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还看今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瑞根

    汉唐电气集团是大型央企,旗下几个公司,都坐落在昭阳市区,如果再加上海川工程机械集团和汉川电工设备有限公司、汉川建筑机械厂等几家省属大型企业,围绕着这几家央企、省属国企做配套的市属企业、县属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大大小小起码有上百家,这也撑起了昭阳作为汉川省工业重镇的基础。

    “提档升级”唐华咀嚼了一遍这个词语。

    “对,除了汉唐电气外,还有海川工程机械集团,作为全国八大工程机械生产企业,虽然它排在末尾,但是毕竟也属于骨干企业,只是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上可能这几年有些落后了,所以才慢慢落了下来,但同样我觉得在中央提出的关键领域的重点核心产业,海川工程机械也应该还是可以沾上边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在这上边想想办法”

    唐华深看了桑前卫一眼,不简单呐,这一位才来两天,这显然不是一两天就能考虑的这么成熟的,而是起码做过一番慎密思考的,或者就是有人专门替他对昭阳的产业结构做过一番分析的,看样子这一位背后也是一帮人在替他谋划呢。

    “前卫,说得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在新兴战略产业这一块上,我们不能缺席。”唐华抿了抿嘴道。

    “当然不能缺席!”桑前卫接上话:“市长,我的意思是新兴战略产业覆盖面也很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两项与我们现有的优势产业有关联的来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不宜扩展太开,那样精力分散,恐怕反而达不到效果。”

    “嗯,你这个意见很中肯。”唐华接受了桑前卫这个意见,“产业与产业之间最好有一定关联度,这样在发展的时候可以相互促进,形成互动共荣,……”

    “市长,我也就是这么想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局限于所谓的新兴战略产业和重点核心产业,工业这一块,应当有主有次,有所侧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些看似次要的或者辅助性的产业也能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这一点上不




1048.第1012章 静水深流 枝蔓
    第1012章 静水深流 枝蔓

    “感觉怎么样”程颂看着眼前这个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的家伙,又多了几分欣赏,“给了你三天时间,还没有交接清楚钟广标给我打电话说,还得要留你一段时间,我就问他,离了张屠户,是不是长河集团就要吃带毛猪了,你知道他怎么回答”

    听出程颂话语里的揶揄之意没太多恶意,沙正阳也含笑道:“省i长,钟总怎么说”

    “钟广标说,离了沙屠户,长河集团肯定还是长河集团,但出海战略一直是你亲自在布局执行,晁汉忠上手时间太短,未必能做得到尽善尽美,可能这头带毛猪味道就没有那么鲜美了,所以为了确保汉川省把这头带毛猪干干净净完完美美的吃到肚里,关键时候还得你这屠户去帮忙把把关,你就这么紧俏”程颂反问。

    “嘿嘿,钟总过奖了,晁汉忠其实已经上手了,大概是钟总对这件事情太过重视,不愿意见到一点儿瑕疵,所以才有些关心过甚了吧。”沙正阳笑了笑,“奥尔斯克炼油厂项目对下一步长河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布局很重要,涉及到一系列项目,而且现在是最好的时间节点,所以要一气呵成拿下。”

    “那你打算怎么做发计委这边的工作暂时搁下么”程颂皱起眉头,“你应该知道我这么急让你回来的目的,中央正在研究你们提交的这个新兴战略产业和重点行业中的关键核心领域产业的发展培育的意见,现在是国务院政研室在会审,甚至可能中央政研室都要介入,最迟年底就要拿出政策来,我们汉川必须要先启动起来,抢占先机。”

    “不,这边工作还是要抓起来,如您所说,这边的工作也耽误不得,我的想法是先摸底,分成三个组,一个组跑汉都,一个组跑除汉都之外的汉西,一个组跑汉东,争取两个星期做完这项工作。”沙正阳摇摇头,“然后用半个月的来研究分析,进而提出对策方案,九月中旬之前就要落实下去。至于长河集团那边,估计十月份才会忙起来,到时候我抽一个星期到十天时间来帮忙冲刺一下就差不多了,平时偶尔过去一下或者打电话联系就行了。”

