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瑞根
魏寿喜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干部,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工作过多年,后来又调到中组部工作,可谓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正因为如此,对方才越发感受到肩头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这一次中央成立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作为推进大型国企改革的一个坚实后盾,从组织人事上、从宏观战略决策上来加强党对国企改革的各项指导引领。
可以说中央对大型企业工委寄予了厚望,绝非简单的一个临设性的上传下达机构那么简单。
中央的一些战略决策,组织上对大型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构想,对一些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宏观规划,都要通过大型企业工委来得以落实体现。
“寿喜,要有信心,我们国企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一来我们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缓冲,二来,我们坐拥地利,外国跨国巨头们进来,他们也会有一个水土适应期,我们大型企业工委现在的责任就是要帮助我们的大型国企尽快适应新形势,尽快转变自身机制,尽快形成战斗力和竞争力,你提到的我们的职责和目的,就是要围绕这几点来。”
老人的话让魏寿喜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接上话道:“大人,我们现在基本
1016.第981章 静水深流 新动向
第981章 静水深流 新动向
“魏局长你好。”接到对方的电话时,茅向东还真有些惊讶。
听闻对方好像调到国务院下边某个筹备小组筹备负责大型企业管理的一个部门,初步定名为中央大型企业工委。
这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以及权限都尚未对外公布,应该还是一个研究阶段,但毫无疑问应该是针对今年就要全面启动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特别是中央直管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工作。
茅向东和魏寿喜并不算熟悉,自己走马上任担任组织部长时,对方还在中组部干部五局工作,但是联系并不多。
因为对方是负责企业干部管理,而中组部所管的企业干部,和地方上就没多大关系了,顶多也就是在牵扯到所在地方时征求一下意见,但拿更多的都是程序上的,考察考核都主要是在企业内部。
所以当对方自报家门时,茅向东都愣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茅部长,有些冒昧打扰了。”魏寿喜话语里还是相当客气的。
他和茅向东的确不熟,因为对方虽然担任汉川省委组织部长,但是时间并不长,他和对方联系也很少,汉川没有什么大型央属企业,加上他的工作范围也相对较为狭窄,所以和对方没啥交道。
“魏局长,你太客气了,有什么需要我们汉川这边协助的么”茅向东有没有多客套,既然人家都把电话打到自己这里来了,那肯定是有什么具体事务,所以他也就开门见山。
“的确有点儿事情,嗯,可能你也知道我现在调到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筹备组这边工作,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我们工委需要选拔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眼界思路开阔、创新精神强的干部到工委里边来工作,近年来汉川国企表现不俗,我想了解一下,有没有一些合适的人选,比如说在国企改革或者企业经营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嗯,最好是经验丰富一些的干部,……”
魏寿喜的话让茅向东心中忍不住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是在对号入座么
这边省里刚确定要让沙正阳到中央部委上挂锻炼,魏寿喜就打来电话了解,而且这指名点姓要在国企改革或者企业发展经营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汉川最大的省属国企就是长河集团,沙正阳在其中各方面都表现卓越,难道不是为此而来
只是茅向东还是有些想不通。
如果上边有着意思,还用得着这么云遮雾罩的绕圈子来魏寿喜是中组部干部五局副局长出身,眼界很高,恐怕寻常人要想向他推荐干部,也很难获得机会,尤其是在中央如此重视大型企业工委的筹建情况下,所以这种可能性还真不大。
或者真的就是赶上了这个机会
那沙正阳就真的踩着狗屎运了。
见电话里茅向东半晌没吱声,魏寿喜有些讶然:“茅部长,……”
“噢,魏局长,我在听。”茅向东想了一想,“这两年省里国企的确有一些新的改革举措,嗯,我高官河集团组建,也就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精神,要打造世界五百强企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中西部地区打造第一家世界五百强,……”
魏寿喜很耐心的听着。
“魏局长这么突兀的一说,我刚才就在思考,我们长河集团的确有一个年轻干部表现很突出,而且也是我们省里的青年后备干部报到了部里边,不知道魏局长是否知道”
“哦哪一位”魏寿喜一愣,他还不太清楚,而且他现在主要工作都放在大型企业工委筹备这边来了,虽然部里边的职务还没免,但实际已经没有在那边办公了。
