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1937年8月底,潜水员潜至“出云”舰尾部,成功引爆了水雷,非常遗憾的是,意大利制造的水雷威力还是不够,虽然对“出云”舰尾部造成创伤,还炸死了日军4人、炸伤8人,但依然没能炸沉“出云”号。
不久,潜水员第二次对“出云”舰实施爆破,日军已在舰旁部署了防雷网,潜水员无法接近,只得在水中破拆防雷网,被“出云”号哨兵发现。
顿时警笛鸣响,日军汽艇出动搜索。在此紧急情况下,潜水员提前引爆了水雷,在出云舰外围炸损了4艘铁驳船、2艘轮船。
尽管两次以潜水的方式将水雷运送到军舰附近的作战计划都失败了,但是并不等于说这样的战术不行,而是他们选错了地点和对象。
之前两次都选的是在在港口实施偷袭,而港口的日军防范极其严密,又有足够的灯光等,一旦日军有提防的话,还是很容易发现的。
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这两次偷袭的对象都是“出云号”,要知道“出云号”是一艘排水量近万吨的装甲巡洋舰,它长121.92米,宽20.93米,吃水7.37米,对付这样一个大家伙,一般的水雷根本就不行。
但是此次作战的地点是长江,作为一条内河,其水深对于大型军舰有极大的限制,重巡洋舰以上的军舰根本就不可能进入内河作战,所以周卫国判断日军此次来的肯定是一些驱逐舰、护卫舰甚至于一些小型炮艇,对付这些中小型军舰,一般的水雷的威力就足够了。
而计划制定好之后,蛟龙突击队的队员们就去准备了,准备好之后还要进行简单的训练,力求对小鬼子的军舰做到一击必杀。
7月25日下午四时,随着一声声汽笛声的拉响,三十多艘日军军舰由东向西逆流而上,并且在永安镇外围的长江河道里抛锚泊了下来。
日军显然是知道此地有军队驻扎,因此在停泊好不久就对177师的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轰。
好在周卫国已经预料到日军可能会这么做,想到日军的陆军还没有到来,也不担心日军会上岸夺取阵地,所以他早早的就命令当面的守军撤出了阵地,那里除了一面军旗之外什么都没有。
日军在猛轰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也没有看到守军反击,显然
是预料到了守军可能已经撤了,因此便停止了攻击。
海军停止炮击之后,其海军陆战队便开始对永安一线的滩涂阵地进行登陆作战,大批日军划着皮划子向着滩头阵地冲了过来。
而守军阵地上的观察手看到日军正在准备登陆作战,随即发信号通知后撤的部队立即进入前沿阵地,准备作战,登陆战随之打响。
尽管日军的海军陆战队属于日军中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行动开始
第三百二十七章:行动开始(求订阅、求月票)
而就在日军登陆作战打响的时候,周卫国也带着蛟龙突击队到了战场周围,但是他们却没有参战,而是就在一旁静悄悄的观察着。
隐藏在战场不远处的周卫国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这支日军舰队规模相当可以的了,除了五六搜小型炮艇之外,剩下的几乎全都是中型舰艇,为首的更是一艘巨大的巡洋舰,也不知道是日本什么级别的军舰,除了样子似乎有点陈旧之外,其它的还是很不错的。
炮击过后,日军的这些舰艇便没有再行动了,仅仅只是向另一侧的江面挪动几百米远,其它的再无动作。
这样的表现让周卫国更加的坚信自己之前的判断,日本海军在没有了对手之后从上到下已经变得极为松懈了。这样的对手正是让自己创造奇迹的时候,看来自己的设想还真有可能实现。
夜幕很快就降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公作美,今夜整个鄂东地区竟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江面上也刮起了风,但不大。
更重要的是,阴沉的天气没有一丝月光。整个江面看起来漆黑一片,只有江面上那三十多艘日本军舰上的闪闪灯光最为刺眼。
前半夜周卫国所部都没有任何的动作,后半夜雨势并未减弱,反而有加强的趋势,担心雨势加大江水暴涨影响行动,周卫国命令蛟龙突击队立即行动。
负责长江流域支援作战的是日军第三舰队第十一战队,司令官近藤英次郎少将,此次为了一举拿下武汉,日军华中方面军调集了一百多艘大小舰艇前往武汉战场,而这些军舰都归近藤英次郎指挥。