    “嗯,总而言之,你安排好,我也知道长河集团的事情很重要,作为咱们省最大的国企,要冲击世界五百强,周书记和王省i长都和我提起过,但是我觉得一个省的发展还是要靠综合性的产业,一个企业,一个产业,都很难支撑起我们汉川这样的大省,你要把轻重缓急分清楚,当然,学会弹钢琴,做到最好。”程颂拍了拍沙正阳的肩头,“组织部什么时候送你过去报道”

    “下午,张处长送我过去,要我说我直接到委里边去就行,虽然不算太熟,但是还是打过几回交道,原来的韦主任,现在的康主任,我都认识。”沙正阳对这一点倒不是很在意,原来的省发计委主任韦文辉现在是副省l长了,接任的是涪岗市委l书记康广量。

    “两码事。”程颂摇摇头,“该按什么程序走还得要按程序走,这边我会等你上任之后再来发计委调研一次,……”

    “省i长,是不是有点儿……”沙正阳迟疑了一下,程颂这样过于重视自己,很容易把自己处于一个不太有利的位置,康广量会怎么想其他几位副主任会怎么想

    现在发计委加上沙正阳一共是七位副主任和一个纪检组长,沙正阳排序最后,可分管发计委工作的常务副省l长却这么做派,肯定会引来一些人不满。

    “你不用说,我明白,我还不至于那么不晓事。”程颂好歹也是在国家发计委里边浸淫过的,这些方面还是很懂人情世故的,“我和老康交换过意见,另外估计云祥省i长也谈到过这方面的工作,也说到了你,相信老康会有一个妥善的安排,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沙正阳这才放下心来。

    自己本来就太过年轻,又是在发计委这种充满了权力交织的部门,任何一个处室的权力门槛都相当高,你可以从每天出入发计委大门的车辆行人就能略窥一斑。

    这种部门论资排辈的情形更严重。

    他简单了解过发计委副主任们的构成,有三位是发计委内部成长起来的,一位是省政府办公厅过来的,还有两位是地方上过来的,一个是郧州市的常务副市长过来的,一个是汉都市计委主任过来的,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是易与之辈。

    七位副主任中,年龄低于四十五岁的只有两位,一个是沙正阳,一个是从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过来的排序第一的副主任佟宝山,但佟宝山也是四十二岁,比沙正阳足足大了十三岁!

    从程颂办公室离开时,沙正阳一时间有些茫然。

    这么快就要去省发计委走马上任,虽然是排序最后的副主任,但是毕竟自己是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发计委党组没有设党组副书记,理论上说七位副主任都是平级的,党组成员排序只是一种资历上深浅显示,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资历会有一些影响,但不是很大,关键在于你自己分管的工作。



1049.第1013章 互联网之都
    第1013章 互联网之都

    “原来还有这一层渊源啊。”沙正阳想了想道:“不过我这个时候还没有去报到,而且我觉得现在这种时候就主动去拉近关系也不是很合适,嗯,日后如果条件成熟有合适机会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坐一坐倒是可以,婵姐,你觉得呢”

    沙正阳的问话让宁月婵很高兴,她觉得沙正阳考虑更成熟更妥善,“嗯,你的意见更稳妥,日后再找机会要更合适一些。”

    “婵姐这会儿在哪儿”沙正阳和宁月婵也有两个月没见面了,六月份宁月婵来了一趟燕京和沙正阳在一起坐了坐。

    “在公司呢。”宁月婵回答道:“你在哪儿”

    “我刚从省政府出来,下午三点钟再到省委组织部报到之后去省发计委。”沙正阳看了看表,“要不中午一起吃顿饭”

    “好啊,那就到公司附近那家翠冠金阁酒家吧,我们公司很多时候聚餐都在那里,味道非常不错。”宁月婵建议道:“那里菜式也很丰富,你肯定会喜欢的。”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已经聚在了一起。

