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科举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顾家十八

    但她也不会闲着。

    先把大魏的矿脉全部收归国有,顺便在京城北部,建了一座军工坊。

    把云崖儿的五百万两花了一半,让她实在是肉痛。

    军工坊,研发各种武器暗器,不仅如此,还要做弹簧,螺丝这些铁器配件。

    都是为了以后建造各种大型建筑,所以这些不可或缺。

    苏琉玉一有空蹲在工坊,和打铁师父打铁。

    本来那个打铁师父不带她。

    看她瘦的跟鸡似的,表示有点嫌弃。

    但苏琉玉虽然瘦,可是练武奇才。

    那内力一挥,打铁这种事情表示轻轻松松。

    “剑弩方面,至少让弓箭兵人手一把。”

    “你这个不能这样做,这里加个弹簧,威力更好。”

    “斥候军的暗器以小为主,消声方面要注意。”

    宋彦之找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苏琉玉坐在地上,月白色的长衫全部都是脏污,就连脸上都是漆黑一片。

    不过谈到如何打造武器,苏琉玉眼睛神采奕奕的,说不出的兴奋。

    他微微皱眉,这几日,除了处理朝政,就是窝在这里,这都多晚了,还不回去。

    外面为了找她,都忙疯了。

    他走近几步,把苏琉玉拉起来,拍拍她长衫上的脏污。

    “皇上,宫门要落锁了。”

    看到他过来,苏琉玉有点惊讶。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产增收
    宋家小儿进了宫。

    这件事让沉浸下来的朝臣心思,又活络起来。

    宋家不是世家。

    宋丞相一生清廉,儿子在朝中也不是权臣,就是个四品闲官。

    本来也注意不到他老宋家头上。

    可偏偏宋彦之昨晚进了承明殿,那就不一样了。

    众人恍然想起。

    这宋家小儿,可是和幼帝一同长大的,一甲三鼎首,文采也是了得。

    更何况,身上还有从龙之功!

    众人心里瞬间有点不是滋味了。

    皇上不纳皇夫,那就一家都不纳,大家和平相争,反正皇上年纪小,不急。

    但凭啥你老宋家抢先一步

    我们家也有儿子啊!

    宋承云今日觉得很奇怪。

    怎么下属和上官看自己的眼神都怪怪的

    他在朝堂就是个混的。

    不如他爹有学识,但做事也算是兢兢业业,怎么就受注意了呢。

    “宋大人,令郎深受皇恩,以后仕途可是要平布青云了。”

    “宋大人,以后下官,就靠你提携一二了。”

    “宋大人,这近前伺候,可要当心啊。”

    下了朝,众人嘴里一股子酸味,连宋承云这个心思不怎么活络的都听出来了。

    “怎么了我儿子怎么了我不知道啊。”

    宋彦之和宋丞相住在祖宅,而他早就分家了,对于这个嫡子,甚少见面。

    “宋大人还不知道吧,令郎昨晚可是居在了承明殿。”酸酸的话又冒了出来。

    什么!

    什么时候的事!

    他儿子吗

    还是承明殿!

    众臣看他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心里冒着酸水。

    “不过你宋家家风向来以严正自居,这没名没分就住在后宫,宋大人不管管”

    管什么

    他巴不得把自家儿子捆了送到龙塌上!

    他咳了一下,装作严肃的样子。

    “是应该管管,下官这就去问问彦哥儿,到底怎么回事。”

    说完,他赶紧溜了,衙门也不去了,直接赶到政治三省,揪住他儿子,问个清楚。

    “彦哥儿,你和爹说说,皇上昨晚,对你做啥没有”

    宋彦之正在看公文,看到自家爹,微微触眉。

    幼时被祖父带大,和他爹,见过面屈指可数,如今两人谈话,又是提到皇上,让他很不自在。

    “爹想说什么”他问。

    “就是昨晚,皇上有没有......”

    这话让他怎么说不口呢有没有临幸这也太露骨了一点吧。

    宋彦之心思通透,立马反应了过来。

    少年肃正脸色,否决道:“只是公务而已,爹多心了。”

    什么!

    这多好的机会!

    你这小子傻了!

    宋承云有点恨铁不成钢,搬了个凳子坐在自家儿子边上,循循善诱。

    他也不往皇上那块说,只是说一些闲事。

    “儿子,爹教你啊,你要有心仪的姑娘呢,就要表现出来,比如送送礼物什么的。”

    “这机会都是要自己争取的,偶尔也要写点信,这嘴上不好说的,就写出来嘛。”

    “爹当时追你娘,可是用了浑身解数,这些爹都一一教你,你小子学着点。”

    宋彦之看着文书,很想把他爹给赶出去。

    只是那文书怎么看都看不下去,耳朵却是把这些话给听进去了。

    第二天,苏琉玉依旧在御书房批折子。

    当批到一份请安折子的时候愣了一下,怎么没写名字

    其上写着。

    “皇上,近日暑热炎炎,保重身体,臣心里担心。”

    苏琉玉想都没想,御笔朱批了一句。

    “朕知道了。”

    苍劲四个大字,笔锋甚是随意,显然这句话不知写过多少回。

    宋彦之脸黑了。

    决定以后离自家爹远一点。

    ......

