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话版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坟土荒草

    “行吧,你说是转移到民生上就转移到民生上吧。”刘备拍了拍陈曦的肩膀说道,“这一方面你说的最有道理,就算我听不懂。”

    “只是让百姓赚点小钱,以便于生活的更好而已。”陈曦撇了撇嘴说道,“也算是一种城乡布局的方式吧,毕竟现在勉强算是将集村并寨告一段落了,我也能按图索骥的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布置了。”

    实际情况其实是这两年各村镇周围的基础建设基本已经搞完了,主要的厂矿、各地方的建设也都告一段落了。

    如果在正常的封建时代,这就已经属于社会极其平稳的时代,各地方官吏要做的事情也就只剩下去劝农桑了,把老百姓绑在土地上就完事了,然而对于陈曦而言,这样的行为根本就是在制造亏损。

    故而陈曦需要手动为各地方的百姓添加新的工作。

    靠近厂区的那些地方自然是不用管了,靠近沿海的那些也同样不用管了,牧区的那些也一样,这么一来最大的问题全丢在了曾经中原最繁华的区域,也就是所谓的中原腹地,曾经的产粮地。

    不过这个时候集村并寨已经完毕,三个村寨一个管理的官员,差不多一万人,再去除掉各地重镇,以及府衙所在地的城市,涉及的范围也就是两千来万人,简单来讲,陈曦需要点出来两千多个收支平衡,存在价值主要用来养人和发钱的小厂。

    这种行为在其他朝代看来可能属于智障行为,但在陈曦看来这是对于国家和地方百姓都具备实质意义的行为。

    虽说这种玩意儿该怎么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布置,又该如何挂载在自家国营的产业上,如何保证平稳运营下去,在不求盈利的情况下保证,不出现亏损,全都需要陈曦去把控。

    当然,陈曦估计也不需要自己全部做完,只要自己做出一批模板,后面各地自然可以因地制宜去搞这些玩意儿了。

    毕竟封建时代,好吧,都不说封建时代了,到后世社会主义前四十年,很多地方的百姓也是守着土地不出去工作。

    这种行为让陈曦想要利用一下人类的富余价值都没有办法利用,土地的产出是有上限的,想要让国家富裕起来,前提条件便是百姓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可成天土里刨食的话,天花板就只有那么高,陈曦就算是神仙,也释放不出来多余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陈曦决定,产业下乡,扶贫!

    虽说这个时代大多数的老百姓都不觉得自己贫,毕竟十五年前的时候,大多数的百姓连糠都没得吃,现在居然都能吃上肉了!

    故而这些人完全没有一点自己是贫苦大众的自觉,都觉得目前自己过得很不错,陈曦派人下乡调查,大汉朝的老百姓就一条要求,这日子让我过到死!我没别的要求,就让这日子这么继续过下去就好了!

    元凤朝就是天,活了这多么年,就这一朝是真的好!

    没办法,以前能用来做对比的各大世家都被陈曦弄到中亚去了,连个参考对象都没有,至于说野心,大概也就是饭饱思**了,其他的还真没有,这垃圾现实让陈曦颇为无奈。

    啥,离开老家去县城工作?算了,算了,现在大汉朝地广人稀,县城距离我家不下百里,反正我们三寨子窝一起,有崽娃子上学的地方,有人畜门诊,有杂货铺,每年种田也能吃饱喝足,何必呢!

    去了县城,离那么远,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见不到儿女老婆,吃喝拉撒还要想办法对付,再说人离乡贱,窝家里种田,既能照顾家里人,吃啥又有老婆做,多好的,不去!

