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这个评价,也算非常老辣了,可见査先生的眼光着实是阅女无数。

    后世章敏演过的角色,凡是出彩的,几乎清一色是“魔教妖女”。

    不管是电影版《倚天》、《笑傲》、《鹿鼎记》里,原著直接就有赵敏、任盈盈、假太后这些“真.妖女”可以直接拿来用。还是像《苏乞儿》那样硬生生编一个“白莲教魔女如霜”的角色人设,来配合她的形象气质。

    顾骜本来就是送来陪跑的,也没指望都有用上,听査先生不满,立刻从善如流:“如果不合适,我保证不用就是了,不必担心。先看下一个吧。”

    査先生抬手制止:“那倒也不必——你们没让她试装一下李莫愁么”

    顾骜幸好没喝茶,不然说不定会一口茶喷出来。

    他试装的时候,也就把那些“一见杨过终生误”的花痴女配们都试了一遍,还真没想过李莫愁,毕竟这个角色年纪太大了,而且很复杂,跟这些小姑娘完全不搭啊。

    “査先生,这个小姑娘只有16岁,你确认连李莫愁都要试”顾骜一脸不可置信。

    査先生:“履历上看,她演戏经历还是有一些的,人才难得。如此妖惑的女人,不多见的。年纪不是问题,弄一身道袍浮尘,让她试试,回头再给我看看。”

    “那我回头再让她补一个。”顾骜随口答应。

    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章敏说不定才刚回到沪江,又得折腾一趟来钱塘试镜。

    不过有机会赚钱出名,83年的内地高中生都是不辞辛劳的。

    査先生继续往下看,看到李弱彤的扮相时,果然惊艳到了。只是出于礼貌,还是把俞绯鸿地稍微看了一下,然后立刻拍板:

    “就这个年纪大一点的小姑娘演小龙女吧,她的小龙女造型很有仙气。另外那个年纪小的小姑娘,眉眼看起来心思就深,程英或者郭襄随便安排一个吧。毕竟那么小年纪的演员,也难得有此灵气。”

    査先生说这番话时,其实内心也在吐槽此前的拍过的《神雕》,都没有选择高还原剧情,把不少电视剧难以表现和代入的情节简化砍掉了——比如最初,杨过、陆无双、程英都还是少年时,李莫愁去陆家寻仇的剧情,此前的电视剧都是不演的。

    这次,能看到年纪这么小、但又天赋不错的演员,査先生自然也幻想着万一能弥补一下遗憾。

    当然了,电视剧肯定有电视剧的节奏,金氏武侠本来就有节奏硬伤,也是没办法的——比如《倚天屠龙记》这种,真要是按原著照搬。肯定会先让人觉得“原来主角是张三丰”,然后又以为“主角是何足道”,再然后“主角是张翠山”,直到第一卷都写完了,都没人能看出来主角是张无忌。

    同理,要是先看《笑傲》的人,妥妥的一开始会觉得主角是林平之——有家传秘笈,还背负血海深仇,简直太符合主角模板了,谁特么会相信主角是令狐冲那个疯疯癫癫的。

    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节奏,而电视已经是七八十年代拍的了。按照二十年前的节奏拍,那是必然要扑街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对通俗流行求爽作品的耐心肯定是越来越差的。任何所谓的流行消费经典,都要放在时代背景下谈才有意义,改编也要在节奏上与时俱进。

    只不过,有些度没拿捏好,过分迎合了“时代审美”乱改,比如去年的《天龙》,然后又会触怒原著方,给顾骜这种中间方机会。

    只能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慢慢拿捏尺度了。

    “那就这么定了,査先生,麻烦您在这份意见书上签个字,我今晚就要带给邵爵士。”

    敲定一切之后,顾骜拿出一份选角意见书。他忙了这么大一圈,目的就是利用原著方施压,从邵爵士那儿把话语权夺过来,让他们乖乖认栽扶持一下“兰亭影城”的起飞期。

    这几部戏,未来注定是要在内地脍炙人口的,这样一来,顾骜的投资才能更好更快地从旅游业方面回本。

    原先的《末代皇帝》、《火烧圆明园》这些,只是去拿奖的,但拿奖的电影只能用于对外国文化输出,和树立江湖地位,对于民间知名度和旅游拉动是没什么用的。

    阳春白雪的奖和下里巴




第422章 你都不是汉,怎么当汉奸
    听到“费玉清”这个名字的时候,顾骜倒是微微有些惊讶。

    他是惊讶于原来“小哥”的江湖资格这么老。

    后世的顾骜,因为没听过七八十年代的湾湾流行歌,还闹过笑话——

    他第一次听说费玉清这个名字,是大学里的时候,听周洁伦的新歌《千里之外》。然后顾骜下意识就以为对方是个跟“南拳麻麻/浪花兄弟/某改姓袁的美籍华裔女人”一样的龙套新人,是周董仗义提携后进,给人家一个露脸机会。

    结果为了这个笑话,被不少追星的女同学嘲讽了。

    “真是沧海桑田啊,现在就这么红了,20年后居然听都没人听说过。不过,香江业余歌唱大赛,居然两个评委嘉宾都是选的湾湾人,不容乐观呐。”

