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是有这个意向,钱塘也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哦,不过钱塘的景色太优美了,我来了两天,先忙着游山玩水,居然还是你们主动找到了我
双方虚与委蛇过程中,那种故意装语言不通的细节,不再赘述。
总之,拖延了一会儿时间后其实也就两分钟沪江和明州来的两路人马,就追上围堵了过来。
伊丝米娜雅小姐!我们是明州招商处的。我叫
我们是沪江招商处的,这份邀请函和资质文件复印件是你让人投递到我们单位的吧,我们可以聊聊
这些人当然能追上,因为米娜刚才在湖心船上的时候,就借着用望远镜观景的样子,观察了岸边的人群。
当袁翔第一个赶到并且围住米娜的奔驰车时,米娜就发现了。但她就是远离岸边,不让对方认出自己在哪条船上,然后满湖乱转拖时间。等到确认自己的奔驰车边陆续围上来三波人马,确认争风吃醋的哄抬者都到位了,她才像遛狗一样渐渐靠近岸边。
这就是游湖钓鱼的好处。
袁翔很不满同行的这种吃相,连忙护食地让下属一对一盯防,把王正泰和江海波的人隔开。
正所谓猛龙不压地头蛇,王正泰和江海波也就一辆吉普车的人,终究不如袁翔的手下多,很快就被软钉子控制住了局面。
然而,米娜却一脸天真无辜人畜无害地拆了袁翔的台子。
袁先生,真是抱歉,我看还是先来后到吧我毕竟前几天路过沪江和明州的时候,先给他们发了邀请函,既然是他们接受要约在先,我应该先跟他们聊。
她这话再合理不过了。
虽然,现在是在钱塘的地界上。
但是,因为她耽于美景贪玩,所以来钱塘后的一两天里,并没有发出请求考察投资环境的任何要约函件啊。
从商务上来说,她先处理针对她意向回函的人再处理新接触到的商机,那也没错。
环环相扣,只能说剧本设计得太严密了。
就是,要看要约送达的先来后到的!又不是人在什么地盘上就听谁的!王正泰和江海波立刻大喜,拿道理挤兑袁翔。
袁翔无奈,只好先把三伙人都送回市府。
完了完了,这下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肯定要被那帮沪江佬截胡了。比投资环境比运输便利比任何方面,跟沪江比都没优势啊
一行人到市府歇脚,立刻有后勤人员帮忙申请了几间会议室至于其他配套服务也勿庸多言。
各方先简单确认了一下身份资质授权意向。
米娜表现出来略懂好多门语言,但都不太流利。
把基本情况介绍完之后,聊到需要大量专业术语的部分,就困难起来。
聊着聊着,代表沪江的王正泰发问:伊丝米娜雅小姐,您的母语到底是什么?是我们的英语翻译口音不够标准不够专业吗?
米娜这才装作刚刚醒悟的样子:啊,我最流利的当然是泰语啦,如果你们有懂泰语的人才,我觉得我们往下聊合作的技术和管理细节,会容易很多。不然,恐怕暂时很难聊下去了
泰语?!王正泰立刻一脸懵逼。
在外面休息室里等着的袁翔和江海波,也是一脸懵逼。
米娜还一脸无辜的样子:我们红牛最初是一家泰国公司,创始人许先生是泰国人,有什么问题吗?
与群人欲哭无泪。
尼玛泰语是什么语!
国家开放四年多来,沿海大城市接待南洋华侨也不算太少了。按照他们的经验,外事部门的翻译最多懂英法荷三语,就能包打天下了。
稍微内地一些的省份,外事部门甚至连法语翻译都配不齐,有英日语就不错了
因为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都曾经是英法荷的殖民地,所以有钱人都会上述至少一门语言。
而东南亚土著的土语太繁多了,说这些话的人又普遍没有钱,国门初开哪有工夫培养那么偏门的翻译。
然而,这一招鲜吃遍天的打法,偏偏在今天第一次遇到泰国富商时,失效了。
原因无他,只为泰国是截止到二战时,东南亚唯一独立的国家。哪怕曰本人当年打过去搞所谓的大东亚那啥圈时,泰国人都靠把曰本视为驱逐英法的帮手果断跟曰本人结盟而保证了自己的独立。
所以泰国人绝大多数只说泰语,不会欧洲殖民者的语言。
只能怪王江袁三人及其下属,近代国际史学得太差了,读书少啊。
你们有谁会泰语么?三人各自拷问自己的下属。
不会,
不会,
我也不会。
三波小弟各自认输。
袁翔眼珠子一转,趁机插话进去:伊丝米娜雅小姐,既然暂时谈不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合作细节,不如先吃饭吧。你们本来游湖也辛苦了,来来来,市府小食堂给你们准备了最精美的钱塘特色,一定要好好品尝。
米娜微笑着也不拒绝,就带着随从去吃饭了。
袁翔让其他人作陪,自己则拉着秘书:小黄,我一早让你去几所大学请来帮忙的老师们呢?请了多少?
