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顾骜并不是贪功之人,如果只是为自己邀功请赏,那么这次的事儿就等于浪费资源了。
他知道,哪怕他什么都没做,历史丝毫没有改变,以伟人的伟大魄力,香江最后还是会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历史的必然,
这个大结果,并不需要顾骜去努力,他也绝对不敢抢哪怕一丝一毫的功劳。
与此同时,即使两国谈判进程加速,也加不了几个月,最后还是得在84年年初正式联合公报。因为那时阿根廷的战争早已结束,想靠这次的筹码影响最后公报的内容,无疑是痴人说梦。
能够被影响的,充其量是今年就谈妥的“双方决定以谈判方式解决某某问题”的这个意向备忘录。
只是一个作为后续谈判基调的备忘录。
幸好,这个问题他也想了很久了,所以很快滴想到了一些外围的、经贸和发展方面的好处,可以为国(更是为己)谋取,也适合体现在谈判基调备忘录里面。
不过,要做这个事情,他还需要一个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室的同事,帮他协助领导们“发现”英国人可能埋雷的卑鄙风险。
然后,利用这次阿根廷的筹码,在制定谈判基调备忘录的时候,就把某些额外共识写进备忘录里,免得后续两年过程中,布列塔尼亚人用这些小动作恶心人。
对于其他人来说,要认识一个在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室的专家、并且说服这个专家赌上自己的学界影响力,写一份绝密参考,或许是挺难的事儿。
但对于顾骜就很简单了。
因为自从寒假之前、《外交评论》上那个“论涉外舆论管理对外事工作的风险”课题,借着中国队跟沙特队的嘴炮仗、上达天听后,米娜这学期已经成功被刘校长推荐去部里的国际关系研究室实习了。
所以,问题就简化成了:指使米娜再按照他的意思,写一篇绝密参考。
这有难度么
对顾骜来说,“说服”的工作比吃饭喝水都简单好吧。
天予不取,那就太对不起天赋资源了。
……
入夜,
一顿鞭笞之后,顾骜搂着同样因为上了一天班而略显憔悴的米娜。
“最近实习期还习惯么忙不忙”
米娜光滑地窝在那儿游动:“有点忙,撑得住。”
顾骜怜香惜玉地安抚:“那,能不能再抽出点精力”
米娜倏地一下翻过身,深情郑重地凝视顾骜:“只要是哥哥的事情,什么时候都有精力,以后再问我可生气了!”
“好好好,乖,是我多余问了。”顾骜笑着拍拍米娜的秀发,重新把她搂进怀里,“我希望你趁这两周,写一篇绝密内参,只供有关部门传阅的。你也别提你知道什么,只说提供风险防范。
盘点的内容呢,就是布列塔尼亚人历史上处理那些殖民地和海外割占领地时、在最后明知拿不住后,会如何挖坑埋雷陷害接收者。
&nb
第289章 士别一年当刮目相看
5月24号,星期一,也是为麦卡伦学长毕业送别后的次日。
顾骜正式投入到了他最后五个学期的博士生学习生涯中。(美制学期,每个学期4个月,一年3学期。)
因为才刚刚进入状态,所以他难得地没有在基辛格教授布置的presentation中持稿发言,而是跟着其他硕士学弟一起旁听、提问。
今天拿幻灯片的主讲人,只剩下帕特里克学长和莎拉.桑德博格学姐这两个博士生。
这一期的小展示课题,依然是秘密外交这个研究方向上的时政分析,而且紧扣了时下的热点——“论武装冲突过程中,阿布两国间秘密斡旋的得失”。
课题背景是这样的:月初,武装冲突升级之前,布列塔尼亚国和阿根廷之间,就已经断绝了外交关系。
双方打这场仗,其实都没有什么实际利益诉求,马岛毕竟是个鸟不拉s的穷逼岛屿,而且也不在任何国际重要商业航线上。
所以,战争其实并不是不死不休的,加尔铁里总统和玛格撒币首相都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支持率,为来年的大选拉拉票,才拉军队出去转移一下国内矛盾。
几百上千条人命什么的,都只是这些西方卑鄙政客谋取私利的筹码而已,谁也别嫌谁黑,这事儿上公允地说,加尔铁里跟玛格撒币一样黑。
既然是为了挣面子而打仗,那么,一边明面上断绝外交关系、一边私底下通过第三方放话斡旋,就是免不了的了。
布列塔尼亚人选择了带话人是瑞士,而阿根廷人选择的带话人就是秘鲁。这样双方才能在断交情况下,实际上背地里依然保持肮脏交易。
不过,只能说双方都不太擅长,所以82年这一波第三方秘密带话斡旋很失败,一点可圈可点的成绩都没有。
落在如今地球上秘密外交能耐绝对能排进世界前三的基辛格眼里,简直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于是,上周就临时决定把秘鲁和瑞士人拿来当课堂展示的解剖素材了。
让法国人帕特里克站瑞士那边,美国土著莎拉站秘鲁这边,各自分析他们过程中哪些地方做错了。
因为立场不同,加上是时政,课堂辩论辩着辩着难免会有点火气,然后帕特里克和莎拉各自开始拉学弟学妹助阵,交叉辩驳。
顾骜作为基辛格如今还在带的三个博士生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分配立场的,加上他素来在国际关系领域学术水准很能服众,本来应该也是学长学姐争夺支持的重点。
……
此刻,场上莎拉学姐正在进攻:“我觉得前天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布列塔尼亚人击沉时,瑞士方面斡旋人的反应、就存在你重大失误!
