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诡墓异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傲世王

    老实说,这让我从小就接触关于这一类倒斗的传记和文献,对于这些方面的离奇诡异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当我真的遇到这种事的时候,我发现即使你做好了准备,往往的,离奇诡异的事情依旧会超出你的预料。

    接着头顶上矿灯昏暗的灯光,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很真实的感觉,这种活生生的真实感让我微微有些安心。

    说实话,在刚刚天降神石的碎片发挥功效的时候,脱离死亡威胁的我还是非常的狂喜,不过现在,我的心里却隐隐的有些担忧。

    在棺椁里那玩意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虽说有常人的呼吸,以及其他的一些生命体征,不过却并不像活人。

    而且通过那玩意儿的状态来看,早就已经没有人类的神智,似乎是以天降神石为目的而出手的。

    之前第一次对钱老出手,便是因为钱老手捧着天赐神石,而第二次对我出手,恐怕就是因为我的大腿上无意之间沾染了神石的一个碎片。

    可以说那玩意儿已经变成了被神石所驱使的傀儡了,我所担忧的就是,因为神石的力量我才愈合了可以说是致命的伤势,最终我会不会消失神智,成为被驱使的傀儡?

    以这块石头目前所表现出来的离奇诡异的能力来看,就连致命伤都可以轻松的治愈,迷糊常人的神智,甚至让常人的神智消失,供其差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我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我自己的身体之后,似乎没有发现什么异样,我的神志异常的清醒,倒是让我略微的松了口气。

    过了两分钟,在我调整好我的体能之后,我便缓缓的站起身,沿着对面的墓道走了过去。

    前面的这一个墓道依旧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千篇一律的石墙,整个通道依旧是掏出来的,我的脚下一刻不停,又是行进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前面突然豁然开朗。

    在我的面前,墓道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的溶洞空间,看上去并没有见过太多的加工,整个溶洞怪石嶙峋,充满着一股奇特的风味。

    而中央,就是有一个不知道多深的池子。

    我狠狠的盯着面前的水池,这里已经是这个通道的尽头了,盯着这个水池,就让我想起了我们进入这墓里的情景。

    都是我们通过水下的溶洞进来的时候,也是通过一片水洼上来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面前的这个水池底,恐怕就是真正的连通着外界的通道。

    我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旋即将呼吸的口塞带在了口鼻上,又将潜水镜带上,一个后仰扎了下去。

    跳水之后,我略微有些庆幸,也多亏了这气瓶质量好,不然的话,恐怕在棺椁里那玩意恐怖的开山裂石的怪力之前,早就被打爆了。

    现在气瓶只是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倒是并没有漏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管是气瓶现在的状态,还是气瓶里面空气的容量,都足以让我离开这里了。

    到了水下,我立刻能感觉到一股略微压抑的热流流传过来。

    在这池子里的水明显比起外面睡高出五度左右,不过接着这股热流,我倒是可以感受到热流流动的方位。

    这倒是让原本在水下看不清景象的我仿佛是多了一双眼睛,寻找出口没有头绪,现在倒也算是有些线索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暗流
    出口所连接的必然是外界,外界的水流温度应该是整个湖的平均温度相差不大,温度绝对不会有,这里面怎么高。

    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大团的热流之间,寻找着那一股从外界而来的那一股冷流,恐怕就是出口所处的方位所在。

    在水下缓缓的闭上了双眼,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我身上的每一个表面,用了不到一会,我的双眼便缓缓的睁了开。

    通过护目镜下,我的双目闪过两点金光,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的我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出口所在的方位。

    不单单是靠着水流,同时也结合了八卦八门的方位辨别之法判断,一定程度的缩短了我所找寻的范围。

    之前我所学的风水流派是传承与外八行中盗门倒斗一脉的风水相法,我的祖传一书《地相十法对于这八门的奇门方位虽然略有涉猎,不过却也仅仅算得上是皮毛而已。

    在如此深的水下缺乏参照物,就连辨别方向都很难,仅仅依靠我原先所掌握的风水术,想要有所发现几乎是不可能。

    不过在之前的几个月,我对于奇门风水还是研究了一些,两种我所掌握的风水术相结合,就让我有了眉目。

    随着一点点的下潜,我感觉冷流的流速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清晰。

    紧接着借着头顶潜水灯的光芒,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我的面前多出了一个不算太大的洞窟。

    从洞窟里,我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水流流动时带来的流动感。

    我长长的舒了口气,这里存在着液体的流通,明显就是通向外界的地方,到了这里的话,只要气瓶里面的氧气不被消耗殆尽,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了吧。

