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富家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张达略带不屑道:“他们能有什么异动,一帮酒囊饭袋而已,就算陕西军真听他们指挥,他们也指挥不来,更何况他们根本就不得人心。这会儿,他们正窝在城北大营商议对策呢,估计他们也商量不出什么对策来。大人,要不末将带人去把他们一锅端了?”

    杨聪闻言,不由惊奇道:“你带人过去抓他们,他们不会率众反抗吗?”

    张达依旧略带不屑道:“他们平日里就知道欺压手下将士,谁听他们的。陕西军中,真正忠于仇鸾的其实也就这几个饭桶和仇鸾手底下那数百亲卫而已。这会儿,仇鸾的亲卫不是被时义带走了,就是被他自己带走了,陕西军其他将士皆恨他们恨得牙痒痒,怎么可能跟着他们瞎闹。”

    杨聪闻言,毫不犹豫的挥手道:“那行,我们一起去,先把陕西军接管了再说。”

    说罢,他便翻身上马,穿过南门,直奔北门而去。

    他身后,东南军将领和山西军将领一个个都毫不犹豫的翻身上了战马,跟了上去,后面,更是有上千亲卫随行。

    这么浩大的队伍压过去,仇鸾手下几个亲信将领自然早早就收到消息了,这些人过来干嘛,他们心里大致也有数,杨聪率众前来,很有可能是来夺他们兵权的!

    他们也想率众反抗来着,问题,他们将手下几个亲卫都派出去了,军营中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用吗?

    平时,他们就知道欺压手下将士,这会儿,他们想让手下将士跟着他们去对抗赫赫有名的浙直总督杨聪,可能吗?

    如果是鞑子来了,陕西军将士还有可能跟着他们反抗,浙直总督杨聪来了,陕西军将士都想列队欢迎呢。

    反抗?

    开什么玩笑!

    于是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杨聪这边,是上千人一起,声势浩大,而拥有上万人的城北大营却是静悄悄的,一点声息皆无,甚至,就连大营门口站岗的都跑得没影了!

    很显然,陕西军将士都不想跟着咸宁侯仇鸾手下的亲信将领胡闹,为了避免杨聪误会,他们甚至连营门都不管了,几乎所有将士都躲进营帐里看好戏去了。

    杨聪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一众将领和亲卫来到帅帐跟前,咸宁侯仇鸾手下的几个亲信将领这才无奈的跑去来拱手作揖道:“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这帮家伙,也不知道侵吞了多少粮饷,一个个都吃的肥头大耳的,跟一群猪一样。

    杨聪扫了他们一眼,心里没由来的一阵厌烦。

    他也懒得跟这帮家伙啰嗦了,直接抬手一挥,大喝道:“拿下。”

    啊!

    几个咸宁侯仇鸾手下的亲信将领皆大惊失色道:“总督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杨聪直接朗声道:“皇上有旨,咸宁侯仇鸾通敌卖国,罪不可恕,凡与其坑壑一气者,无论文官武将,皆革职查办!”

    这!

    他们着实没想到,咸宁侯仇鸾竟然已经栽了,看前两天那传旨太监那献媚的样子,侯爷分明是要加官进爵了好不好?

    这其实也是杨聪耍的一个小手段,他之所以让嘉靖封锁消息,拿下咸宁侯仇鸾之后秘而不宣,就是防止咸宁侯仇鸾手下这些亲信将领聚众闹事。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人,平时对手下将士好一点,或许还能聚众反抗一下,问题,他们平时就不把手下将士当人看,克扣起粮饷来,丝毫都不手软,搞得手下将士连饭都吃不饱,这会儿,谁又会挺身而出来帮他们,陕西军将士不击掌相庆就算是不错了。

    杨聪看着几个肥头大耳的将领带下去,不由冷哼一声,随即便将手往后一负,大步走入帅帐之中。

    这帅帐之中的布置,就连见惯了奢华场面的杨聪都咋舌不已,一般他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不怎么讲排场,帅帐也就是比其他营帐大一点而已,至于里面的布置,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这咸宁侯仇鸾的帅帐就不一样了,以杨聪的专业眼光,一眼就能看出来,里面每一样东西价值至少都是百两以上。

    比如帅椅,一看就是上等乌木所制,包括上面铺的整张虎皮都价值不菲。

    比如香炉,一看就是纯紫铜雕琢而成,不说其加工费用,光是这紫铜本身就价值不菲。

    还有帅帐之中挂的字画,那都是出自名家手笔,甚至就连地面都铺满了羊毛毯子!

    仇鸾这家伙,到底贪污了多少粮饷啊!