    如今的香江流行音乐界,可比电影电视产业孱弱得多,在湾湾人面前完全没有话语权。

    80年代前期的所谓“华语乐坛”,正是湾湾人执牛耳的时候。tvb的方总请湾湾当红巨星来当评委,居然是一种抬高香江乐坛身价、显示这个比赛正规性、专业性的一种炒作手段。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香江这边,后来所谓的“潭张争霸”,也是86年的事情了——张国荣人生的第一张专辑《风继续吹》,是今年暑假前刚刚发行的,他此前六年的资历,都是混影视圈混出来的,在歌坛还嫩得很。

    介绍完主持嘉宾之后,比赛歌会也就正式开始了。

    今晚这个“香江业余歌手大赛”其实谁按照分区制、由香江的18个区为单位,先选出各自的参赛选手,然后今晚再总决赛。一共有18个歌手每人唱一首歌,然后评委点评打分,加起来也要两个多小时了,很符合眼下综艺节目的时长。

    不过香江算上北边不值钱的地皮,一共也就近千平方公里面积,所以它的18个“区”,其实最多也就相当于内地的“街道”一级行政区划吧。

    比如大家看《古惑仔》时候很熟悉的岛上的中环/铜锣湾这些,就算18区之一,对岸油尖旺的油麻地、尖沙咀、旺角、深水埗……跟黑邦的地盘划分差不多。只是香江人口密集,所以一块十几平方公里的区,也能有三五十万人口。

    此前所谓的预选,也就是等于街道里找个剧院过家家唱一唱。

    这种环境选出来的业余歌手,水平层次不齐也就无法避免了。

    因为都是粤语歌,顾骜听了个把小时就直犯困,前面十位参赛业余歌手,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下面有请来自北角区的选手代表张雪友,为我们带来一首《大地恩情》。”

    随着费玉清又点评完一位歌手,主持人报幕引出了下一位歌手。

    听到“张雪友”这个名字时,顾骜才有点振奋。

    卧了个大槽,今晚倒是见证了不少历史时刻嘛,莫非张雪友今晚就要牛逼了。

    “你觉得这个歌手不错”一旁的韩婷,轻声问道。

    她觉得今晚的歌还挺好听的,而且一直在暗中观察顾骜的反应。女人总是比较八卦的嘛。

    顾骜有些心虚:“你为什么这么想”

    韩婷轻笑:“你都在沙发上摊了一小时了,终于换了个坐姿,你当我瞎啊。”

    “咳咳。”顾骜轻咳掩饰,“我只是觉得这个小哥有点眼熟,可能看错了。听歌,听歌。”

    韩婷也没再追问,只是因为你顾骜的表现,让她也更专注观察起来。

    “河水弯又湾,冷然说忧患。别我乡里时,泪一串湿衣衫……”台上的张雪友,一本正经僵硬地演唱起来。

    这是一首三年前的电视剧片尾曲,没什么情情爱爱的,只是感慨背井离乡漂泊之情。而如今的张雪友,显然是苦练了颤音,表现这种悲戚之感非常契合。

    相比之下,台风是真的烂。整个人除了微微颤抖之外,完全没有动作,眼睛一直看着正前方,没看向任何人,很空洞,很胆怯。

    “我觉得这个歌手声音素质倒是不错,很贴这首歌的感情,不过太紧张了吧,没见过大世面。幸好只有两分钟,要是歌再长一点,我估计他会怯场撑不住。”韩婷听到最后,忍不住点评。

    今晚其他歌手的歌,绝大多数都是四到五分钟的,那种灌唱片用的歌,只有这个张雪友选了两分钟的超短电视剧片尾曲。

    不过现在看来,至少他的声音带来的反响还是不错的,观众席上的人发自内心地热烈、持续鼓掌,两位评委嘉宾也各自发表了意见。

    欧阳菲菲给出的分数不是非常高,主要是觉得台风确实僵硬。倒是费玉清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还为他解释,“歌唱比赛就该比唱功,作为业余选手,台风是没有机会锻炼的,以后努力就好”,然后给了一个今晚最高分。

    后面还有六七个歌手献唱,不过总分都没有超过张学友。

    比赛最后,主持人当众盘点了一下分数,宣布本届比赛的冠军是张雪友。

    顾骜看了,也是颇有沧海桑田之感,张雪友后世偌大名声,眼下居然要靠费玉清的提携才得到第一桶机会的。

    “下面有请好莱坞著名电影人,顾骜先生为今晚冠军颁奖!”

    张雪友激动得感恩涕零,几乎说不出话来。

    聚光灯打过来,顾骜大大方方走上台去,拿起奖杯和证书,郑重地递到张学友手中。

    然后主持人也把话筒递过来,让他讲两句。

    “今晚,其实本来是应该



第423章 角色扮演
    “顾生的魄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呐。贤弟跟霍爷布局的温哥华楼市抄底,为兄佩服不已。”

    孔尚忠胖脸笑呵呵地跟顾骜套近乎,这样的开场白,着实让顾骜有些没想到。

    他原本脑补的交锋,怎么也该是电影里的经典反派台词开局——

    比如跟《沪江滩赌圣》里黄金荣那样,都没开口,周星星就能猜到他要说:“哈哈哈哈!那就是没得商量了!敬酒不吃吃罚酒!”