小黄:在旁边休息室呢。一共十几个,钱大的商学院的师院的钱电的,都有。主要是大学都放寒假,找不到什么得力的,只能这么多了。
这里面并没有请浙大教授来帮忙,因为80年代的浙大还是一所比较纯粹的理工科大学,文科并不强,所以文科方面还是请钱大的老师帮私活比较常见。
另外就是几所比钱大更低级但文科也还行的大学。
省里的外资部门,遇到小语种翻译需求时,平常也都是这么借调解决的。
袁翔也不废话,让小黄带路,大步流星冲进待命人员的休息室。
麻烦各位老师了,大年初六就让大家加班。
袁主任客气了。大家都是帮惯了私活的,也不客气。
有谁懂泰语的么?有个泰国的大公司要谈投资!
泰
十几个大学教授老师,有语言类专业的,有国贸专业的,也有个别国际关系的。
但所有人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这么偏门的东西,谁顶得住呀。
我会一点,可以试试么?一个相貌偏丑的精瘦年轻人,等其他德高望重的前辈都吃瘪吃够了之后,慢慢举起手来。
袁翔定睛一看,像是看到了救星:这不小马么!你会你早说啊!
马风非常谦退地表示:我不太专业,只是稍微会点。我是怕其他同志比我更专业,就不献丑了
行了,少废话就你了!袁翔一把跟马风扣肩搭背亲热起来,似乎地位差距都没那么大了,当初你毕业之前来实习,我就看好你,你果然是个好学有出息的!
哔了狗了,真的假的?这小子自己专升本的学位证都才两个月前刚刚拿到吧?他怎么可能会泰语?旁边一个钱电更资深的教授也是马风的同事,顿时傻了眼,在内心疯狂地忿忿吐槽。
马风当然不怎么会泰语,但是他有剧本呀。
第276章 开挂演都不演,游戏体验极差
?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事儿要是倒退个半个月,回到刚刚放寒假那会儿,马风绝对是半句泰语都不会说的。
连萨瓦迪卡都不会。
但是,既然是20岁光景的年轻人,还是外语类专业毕业的学语言肯定有天赋。
在拿到剧本的情况下,突击一两个星期。不考虑语法和书面,只是纯粹练个百来句常用口语会话,蒙蒙外行人,那还是不成问题的。
何况他就算学再多,暂时也没用,因为米娜也不会更多。
同样,他们也不怕万一外资部门能找到其他略懂泰语的翻译听出他们之间交谈的破绽。
因为1982年的钱塘,肯定找不出哪怕一盘泰语的标准教学磁带。
如果一个中国人跟一个洋人说外语互相听不懂,那在主管官员看来,妥妥的就是因为中国人的泰语普通发不够漂准啊,怎么可能是洋人的母语发音不漂准呢。
说难听点儿,只要马风和米娜把那些叮叮咣咣的泰腔泰调学得惟妙惟肖一点,哪怕他们剧本上实际写的是抖音体萨瓦迪卡,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泰国,我们东西很好吃,小哥哥比小姐姐还要漂亮
别人都听不出破绽。
顾哥骗人,就是这么暴力。
哇咔啦哇啦叮叮咣咣~靠仔了~
咣定咣叮啦哇咔啦哇~妹控个靓仔~
一番没外人听得懂的双簧后,马风低声向袁翔解释:
嗯,伊丝米娜雅小姐刚才说,鉴于前期宣传带来的意外品牌推广效果,如今红牛集团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但考虑到中国市场地域辽阔,采用红牛在泰国时的旧生产方式与包装,恐怕运输成本会过高。
因此他们决定不仅要建立饮料厂,还要额外建立浓缩糖浆厂,并在华设立浓缩糖浆工艺的研发基地
袁翔立刻回答:这没问题啊,肯把技术含量高的环节拿到中国来,这是我们一贯求之不得的事情啊。快快快,你立刻把我的意思告诉她。
马风又跟米娜哇咔啦哇咔啦一阵。
然后告诉袁翔:
伊丝米娜雅小姐表示,关键在于设立研发基地会带来前几年的技术成本投入过大。而据她所知,我国目前的税法并没有给企业因技术投入而导致的前期亏损设立较长的利润抵扣期。
我告诉了她我国有外资企业三免五减半的通用政策。但她依然表示这没有考虑到对研发型企业的特别倾斜性优待,她哪怕只设立饮料灌装厂,也能拿到三免五减半。
