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放羊小星星
蒙古人虽然善于骑术,但是此次张柔率领的士卒大部分都是汉人骑兵,其中的蒙古人仅有十分之一,即便是训练有序、纵横披靡的蒙古骑兵在此,也无力抵抗近百名先天高手组成的突击小队。
最前方的郭靖等人冲入敌军军阵之后,蒙古大军还未从慌乱中完恢复过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借着澎湃的真气,郭靖率领着身后的百骑不停地冲撞,一口气便将敌军的侧翼防线撕裂开来。
由于这次准备时间太短,郭靖只得按照武功高低、兵器特长(擅使重兵器者优先)进行简单的分组,每三十人为一组,最前方由他带领的先天百骑负责凿穿敌军防线,然后其他人紧紧跟在他们身后进行冲锋。
先天百骑的冲锋阵型就如同箭头一般,即使深入蒙古大军的军政之中,他们的阵型依旧没有被冲散,郭靖引导着整个箭头不停地向前穿刺,没过多久,整个大军就被洞穿!
就在蒙古大军被割裂成两段时,又是一阵喊杀声传来,四面八方这是郭靖送给蒙古大军的一记重锤,蒙古人先是经历了爆炸,紧随其后又遭遇他们的突袭。
加上现在又是夜晚,这喊杀声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传来,蒙古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兵马隐没在夜色之中。
蒙古大军崩溃了!
即便张柔竭尽力呵止,即便他率领亲兵连斩上百名逃兵,依旧无法阻止士卒的溃逃,这群降军跟着蒙古人打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逆风便是兵败如山倒,军阵中唯有两千余骑蒙古人组成的军阵依然在奋战。
然而面对大举溃逃的士卒,这两千余骑就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孤舟,自顾都不暇,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力挽狂澜。
“将军,快撤!”
眼见大势已去,混乱之中张柔的亲兵殊死血战护着主帅,准备向外突围。
此时的郭靖又带着先天百骑发起又一阵冲锋,他的武功早已达到虚室生电的境界,夜晚在他眼里和白昼并没有什么区别,冲锋的过程中郭靖一直凝神观察战场,突然他眼前一亮,手中早已沾满了鲜血的长期遥遥一指,高喝一声。
“擒贼先擒王!杀!”
五河城中的宋军主将听到外面杀声震野,不禁想起下午前来报信的人。
‘那人莫不是真的?’
“来人!速速派人前去查探军情!”
“是!”
两刻钟之后亲兵传来喜讯,城外蒙古军大败,已经开始溃逃,伍志明闻言心里顿时起了别样的心思,俗话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眼瞧着泼天大功近在咫尺,他要是不吃上一口岂非对不起这天赐良机。
“英博!传本将军令!召集所有骑兵于校场集合!建功立业,就在今夜!”
(iishu)是,,,,!
第四十六章 各方反应
【】(iishu),
()五河城一役,震动天下!
足足两万大军,最终渡过淮河回到大本营的不足三百人,这样的损失,前所未有!
在人数占尽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反被一群武林人士屠杀殆尽,这简直对蒙古人的不败神话造成了粉碎性打击,是一种侮辱,即使张柔所率领的大军不是蒙古人组成的,但是脱列哥那为了筹划这次行动,几乎把手下精锐的汉军都调派给了他。
脱列哥那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昏了过去,要不是张柔死在了战场上,她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这次惨白不仅严重的打击了她的威信,倘若处置不当,自己的摄政之位也极有可能不保。
她本就得位不正,再加上此次南侵大宋是她一力推行的,论起南征失利谁的责任最大,她首当其冲,随即她第一时间召集了手下的亲信商讨对策,但是她拉拢来的这群人都是谄媚之徒,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直到她的头号亲信法提玛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不如以一雪前耻的名义,集结各部共讨大宋?”
………………
当蒙军大败的消息传至临安,满朝上下无不为之震动,在伍志明的奏报中,他当然是尽量淡化了郭靖等人的存在,在他笔下之所以会有这次大胜,完是他的功劳,武林人士不过是启到了辅助作用,反正朝堂上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快意恩仇的武林人士,贪功几乎没有太大的风险。
大宋积弱已久,若不是占据天险,凭借淮河、长江之利以及南方纵横交错的水网,再加上南方人习水的优势,大力发展水军,各路战区恐怕早就被蒙古人一一击破。
这场胜利来的太及时了,这个月江浙、两淮、常州、润州(今镇江)及建康(今南京)接连发生水患,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极大的损失,一时间流民四起,谣言满天飞,朝廷上下都忙着赈济灾民,已经乱作一团,这场大胜无异于是天降甘露,满堂诸公终于有了转移民众视线的机会。
宣传!必须宣传!狠狠的宣传!