当时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是在离马岛200海里以上的非交战海域巡航,而且航向是朝着远离马岛的方向驶去的,在两国局部武装冲突阶段、没有上升到全面战争前,这种对战区没有威胁的巡航目标,不应该成为攻击对象。
可是瑞士方面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是如何代表布方向秘鲁交代的他们居然说可以通过挪威截获窃取的苏联间谍卫星拍摄到的战舰坐标历史轨迹信息、曾经侵入过马岛200海里范围。这种辩解根本毫无意义,不但会多得罪本来无关的国家,也不会对事态有任何帮助……”
莎拉.桑德博格的这番分析,显然还是挺对的,这一点上,她说完之后,帕特里克支支吾吾都没什么能耐反对,只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
连基辛格教授也微微点头。
他教出来的学生不错,至少推卸责任的能力已经超过瑞士外交官了。
“你们大家怎么看顾,你先说说。”教授先点了名。
既然如此,顾骜也躲不过了,只好说:
“我同意莎拉的观点。如果瑞士方面当时更专业一些,应该强调布国发射鱼雷的那艘潜艇、接到的命令和实际作战行为,都是在马岛200海里巡航圈内巡逻的。是在警戒圈内发现敌踪、并且忘了自己追了多远、追上后就发射鱼雷。这也比说他们通过挪威人偷了苏联的卫星通讯要好得多。”
基辛格眼神微微一亮。
没想到小顾这厮,不显山不露水的,都没准备这次的汇报展示,但是随便灵机一动想到的对策,都那么外交、那么把丑闻最小化。
他显然比莎拉更进了一步,莎拉只是说瑞士人这次帮布列塔尼亚开脱时,托词找得不好;而顾骜直接把更好的托词是什么想清楚了。
一个半小时的剖析后,汇报展示课结束。
不过大伙儿都意犹未尽,还在讨论时政。
只不过,已经不是站在专业外交斡旋的角度讨论了,而是随便聊聊战争进展。
刚刚输掉了辩论的帕特里克学长,松了口气后,不甘心地说:“其实,我觉得瑞士人未必是真的只有这点水平,他们或许只是消极怠工,觉得哪怕解释得粗鄙一些,激怒了阿根廷人,阿根廷人也没什么能耐反扑。他们只能乖乖接受巡洋舰被击沉的苦果,然后无能狂怒。”
“这倒是,布列塔尼亚人的海军强大毕竟是有传统的……”莎拉附和道。
课上完之后,没有学术之争,她跟帕特里克私交还是不错的。很显然,她在战争走势这个问题上,判断与帕特里克是一样的了。
教授也在一边旁听了讨论,并不发表意见,只是和蔼地看着大家,学术氛围很是宽松自由,所有人都能畅所欲言。
乱糟糟了20分钟,眼看快到午休时间了
第290章 你们都是我的不在场证人
电台的新闻广播刚刚放出,基辛格教授和所有同学看向顾骜的眼神马上不一样了。
卧槽!这是何等逆天的国际事务分析能力!