    只不过当我开始往洞窟里潜水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错的很离谱。

    洞窟里面的水流速度十分迅猛,对于我来说造成了巨大的阻力,刚开始的时候倒是还好,不过越往深走,水流的流动速度就越快,再加上身上所背着气瓶和侧面悬挂着装满了宝物的登山包,对于我的行动也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大概才进到中间的位置,我便发现我的身形丝毫不得寸进,在这暗流涌动的洞窟内,就如同一张大手死死的卡住了我一般。

    我的脸色旋即一白,气瓶中的气体有限,要是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冲出这个洞窟,恐怕我就只能困死在这里了。

    就算侥幸没有因为缺氧憋死,而是被水流带回了原先所处的水洼,依旧是难逃一死,那里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撑不了几天依旧会死。

    我长长的吐了口气,气泡咕噜咕噜的从我嘴中吐出,强定着让我不安的心神平静下来。

    在奋力的保持住身形的同时,我的视线稍稍的搜索了片刻,陡然间目光一亮。

    艰难的从我后背的包中抽出了一大团的塑料膜,从塑料膜里撕出了一把折叠铲。

    好在我有先见之明,视线将工具和这次下墓所获的宝贝分开用防水膜包在一起的,如果要是连同工具一起包在一起的话,此刻取工具的时候,估计这些宝贝全部都要被水泡了。

    紧紧的盯着顶端的溶洞墙壁,将折叠铲快速的打开,脚下微微一蹬,整个人快速的向溶洞顶端游去。

    按照我的估计,只要将溶洞顶端的岩石打碎,设法让掉落下来的碎石堵住我进来时的方向。

    只要这一头受堵,水流自然就停止了,就算封的不实,也可以在很大程度减缓水流的速度。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溶洞里面的岩石都经过水流的冲刷不知道几千年的时间,其表面上的石质已经变得无比坚硬。

    经过冲刷打磨后的溶洞一点缺口都没有,实在是不好击打,再加上在水的阻力下我所能发挥的力量也有限的很。

    虽然这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确实算不上太高明的办法,毕竟这个方法的成功率并不算太高。

    当我到了这溶洞的顶端的时候,才发现这溶洞的顶端比我想象的还要坚固一些,折叠铲在上面用力一划,也才只有一道浅浅的痕迹。

    这构成溶洞的岩石似乎比起建造墓室时所用的石料还要坚硬不少,实在不像是折叠铲可以打下来的。

    不过当下我所剩的办法也就只有这一个了。

    我半眯着双眼,视线紧紧的打量着面前的岩壁顶,看看是不是能够找到这岩壁的薄弱处。

    按照我的估算,恐怕在这里,我最多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搜寻,一旦脱的久的话,气瓶里面的空气就会耗尽,憋死在水底。

    视线一寸一寸的搜索着,当我的视线看到岩顶上的某一处时,我微微一滞,旋即整个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看来我的运气还是相当的不错,在我右上角的地方,有一个不小的裂痕。

    裂痕的边缘十分的光滑,似乎是在长年累月的冲刷之下所变成的,不过越是这样就越说明这裂痕深入岩壁。

    卡!

    我挥舞着手中的折叠铲,将折叠铲如同刀子一般锋利的尖端扎进去。

    当我的折叠铲扎进岩壁之后,我立刻可以感觉到岩壁的活动,很明显这一块的岩壁并不算特别的牢固。

    只是由于表面过于光滑,导致水流动的时候阻力很小,这才没有导致石块松动脱落。

    我的手上下快速的活动着,将手中的折叠铲越来越向石壁的缝隙里面伸去。

    我所能敲下来的石块越大,所能降低的水流速度就越多,如果石块的大小仅仅只有洞窟截面几分之一的大小的话,对于水的流速影响恐怕不会很大。

    按照我的估计,至少得有洞窟截面一半以上大小的岩石。

    在我的不断晃动下,裂痕沿着纵向慢慢的扩开,随着晃动的开始,整个岩石壁传来咔咔的声响。

    我的双目越来越亮,随着裂缝越来越大,很快的裂缝所覆盖区域就已经几乎达到了溶洞横截面的一半。

    到了这里我顿时松了口气,在这里我只耽误了五分钟的时间,时间倒还算是来得及。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返回
    这也多亏了这个溶洞并不算太大,将近是正圆形的溶洞,直径也就只有两米左右。

