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按其预定围歼中**队于徐州地区的计划,华北方面军首先将5个主力师团部署于徐州以北、以西地区,在战役中形成半包围之态势,并以连续的战斗牵制和吸引住孙连仲、汤恩伯兵团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第14师团已接近黄河北岸的濮城,第114师团已到达台儿庄以北,第10师团已移交了台儿庄以北之防务,准备由夏镇渡至微山湖以西,而第5师团在临沂地区正待命南进的时候。
敌华中派遣军进攻徐州的吉住良辅之第9师团、荻洲立兵的第13师团,于5月5日从蚌埠、怀远向北作齐头并进,以13师团在西、第9师团在东,沿着津浦路以西地区的蒙城、临涣集、永城、萧县攻向徐州,遮断徐州以西之陇海铁路,配合华北之敌,对徐州进行4面包围。
在南路的13师团,于5月8日占领了怀远县第170师阵地与第7军军部所
在地龙亢,先头骑兵部队已接近蒙城,并与广西军172师之1033团激战。
随之,华北方面军即令各军之部队按预定计划攻向徐州。
接替西尾寿造为敌第2军司令官的稔彦亲王在抵达山东战场之后,当即命令第5师团、114师团,继续对孙连仲、汤恩伯的部队进行牵制,适时前进,同时命令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由夏镇渡至微山湖以西,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从临城向徐州西北地区迂回。
&nb
第二百七十五章:胜算三成
第二百七十五章:胜算三成
等了两天还没有等到战区司令部的回复,周卫国就知道战区司令部的那些大佬们可能是没工夫搭理这种小事儿,而普通作战参谋之类的军官又做不了主,所以他的申请肯定是被压下来了。
但是战局不等人,多等一天小鬼子就离徐州近一点,真要等小鬼子兵临城下那可就真的没时间了,到时候就算是战区司令部的人同意那些伤员后撤也不管用了。
思来想去,周卫国决定亲自去一趟徐州城,面见一下李长官,亲自和他谈谈这件事情。
周卫国是一个急性子,想到就做,当下便不再犹豫,随即给战区司令部打了个电话,然后也不管人家说长官怎么怎么忙,顾不上见他,直接带着蛟龙突击队的几十个队员骑马赶往徐州城。
再次来到徐州城,周卫国等人明显感觉城里的气氛比之前更加的紧张了,进出城盘查的也更加的严格了。
好在周卫国所部这次在徐州算是出尽了风头,因此很多人都认识他,尤其是177师那怪异的军装,完全就是身份牌,看到那样的军装之后卫兵们就知道是177师的人进城了。
略作盘查之后,卫兵们就放行了。
进城之后,周卫国便直奔战区司令部。
等他来到战区司令部的时候却被告知李长官正在作战指挥部,随后周卫国便让人进去通报,而他则是在门口等着。
停了十几分钟,一个少校参谋就从里面走出来说道:“周师长好,长官让您进去!”
跟着这个少校参谋,周卫国一路来到战区指挥部的作战指挥室。
刚进门就听到李长官略显沉重的声音:“……南线的小鬼子竟然进占了龙亢……第7军是怎么打的……”
第七军可是桂军最能打的部队,也是李长官的嫡系部队,现在他都这样说第七军,显然前线的情况不大妙。
周卫国也顾不上其他的,直接进门,然后大声说道:“报告长官,177师周卫国求见!”
原本正在气头上的李长官听到周卫国的名字之后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强忍着怒火说道:“是周师长来了,请进!”
待周卫国走到他面前之后,李长官再次说道:“周师长,不知道你这次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周卫国当即说道:“报告长官,主要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关于我部补充的问题。之前台儿庄战役打响的时候我部可是主动提出反击日军,为此损失了六七千人,武器装备和弹药消耗更是严重,但是战后战区司令部仅仅只是给我部拨发了5万发弹药,这未免会让人说战区司令部小气,也对我部的作战积极性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还请长官明察!”
接着周卫国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情是我部现在有足足四千多伤员,而目前徐州保卫战打响在即,我部必须在日军兵临徐州城之前将伤员安顿好,这样才好放心迎敌,所以卑职请司令官允许我部的伤员撤到后方的亳州等地休养,以解我部后顾之忧!”
“什么,你部要撤”李长官皱着眉头问道。
“我177师主力自然不会撤,就算是要撤那也需要长官部和我八路军总部的命令,我周卫国要是私自撤了那就是当逃兵,这一点长官大可放心。但是我部伤员那么多,带着如何能打仗所以在大战来临之前理应将伤员撤到安全地方!”周卫国道。
“那你想过没有,现在你部的伤员要是撤了,会给城里的城外的部队造成何等恶劣的影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打了败仗逃命了!”李长官道。
周卫国淡淡地说道:“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情,我周卫国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管不到别人头上。但是作为177师的师长,那帮子伤兵的长官,我有理由将他们撤到安全地方,我不能让我的士兵流了血还要流泪!”
李长官想了想说道:“你说的这两件事情,装备我是没办法给你了,一来是你部也不缺装备,其次是现在前线到处都是要武器要装备的,战区司令部也没有那么多的装备。兵员也没有,情况你也看到了,不单单是你部损失惨重,第59军和第三军团基本上都快打光了,我也只能先紧他们了,但是弹药我可以做主再给你们拨10万发……”
不等李长官说完,周卫国就皱了皱眉头说道:“长官,十万发弹药够干什么,我部七千可战之
兵,平均下来每人才一百发左右,这还不算机枪,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至少30万发弹药,其中炮弹3000发!”
