人是他维持和陈恭波密切关系的重要纽带,千万得罪不得。

    不就是一点卖煤球的收益嘛,有莫果慷的帮助,市政府的煤炭补贴会源源不断进入自己的钱包,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陈恭波总不能看着莫果慷捞钱,不给自己一点回报吧

    按照陈明翔的打算,不止是莫果慷,就连和卓贤和和冰贤姐妹,也得在沪市开设几家煤球店,多少总是一笔收入,这玩意想赚钱不难,关键就看货源是不是充足,价位是不是合理。

    陈明翔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首先,只要陈恭波的三个情人都参与到自己煤炭公司的中间和下游环节,这就等于有了陈恭波的全力支持,而且是没有原则的支持,否则,他这个市长的吃相就太难看了。

    其次,沪市的那些政府官员,早晚都得开口要参与煤球销售业务,坐着都能收钱的事情,他们能放弃吗

    别看煤炭行业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他们连句屁也不敢放,但是在自己手里,他们还真敢开口,一点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这时候陈恭波就得站出来为自己撑腰,警告这群人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分,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

    陈明翔眨眼间就已经算计好了,这群人想要进货,就专门走莫果慷的批发公司,倚老卖老,你拿到莫果慷面前试试

    “明翔你放心,这些市政府的官员想要分润一块利益,你就让他们到我的批发公司去拿货,我倒要看看他们谁敢叽叽歪歪的。”

    “但我认为,要想尽快得到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支持,为我们的买卖便利,眼下的火候还不够猛烈,你得再添把火,这样,我打招呼让沪市的报纸制造舆论,向日本人施加压力。”

    “其实报纸早就打算报道这个事,煤荒是新闻也不是新闻,可老百姓很关注这种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再让几家报纸对市政府进行采访,效果就更好了。”莫果慷笑着说道。

    就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你都不用说,人家就知道该怎么做虽然分走一部分利益,可人家也实实在在的出主意出力了。

    两人就当着陈恭波的面,把事情敲定了,结果呢,陈恭波在一边喝茶抽烟,好像根本和他无关,这就是默许了

    随后,沪市的各大报纸,对现如今的煤荒现象开始激烈的抨击,不能明着对日本人开火,只说是大中联煤号的商人,掌握着大量的煤球资源,却囤积居奇想要靠着涨价大发横财,导致沪市出现严重的煤球缺乏,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市政府宣传处得到莫果慷的暗示,对新闻界报道煤荒的事情装聋作哑,只要不是单独针对日本人,言辞尖锐一点也不理不睬,近似于放纵的态度。

    陈恭波接受了沪市两家大型报纸的“采访”,为市民呼吁日本方面的石炭联合会以及大中联煤号,尽快向市场投放煤球,把价格拉低扭转这个危险的局面,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市政府“秉承民意”,向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再次提出抗议,并且和驻沪总领事馆交换了意见。

    为了引起日本方面的重视,陈恭波认为市政府出面还不够,还专门打电话,请求金陵的汪经卫,与梅机关协商这个问题。

    汪伪政府真的有这么好心

    错了,这首先关系到了汪伪政府的统治基础,要知道沪市的地位非常重要,是财政收入的半边天,这里绝对不能乱。

    再有,实质上,煤球问题不过是个借口,不过是个表面现象,这是汪伪政府和日本政府关于沦陷区物资统制的一次交锋

    物资统制是什么就是最简单的垄断,掌握物资的分配大权,谁都知道,垄断产生的利益是最大的。

    “陈君,沪市的煤荒问题越闹越大,汪主席甚至找到松井将军告状,事情惊动了内阁,东京的兴亚院总部,勒令我尽快消除影响,稳定沪市的社会秩序,这会影响到帝国的利益。”

    “我听木下将军说,你打算插手沪市的煤炭业,强行引入竞争,改变这样的局面,这样,我和你一起到北平,面见华北联络部的盐泽清宣部长,敲定这个事情,由开峦煤矿出煤,从津城港输送到沪市。”太田泰治说道。

    谍网

    谍网59162dexht



第六百七十五章 解决煤荒的对策 上
    原来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受到来自陈恭波的压力后,也担心沪市民众因为买不到煤球,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而引发沪市的动荡不安。

