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由于知道武汉会战即将打响,所以周卫国不敢怠慢,在想尽一切办法医治部队的伤员的同时,周卫国抓紧时间对这批新招的新兵进行训练。

    但就在周卫国所部忙着训练新兵的时候,周卫国接到军委会前往武汉接受授勋的通知。

    说实话,对于授勋的事情周卫国是以点兴趣都没有,反正八路军里面也不认可这个,因此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周卫国便致电八路军总部,希望可以推掉此次授勋。

    结果总部首长却回电周卫国,要他以大局为重,接受国民政府此番好意。

    无奈之下,周卫国只得和一战区司令部联系,然后和一战区同样前往武汉授勋的将领一同南下武汉。

    六月十五日,周卫国与一战区的几位高级将官带着各自的随员一道坐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前往武汉授勋。

    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飞行,十五日中午一点多,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了武汉王家墩机场。

    当包括周卫国在内的一行人走下飞机的时候,机场外到处都是欢呼的民众,尽管国民政府担心日本人前来捣乱,更担心日本间谍混迹民众当中,所以关闭了机场通道,禁止民众靠近,但是机场外依旧围满了欢呼的人群。

    而在机场里面,前来接机的是一位陆军中将,此外还有三名少将,不过周卫国是一个人也不认识。

    一下飞机,前来接机的这位王中将便通知他们,现在立即前去参加临时午餐会,下午还有授勋仪式,晚上两人则

    务必要出席军委会为所有前线的有功将士举行的庆功酒会。

    周卫国虽然不怎么想去,但是这个时候他却什么都没说,跟着这些将领们一路前行。

    午餐会还是非常丰盛的,前线难得一见的海鲜以及牛羊肉是敞开了供应,还有美酒,白酒洋酒都有,看的周卫国直皱眉头。

    单单这场午餐会所花费的资金恐怕不会低于一万法币,甚至于更多,这么多钱就算是买三八大盖也能买一两百支,至少可以武装一个连,就这样吃掉还是非常可惜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调整编制
    第三百一十五章:调整编制(求订阅、求月票)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早在首都南京沦陷前,国民政府大部分机构就由南京迁至武汉,从那个时候起,武汉实际上就成了中**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并没有看到中国政府屈服,双方虽然经过了短暂的接触,但并没有就和谈条件达成一致,因此日本方面就开始研究攻占汉口的作战,准备一举拿下武汉,迫使中国政府投降。

    想法倒是很好,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个作战计划最终暂时搁置。

    时间推移到1938年4月初,日军大本营决定实施徐州会战时,亦决定实施武汉作战,在制定徐州会战计划时,即“预想到会战以后的形势并把将来进行武汉作战也考虑进去。”

    因此在徐州会战结束后,日军的部分主力即继续向徐州以西、西南地区追击,企图歼灭撤退的国民党军并扩大占领区,为由平汉铁路向南进攻武汉作准备。

    按照日军之前的作战计划,准备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

    随后日军华中派遣军调整战斗序列,由其司令官畑俊六指挥第2、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25万兵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以冈村宁次指挥侵华日军第十一军5个半师团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2军4个半师团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

    另外在长江上,日军则是以及川古志郎第3舰队120余艘舰艇配合作战。

    除了陆军和海军外,日本第一个飞上天的飞行员德川好敏的航空兵团500余架飞机,另以华中派遣军直辖的5个师团分别担任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任务,以巩固后方,保障此次作战。

    根据日本御前会议的决定和日本政府的已定方针,6月18日,日军大本营以大陆命令第119号下达了实施汉口作战的准备命令。

    日军根据大本营指示,将徐州会战后正在豫东、皖北地区的第10、第114、第9、第13、第6等师转移南下,集结合肥地区。又从华北及日本国内调遣部队,以加强华中方面冈村宁次指挥的第11集团军,增强逆江作战兵力。

    其实为开辟南线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的道路,日军大本营早就在六月初就命令华中派遣军与中国方面舰队协同,从芜湖向西沿长江两岸攻占安庆、马当要塞、湖口要塞和九江,以此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与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总司令官及川古志郎协商之后,决定先由波田重一少将指挥的七千多人在海军第11战队、陆战队、第2联合航空队的配合下溯江进攻安庆、马当、湖口、九江。

    同时命令第6师团从合肥沿陆路攻占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宿松、黄梅,策应沿江向西进攻的部队作战,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联队协同陆上部队进攻。

    而此时波田支队正驻扎在镇江,该支队属于旅团一级的编制,番号为台湾旅团,下辖台湾步兵第1、第2联队,台湾山炮兵联队等,该旅团在去年曾参加上海作战,年底返回台湾南部之潮州与屏东,淞沪会战之后三个月又被调来镇江。