    陈曦被这种思维模式给击败了,然而仔细研究了一番之后,发现去县城做短工,一个月九百钱到一千二百钱,包吃住的话一般都是九百,可种田的话,现在官方收粮的粮价已经稳定到了五六十钱。

    一亩地差不多四到五石的样子,不过中原的土地需要轮休,算上轮休的时候种点豆和菜之类的玩意,一亩地一年的产出也就三百钱左右,可汉室是按照三十亩农田,二十亩桑田,合计五十亩分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种田一年的产出大概在一万钱上下,当然除去税收和吃喝之后,其实就没有这么多了,但大致上讲,打短工在这种情况下比种田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之前陈曦是没发现这一点的,因为陈曦围绕着村寨搞基础建设,没农活的时候百姓发现能领钱,每一个都积极的很,一天十文钱都干,赖在工地上就不走,只要你管饭,离得近,十文也天天来。

    实际上后来有人告诉陈曦,只要你管饭,离得近,外加当时处于农闲,那你就算每天三文钱,管酒,有肉星,这群人都会来干活的。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蹭不要钱的饱饭,混几碗浊酒,出力气算事吗?反正也是吃你家的饭才有的力气,不亏!

    这种思维让陈曦颇为头疼,想想也对,我在家就能吃饱喝足,为啥要去冒着见不到老婆儿子,睡不到热炕头的险去打短工?

    封建时代,处理农桑都是断断续续的,今天有事,明天没事,虽说一年一半时间都没事,可真正连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

    再说去打短工,未必能遇到合适的,算了,窝家多好的。

    可对陈曦而言,你们这样让我很难剥削剩余价值啊,好几千万人口,一半的空余时间啊,来干活,一人创造出三千钱的价值,也有一千亿啊,而且这还是每年啊!




第三千四百三十九章 垃圾封建社会
    故而陈曦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进行扶贫,进一步提高人民生产力的水准,这样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人民,双赢的事情,自然需要一个巨佬站出来好好布置布置。

    “大致就是这样吧。”陈曦在政院拍着桌子给干活的元老们宣告道,可连来旁听的刘备都完全没有办法理解陈曦这种行为。

    “这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谁干啊,子川就算是你也没办法让人去干亏本的事情啊。”简雍将自己厚厚的字典丢在一旁,背靠靠椅说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这不是一两处,而是几千处,陈曦明确都说了,目的只是收支平衡,根本不指望这个赚钱,这种生意,谁脑子有病才会接。

    满宠默默点头,虽说满宠对于商业不怎么精通,但最基础的行商是为了什么他还是知道的,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连钱都赚不到,脑子有病才搞这个啊!

    就算是搞义举,我搞别的义举,总比我当商人听着好吧,哪怕陈曦再三提高商人的地位,不搞歧视,可社会分工注定了有些职业明显比其他职业高大上,既然如此,都是不赚钱,我为啥要搞商业?

    “也不是不赚钱啊,只是这一方面不赚钱而已。”陈曦无力的辩驳道,而其他人则是摆了摆手敷衍着陈曦。

    “反正这活是你提出来的,也分属在你的名下,那么你来解决就是了,赚钱,还是不赚钱这种事情,只要不影响后勤就行了。”郭嘉颇为敷衍的说道,随便你自己给自己搞事,只要后勤不崩,谁管你?

    “哎,人生就是这么寂寞,我说的是啥你们不明白都不问,不知道就要学习啊!”陈曦一拨自己的发梢,一副寂寞的神情。

    “抱歉,我没有必要学习这种学了也没有使用机会的东西,有多余的精力,我还是来整理一下这个东西!”刘晔从一旁拿出一沓东西,“你懂我的快乐吗?这都是你搞出来的。”

    刘晔身为太中大夫、作册内史,要说官职超级拽,太中大夫就不多说了,这就是普通的卿位,作册内史才是真正的超级官职,这个官职在秦朝之后,逐渐被干掉了,因为秦朝之后分封制被大幅削弱,所以这个官职基本没啥用了。

    然而现在重启了分封制度,这个官职又被启用了,这官职最开始的职责只是掌管著作简册,奉行国王告命,出现分封之后,这官职就多了一项职能叫做管册命诸侯卿大夫。

    所有的外臣都需要从刘晔这边过手,其权势如果全部落实,那就是真正能对刚内丞的官职,不过就算是没落实,这个官职也比九卿强很多,说实话,刘晔能坐稳这个官职,有一半都是因为刘晔是宗亲。