    他心中暗自感叹了一番,这才坐上帅位朗声道:“传令,命甘州、榆林、延绥三镇千总、把总以上将领,速来帅帐议事。”

    仇鸾手下那几个亲信将领是招不来人,他的命令却出奇的好使,没过多久,陕西军的基层将领便到齐了。

    不过,他们一个个都满脸惊恐之色,好像生怕杨聪突然发飙一般。

    杨聪倒没有发飙,他只是淡淡的扫视了这些将领一眼,随即便朗声道:“咸宁侯仇鸾通敌叛国,皇上已然下旨将其拿下,你们,可有不服?”

    谁不服啊,那家伙,早该千刀万剐了!

    杨聪见一众将领都不吭气,这才微微点了点头道:“嗯,没有不服就好,今后,就由张达出任陕西总兵官,你们皆要听其号令,知道吗?”

    还好,这位总督大人没有将他们一杆子全打死。

    众将闻言,连忙拱手齐声道:“末将遵命。”

    至此,通州城兵权尽皆由杨聪掌控。




第二卷 第六十七章 专业
    冯文升,物理学院兵法学堂的学生,他学的专业是炮兵指挥!

    专业一词,也是物理学院首创的,大致意思就是专门从事某一个特定行业的研究和学习。

    炮兵指挥这个专业,放在后世都是个冷门,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个专业呢?

    没办法,他是被杨聪一番激情四溢的演说给“忽悠”了,因为他进物理学院的时候,这位“亚圣”大人正好来了兴趣,给他们来了场演说,而演说的主题就是“亚圣”大人的一个梦想,海上争霸!

    海上争霸,一个多么令人激情澎湃的名词啊,而海上争霸的主体就是坚船利炮,“坚船”什么的,冯文升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他选择了“利炮”,而造炮什么的他也不敢兴趣,因为他是军户而不是匠户,所以,他最终选择的是炮兵指挥。

    原本,他应该去水师的,因为坚船利炮都在海上,陆上是不可能有这些的。

    但是,这会儿水师的坚船利炮还未形成规模,他就算是去了,也没什么用武之地,所以,他被杨聪带到了这里,成了山西军炮兵营的一个把总。

    山西军炮兵营装备的是清一色的虎蹲炮,这种火炮,可以说是射程最短,威力最小的火炮了,不过,这种火炮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轻便,易于携带,放普通战车上拉着走都没问题。

    原本山西军火炮营的虎蹲炮并不是很多,总共数量还不到两千门,但是,总督大人一通调拨之后,这个数量就猛增了一倍多,达到了四千门左右,而冯文升这个火炮营的把总,手底下的火炮就有两千门。

    两千门火炮啊,说出来的确吓死个人,可惜,这些都是虎蹲炮,要都是千斤巨炮,不用两千门,一千门都能轰得鞑子找不着北。

    说实话,冯文升并没有参加过实际战斗,他对战斗的认知几乎全部来自于物理学院的学堂,不过,要论火炮指挥,久经沙场的山西军中恐怕也没人能与之相比。

    因为边军的将领基本都是从实战中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火炮这东西,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是,大规模的装备和应用于战场的时间却不是很长,边军中的基层将领基本上都没有多少指挥经验。

    他们也只是根据仅有的几次大战摸索出来一点门道,跟冯文升这种科班出身的炮兵指挥官比起来,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让没有一点实战经验的“秀才”来指挥大军作战,着实有点荒唐,要不是杨聪在山西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恐怕没人会同意让他这么干。

    这会儿张达都有点心里打鼓,因为他负责的东路大军里面就有好几个这样的“秀才”将领,这枪兵和火炮兵都归人家指挥,也就是说,他手下大半人马都归这些“秀才”指挥,这些家伙,能行不?

    不管能不能行,他都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了,因为这些都是总督大人安排的,而且,这会儿他也没什么时间考虑了,因为他才率军前行不到五十里,鞑子大军便如同总督大人预料的那般,迎头撞上来了!

    还好,他们分兵了,鞑子也分兵了,据斥候来报,扑向他们东路大军的鞑子大致也就是五六万左右,鞑子并没有玩什么各个击破的把戏。

    如果鞑子集结十万骑兵一股脑冲上来,他还真有点担心干不过,对付五六万鞑子骑兵,他还是有信心的。

    五六万鞑子骑兵,张达是见惯了,冯文升却还是第一次见到,那家伙,黑压压的一大片,简直就看不到尽头,整个大地都在铁蹄下颤抖起来了,着实相当的吓人。

    不过,冯文升并不是那种怕死之人,要不然,杨聪也不会选定他来当这炮兵指挥了。

    他虽然是个秀才,那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鞑子骑兵出现在视线中的时候,他只是稍微愣了一下,便迅速举起胸前的望远镜,细细观察起来。

    这些鞑子骑兵也不是毫无准备的,至少,前排的骑兵,每个人手中都举着一面圆盾,不过,看他们挥洒自如的样子,那圆盾应该是木制的。

    木制圆盾,也就能挡住火枪子弹而已,对于炮弹,那是一点防御力都没有。

    冯文升见状,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嘲讽之色,这些鞑子,怕是脑子不怎么好使,举个木盾冲锋,有用吗?