“嗯,长河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沙正阳。”茅向东略显矜持的问道:“不知道魏局长有没有印象”
“哦,是他就是那个在《半月谈》上那一位,嗯,长川实业的班子建设改革,我有点儿印象,他是长河集团的副总副厅级”魏寿喜有点儿印象了,“他很年轻吧”
“是比较年轻,他是我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现在还不到三十岁。”茅向东对此也很得意。
在年轻干部选拔上,汉川省委走到了前列,前段时间中组部一位副部长也专门提到了这一点。
另外苏伦康上挂锻炼的国家发计委一位领导近期也在和中组部交换意见时提到苏伦康在国家发计委的表现甚佳,口碑很不错。
“唔,茅部长,能不能把他的一些基本情况传真一个到我们这里,我想了解一下。”魏寿喜沉吟了一下才道,在选人用人上他还是比较慎重的。
“嗯,当然可以,不过魏局长,部里边从去年安排布置的选派年轻干部到中央部委锻炼的工作安排吧其实他本来就是这一次我们省委选送到中央部委上挂锻炼的干部,所以……”茅向东很主动提到。
“哦,是这样啊,那就更好了。”魏寿喜心中也略微放心,上挂干部那就不涉及到调动,这样到大型企业工委来上挂也是锻炼,如果各方面条件都满意的话,再来办理调动也合适,如果不尽人意,那上挂时间一到,让对方回去就行了,这就免了其他调动这方面的麻烦。
“那……”魏寿喜想了一想,“还是
1017.第982章 静水深流 并肩而行
第982章 静水深流 并肩而行
“林市长,我能问一问,为啥省里准备把我给选送到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去上挂锻炼呢不是最初说可能去国家发计委么”沙正阳小心翼翼的问道。
国家计委已经正式更名为国家发计委,虽然在只能上没有太大变化,但这毕竟是朝着改革方向的一个迈步,之前沙正阳得到的消息是自己可能去接苏伦康的班,因为苏伦康在国家计委表现很好,口碑极佳,汉川省委省政府希望再接再厉,再一次证明汉川干部的高素质。
“怎么,你还不乐意了”林春鸣在电话里不客气的道:“虽然大型企业工委还没有正式挂牌成立,处于筹备阶段,但这正是你去展现自己的时候啊,人家想去都还去不了,你倒好,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不是,林市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我去这个筹备组,一时间还没有搞明白我自己的职责,短短几个月,不能在那里一混就过了吧”沙正阳赶紧解释。
“收起你那份小心思,上边有上边的考虑。”林春鸣语气依然严厉,“我告诉你正阳,茅部长和我说了,大型企业工委希望选拔一批在企业上有所作为思想也较为开放的干部去协助工作,汉川在中西部地区率先推出了长河集团打造世界五百强企业这个举措,嗯,应该是获得了高层领导的关注,估计应该有这个因素在其中吧,人家就注意到了你,你也就是赶上了,……”
“明白了,明白了。”沙正阳忙不迭的应道,再多问,恐怕就真的要招人厌了,成了狗坐轿子——不识抬举了,这么好的机会,让你去你就去,踏踏实实工作就行了。
“不过,正阳,这可能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我相信你应该明白大型企业工委的含义和分量,既然上边点了你名让你去,你就得要好好表现,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适合你表演的舞台。”林春鸣很小心的筹措着言辞,“大型企业工委主要领导都是中央领导直接挂帅,足以说明很多,目前国企改革攻坚面临巨大挑战,而紧接着又是加入世贸组织,国企面临的压力更大,说内忧外患有点儿夸张,但是这一仗肯定不好打,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正是你的机会。”
林春鸣话语里颇多感慨。
换了一个人,林春鸣也不敢把话说得这么透。
挂职锻炼而已,很多人就是去镀镀金,增添一份履历,但是对沙正阳来说就不一样。
而且茅向东也在电话里说了,魏寿喜很重视,还专门要了沙正阳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经历表现,很显然不是一个简单上挂锻炼,或许还有其他用意在里边。
林春鸣现在也不确定沙正阳未来有机会留在中央部委时是留下,还是回汉川,中央部委藏龙卧虎,沙正阳再是高明,在那里边也未必能脱颖而出,而有这份资历回到地方,或许就能博得省委的重视,甚至获得大用,这同样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未来的路还是要他自己来决定,自己这些人也只能帮忙分析一下了。
林春鸣的电话让沙正阳还真有点儿心烦意乱的感觉。
他从未想到过自己可能会参与到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的组建这项工作中去。
倒不是对这个单位没有感觉,事实上他很清楚这个单位几经演变就会成为未来实力庞大的国资委,监管着数以万亿资产的央企们。
但这还有一个过程,现在的大型企业工委还处于一个摸索着组建过程,未来对央企们如何建设、管理和监督,都还处于一个小心翼翼的尝试阶段。
不仅仅是管理和监督,沙正阳认为应该还包括建设。
整个国企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如何来为国企在未来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来定位,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
关键在于林春鸣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让自己把握好这样一个机会,肯定也就是希望自己借助这也那个一个平台机会,走出汉川,能够直接调到这些部委里边工作更好。