原本按照华中方面军的命令,他的第十一战队除了要负责配合波田支队进攻作战之外,还要负责沿线各部队的给养运送任务,因此每隔一段时间第十一战斗就会派出大量的船只前往长江下游的南京和上海运送武器装备和给养。
这次刚刚返回九江,货物刚刚卸下一半就接到命令立即开往永安一带,并派出运兵船前往江北的二套口接应第六师团第13联队。
由于二套口距离永安并不远,水路的话也就一个小时就到了,因此近藤英次郎先行带着舰队的主力赶往主战场,让运兵船随后行动。
不过由于第13联队在路上耽误了行程,因此十多艘运兵船一直在二套口等待,不能及时和主力舰队汇合。
夜已经深了,刚刚喝了酒的近藤英次郎少将让部下将舰队新来的那个娇小可人的女护士叫来,然后拥着这位叫花子的小护士安然入睡。
日军之所以如此的松懈,主要是包括近藤英次郎在内的所有军官都认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什么武装能对他的舰队产生威胁。
如果说去年之前的话,国民政府还是有几艘破船可以和他的舰队抗衡一二的。但是在江阴海战之后,国民政府就剩下那么几艘小破船了,最大的吨位也不足两千吨,见了他的舰队除了逃跑之外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另外中国虽有专门用于对付军舰的大口径岸防炮,但是全都安置在各大要塞。
而且开战以来长江沿岸的大型要塞基本上全都被大日本皇军攻占了,那些专门用于打击大型舰艇的重型大炮不是被俘就是早已经被炸毁了,根本不可能在留下什么。
正因为这样,近藤英次郎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在陆战队新败之后还有心情饮酒作乐。
有了这样的指挥官带头,可想而知第十一战队其他士兵是个什么鸟样。
再加上今夜风雨交加,巨大的风力吹的军舰摇摇晃晃的。因此连必要的守卫大多都躲到了军舰里面,甲板上都空无一人。
然而这些海军官兵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饮酒作乐偷懒睡觉的时候,一条条身穿色紧身水靠的影子人正各自推着一个个半沉入江水里的大油桶,慢慢的向他们的舰队靠近。
很快,这些人就靠近了整支舰队。
日军的这些舰艇有大有小,不过却以中
型舰艇为主。而按照规定中型舰艇上至少都有上百名日军的水兵,那些小型炮艇上人少一点,但也有十几人。因此事先周卫国判断,这三十几艘大小舰艇上的日军水兵加起来应该不下一千五百人。
鉴于蛟龙突击队兵力不多,只有区区三百多人,因此在部队出发前周卫国就让石头将部队划分好,那个战斗小组前往那艘军舰,那艘炮艇都先定下来,免得到时候出错。
靠近日军舰队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安装和固定这些水雷,这是一个技术活
第三百二十八章:创造奇迹
第三百二十八章:创造奇迹(求订阅、求月票)
安装水雷的行动很顺利,由于小鬼子并没有发现他们,甚至于并没有想到有人会用这种简单粗暴甚至于没脑子的战术对付他们,因此石头等人全都按照预定计划布置好了水雷。
但是就在他们离开日军军舰,准备返回岸上的时候,一个外出放风的小鬼子发现了异常,接着军舰上的探照灯,那个小鬼子发现了江水里不时起伏的人头,当即鸣枪示警,随后日本海军整支舰队的灯光都亮了起来。
接到报告之后,近藤英次郎大吃一惊,当即命令舰队再向江北移动一段距离,别被支/那人给算计了。
然而近藤英次郎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的这个命令直接将这支海军舰队葬送到了长江水地。
周卫国让蛟龙突击队在日军舰艇底部安装的都是触碰式水雷,这种水雷一旦安装好之后,一旦遇到外力碰撞就会立即爆炸,威力极为恐怖。
小鬼子的军舰哪想到会有这事儿,舰艇一开动,纷纷碰到了边上的水雷,顷刻间江面上爆炸声此起彼伏,到处都是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
正在河对岸等候消息的周卫国大吃一惊,他原计划等石头等人回来之后,就将所部为数不多的野炮拉过来打狗日的一通,到时候小鬼子肯定会后撤,这样一来那些水雷就会被触碰到,然后爆炸。
怎么现在石头等人还没有回来,水雷就爆炸了,到底是出什么事儿了
最重要的是,算算时间,现在石头等人顶多刚刚安装好水雷,甚至于还没有远离日军军舰!