    要是这溶洞再大一些,那想要用这一种方法,还真的会困难不少。

    咔咔咔咔

    随着裂缝扩展到边缘,我的手猛的一使力,借着折叠铲的加长杆,竟然瞬间将这一整块岩壁上松动的岩石撬了下来。

    由于是在水下,石头落地的霎那我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在这一霎那间,我全身紧绷着,飞快的朝着远处游动着,随着溶洞上的山石轰然落地,我身后的地方已经被完全堵住了。

    在这身后的通道被堵上的一霎那,顿时感觉水流的速度缓缓的慢了下来。

    在失去了大部分的流速,我立刻感觉轻松了不少,我的身形也恢复了正常,快速的朝着出口的方向而去。

    又过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总算在前方看到了溶洞的边缘,旋即我加快了潜水游动的速度,两分钟后总算是离开了溶洞的范围。

    外界的水温远远比起溶洞内要凉的多,在游出溶洞的一霎那,我狠狠的哆嗦了一下。

    我缓缓的抬头,朝着水面上的方向盯去,这里是鄱阳湖,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

    这里的水域面积非常之大,还不知道我现在所出现的是鄱阳湖的那个水域。

    如果我现在出现的水域距离我们下水时的水域较远的话,那可是相当不妙的事情。

    就我现在这一身装扮,的确是非常可疑,不单单是一种的潜水设备,还有一个不小的包,如果碰到其他的人的话,怎么解释?

    潜水爱好者?

    哪个潜水爱好者下水不单单是背着一个氧气瓶,还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

    这样如果遇到别人的话,绝对是会令人心生疑惑。

    我脚下登游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不管在水面上会不会碰到其他人,现在都已经管不上那么多了。

    按照时间上的估计,我身上背着气瓶所剩的空气应该也不多了,要是在不快点潜出水面,恐怕就会因为窒息死在这里。

    这一次没有任何人带队,也不知道来时乘坐的船只所在的方向在哪里,只能一个劲的朝着水面上游去。

    越靠近水面上,我就感觉我身上的压力越小,不单单是身体上的,同时还有心理上的压力,都在变小着。

    一点点的,我四周渐渐有了些光亮,都是从头顶透下来的,现在的我应该距离水面不算太远了。

    越往上,四周的光线便越发明亮,很快的我便可以看到水面上了。

    到了,总算安全了!

    当我看到水面的一瞬间,我的整个心彻底放松下来了,在这一霎那间我竟然有一种从地狱里逃出来的感觉。

    当我破水而出的那一刻,摘下头顶上的面罩,我立刻长长的吸了口气。

    当时在水下,为了节约气瓶中的空气,我几乎是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只有当我真正破出水面的刹那,我才敢畅快的呼吸。

    湖面上面的空气比起气瓶里面的空气要清新的多,我贪婪的呼吸着,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风吹过湖面,在湖面上勾勒出一条条银色的条纹,犹如银色的游龙,经过生死的边界,在一看这番景象,足以让人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稍稍的感叹了片刻之后,我的视线左右的搜索着,原本还担心着我现在出现的水域距离船只所在的地方过远,现在一想倒是不太可能。

    夏殇的墓道的长度不短,不过大多数都是迂回的墓道,实际上整个墓所累积的占地面积并不算太大。

    如此的推算来的话,除去溶洞的长度和我们下来的时候的入口和出口的直线距离,我距离我们下来时的距离应该并不算太远。

    虽然无法确定方向和大致的位置,不过既然距离不会太远的话,锁定在这一片水域里,想必搜寻起来也并不算太难。

    我记得我们下水的时候,是下午的时间,太阳位于西面

    我缓缓的闭上了双眼,脑海快速地开始回忆着。

    现在的我可以说得上是没有一丝的线索,也就只能凭借着我脑海里面留下的回忆,下水前所观察的四周景象慢慢的推算了。

    足足五分钟的时间,我才有了个大概的方向,好在天上有太阳,能够让我分辨东南西北,以这个为基准的方向坐标,倒是不至于我在方向上找错。

    当我确定了方向之后,朝着一个地方游了过去。

    还没有游多久,我就已经明显体力不支,全身都有些微微打颤。

    从下墓到现在我还没有怎么休息过,再加上背着这么一套潜水套装和大包,从溶洞中的暗流穿过消耗了我大量的体力。

    从水底下浮到水面上的时候,在水面上漂浮的时候,都消耗了相当多的体力。

    别说我就仅仅是锻炼了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就算是长期经过锻炼的潜水运动员,身体也吃不消这样的消耗。
1...6465666768...4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