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渔色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阿巽

    李猛快步奔到城内某处,不多时一个硕大的黑色气球悠悠升起,正是那个金人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是什么的热气球,李猛坐在下边那个吊篮里,脱下衣裳光着膀子,手里攥着那个金人没见识过的望远镜,一脸兴奋。

    城门缓缓开启,徐子桢骑着马率先而出,十个武举小跑随行,城外的金兵见城门开,顿时精神一振准备迎战。

    徐子桢不疾不徐地来到金兵阵前停住,骑在马上吊儿郎当地看了看天色。

    那金将本就已是怒意勃发,现在更是被徐子桢那轻松无视的神情和他身后那区区十个人所激怒,忍不住道:“哼!你便是那徐子桢么”

     




第886章:明君
    武举们跟着徐子桢时间久了,默契十足,反应极快,尽管对柳风随这事他们还在懵圈中,但还是立刻掉头往城门跑去,那队金兵就迟了那么几秒钟的功夫,终于回过神来,高声怒喝着追了过去。

    徐子桢边跑边摸出一支响箭甩出,吱的一声绮丽响亮的尖啸,顿时响彻天空。

    “停住!停住!”

    身为先锋官的金将死了,如今那两万金兵中的两员副将急令鸣金收兵,于是金兵们刚起的冲势一下子收不住,顿时乱作一团,而这时徐子桢已快进城了,至于城外的旷野中还是一片静悄悄,没见有任何变化,显然徐子桢的那一支响箭是把他们给耍了。

    “回去!禀告大帅再作主张。”两员副将互望一眼,恨恨地说道。

    没办法,虽然那一箭后啥事都没有发生,可是徐子桢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把人惹得追上去,然后甩一支响箭,再然后一队队奇兵出现把对手虐成狗,他们可不敢赌,毕竟命只有一条,再说中军又没有军令让他们追击。

    城头上又是笑翻了一片,所有人对徐子桢的“狡猾”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支响箭吓退两万金军前锋,今晚上应天府各茶楼酒肆又有新段子可讲了。

    徐子桢与柳风随两骑快马加那十名龙套学生已安然无恙地撤回了城,才一进城门就受到了官兵与百姓们的齐声欢呼,忽然人群分出了一条道,露出了赵构及一众官员。

    “吁!”

    徐子桢一勒马缰跳落下来,柳风随也同时下马,却一撩战袍跪倒在地。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疑惑地看着柳风随,赵构及众官员也一时间哑了,刚才城外那一幕都被他们看在眼里,临阵反戈杀敌主将,这是好事,可问题是他早已叛逃出宋,还曾亲身率敌攻破了汴京皇城。

    赵构身边忽然闪出一人来,正是总看徐子桢不顺眼的那个侍卫,只见他快步冲到柳风随身前,伸手就要扣拿。

    柳风随忽然朗声说道:“启禀官家,草民未负君恩,回城覆命!”

    那侍卫的手忽然僵住,傻了。

    他说什么回城覆命

    赵构也傻了,他没立刻叫人拿下柳风随只是因为徐子桢的关系,因为在城外时徐子桢分明和他亲热之极,没有半点翻脸的样子,可现在怎么一回来就说覆命,自己什么时候……

    就在这时赵构忽然瞥见徐子桢对他偷偷使了个眼色,然后咳嗽一声道:“各位,我二弟并非叛逃,我也从未与我弟妹有过苟且之事,这一切都是官家在去年时订下的一个计而已,为的是潜入金人内部获取机密。”

    他顿了顿,用深沉的语调又说道:“都说我二弟率金兵攻破汴京,但你们可知,若不是我二弟斡旋,汴京守军要再死多少人百姓又要再死多少人而且这一年里我二弟暗中救助了许多大宋义士,只是为了他的安全,这些都须暂时隐瞒罢了,以后时日久了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忽然从赵构身后踏出一人来,朗声道:“此事非假,当初本官身陷金营,便是这位柳兄弟相救。”他说完又走前几步,忽地对柳风随拜倒,正色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请柳兄弟受我一拜!”

    柳风随慌忙双手扶住:“张大人不可,您乃国之栋梁,岂可辱于敌手,草民只是行该行之事罢了。”

    这下所有人都傻了,出来的是如今大宋京西北路的防御使,曾经千里赴京救驾的张叔夜张大人,这可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名



第887章:赵构的选择
    柳风随站起身来,对身旁围观的人们抱了抱拳,神色有些复杂,从叛逃者变成了潜伏的英雄,名声上虽然平了反,但是这些日子以来他的内心终究还是无比自责的,毕竟,他还是为虎作伥了的。

    人群外忽然有人急急冲了进来,将好些人撞得东倒西歪,可当他们见到来人时却都闭上了嘴,因为冲进来的是一个满目含泪的中年妇人,也就是柳风随之母,琼英。

    扑通!