尽管很担心石头等人的安全,但是江中心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却让周卫国心里隐隐有些激动。虽然不知道这次的战果如何,但是想来也不会太差。
与此同时,周卫国命令上游征集了几十条渔船的196旅新一团一营立即登船,等爆炸结束后立即顺流而下,看有没有机会浑水摸鱼搞一下。
当然了新一团最终会不会出动,那要看爆炸的结果。如果说爆炸过后,江面上并没有日军舰艇开动,那这买卖就能干。
反之,如果说爆炸结束后,江面上的日军舰艇一艘接一艘的开动起来,那就不能行动了,不然那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爆炸声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逐渐的平息,而后周卫国等人就看到江面上到处都是燃烧的熊熊大火,借着火光还能看到舰艇上小鬼子慌乱奔走的影子。
仔细数一数,江面上的日军舰艇此时已经消失了好几艘,剩余的也大多都倾斜了。
算了算,周卫国发现三十多艘日军舰艇基本上全都受到了重创,一些小型炮艇已经沉没了,现在还在支撑的都是那些中型舰艇。
随后周卫国便立即命令上游的部队立即出动,前去打扫战场。
接到周卫国的命令之后,一百多艘大小渔船载着新一团五百多人驶向战场。
尽管小鬼子的这些舰艇几乎全都遭到了重创,但是军舰和一般的武器装备还不一样,并不是说遭到水雷攻击之后这些舰艇就失去了战斗力,只要不沉没,这些舰艇攻击力依旧极其强悍。
因此当新一团的这些小渔船靠近日军舰艇的时候就遭到了对方的攻击,好在这些渔船的体积都不大,日军的舰炮又是在起伏不定或者是倾斜的状态中开炮,根本就无法瞄准,很快就被这些小渔船给靠近了。
靠近之后,渔船上的战士就开始向着那些受创明显不是很大,显然不会沉没的舰艇冲去,然后登舰作战。
岸边,周卫国紧紧盯着远处的战场,看到一条条人影冲上了日军军舰,另外还听到整个战场上枪声大作,周卫国就知新一团那边有戏。
随后周卫国当即命令江岸边的部队立即将一排排竹排投入水中,然后紧急增援前线战场。
这些竹排都是昨天周卫国让人临时做的,就是以防万一。反正永安附近到处都是成片的竹林,而制作竹排的工艺也非常简单,所以就临时让人赶制了一批,没想到还真的排上了用场。
军舰上的小鬼子还是非常的顽强的,同177师的战士们基本上是一个舱室一个舱室的争夺,而且幸存的小鬼子还不少,足足有七八百人,所
以这一仗打的还是非常激烈的。
但是随着周卫国所部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军舰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争夺,战斗终于到了尾声。
此时原本停靠在长江水面上的三十多艘日军战舰只剩下了16艘,其余的全部沉到了长江水底,其中五艘属于半沉没状态,在水面上依旧能看到部分船体,其余的则是属于全沉没。
而没有沉没的这十几艘战舰的情况也非常不妙,基本上每一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几乎全部战舰船体全都进水了。
好在军舰和一般的渔船还不一样,军舰所有的舱室都是独立,比
第三百二十九章:海军司令陈绍宽
第三百二十九章:海军司令陈绍宽(求订阅、求月票)