至于大力宣传会不会引得蒙古人的不快,都快要火烧眉毛了他们哪还顾得了那么多,渡过眼下的难关才是最要紧的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就这样,宋军大败蒙古大军的消息传遍天下,群雄看到朝廷所发的布告无不怒发冲冠,布告上根本就没提到他们的贡献,虽然他们抗蒙凭的是一腔热血,本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但是朝廷对他们的功绩视而不见还是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反感。
幸亏郭靖的名望够大,勉强安抚了群雄的情绪,但是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一些人迟早有一天会被朝廷的无视给激走,而且像五河城这样的大胜恐怕日后很难再重现了。
蒙古人又不是傻子,以前只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这次过后他们肯定会吸取教训,日后大军中必定会安排江湖人士随行,尽管在人数以及质量上不如己方,但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再怎么样也会给己方造成一定的影响。
郭靖和黄蓉两个思来想去,一时间也没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朝廷大员向来看不起武林人士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想要让他们正面承认江湖人士的作用,简直比登天还难!
………………
复兴岛,当李杰得知朝廷发出的公告丝毫没有意外,想让官老爷们承认郭靖等人的功劳等于是痴人说梦。
唯一令他感动欣慰的就是火药的运用没让他失望,这次提供给郭靖的火药是黑火药的一种,不过这种火药已经是复兴社上一代产品,最新一代的火药威力已经不属于后世十七世纪的主流火药。
一硝二磺三木炭,黑火药的制造工艺并不复杂,这些东西的获取也不难,火器实验室已经开始攻关下一代产品‘无烟火药’了,相较于黑火药,无烟火药爆发出来的能量要大多的,而且又无渣无烟,是枪炮理想的发射药。
经过数年的发展,李杰已经很少插手研究室的事务了,尽可能的让研究人员自己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唯有自身造血才符合势力的长远发展。
李杰前来复兴岛的频率也有所降低,一个月差不多只来一次,待的时间也比原来短了许多,除了偶尔给学校的学生上上课,剩下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到处走一走,刷刷存在感给大家打打鸡血。
这个时代的百姓可不像后世的人一样,听惯了各种心灵鸡汤,随意说出几样后世被讲烂了的鸡汤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当然,不论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过犹不及,李杰始终严格把控着频率,其实他不说也没有多大关系,复兴岛上的生活和外界一比,过得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即使是最普通的居民吃的也是白米饭,偶尔还能吃上几顿肉食,住的更不用说了,清一色的水泥平顶房,结实无比。
另外,最让他们感到满足的就是,不论是谁家的孩子都能够上学,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无论做什么都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要有出息的多。
前面的吃穿用度满足的是他们的物质需求,孩子的教育满足的是他们的精神需求,未来的日子有了奔头,干起活来浑身是劲,再加上李杰偶尔鼓励鼓励他们,劳动的热情彻底地被激发出来了,所有项目的实施进度比原计划都有不等的提前。
眼见复兴社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李杰准备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地方,譬如武功,他早一天突破至宗师,复兴社在大陆上的生意就能早一天扩大,原主的武学天赋放眼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他大宗师的见识,突破对他来说就如同吃饭喝水一般。
按照目前的修行进度,距离突破宗师的那一天,不远了!
除了武功,小龙女那边的攻略也要加快进度,难得有一段悠闲地发展期,倘若错过了这段时间,那可真是太浪费了。
(iishu)是,,,,!