    接到华中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之后,波田支队与海军的部队在芜湖共同进行了准备之后,6月10日夜间,海军第11战队司令官近藤英次郎亲自乘其旗舰“安宅”号与波田部队溯江西进,虽然利用月光闭灯作隐蔽航行,企图蒙混过关,直逼安庆城下。

    而沿江的中国机动炮兵部队,借助望远镜仍发现了敌舰并予以射击,但未能制止,11日下午敌舰至大通江面时,遭到守军更猛烈的炮击。

    而在合肥的第6师团在接到命令之后,按照部署其先头的坂井德太郎少将率其第13、第47联队、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开始沿沿陆路向舒城进攻,但因沿途的道路桥梁全被破坏,加之阴雨泥泞,且不时遭到徐源泉

    第26集团军部队的袭击,行动极其缓慢。

    但即便是如此,还是很快就占领了舒城,随之继续向桐城进攻,从陆上策应台湾旅团、海军陆战队进攻安庆。

    当敌水陆并进,安庆告急时,军委会曾先后电令在该地区的徐源泉第26集团军、杨森的第27集团军等部队,必须严守阵地阻止敌军。

    紧接着,日本海军第11战队到达安庆下游北岸约20公里之铁板洲、闫王庙



第三百一十六章:未雨绸缪重组炮兵
    第三百一十六章:未雨绸缪重组炮兵(求订阅、求月票)

    177师调整之后变化最大的还是炮兵部队,在调整之前177师下辖的各个步兵旅都有自己的炮兵部队,像196旅有一个加强炮营,而最后组建的教导旅也有一个装备了8门迫击炮的炮营,甚至于各团也有自己的炮兵。

    但是经过调整之后,周卫国撤掉了旅、团一级部队几乎全部的炮兵,只保留没良心炮部队,并将所有的炮兵和火炮全都集中到了师部,组建了177师的炮兵团。

    177师的炮兵团说是团,但是实际上的编制却非常的恐怖,全团下辖7个迫击炮营、两个山炮营和一个野炮营,全团兵员2400多人,装备有138门火炮,实际可以作战的为136门。

    这样一支庞大的炮兵部队都抵得上一个炮兵旅了,这在中国战场上绝对是独一份儿。

    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周卫国很清楚如何使用火炮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威力。一说起炮兵,绝大多数的人肯定一窝蜂的叫嚷着中国最强!但是中国陆军的炮兵可不是自己发展起来的,而是在苏联的指导和帮助下发展起来的。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苏联派专家为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国组建的第一座火炮军工厂,此后中国国产的炮兵武器均是以苏系火炮为原型的升级改造产品。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陆军现在能拥有当前世界数一数二的炮兵部队,完全离不开当年苏联“师傅”的帮助。

    当然了,我们虽然承认他们这个师傅,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做的更好,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大炮最厉害的并不是单个作战,而是其“组团”火力覆盖!同时也需要注意,如果炮兵组团编制不对,那大炮数量增加,也不一定就是战斗力的增加,这与炮兵的训练素质和指挥协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二战初期,苏联陆军部队共装备有近60000门各类型火炮,总数量看起来不少,但平均到每个步兵连营后,根本无法体现出集中火力覆盖的优势!

    所以之后到了二战中期,苏联红军在反攻德军的军事行动中,对其陆军炮兵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这个整编的主要原因,就是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初期进攻德军防线时遭遇的几次重大失败!苏联士兵常常会因为后方火力支援不佳的问题,而导致损失惨重。

    因此苏军为了集中火力,就对其炮兵部队进行了集中整编,组成了规模超大的炮兵集团,比如野战炮兵师、突击炮兵师、火箭炮兵师以及重型炮兵师等。

    苏联红军这种炮兵组建方式,在当时也是比较罕见的!比如其突击炮兵师,它下属有7个炮兵旅,装备有360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包括迫击炮、加农炮和榴弹炮等等。

    后期,苏联红军又在此基础上专门组建了炮兵集团,下属有两个突击炮兵师和一个火箭炮兵师,火炮总数高达1000多门。而这些炮兵单位再一次集中组成了炮兵集团司令部,仅这一个单位的火炮数量就高达上万门!

    不仅如此,苏联红军为了集中增强单位炮兵部队的火力覆盖能力,还特地组建了大口径重型炮兵师,其下属还是7个炮兵旅,但其装备的却是统一大口径203毫米榴弹炮或加农炮,每个旅装备24门。

    另外,苏联红军还把以前分配到基层部队的大口径迫击炮集中起来,组成了直属炮兵司令部的迫击炮集团军,下属都是独立的迫击炮旅。这种整编和组合,基本上集中了苏联陆军所有的火炮装备。

    于是乎,经过调整之后的苏联炮兵开始发威了。在1943年7月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红军首次集结了20000多门火炮对德军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火力覆盖。接下来在解放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红军又集结了21600余门火炮对德军阵地展开了猛轰!