    然而刘晔从接手这个职务,基本没干过这个职务的活,被陈曦拖着搞税费,差点没被陈曦给拖死。

    “这么多,全都是你名下的。”刘晔指着这厚厚一沓,“感觉我主要就是跟着你算税费,其他的活根本不需要干。”

    “其实这主要是为了流程正义啊。”陈曦叹了口气说道,“总不能我自己核查自己吧,虽说我倒是不怕这个,可也得为以后考虑吧。”

    坐在一侧的诸葛亮沉默不言,确实,以陈曦的情况根本无所谓刘晔核查不核查,甚至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人核查,后面刘晔差点被逼疯,也只是因为流程上需要这么一个审计核查的顶层人员。

    于是陈曦思来想去,就将刘晔抓过去用了,以至于刘晔到现在都没从坑里面跳出来,更别说有时间搞事了。

    从元凤元年开始,之前一直活蹦乱跳,靠着自己发散思维给新政挑刺的刘晔到现在都没腾出手来。

    更重要的是陈曦做的蛋糕越大,刘晔越不敢放弃审计核查,哪怕刘晔非常清楚审查时数额对不上的话,自己算错和陈曦填错的可能性远远大过陈曦将钱黑了的可能性。

    准确的说,刘晔心里清楚的很,陈曦不会去摸这些东西,也不需要去摸这些东西,可作为刘姓宗室,在陈曦需要流程正义的时候,他就必须要站出来,就算知道这是个坑,也得跳下去。

    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以及自己的身份,对于刘晔而言,大汉朝蒸蒸日上的情况下,自己作为宗亲都不为这个国家出力,明知道有隐患不去弥补的话,那后人怎么办!

    故而明知道审计核查陈曦建设的产业链是一步死棋,刘晔也必须走这一步,他也需要让后人明白,有些事情必不可少。

    “放心,以后只会变多,不会变少,我保证。”陈曦乐呵呵的说道,而刘晔翻了翻白眼,刘备则是望着窗外,他知道刘晔在干什么,也知道陈曦说的是什么,但这件事这么做确实是正确的。

    “算啦,反正和你们说不清,我想想办法吧,看看有没有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比较适合乡镇,这样就算不赚钱,呃,赚个鬼的钱,钱不是本大爷手写的票据吗?”陈曦眼见一群人不为所动,顿时恼怒的说道,然后当场就要开启印钞机模式。

    陈曦要的不是数字,而是实业,数字的话,陈曦如果需要,能在一会儿时间之内写出一长串。

    可对于国家而言,这种玩意儿是没意义的,目前汉室的情况就是一个坑爹的农业社会,陈曦需要想办法将这个社会掰倒商品社会。

    之前陈曦可劲的提高农产品产出,就是为了让百姓在吃饱之后,能有余钱,有了余钱之后,才会有购物的冲动。

    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说白了就是小农经济,简单点讲就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自种自吃,自制自用,对于商品需求基本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陈曦就算是能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也没有出售的途径,靠各大世家?醒醒,人口的上限钉死了他们的消费上限!

    这也是为什么陈曦早些年产业推进缓慢,主要以渔业,盐业,棉纺为主,因为这种是刚需,小农经济也是需要的。

    不过等陈曦将这群人养起来,逐渐有余钱之后,陈曦就需要加速产业的布置,从百姓手上吸纳余钱,集中财力去建设更多的产业,稳步推进整个国家的产业布置,尽可能的将百姓从土地产出中结余的钱以大量商品交换的方式吸纳入国营资本,投入到实业之中。

    这就是第一个五年陈曦主要做的事情,然而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在升高了小农经济的天花板之后,获得了一定的商业流通,成功刺激经济,使国家迅速富裕起来,然后就又碰到了天花板。

    土地的产出是有上限的,就是这么让人肝痛!