    柳风随愣了片刻,然后刚站直的身体又跪倒在地,双手扶地双肩颤抖,抬起头时也已是泪满双颊了。

    “娘亲,不孝儿……回来了!”

    琼英在离柳风随还有几步远的地方再也走不动了,身旁的高璞君和秀儿急忙一把搀住,好一会儿之后她才颤声道:“好,好!回来就好!我就知道你与子桢有事瞒我,故此我才腆着老脸在子桢家等你。”

    “娘亲,让您受委屈了!”

    柳风随再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琼英却忽然一抹眼泪,厉声喝道:“给我打住!你乃堂堂七尺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若觉得为娘受了委屈,那便给为娘将这口气争回来!”

    “是,娘亲!”柳风随又重重磕了个头,然后站起身来,腰挺得笔直,如一杆钢枪。

    四周爆发出一阵喝彩声,那是围观的应天百姓,他们和别的地方的百姓不同,早已将徐子桢当作了自家人,当初柳风随的叛逃让他们感觉到的不是愤怒,而更多的是受到背叛后的痛心,现在好了,一切真相大白,既然不是背叛,他们自然比谁都高兴。

    “师父!”

    “二叔!”

    李猛宝儿高宠早已按捺不住,等到这时齐齐扑上,李猛更是两眼通红,明显象是快哭出来的样子,却始终强忍着。

    “师父,我就说你不可能是叛将的,不可能的!”

    柳风随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先不急着叙旧,过会儿随我去杀一阵,让我看看你这段时日功夫可曾怠慢了。”

    “好!”

    “我也去!”高宠忙不迭地叫着,惹得旁人一阵发笑。

    在这热闹之处,却没人留意到孑立一旁的赵楦眉头微蹙,似乎在想着什么。

    ……

    徐子桢猜错了,赵构没有立刻追究柳风随的事不是因为他得了面子,而是城外那十万金军,让他完全顾不上追究了,他急急拉着徐子桢回到城头,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才站定就问道:“贤弟,如今该如何是好”

    他不得不急,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登基即位,龙椅还没坐热金人就杀来了,应天府里虽然有徐子桢在,可是全城有多少兵力他比谁都清楚,人是不少,可战斗力……实在不敢想。

    徐子桢的神情变得凝重了起来,正色道:“七爷,我再叫您一声七爷。”

    赵构一怔,很快明白过来,七爷这称呼自从他登基后就没人再这么叫过他,徐子桢这时候这么称呼他,显然是以从前的身份来说,那时候的他们,是朋友。

    他叹了口气:“子桢,你说吧。”

    徐子桢看着他的眼睛,声音缓慢而深沉,问道:“现在您有两个选择,一是弃城南逃从此偏安一隅,二,死守应天,哪怕战死殉城,您想一想,决定了告诉我,选哪个”

    赵构愣了一下,这个答案他早已想过无数次,虽然从未真的决定过,但潜意识里早已做好了准备,他迟疑了一下张开嘴刚要回答,忽然眼睛瞪大,惊道:“你问我这两选,莫非子桢你……你早已预见了”

    “对,我知道结果。”徐子桢没有否认,“但我还是想听听你的选择。”



第888章:全城戒备
    “哈!”徐子桢也笑了,“太原之耻那不是粘没喝么”

    “正是。”

    赵构却忽然郑重了起来:“贤弟,粘没喝虽是你手下败将,但往往最了解你的人不是朋友而是敌人,我担心他已做好了万全准备。”

    他说完就看向了徐子桢,徐子桢人精一个,哪还猜不出赵构心里在想什么,不禁失笑道:“七爷,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有什么万全之说。”

    “那你……有何准备”

    徐子桢脸上浮现一抹古怪的笑容:“准备我今天刚知道他杀过来,哪有什么准备”

    忽然有人连滚带爬从城下冲来,惊慌地叫道:“报!金人大军正兵分三路而来!”

    虽说早已预见到了结果,但赵构还是一惊,急问道:“金人全军皆动了么”

    “回官家,正是!”

    消息是从瞭望球上传来的,那么高再加上望远镜绝不会看错,赵构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他决定了留下死守,可还是架不住心里发虚害怕。

    徐子桢暗叹了一口气,赵构果然还是那个赵构,就算今天所做的和历史上不同,可本性还是不可能变的,不过既然他已经决定留下,好歹也算是进步了,既然这样也不枉自己下决心帮他了。

    “七爷稳住,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没用了,十万金军没什么,咱们全城几十万人口,只要手脚不缺的都能来帮忙。”

    赵构回过点神来,咬着牙道:“对,只要坚守住几日,待我的援军来到抄他们后路,金人自然退去。”他顿了顿然后喝道,“来人,传我号令,全城戒备,全力御敌!”

    “是!”