    暑热一过,就是秋收,各位同窗的信,立马便多了起来。

    黄鹏飞:“皇上,南部延水荒地已经全部开荒。”

    “朕知道了。”

    于良:“皇上,我判了个大案,升了府中侍郎。”

    “朕知道了。”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如再绑一次?
    御驾浩浩荡荡的行了过来。

    大魏顺帝在十六名宫人的拥簇之下,缓缓而至。

    一身烫金五爪龙袍,墨发金冠,行走间,暖玉宫绦轻微摆动,其上‘受于天命’四字,昭示身份尊贵不凡。

    她坐到龙椅之上,手扶金樽龙首,睥睨众人一眼。

    “庆功宴无需拘束,这又不是朝堂,朕也和众位爱卿喝一杯。”

    朝堂之上,要是直视圣言,那就是大不敬之罪。

    此时,在宴席之上,就没有那么多规矩。

    众人看苏琉玉脸上和顺,身体也就放松了一些。

    宫乐之声慢慢响起,众臣首先起身,托举杯盏高呼。

    “大魏顺启之年,水利亨通,田粮增益,此乃我皇之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声争鸣,所有朝臣脸上全部洋溢着喜气,心里无不对这位年少天子佩服而崇拜。

    “众位爱卿言重了,这第一杯,不如敬我百姓五谷丰登,敬我大魏国寿永昌,朕先干了。”

    众臣高呼:

    “敬大魏,敬子民!”

    酒盏饮进,所有人脸上都很激动。

    宴会气氛瞬间高涨。

    苏琉玉是能喝酒的,打小和同窗那是喝长大的。

    这些人敬的酒,苏琉玉一杯接着一杯,很给面子的全部干了。

    众臣看到自家皇上高兴,那奉承的话是一杯一杯说的欢快。

    苏琉玉又会聊天,这些文臣开始也就敬敬酒,奉承一下,但苏琉玉不行。

    竟然和我喝酒,那就必须坐过来,咱们好好唠唠。

    酒是白喝的吗

    当然不。

    苏琉玉笑的一脸无害,眼神分外真挚。

    “礼部尚书啊,你这酒席,办的甚得朕心,以后朕很多事,都要交给你了。”

    “户部尚书啊,朕就喜欢和你说话,改日一定去府上叨扰一二。”

    “刑部尚书啊,知道朕为何升你吗朕看你觉得亲近。”

    这话说的,让各位尚书都不好意思了,关键挑不出什么毛病。

    苏琉玉夸人可不是嘴上奉承,她要夸人,就会让人觉得特别真挚,确有此事一般。

    看酒喝的差不多了。

    苏琉玉就开始忽悠人了。

    “礼部尚书啊,听说你家屯了不少粮食,借朕一点呗。”

    “户部尚书啊,上次你说抄家那银子,快快清点出来,朕要用的。”

    “刑部尚书啊,听说你家养了私兵,不如交给朕管理管理”

    各位大人们喝红了脸,不住点头。

    皇上看的起他们,他们自然要有所表示表示,应该的应该的。

    最后。

    礼部尚书捐了自家粮仓。

    户部尚书捐了自家银子。

    刑部尚书把自己私兵和同僚的私兵全部收归国有,说完,还想让苏琉玉再表扬表扬自己。

    苏琉玉眼睛亮亮的。

    和众位尚书喝完后,还不忘说一句:“以后别忘找朕多多喝酒,朕等着你们。”

    喝酒什么的,她最喜欢了。

    喝完六部尚书,政治三省也不能放过,一个个来,朕都能喝。

    “把酒给换了,再喝下去,回宫又要闹了。”沈怀舟起身,低声对着旁边的小太监吩咐一句。

    那小太监反应过来,吓的赶紧去办了。

    沈怀舟坐在席中,看着上首之位的人微微蹙眉。

    连酒席都不忘往国库捞点好处,也不爱惜自己的身子。

    众臣看今日皇上和蔼,说话也就胆子大了一些,嚷嚷着不如让家眷献个才艺什么的,露露脸,大伙还准备了礼物,要献给皇上。

    苏琉玉大手一挥,准了,礼物她还是要收的。

    这句话一出,场面是真的热闹了,还夹杂点不同的东西。

    小公子们作诗的,弹琴的,献墨宝的比比皆是,献完艺,还不忘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

    苏琉玉把每个都夸赞了一遍,谁都不落下,这让众臣有点微微失望。

    “咦这东西......”

    突然,苏琉玉看着锦盒之内的瓷碗,眼神一亮。

    “你这瓷器,是怎么来的”她问。

    眼前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子,样貌倒是不出众,但是干净。

    “偶尔烧出来的,只得一枚,献给皇上。”

    “我看你有点眼熟,你是”

    &n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魏国酿
    第二天,礼部尚书米大人屁颠屁颠把自家存粮献上了。

    这位米大人,在京都比较有名。

    因为他这个官,是买的。

    米家是京城粮油大家,富甲一方,伪帝当朝时,捐了一个官,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入了仕。
1...9293949596...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