我们必须有额外的诚意,才能促进她们把研发基地也设在内地因为东南亚有部分国家,乃至曰本,是有给科研成本超延期抵扣后续年度应税利润的。
袁翔已经有些吃力了。
而沪江和明州来的同行也差不多。
1982年的招商引资官员,说实话最不适应的,就是洋人那种在避税上千方百计的算计。尤其是当洋人一番巧妙设计后,告诉你你所谓的税收优惠,其实我原先可以靠别的方法回避掉一部分。所以你得真的再额外实打实拿出多少额度,才算与国际接轨真的有诚意时,国内官员往往就败下阵来了。
这也没办法,因为原先中国人三十多年都习惯了国有企业,利润本来就归国家,都是一个兜里的,谁耐烦算这个账。哪怕是到了21世纪,国企的会计偷税漏税本事还是远远不如民企和外企啊。
那那这事儿怎么办呢?不违反省里和国家的政策,我们能怎么答应?袁翔也是病笃乱投医,居然直接跟马风讨论起来。
马风假装不是很专业的样子,等了七八秒钟,借机环视了一圈袁翔的其他高参。
等那些人都眼观鼻鼻观心拿不出对策了,马风才勉为其难用非常谦虚的探讨语气说:袁主任,我看倒是可以这样。国家政策是不能轻易违反的,减免年限就这么多,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等效补偿
马风就把剧本上写好的喂招套路说了一遍。
next。
三五个循环后,袁翔赫然发现,马风这小子不仅是语言天才的问题了。
每每其他人翻译出来都拿不出对策的问题,他引经据典一句我在电院教国际贸易课的时候,就讲过一个观点
然后blabla一阵,就解决了。
偏偏美丽高贵的女外商还心悦诚服的样子。
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氛围内交换意见达成了初步共识。
投资会谈,当然不可能一天就搞定。
米娜那边也有心控制节奏,要更好的条件,所以每天谈两三个小时,剩下的就游山玩水,也没人能阻止她,也不敢说什么。
在马风半路杀出拯救了袁翔后的第二天,明州的江海波就扛不住了。眼看钱塘这边能谈出来的条件越来越量身定做明州政府根本给不了后,他就颓然回明州去了。
还剩下沪江的王正泰锲而不舍。
王正泰也不在乎另找泰语翻译了,他换了个更加死皮赖脸的办法,就直接蹭马风的翻译,进行二手谈判。
袁翔倒也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真给王正泰时间的话,花个几天也能找到懂泰语的偏门人才。
既然如此,让他稍微借用一下马风,还能稳住他不另想办法。
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袁翔对马风的倚重程度就更深了。
稍稍几次小波折体现了马风的重要性后,他也意识到一定要把马风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榨干。
第三天的谈判结束,吃完晚饭后,袁翔把马风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马风也一脸勤勉的样子:袁主任,您还有什么事儿么?都初八了,再过两天就开学,没什么事儿的话,我下班回去赶着备课。初十就开学了,新学期的国贸课有些点教案还没做扎实
话里话外,他还是很愿意给袁翔卖力的。但也透露出一些心迹:哥当年只是实习期的时候就跟着你,但毕业后毕竟被分配到电子工学院教书了,如今前途和档案都还攥在校长手里呢。
在不妨碍自己前途的前提下,哥是愿意业余为你袁主任效力的。
但如果影响到哥的本职绩效,那就对不起了。
这是一个非常委婉诚恳的软钉子。
袁翔知道,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咳咳,小马啊,你的能力,我是清楚的,当年实习的时候就知道你有前途。这次的项目呢,重要性你也看在眼里了,这儿比你学校的工作重要得多如果耽误了,你们李校长那儿,我去给你担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