    尤其是在1945年的维斯瓦河战役中,苏联红军集结了39000门火炮,这种火力密集程度史上绝无仅有!战场上每公里部署火炮230门,几乎就是每隔4米远,就有一座火炮。当时这39000门火炮首次齐射25分钟,就向德军阵地倾泄了近30万发炮弹。

    最恐怖是1945年4月的奥得河战役,苏联红军创造了史上最强的炮火覆盖记录,当时苏方集结了41000多门火炮,从凌晨两点炮轰开始,到两点半仅30分钟内,就共向德军阵地倾泄了45万余发炮弹。

    在苏联人恐怖的大炮之下,德国人瑟瑟发抖。战后投降的德军士兵曾说过

    :“在苏联炮兵部队的炮火覆盖下,不是被炸死,就是被吓死的,能活下来的都得了神经病!”

    由此可以看得出,单个的火炮只能做到支援步兵作战,对于敌军的打击力度非常有限,一旦将这些火炮集中起来的话,可以将火炮有限的威力发挥到200%。

    当然了,这也需要强大的后勤以及军工生产能力供应才行,通常而言八路军是不具备这样大规模使用炮兵的条件的。

    &nb



第三百一十七章:南下武汉
    第三百一十七章:南下武汉(求订阅、求月票)

    马当战役真的是李韫珩把老蒋给坑了,就在日军波田支队准备从陆路攻打马当要塞之际,李韫珩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大敌当前竟然还办了一个为期两周的“抗日军政大学”。

    办就办吧,但你不能耽误正事儿吧!李韫珩倒好,还真就把这事儿当成了重要的事情来处理。就在波田支队对马当要塞发起强攻之际,李韫珩竟然大肆铺张地为这个“抗日军政大学”办了一个隆重的结业典礼,并邀请了16军各级军官和当地士绅参加。

    日军肯定事先得到了这个情报,于是就赶着这个点儿发动进攻,轻松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

    还好,防守马当要塞长山核心阵地的海军陆战队2大队没有派人参加结业典礼。在总队长鲍长义的指挥下,2大队顽强抵抗,打退了了波田支队的三次大规模集团冲锋。

    鲍长义这边打得昏天暗地,李韫珩那边结业典礼则开得隆重得很,讲完话之后又有用餐,喝得一塌糊涂。

    见16军暂时指望不上,鲍长义赶紧发报给在武汉的老上司谢哲刚。

    谢哲刚一看电报,吃惊不小,立马给老蒋发了报告,同时还紧急请空军出动。

    话说老蒋看了谢哲刚送来的电报后,更是大吃一惊,马上打电话给在田家镇视察的白崇禧,让他想办法。

    白崇禧号称“小诸葛”,在谋略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很快就反应过来,看了一下地图就马上打电话到彭泽的167师,要师长薛蔚英立刻率部增援长山。

    这边李韫珩和鲍长义通过电话后也反应过来了,这么巧也一个电话打到167师。薛蔚英一下子接到了两个不一样的命令,白崇禧命令他从公路火速驰援,李韫珩则叫他走小路。面对两个不一样的命令,薛蔚英想了很长时间,最后出于对老杂牌白副总长的鄙视,选择了听李韫珩的走小路。

    这边鲍长义的2大队在坚持了两天后,伤亡已经过半,而且炮弹也打光了。为了避免全军覆没,2大队不得不撤离阵地。日军占领长山阵地后,16军一度反击,但很快就失败了,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

    老蒋见自己希望能守一个月的马当竟然连一周都没守到就丢了,连夜把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叫过去骂了一顿。

    陈诚立马命令16军和49军反攻马当,但此时日军依托马当坚固的一级国防战备工事顽强抵抗,使**的进攻屡屡受挫、伤亡惨重,陈诚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退守彭泽。

    而老蒋对这个结果实在是太不满意了,李韫珩被撤职查办,薛蔚英被枪毙。

    被坑了之后,没有了马当要塞的阻挡,武汉直接暴露在了日军海军舰队的炮口之下,是守是撤就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

    要是不打算死守武汉那就要提前做好撤退工作,毕竟现在武汉城里可是有着中国政府绝大多数的机关部门,还有大量的工厂和高校,时间太短的话根本就撤不出来。

    要是守的话又该怎么守,更得向民众说清楚,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准备。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军委会决定保卫大武汉,并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也规定了战略方针。

    其中心思想是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

    按此计划,老蒋自任总指挥,调集第五、第九战区全部兵力和海空军各一部,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组织防御,准备持久作战。主要目的是在于以空间换取时间,内、外战线结合,消耗、挫败敌人。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及早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

    另外还要争取国际上同情和支援,期待国际战场的开辟以彻底战胜日军。

    为了表明国民政府的态度,7月6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参政会第一届会议,大会庄严宣告:“中国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为自卫,为人道, 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
1...9495969798...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