    反派都这么说嘛。

    没想到孔尚忠还挺深沉。

    顾骜以为对方是想玩脸上笑嘻嘻、心里mmp,也就一样佯笑调侃:“怎么,孔老板是羡慕这门生意、想分一杯么。”

    顾骜并没有直接否认他在温哥华楼市投了钱、赌楼市上涨,因为那是没有价值的。

    保密工作的意义,在于去年这时候、砸钱进场时封堵消息。如今都一年过去了,业内稍微灵通点的同行,都已经隐约知道顾骜跟霍少合作了什么,充其量只是不知道具体规模有多大。

    比如那些集中规划、开发的新盘,肯定是查得到的,至于那些把小别墅直接零散买进来、寄到各个白手套名下,只是简单等增值后倒腾出去的,就很难查清了。对方总不能把“过去一两年温哥华所有卖掉的房子”都当成顾骜买下的吧。

    何况,就算他们知道,也没关系,因为房地产是很讲究进场窗口期的。现在温哥华的楼市已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不止,他们还怎么跟进。

    孔尚忠提议:“贤弟真是快人快语,我们太古集团,确实也希望共襄盛举——我觉得,咱各自为战,盘子铺得太大,单价就低了,并不能让整体利益最大化。贤弟有没有考虑过,全盘统筹,一起分那些想转移资产、海外投资的人的钱呢。”

    顾骜愕然,不过这种愕然落在对方眼里,却成了演戏,以为他只是在思考筹码。

    顾骜稍微想了几秒钟,终于知道误会出在哪儿了。

    孔尚忠这厮,显然是把顾骜也当成发国难财的人了。

    只不过,他孔尚忠是被布列塔尼亚某些人关照过的。

    而顾骜是因为自己商业嗅觉灵敏、擅自大胆出击——至少在孔尚忠眼里,顾骜是这样的。

    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造成的误会了。

    顾骜当然也发财,但他不觉得他发的是国难财,而是“把如果他不管、本来就会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规模压制到最小”。

    有点儿像“我预测到这里有个仓库要火灾,所以我为了减少火灾烈度,提前把某些易燃物偷走”。

    可是落在没有穿越先知、不知道这里必然要发生火灾的人眼里,前者的止损行为,就妥妥的只是纯粹的小偷,不会认为你是“义贼”。

    “既然有这样的误会可以利用,倒是可以虚与委蛇一下,先假装姿态上愿意合作,最后在执行层面再以分赃不匀拒绝落实。反正格林纳达那边就快打起来了,阿根廷人也会被美国关照,出现一些意外……拖时间对我没有坏处。”顾骜内心如此盘算,倒也不急于跟对方翻脸。

    “不知孔老板具体怎么个打算。”顾骜冷言冷语地回答,装出“害怕被看穿”的心虚状。

    孔尚忠却以为自己说中了:“那我就直说了,贤弟和霍少那儿,还有多少温哥华市区的散盘,我可以以高于去年同期80%的价格,调动资金购入。

    这样,贤弟和霍少就不必为了急着脱手回本,最后敞开了出货导致涨势乏力。咱捂盘惜售,单价和总价都会卖得更高。”

    顾骜装作不清楚孔尚忠在纽西兰的盘口,嚣张拒绝:“孔老板喝多了吧,目前温哥华的楼市,已经比去年同期涨了一倍以上,你出的价格,比目前市场价低得多,谁会卖给你。”

    孔尚忠一闪而过地狞笑道:“不过,你们的信心,至少是建立在涌入移民一万户,甚至一万五千户以上的设想基础上吧。如果移民人口低于一万户,最后你会有很多尾盘砸在自己手上——而我手上,捏着能分流走你多少接盘户的筹码,凭什么不能跟你一起宏观统筹”

    “一万五千户呵呵,孔老板太看得起我了,顾某还没那么大能量,那是顶级大地产商的手笔,我就是稍微炒点儿玩玩,赚几个小钱。你说的合作模式我听不懂,暂时恕不奉陪了。”

    顾骜的回应,软硬得当,前面先撂狠话,但最后的“恕不奉陪”前面,又非常巧妙地加了“暂时”这个前缀。

    如果是不仔细揣摩的小白,那说不定也就放过去了。但孔尚忠这种善于察言观色的大奸人,肯定抓住了这个细节。

    “这家伙明显是心虚了,但是又对分赃比例不满意,暂时装强势想让我降低分赃条件、或者先开出配盘比例。哼哼,小子你还嫩呢,老子有汇丰银行的皇家背书,哪怕是霍爷别的生意的资金链,都能找借口拖住,到时候看谁先熬不住!”孔尚忠脸上笑着,内心如是琢磨。

    顾骜跟霍少在温哥华那笔生意,都没用到英资银行的钱,而是西雅图的美资银行的钱,所以哪怕是太古集团和汇丰银行,也是管控不住的。
1...309310311312313...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