    除了宁月婵外,还有宁月凤和高柏山。

    焦虹到黑龙江出差去了,估计要在那边呆一周。

    吃饭的气氛很轻松,高柏山也没要白酒,而只是喝了点儿红酒。

    随着工作生活的变化,原本一斤酒酒量的高柏山也改变了喜欢喝白酒的风格,而更多的选择了红酒,而且量也控制得很好,中午一般就是一杯,晚上可以略多,两到三杯,白酒除非有特定需要,否则就不喝。

    “这是蛇龙珠酿制的,味道不错,……”高柏山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似乎很享受葡萄酒的醇厚滋味。

    “没想到柏山你也喜欢上葡萄酒了,我一直以为白酒才是你的最爱。”沙正阳打趣:“你原来不是一直说葡萄酒是女人喝的么月婵姐,你还记得么”

    “柏山的习惯也就是这两年才改的,前年喝白酒大醉了一回,伤了胃,从此以后他家田丽就不准他喝白酒了,所以慢慢改成喝红酒了,这样也好,免得几年下来就成了酒精肝了。”宁月婵和宁月凤两姊妹也都是喝的红酒,只有沙正阳一个人下午要去走马上任,所以没喝酒,“说实话,喝白酒适合晚上和比较正式的商务晚宴,而红酒更适合私下的小聚,中午也可以适当喝一点儿,我倒是觉得未来葡萄酒产业是很有前景的。”

    “东方红酒业不是已经在考虑布局秦都和武阳那边的葡萄酒产业么”这个计划沙正阳早就知道,应该前两年就已经在做计划了,但是感觉这两年似乎没什么动静了。

    “计划早就有,但是集团内部对这个计划还是有些担心。”宁月婵坦然道:“东方红酒业是做白酒起家的,而且东方红国窖已经成为我们的顶梁柱,在消费者和客户心目中东方红国窖,也就是白酒就是我们东方红酒业的金字招牌,如果我们去做葡萄酒,一来容易给经销商和消费者带来一种我们不务正业的感觉,二来,我们担心会给东方红这个金字招牌带爱损害,反为不美。”

    沙正阳很赞同宁月婵的谨慎,东方红这块牌子做起来不容易,但是要毁掉却很容易,如果没有绝对把握,谁也不敢去拿东方红的招牌去冒险。

    这和东方红集团去做奶业或者茶饮品不一样,因为这完全是两类不同的产品,而且即便是矿泉水和茶饮料乃至正在建设的奶业这一块,都没有直接用东方红这个名字,矿泉水是自然堂,茶饮料是趣味饮品,奶业这一块最初也是考虑过东方红,但是最终还是命名为天元乳业,取名源于天然,纯净本元,当然也有借意天元之中的意思。

    虽然都归于东方红集团,但是当时也是想到一旦某一个子品牌状况不好,不至于对东方红酒业的根本造成影响。

    “嗯,这个担心不是多余的。”沙正阳点点头,“而且如果东方红集团要去做葡萄酒,哪怕是做出来品牌,也会给人家一种不专业的感觉,大家下意识的就会去想,你们是做白酒的,现在来做红酒,行么”

    “可是我们的矿泉水和茶饮料已经大获全胜了。”宁月凤有些不服气,“不但没有影响到东方红这块品牌,甚至还对东方红这块品牌有助力。”

    “那不一样,同属酒类,但是却又各异,你能想象红酒和白酒同用一个品牌么”沙正阳摇头,“我不建议这样做,甚至像自然堂和趣味这种形式,都不合适。”

    沙正阳的话让大家都沉默下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看样子你们是真的准备启动葡萄酒计划了,我内心还是支持的,但我建议最好不要和东方红酒业扯上关系,如果可以的话,是否考虑让东方红投资来做,招募专业人士来,……”沙正阳想了想,



1050.第1014章 进入
    第1014章 进入

    汉川省发计委是一个单独的院落,距离省政府也不算太远。

    事实上因为很多业务都和省政府那边息息相关,距离太远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从省计委时代,就一直在这里,略显老旧的六层大楼,呈现出一个l形,另外还有一幢小楼和部分附属的平房。