    当然汉室的土地有很多,如果继续扩大人均耕地范围,这个天花板还能上涨,但陈曦需要考虑以后,五十亩的农桑在陈曦看来已经很离谱了,再扩大的话,会挤压后世生存空间。

    故而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新的计划和方案了。

    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也就两种方案,一种下狠手将百姓逼破产,然后去城市打工,可陈曦要走这条路线的话,他当年还不如不给老百姓分那么多地,也别研究那些良种。

    故而就剩下第二种了,那就是让百姓变得更有钱,也就是陈曦早年规划的那种,靠过于强大的国家,以及分封制度养起来的单体农场主,不断地堆积,之后以国家收储,发钱,扩大生产的方式,投入大量的商品,强行将整个社会拉入商品经济。

    用陈曦的话说就是,兜里有钱的情况下,市场上又有商品,我还天天给你们宣传,我看你们买不买!

    没有需求,制造需求,剁手党我都能制造出来!

    然而第二种方案还没上线就夭折了,没人来干活,在家都能吃饱,我为啥要去干活?看人眼色很开心?看个屁,家里有田五十亩,我要吃肉我不会自己养,要吃鱼我也能自己养!

    对了,鱼是不需要养的,因为这五年集村并寨的时候,黄河以南选择的地方都挺好,水利工程建设的也不错,生活区一出去,外面就有河流,老夫自己钓鱼自己吃!

    陈曦好悬没气死,他自己搞的规划,将自己拦住了,没有人去生产,如何投放商品,商品可都是人生产出来的,中原社会发展到这一步,陈曦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垃圾封建社会!

    这个时代百姓的追求太低,接受的信息太少,过于淳朴,对于现状已经产生了自我满足,可自我满足也就意味着不再向前发展了,故而陈曦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引导一下这社会的进程了。

    我将适合你们工作的小厂建设在你们村寨的旁边,将上工时间和你们种田时间相结合,到种田的时候让你们种田,不种田的时候,这么近,你们舍得窝家里不上班吗?

    短工?不不不,这工作能让你们从入门干到你入土!七十老汉我们都收!



第三千四百四十章 这都是咋来的
    陈曦最后还是没有给这群人解释自己到底要干啥,一方面是这群人没心思听,另一方面貌似也是因为这群人就算是听了也不会帮陈曦处理,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故而,陈曦也就懒得讲了。

    “这是啥?”陈曦指着午餐时刘桐因为心情好,让太官令从宫廷膳房送过来的清蒸鲈鱼询问道。

    “这是从沿海送来的新鲜鲈鱼,今日恰好送至,公主命蒸之,送于诸公。”太官令很是谨慎的解释道。

    “哦。”陈曦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觉得还是不要纠结了,反正在场可能也就他能认识这东西是啥,默默的夹了几筷子,然后啃馒头吃。

    “这鱼肉倒是非常紧致可口。”贾诩在太官离开之后随口说道。

    “以前吃的鲈鱼倒是没有这般可口,宫廷膳房看来完全不下于子川后院的膳房啊。”刘晔笑着说道,“回头我也买条鲈鱼,研究研究,听说辽东的松江鲈鱼吃着不错,以前倒是不甚在意,尝了这个,到是有必要买上几条尝尝了。”

    “长安还有卖松江鲈鱼的?”陈曦翻了翻白眼说道。

    “有啊,就是少点。”鲁肃代替刘晔回答道,“长江的鱼在这边也有卖的,而且还是活的。”

    “这生意挺不错的,价格如何?”陈曦估摸了两下询问道,“十倍,还是二十倍于往常?”

    “十倍吧。”诸葛亮默默的说道,黄月英不是本地人,偶尔要迟一些荆襄的鲜货,虽说不多,但难免需要调整一下,故而诸葛亮对于这个玩意的价值很是清楚。

    “那还行,太贵的话,我就要上手收奢侈税了。”陈曦撇了撇嘴说道,而诸葛亮望着门外叹了口气。

    “怎么了?”陈曦好奇的询问道。
1...19171918191919201921...24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