周卫国知道电报发到第九战区司令部之后,他们肯定是会派人来接收这批海军战舰的,只是周卫国怎么也没想到海军如此重视这几艘军舰,竟然连海军司令陈绍宽都出动了。
陈绍宽在陆军界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与同时期的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陈诚、薛岳以及朱德等人相比相差甚远,但是此人在海军界却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啊。要说国民政府里面对海军最懂行的非这位陈上将莫属了,余者不值一提。
陈绍宽,字厚甫,福建闽侯县胪雷乡人,生于1889年,祖辈以手工为业。父陈伊黎,原是海军水手,后升为中士管舱。
年轻的时候陈绍宽先是在南洋水师学堂学习,在校期间勤学苦练,毕业时就有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并掌握了相当的航海技能。
陈绍宽到舰任职不久,某年因奔母丧回家,乘“镜清”舰由沪航榕,舰长杨某未上船,嘱陈主舰。依照海军惯例,倘舰船3年没有进出某港口,则驶入此港时,可请引水员领航。“镜清”舰已多年未到福州港,且闽江口至马尾航道地势错综复杂,依例船到马祖岛或川石附近,就可请人领航。
但陈却亲自驾驶,安全驶抵马尾。一个上尉军官初次率舰进港,竟不请人领航,且安抵目的地,此举轰动了当年的海军界。
1915年12月,南方革命党人陈其美在上海设计夺取北洋军舰,曾使杨虎、孙祥夫等与“肇和”舰枪炮大副王某里应外合,强夺驻泊在高昌庙的“肇和”军舰。是日适逢星期日例假,海军总司令李鼎新以下官员均不在司令部,独少校副官陈绍宽在部,闻讯即奔旗台,以旗语传令在港的“海琛”、“应瑞”两舰开炮射击,并令“舢舨出军”,夺回了“肇和”军舰。
事后,北洋海军部长刘冠雄以总司令李鼎新、练习舰队司令徐振鹏疏忽失职,分别加以处分,“肇和”舰长黄鸣球被革职监禁,陈绍宽则从少校副官擢升为“肇和”舰上校代理舰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决战阶段,陈绍宽以驻英大使馆武官身份随英国海军上将司令齐立克(jalico)在旗舰参加与德国海军交战的著名的格罗林战役,他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得到英国海军当局和常识。战后,获英国女王颁发的欧战纪念章。
大战结束后,陈回国任“通济”舰长,后升任第二舰队司令,还曾担任过杜锡珪(海军总司令)的参谋长。在北洋政府时代,可算是青云直上了。
1927年,陈绍宽率第二舰队归附国民革命军,并且在龙潭截击北洋军阀孙传芳部渡江,粉碎了孙部反攻南京的计划,使国民政府迅速奠都南京。接着参加第一次西征,率舰攻打唐生智,占领了岳州,奠定了湖南的局面。
其后,再率第二舰队参加第二次西征,攻打李宗仁。由于屡立战功,陈由第二舰队司令而代理海军部政务次长,继而出任海军部部长。
中国抗战爆发后,陈绍宽即组织“江阴阻塞线”,封闭长江下游水道,保卫中国的大后方。
可以说陈绍宽出身于海军,成长于海军,他的前半生更是全部献给了海军。
这位陈上将得知177师竟然在长江水面全歼了日军第三舰队的主力,还缴获了16艘日军的铁甲舰的消息之后大为惊喜,立即亲自带着海军舰队前来接收那几艘军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