第四十七章 闻音识人
【】(iishu),
()群山苍翠,云雾缭绕,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千峰叠翠,如若不是李莫愁的指引,李杰很难寻到隐藏在群山中的活死人墓,剧中看似距离很近,实则两者相隔甚远。
终南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楼观道的创始人尹喜当年于终南山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来着不是旁人正是老子,尹喜执弟子礼将老子请到楼观台,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飘然而去。
自此终南山成为道教祖庭之一,这里也成为众多隐士的首选归隐之地,直至今日,终南山上最有名的便是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是公认的天下第一,自从他死后,再也无人夺得天下第一的称谓。
相比于亭台楼阁、香火鼎盛、门人众多的真教,古墓派就冷清得多,门内大猫小猫三两只,再加上古墓派的人几乎极少外出,而且活死人墓的占地面积又小,综合种种因素,没有带路党真的很难找到古墓派的驻地。
即便有李莫愁的供词,李杰还是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找到古墓派,然后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观察方才发现小龙女偶尔去的地方。
通过观察,李杰大致弄清楚了小龙女的性格,一句话概括,小龙女是一个患有轻微社交障碍的宅女,其实想想也正常,一个孩子从小就在古墓中长大,身边的都是熟人,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陌生人,何况古墓派的内功心法本就提倡清心寡欲,否则她就不只是轻微社交障碍了。
李杰为了不着痕迹的接近小龙女,暗中观察了她很久,等到摸清了她的行动规律,李杰在她平时常去的一处山谷附近营造了一间简陋的小屋,按照计划,往后的日子里他每年都会在这里的住上一段时间。
这处无名山谷四面环山,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泉静静地流淌在其中,谷中草木繁盛,各种野花层层叠叠竞相绽放,此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简直就像是一副宁静的水墨画。
虽然小龙女的性情冷淡,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高,然而她终究是一个花季少女,长期生活在阴暗的古墓中偶尔还是会有些烦闷。
每次心情不好的事情她都会来这处山谷散散心,每当看见这如画般的美景,她心中的烦闷就会消散的无影无踪,今天她再次来到这处无名山谷,起因是孙婆婆又说起她那个叛门而出的师姐李莫愁。
不同于从小就在古墓长大的小龙女,李莫愁进入古墓时已经十岁了,那个时候她的三观早已成型,古墓派至高心法玉女心经对心性要求极高,见识过滚滚红尘的李莫愁并不适合修炼这门武功。
这一点也是李莫愁最不甘心的地方,明明她是师姐,为什么要由一个小屁孩继承古墓派的衣钵,其实在选定传人之前,李莫愁对小龙女是极好的,小龙女几乎没有离开过古墓,对于外界的认知基本上都是从李莫愁那里获取的。
即便后来李莫愁为爱叛出师门,小龙女的心中依旧对她抱有好感,毕竟师姐在她眼里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咦?’
‘那人又来了吗?’
蓦然间,一阵悠扬的笛声传入小龙女的耳中,好似一泓春水流过山涧,清脆而又欢快,笛声缓缓的飘遍整个山谷。
这笛声对于她来说并不陌生,虽然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这么美的曲子只要听过一遍就很难忘记,小龙女精通音律,在幽暗的古墓中,音乐是她排解情绪为数不多方法之一。
孙婆婆知道她喜欢音律,每次外出的时候都会给小龙女带上几份曲谱,这曲轻快的旋律她只听一次就爱上了,但是她性子清冷,不想贸然的打扰对方,断断续续听过几次之后,她基本上可以复刻出来。
这段时间每次她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弹上一遍,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她非常喜欢这首曲子里隐含的淡薄与潇洒,这正是她所追求的境界。
‘谱曲的人一定是位高雅的隐士!’
小龙女虽然很好奇这首曲子是谁做的,但是她从未开口问过,哪怕和演绎这首曲子的人照过面。
她一开始以为演奏这曲子的人会是一位历经繁华的隐士,谁曾想到,这首曲子是一位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吹奏出来的。
‘这首曲子虽不是他做的,但是他确实把曲子中的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
‘和他一比,我的弹奏要差上许多。’
‘我总感觉这首曲子应该有专门的琴谱,要不要找个机会问问他?’
‘不行,不行,孙婆婆说过,天下男子就没一个好人。’
早在小龙女踏入山谷的那一刻,李杰就感知到了她的到来,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冒然上前搭讪,患有社交障碍的人一般都比较难以接近,戒心比较重,何况古墓派的教育当中还特别敌视男性。
一曲奏完,李杰又换了一首新的曲子,他知道小龙女肯定是因为心情不好了才来这里,这次换的曲子比上一首《笑傲江湖》更加治愈。
‘恩?这是首新曲子。’
小龙女静静的闭上双目仔细的聆听这一首从未听过的新曲子,旋律时而舒缓宁静,时而快速骤叠,或轻或重,或强或弱,升降有序,浓淡相宜,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沉浸其中宛若湖光将近,又如山色远离。
片刻后,音符渐止,小龙女睁开双目,一曲听毕,她心中的不快好似被一扫而空,这山,这水,这景好像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她的嘴角不禁添上一抹淡淡的、如释重负的笑意。
‘好曲子!’
‘哎呀,糟了,刚刚太过沉迷,忘了记下谱子了。’
‘这首曲子感觉更像是古筝曲,用笛子吹出来总归觉得有些不够如意。’
‘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要不要找他问谱子。’
‘都说人如其字,见字如面,能吹出这种意境的人,大概,也许不是坏人吧?’
(iishu)是,,,,!
第四十八章 变化
【】(iishu),
()半晌,李杰从山石上一跃而下,悠然惬意的向着谷外走去,两人交汇的时候他淡淡的朝小龙女点了点头,如何保持一个既不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度,对于经历了多个世界的李杰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怎么办?’
‘要问吗?’
正当小龙女心中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杰忽然开口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