    随着赵构一声令下,城上城下所有人顿时忙了起来,从消息传来之时起,城头就已经备下了不少守城物资,这时更是全城上下都行动了起来,箭矢滚石檑木流水般的被运了上来,城头上架起了一口口硕大的铁锅,军士们抬着大桶往锅里倒油。

    徐子桢站在垛口边看着城外,只见北方天空与地面相接处一片烟尘滚滚,那是粘没喝的十万大军,虽然离着城门还有很远,但已能感觉到阵阵整齐低沉的蹄声与脚步声。

    他心里稍一盘算,问道:“七爷,您召的援军大概需要几天能到”

    赵构直直地望着城外,焦虑之色溢于言表,随口答道:“三至五日。”

    徐子桢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个数,随即又道:“既然这样,我想跟您讨个临时差使,应天书院那帮小子暂时让我掌管着行么”

    赵构的目光收了回来,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你本便是他们的典学使,哪来什么临时不临时的。”

    这句话将徐子桢曾经的请辞轻轻松松地抹去了,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他又是那数千名文武学子的总教头了。

    总教头,这是那帮学子自发给他起的称号,哪怕是曾经的尚桐,还是现在那个替代尚桐的教头,甚至是院长蒋济和夫子顾易,没一个人能比得上徐子桢在他们心里的分量。

    “谢官家!”涉及正事,徐子桢也行了个正式的礼,然后快步走下城墙,那里正有不少武举伸长了脖子等着他。

    “武生听令,全体集合!”

    “是,徐先生!”

    一声声响亮兴奋的回答从四处响起,接着一个个身影朝这里聚来,正是应天书院中那些武举。

    “高宠宝儿!”徐子桢招来两小,分别低声关照了几句什么,然后只见两小应声退下,小脸上带着激动兴奋,城门开动,露出一条缝隙,两匹马窜出城去,分两个方向飞奔而去。

    这时又有好几个人来了,却是本该在徐子桢家里喝酒的尚桐和鱼



第889章:历史从今天改变
    才哼了没几句,旁边便传来一个嫌弃的声音:“啐!你唱的什么呀,古里古怪的。”

    徐子桢扭头看去,却是墨绿,不禁乐了:“咦小茉莉你怎么来了”

    墨绿撇了撇嘴,将手里一个布包递过来:“金狗都杀过来了,小姐和巧衣姐姐让我把你的软甲拿来……看什么看,还不快穿上!”

    徐子桢将视线艰难地从墨绿胸前挪开,接过布包打开,里边是一件无袖的软皮甲,看硝皮看针线是寇巧衣的手工。

    “还是我家娘子好,又温柔又体贴。”徐子桢就这么当着墨绿的面,边说边把身上的褂子脱了下来,然后穿上软甲。

    墨绿的小脸唰一下红了个透,忍不住羞怒道:“喂!”

    “咦你瞪大眼睛是想看清楚点儿吗那我再脱了给你看”徐子桢说着佯装要去解软甲。

    “你……!!!”墨绿磨着小白牙,抡起嫩白的小手就要打来,可这时却见一群穿着青布衣衫的少年兴冲冲地奔上城头。

    “先生!”

    “先生,我们来了!”

    这群少年腰间都系着巴掌宽的腰带,上边别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正式徐子桢一手组建的应天学院理工系。

    徐子桢趁机逃脱了墨绿的“魔掌”,扭头一本正经地道:“不错,来得挺快。”

    几个少年挠头笑道:“嘿嘿,咱们在城下候了半天,就等先生找咱们了。”

    “一帮猴精。”徐子桢笑着指了指他们,忽然正色吼道,“小的们!”

    “有!”

    “金狗拿一堆破木头烂铁皮吓唬咱们,你们说,该怎么办”

    “怼回去!干他丫!”

    听着这群少年热血沸腾的吼声,墨绿一捂脑门,跟着这家伙久了,连说话都跟他一个调调了。

    “小的们,操办起来!”

    理工系是书院里人最少的一个系,最初是从全宋境招生,徐子桢暗中分了小一半人手去了扬州,现在还在书院里的不足两百人,不过这些少年全是徐子桢手把手教出来的,杜晋闻八二等只算是“客座教授”,所以全书院里说起来数这帮小子跟徐子桢最亲,而且文生武举还难免有几个刺头,这群少年却是没一个不听徐子桢的话。

    于是随着徐子桢一声令下,理工系少年们便齐齐手脚麻利地忙活了起来。

    城头内侧本就有早早安置好的炮架,这炮架就是曾经让兀术吃了一大亏的简易蒸汽机底座,这会儿还是老套路,烧水的烧水,组装的组装,忙得热火朝天。

    忽然有人嚷了起来:“金狗停下了,停下了!”

    徐子桢回过头看去,果然,刚才只是前军停下,现在是整个大军都停了下来,只是远远看去那阵型有些古怪,东一块西一坨的,且一个个小阵列得极为松散,毫无规整可言。
1...213214215216217...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