    他以联络部的名义,召集了控制沪市煤炭业的主要日本煤炭大户解决办法,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帝国的苦衷,尽快把手里的煤球投放市场,消除社会秩序的隐患。

    可是结果却让他恼羞成怒,大沪市瓦斯会社、石炭联合会和大中联煤号的日本商人们,对联络部提出的要求却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这种做法是严重的行政干预,会损害到帝国商人的利益。

    商人逐利是天性,要他们为帝国考虑这不是不可能,但是必须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事态要威胁到日本人的生活才算数。

    假如虹口的日本侨民买不起煤球,那倒是可以商量的,至于沪市的华夏民众,完全是他们敛财的待宰羔羊,是坚决不可以让步的。

    太田泰治中将被自己国家的商人气的七窍生烟,立刻把这个座谈结果,直接上报给了兴亚院总部。

    并且在电文中指出,沪市的日本煤炭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及帝国的利益,已经成为威胁沪市社会秩序的潜在因素,必须迅速采取手段加以制裁,否则,势必影响到整个沪市的稳定。

    偏偏这时候汪经卫在金陵又找了最高军事顾问松井太久郎和最高经济顾问青木一男,对沪市的煤荒问题表示严重关注,这两人就把金陵政府的态度转达给了大本营和内阁,也通报给了兴亚院总部。

    “是这样的,我担心沪市的市民,因为燃料发生困难而导致的生活不便,对帝国和金陵政府心生怨恨,万一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动乱事件,那将是帝国的重大损失。”

    “我身为市政府的外务专员和社会局副局长,对此负有直接责任,想要消除帝国和市政府的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煤炭行业具备影响力,掌握煤球的生产和销售话语权。”

    “向驻沪宪兵司令部汇报后,木下将军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答应为我尽快搞定煤球厂和机器,同时,我向海军方面租赁了一批货轮,准备从华北地区运输煤炭到沪市。”

    “感谢将军阁下的支持,我向宪兵司令部汇报一下行程,我们尽快出发去北平,木下将军本来要给我联系华北派遣宪兵队的司令官矢野音三郎将军,这样就得先等等了。”陈明翔说道。

    这些话主要体现的就是,他在这个事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并且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是要在太田泰治将军的心目中留下更好的印象,只要这个老鬼子在沪市待一天,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看。

    至于拜会矢野音三郎,早点晚点都无所谓,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取得煤炭购买和销售资格,这才是最重要的。

    “陈君不愧是我们帝国的好朋友,做得非常漂亮,时刻都能把事情想在前面做在前面,这是非常难得的。”

    “内阁和兴亚院对我和华中联络部提出明确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未来不会再发生这样的麻烦,并且授权我可以调用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我已经和盐泽清宣部长联系过了,他完全同意我的方案。”

    “我带你到华北联络部办理煤炭搬运证明,由开峦煤矿负责把煤炭用火车运到津城港,你再到津城拜会矢野音三郎也不迟。”

    “以前驻华夏宪兵队司令部的总部才是津城,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在北平,矢野音三郎之所以这段时间在津城蹲点,那是为了保障津城港的运输,日本国内的物资紧张,需要从华北抽调大量的煤炭和棉花,还有金属矿和粮食,其实他待不了多久,很快就要回到北平的。”

    “货款方面你不用管,煤炭运到港口装船就是了。我先用华中联络部的资金和华北联络部通过正金银行内部结算,然后你回到沪市,等到煤球销售完再和华中联络部结算就是了,这样还能落点实惠。”

    “鉴于帝国也非常需要煤炭资源,不能给你的太多,首批给你五万吨碎煤,运到沪市制造煤球投放市场,先稳定住沪市的局面,以后每个月可以拨给你三万吨。”

    “沪市的煤炭销售资格和搬运证明,我已经给你办理好了,名称那一栏等回来再填上,我和青木一男打过招呼,即便兴亚院撤销,你也不用担心会被撤销资格。”太田泰治说道。

    日本的煤炭商人,的确是把他给恶心坏了,眼看着没多久就要回国转入预备役,好好享受生活了,这些人偏偏就是要搞事。

    他也明白陈明翔的套路,就是以绝对优势往市场砸低价货,逼着那些囤积居奇的商人们把货物吐出来,目的就达到了。
1...127128129130131...3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