    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鞑子的阵型,随即便朗声道:“传令,调节射击角度,第一排,下调五度,至二十五度,第二排,第三排保持三十度,第四排,上调五度,至三十五度。”

    这射击角度也是个新鲜名词,具体什么个意思,其实没几个人清楚,就算是操控火炮的炮兵也只知道新型的火炮上都有个调节角度用的圆形把手,而且上面还有刻度,至于这刻度代表什么,他们也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按指挥官的要求调整角度而已。

    冯文升当然知道射击角度代表什么意思,现在,敌军的阵容比较密集,也就是说,如果前排突然扑倒,后面阵型肯定会大乱,毕竟,以骑兵的速度,根本就没多少反应时间。

    这些,在物理学院的教材里面都有专门的论述,该怎么应对也有相应的方案。

    他不慌不忙的举着望远镜,紧盯着敌人前排骑兵,估算着双方的距离,很快,他又朗声道:“所有炮兵,装填炮弹,准备点火。”

    鞑子骑兵正在飞速接近,所有炮兵都在按冯文升的指令飞快的操作着,那样子,仿佛与以往的大战没什么不同,张达脸上却罕见的露出了一丝紧张之色。

    当然,他并不是怕鞑子骑兵,而是怕冯文升指挥的火炮打不准,要是那样,可就麻烦了。

    这骑兵冲锋的速度,那简直是风驰电掣一般,几里远的距离,转瞬即至,张达才刚皱起眉头,前面的火炮便响起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轰轰轰”,两千门火炮,全部开火了。

    糟糕!

    这距离,好像有点远吧?

    这个时候开炮,岂不白白的浪费了第一轮攻击机会!

    张达见状,险些叫出声来,以他的经验判断,这个时候,鞑子骑兵才刚刚进入火炮的射程范围而已。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开炮,最多也就能攻击到鞑子骑兵的前排。

    如果换做是他来指挥,肯定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开炮,因为这火炮基本上就没什么准头,往人堆里砸,效果才是最好的,像这会儿,鞑子骑兵前排才进入火炮射程就开炮,大半炮弹恐怕都要落空了。

    这个冯文升,还是有点嫩啊,第一轮炮击就这样被他白白浪费了。

    不过,还好,这小子对时机的把握并不是很差,只是稍微有点早了而已,第一轮炮击虽然浪费了,后续几轮,肯定能砸进密密麻麻的鞑子骑兵当中,造成的杀伤力,那也是相当可观的。

    他是这么想的,事实又是如此吗?



第二卷 第六十八章 怀疑人生
    通州城东北五十余里,通往蓟州的大路上,一场大战正缓缓拉开序幕。

    大明这边,是西北边军老将张达所率的两万山西军精锐。

    鞑子那边,是俺答汗的亲弟弟,昆都力哈所率的五万精骑。

    两万步卒对五万骑兵,这实力相差着实有点悬殊,昆都力哈认为,他是赢定了,所以,他想也不想,直接就率手下五万精骑一股脑冲向对面的明军。

    好巧不巧,明军主将张达也认为自己赢定了,所以,面对五万鞑子骑兵,他没有一丝后退的意思,反而命手下人马在大路两侧摆开阵势,跟人家硬刚!

    这家伙,怕不是有病吧,还不逃,寻死呢?

    这时候,昆都力哈脸上都已经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而老将张达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罕有的紧张之色。

    他倒不是怕干不过这五万鞑子骑兵,主要他军中来了几个“秀才”将领,而且,火枪和火炮这两样利器都是这些“秀才”将领在指挥,他着实有点担心,这些家伙会给他捅娄子。

    还好,负责指挥火炮的“秀才”将领冯文升对战机的把握好像还算可以,只是第一轮火炮放的稍微有点早了,虽说有点浪费炮弹,但是,对于战局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此时,火炮轰鸣声已然响起,张达也有些生疏的举起手中的望远镜,观察起战果来。

    这第一轮火炮轰击会是什么效果呢?

    他认为,能有一千发炮弹击中前排的鞑子骑兵就算是不错了,剩下的一千发,恐怕都要落到鞑子骑兵前面的空地上。

    但是,他看到的结果却并非如此。

    炮弹落下,鞑子骑兵的前排,竟然猛然间倒下去一大片,那数量,绝对不止一千!

    这就代表,冯文升的判断并没有出现一丝偏差,两千发炮弹几乎全砸中了鞑子骑兵的前排!

    这家伙,这么厉害的吗?

    他正举着望远镜,张着嘴发呆呢,“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轰鸣声响起,鞑子骑兵顿时乱做一团。

    没办法,前排骑兵几乎都被明军的火炮给轰趴下了,后面的骑兵根本就刹不住,直接就撞了上去,这阵型,不乱才怪。

    正当鞑子骑兵乱成一团的时候,“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轰鸣声响起。
1...219220221222223...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