不能不说林春鸣的起意是好的,但是像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到下一步的中央企业工委以至于再到后来的国资委,更多的还是一个偏向于组织人事的管理,但今世看起来似乎中央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些其他的考量,或许还要在宏观战略规划上有些想法,这就和前世中的这个机构的职责任务略有出入了。
沙正阳不确定自己加入进去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他已经觉察到这个世界,尤其是在自己身边的很多人和事,多多少少都因为自己的缘故产生了蝴蝶效应,发生了一些变化。
而这种变化可能会因为自己走上的岗位越高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预测。
沙正阳内心还是更倾向于自己留在汉川,改变一城一地或者一个行业的走向,而进入中枢,带来的变化可能就容易形成连锁反应,和原来的世界完全不一样,甚至也让本身自己设定好的一些规划也变得难以实现了。
一句话,变化未必就都是向好的一面,某些因素相互作用,甚至向不利的一面也未可知,谁也不知道也无法意识得到这一点,除了自己。
沙正阳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向谁来倾诉自己内心的烦躁。
林春鸣那里自然不必了,曹清泰远在平原,电话上一言半句也难以说清,可
1018.第983章 赴京
第983章 赴京
尤万刚的话给了沙正阳无限遐想。
中石化的体量和长河集团不在一个层级上,而前世中中石油、中石化上市,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这种种震撼人心的故事都让人想来都热血沸腾。
尤万刚走了,谁来接管工业这一块工作沙正阳已经不太关心了。
长河能源集团完成了和省投资公司的合并,成为长河集团这个省属国企中的超级巨无霸,已经把伊东煤业远远甩在了身后。
未来长河集团的目标就是瞄准了中信、华润这一类综合性巨头,能源产业为根本,但是却绝不局限于能源产业了。
像旗下长川实业着力打造的建筑建材和房地产板块,新近成立的金融板块,未来恐怕都会成为长河集团这只猛虎肋下双翼,前提是这个多元化的步伐要走稳,要走成功。
这样一个集全省之力打造的龙头样板,无论是谁来分管工业这一块,都不可能对长河集团有什么其他态度,只能一个态度,全力支持。
你可以调整长河集团班子,撤换不符合你意图的班子成员,但是却不能不支持长河集团,就是这么简单。
去燕京之前,沙正阳还是去了嘉州,然后再从嘉州乘飞机到中州,最后从中州飞往燕京。
在嘉州林春鸣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他把握好时机,毕竟到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工作,而且是筹建,这份资历足够让人侧目而视,日后到哪里都能有几分底气。
在林春鸣看来,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发挥一下,尤其是在筹建阶段,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阶段,正好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比较激进和锐利的观点意见拿出来,反正是一个尝试,领导自然会审视,无论最终是否会采用,都会在领导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光是这份印象就值得了。
在中州,曹清泰也很重视沙正阳的这一次上挂锻炼,专门腾出了一顿饭来和沙正阳细细长谈。
曹清泰的观点和林春鸣不尽一致。
林春鸣觉得如果有机会能留在大型企业工委里边工作两年之后再来考虑其他,这样更有利于沙正阳的发展,但曹清泰却觉得没有必要那么长,因为大型企业工委说到底就是一个管理企业的部门,而且作为工委,很明显是以管党管干部为主,而非管实质性的业务工作,有这段履历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可以借势重返汉川,也许就又另外一个天地。
两个人的观点都有道理,一个希望沙正阳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里呆更长时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资历积累,一个则希望借势重返汉川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这就要看沙正阳自己来选择了。
按照沙正阳自己的想法,还是要看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里的工作情况,他个人是倾向于回汉川的,他更渴望能干一些实际性的工作,而非单纯的在办公室里规划,当然如果留在工委里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也不介意多留一年半载,但归根结底他要返回汉川。
飞抵燕京时是沙正刚和冯子材两人来接的。
才子佳人影视公司目前小有名气了,虽然在实力上仍然很弱,但是选材投资上的先见之明加上他们和东方红集团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这家新嫩民营影视公司一开始就带了几分不一样的仙气。
按照工委的安排,上挂干部可以由工委安排住处,不过沙正阳还是婉拒了,如果说工委里有其他上挂的干部住在一起,那当然好,但是人家都是正式抽调来的,自己一个是上挂锻炼的,那就没有必要了。
沙正刚和冯子材都已经在沙正阳劝说下买了房子,这个时候的燕京房价还算不上太高,虽然比起汉都来要高不少,但是要和二十年后相比,那就真的是白菜价了。
长川地产也正式进京了,辜科凡的能耐不小,很快就已经物色到了几个合适的项目,这个时候回龙观、通天苑以及望京这些地段区块都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可以说在中央没有明确政策出来之前,没有人会想得到未来这些区域会火爆成什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