而且最关键的是,顾骜懂的东西也太全面、考虑问题的分析维度太立体了吧
即使是基辛格,都免不了中肯地稍许震惊一下。
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立刻判断出顾骜所懂的每一个领域,并不是都非常深邃。在国际关系领域,每一个专业点上,顾骜其实只学到了基辛格的皮毛。
但顾骜之所以牛逼,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关键在于他的见识广度实在可怕。
这是一种高度的文理兼通,而且想问题的时候能够多维度交叉联想、严密论证。
简直就是一个在混沌系统里游刃有余的变态。
基辛格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度之人,很快就坦诚地说:“顾,说实话,刚才听你拿那个‘如果50年东方志愿部队得到了伊尔-28喷气式攻击机,能不能顺利干掉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假设来类推时,我对你的言之凿凿还是挺不屑的。
没想到啊,你对于那些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都会那么一丝不苟地缜密推演,不被历史必然的结论所影响。这一点,你做得很不错。假如你生活在二战那个年代,成为一个将军,那你一定是德式的总参谋部的面面俱到预案风格,而不是英国人那种情报刺探流派的风格吧。”
基辛格这番话,算是给顾骜的学术和外交风格定调子了。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英美是比较重视情报刺探工作的,二战中破译敌人密码料敌先机的事儿大部分是英美风格干的。
相比之下,德国的情报部门一直被传统守旧军方看不起,没什么建树。但稍微深入挖掘之人,都不难看出德国人之所以敢这么干的理由:
德军总参谋部,最习惯的就是“我不去刺探你究竟要怎么打我,而是把你的所有进攻可能性都穷举罗列,然后对应每一招的对策也都在作战计划里写严谨写全面。到时候不管你用哪一招我都有对策”。
从普法到二战,都是这么干的,虽然最后累死了。
既然作战计划备案细到这个程度,情报工作烂一点也没那么致命了,就算敌人变招,他还是知道怎么见招拆招。这就是二战时普遍认为德军一线军官临场应变能力强于英美的原因——相比之下,英美很多军官,发现计划被阻挠后,立刻就懵逼了。
而顾骜刚才跟莎拉、帕特里克学术辩论时,为什么要举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平行世界的韩战推演来举例子呢其实就是因为他知道谢菲尔德号会完蛋、阿根廷人的反扑会有效,但他又要把自己的先知先觉伪装成“这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他拿了个严密推演的对照组思想实验,来言之凿凿。
其实说白了,就跟他找叶纨或者米娜做那些“他先报答案、然后让小姐姐和妹子写证明推导过程”的论文课题时,是一个路数。
只不过这次是他自己伪装这个严密论证的过程。
而且也确实骗过了对军事不算非常懂的基辛格。
这样,他顾骜的能力人设,就得到了基辛格的背书:
顾骜并不是间谍,也没有什么异能,他能推导出布列塔尼亚人这回会吃瘪、甚至有些落到实处的做空行为,都是因为他洞若观火。
所以,布列塔尼亚人将来真吃了大亏,也千万别派詹姆斯邦德来刺杀他。他只是算得比较准而已,不值得被切片和暗杀。
这番脑内活动,吃瓜群众或许转不过弯来,但是能给基辛格当研究生的,那都是有基本人精潜质的。所以基本上是导师一放话就懂。
“莫非,顾学长前阵子就靠德式总参谋部式的全面推演才华,看出了布列塔尼亚人可能会吃亏然后,做了什么商业上的布局那应该好好套套话,跟风买一注才对啊。不行,现在谢菲尔德已经沉了,不知道这个利空消息算进去之后,还有没有套利空间。”
好多学弟如是脑补。
然后,他们就排着队想请顾骜吃饭,让他说说对时事的见解。
顾骜当然是来者不拒。
这些人,将来都是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不在场证人啊。
顾骜不仅要接受邀请,还想拿个录像机拍点校园社交活动的花絮,立贴为证洗白自己呢。
事实上,顾骜也不是第一次干“为自己的日常拍录像立贴为证”这种事儿了。
原先当官的时候,不好高调,他也就没拍,但是停薪留职期间、没有官员身份,这种事儿就可以干了。
比如,顾骜这次回美国的途中,在来华生顿之前,其实就抽空去旧金山转了转,视察了一下他派来美国那些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并且给他们拍摄了一个研发决策会议
的讨论过程视频。在此之前,他也把好几次决策会录像了,而且用那种可以标注录制年月的录像带。
也就是杨自豪、鲁运达他们那批人。
这些人,如今在加州的斯坦福大学读研已经大半年,从去年8月份开始,他们就全力投入到了顾骜提交的那个“开发一款预置三款游戏的掌上游戏机”的任务。
如今掌上游戏机都已经研发完成,他们即将腾出手来搞家用机了。顾骜还派了一个研究生马仔飞回国内,把样机和各种技术文件交给韩婷,让韩婷的汉乐电子开始小批量试产。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关于顾骜为什么要让他的天鲲娱乐的研发部门、就内部的研发决策会议录像立贴、他想从马岛海战上蹭些什么热度,后续也会逐渐揭晓。
第291章 不关我事,我们也是受害者
顾骜跟学弟们在华生顿谈笑风生的同时,上帝视角拉到阿根廷首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