    院落不算很大,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中心区域已经非常宝贵了,尤其是还有一处保留得很好的林带,微微凸起的坡丘,一处大概有十亩地左右的植被,外围这是草坪,再铺设上几条石板小径,使得大楼、小楼和平房之间的互联互通都可以通过穿越这处坡丘的青石板小径来实现,当然这是指人行,而环绕着一处坡丘的环形车道周围这分布着停车位和车库。

    省发计委的领导办公室都没有设在很多人都认为的小楼,也不是平房,而是就在大楼里边,二楼、三楼和四楼都有主任和副主任们的办公室,而小楼则是政研室(政策法规处)、人事处、离退干部处、机关党委、财务后勤处等部门所在,而平房则是经济合作处、重点项目办、稽查办、铁路机场规建办所在,其他处室则都在大楼里边。

    沙正阳的办公室安排在四楼,略高,条件没法和长河集团那边比,但是沙正阳还是觉得不错了。

    三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桌椅、书柜、沙发、空调、饮水机、绿植盆栽,一应俱全,容纳七八个人开个小会,也绰绰有余。

    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廉把他带到办公室看了一圈,沙正阳表示了感谢之后,就安安心心在办公室里翻阅了一下书籍和文件。

    书柜里书不算多,大部分是各种相关法规,专业性的,估计应该是每位委领导都全套准备了一套,沙正阳估摸着要把这些相关法规看完,没有一两年不行,所以更多的时候这些书籍是充当工具书的作用,方便查阅。

    当然如果你要真心要在发计委里边干下去,慢慢抽时间一本一本细看,也不是不能看完,估摸着看完连带着你这几年对工作的熟悉,你也差不多就能成为发计委的一个内行人才了。

    先前省委组织部一位处长把他送到了康广量那里,康广量马上要开会,所以只是简短在一起交谈了十分钟,康广量都匆匆忙忙到省政府开会去了,预计一个小时之后能回来,沙正阳不能等到人家来召唤自己,得掐着时间过去。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来,是于幼廉来的,告知康主任已经回来了。

    这也是沙正阳专门叮嘱于幼廉的,康广量一回来就电话通知他,这样也是对康广量的尊重,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失礼。

    康广量的办公室在二楼最顶端,紧挨着他办公室是一间会客室和小型会议室,这是主任的专享。

    副主任们就稍微悲催一些,没有专用的会客室,一般来客就只能在办公室里,另外一每一层楼有两个专门的会客室和一个小型会议室,还有一个中型会议室,大会议室有两个一个在六楼,一个在一楼。

    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所有办公室都没有单独卫生间,哪怕是主任办公室,卫生间都设在l状的拐角处和另一端。

    这也是老式楼宇的基本风格。

    在门上敲了两下,沙正阳这才发声:“主任。”

    “正阳来了进来坐。”康广量坐在大班桌后,正在看手里的文件,估计是从省政府那边带回来的,办公室小邱已经把茶泡了进来,很乖觉一个青年秘书。

    除了主任有明确的秘书,副主任们实际上也都有固定办公室工作人员跟随,但是没有谁说这是秘书,但大家又约定俗成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秘书,从事的就是秘书工作。

    发计委的工作相当的繁杂,接近三十个处室,个个都分量不轻,七个副主任中,每一个分管的工作里边,随便拿出来两样,都能吸引下边市县的目光,当然省这一级发计委完全无法和国家发计委比,这主要是因为94年之后国地税分家,税收财力大幅度上移至中央财政,所以在项目审批和资金调拨上,中央收权力度太大,使得从省到地市在区县和乡镇的权力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94年不搞这个国地税分家,中央财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都要靠和地方上协商,所以迫不得已才会采用分税制,问题是分税制极大的充实了中央财力,但是相对应的事权却没有上移,仍然沉在下边,这又把地方上财力给彻底拖垮了。

    加上gdp主义的盛行,迫使地方上为了强化自己的招商引资环境,不得不加大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后来中央又把民生作为考核地方领导的政绩的焦点,这也一样使得地方上不得不把财力用在这些方面。
1...634635636637638...7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