“你我各退一步,20万发吧,但是记住了,这是战区司令部给你们提前拨付的作战弹药!”李长官道。
“成交!”
接着李长官道:“既然你一再要求将伤员撤到后方,我要是一味地阻拦的话也显得没有人情,这样吧,我同意你部的伤员后撤至安全地方,但是所有伤员必须由战区司令部的名义送到后方,你部主力不能先行撤退……”
&n
第二百七十七章:谁来留守
第二百七十七章:谁来留守(求订阅、求月票)
徐州战场形势迅速恶化,到5月18日,徐州战场的情况已经非常不妙了。
在南线宿县以南的藤田进第3师团,已占领了瓦疃集、大营镇,正与韦云淞31军、冯治安77军、周祖晃第7军各一部在祁县集一带沿浍河进行着激战。
此外北上的第13师团战车第1大队与南下的第16师团战车第2大队,已在砀山、黄口的陇海路上会合,并将徐州以西之铁路切断,第13、第9师团正从西南接近徐州和萧县。
而在徐州东北兰陵、峄县地区的第10师团,已将该地防务交给从河北保定地区调来的末松茂治第114师团。第10师团从夏镇西渡微山湖,至湖西的沛县。
从关东军增调至徐州的混成第3、第13旅团,也已经开向战场。
而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仍被孙连仲将军的部队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而将其阻止在徐州以东的码头、郯城、北劳沟、南荆邑、邳县一带。
芜湖敌第六师团坂井德太郎率其11旅团之步兵第13联队、骑兵第6联队、野炮兵1个大队,由海军协同在采石矶渡至长江以北而到达和县。经与徐源泉的26集团军连续作战,攻占了含山、巢县。在巢县停止整顿一段时间后,该师团继续北进,又与徐源泉的部队数次作战后,此时正在围攻合肥城。
在南通以北敌101师团的佐藤正三郎率其第101旅团5个步兵大队、1个野炮兵大队,由东台向北出发,同东北军常恩多的第111师战斗之后,占领了盐城、新兴场,第111师在沟墩进行了阻击,该敌又经与第111师和李守维的117师在东郊、城内两天两夜的激战后,阜宁于5月10日被敌第101旅团攻占。
而在徐州外围的第一战区,日军进展也非常顺利,先是中岛今朝吾的第16师团攻占了鲁西的金乡、龟台,其先头的战车部队已控制了徐州以西之陇海铁路。
更重要的是14师团策应其主力渡过黄河的酒井隆第28旅团,由济宁西进,攻占了鄄城;土肥原贤二于5月12日率师团主力在黄河濮城的杨集、旧城、董口一带渡至黄河以南,与商震20集团军的23师在菏泽经两天两夜的激战,守军因装备较差,伤亡极大。
第23师师长李必蕃因未能堵住敌人渡过黄河,所守的鄄城也于5月11日失守,菏泽亦将不保,自感在责任上无法交待而自杀,菏泽随后被敌14师团渡至黄河以南的丰岛房太郎第27旅团攻占。
就整个战场的形势来说,徐州情况已较严重,但从军事地理方面来说,这里不同于上海,亦不同于南京。
徐州四通八达,敌人可以从多方面发动进攻,而守军则可从多方面进行增援、反击与转移,且徐州附近多山,利于层层设防。进攻之敌装备较好,其空军的大机群连续对徐州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轰炸,地面除了轻武器有足够的火力密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火炮及约230辆坦克与装甲车。
但敌军因数量少,致不少地方呈现出空隙。
根据徐州已遭到南、西、北三方面的包围、向西的陇海路已被切断等情况,第5战区的李长官,以其多年身历险恶战场的胆识,冷静的观察形势并采取了稳健的措施。
李长官认识到日军虽然已占领了徐州西南的蒙城、永城地区,但目前这些地区已成为敌军通过后兵力薄弱的后方,可作为战区大部队向西进行战略转移的通道。防守的部队虽然装备较差,但部队较多,士气也高,且具有与敌作战的经验,军纪亦严。日军也不可能将徐州围得水泄不通,或一下就突入徐州。
5月18日,第5战区对其部队除令按原任务执行——依托北部山区,抗击敌第5、第114师团,阻止其向徐州及以东地区,对南部敌第9、第13、第3师团予以反击,伺机歼灭其一部,使其无法达成合围徐州之目的外,同时还将北线的汤恩伯第20军团,调至徐州以南之符离集、闵贤集、宿县一带,占领阵地,以增强徐州南部地区之防御。
此外将卢汉的第60军、周卫国的177师集结于徐州之南郊作为机动部队,调于学忠51军之1个师守卧牛山;调第2集团军之1个师守九里山。命令永城方向警戒的刘汝明第68军,派出两个旅,截击萧县西北瓦子口
之敌第9师团。还令李仙洲第92军之139师,坚守萧县。
5月19日,到达砀山地区切断陇海路的敌第13、第16师团的坦克部队,开始沿陇海路向东进攻,接近徐州。坚守在萧县的李兆锳第139师,由于战斗激烈伤亡甚大,要求增援。
此时的徐州已受到这两个方向的直接威胁,情况极为紧急。
&nb
第二百七十八章:留守徐州
第二百七十八章:留守徐州(求订阅、求月票)
看着所有人都盯着自己,李长官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他很清楚,以眼前战区司令部的安排,这几十万大军撤离必然是一场混乱的大溃败,没有严密的准备和安排根本就不可能轻易将这几十万大军全都撤离出去。
这样一来前面的部队还好说,对于后面留守的部队而言可就麻烦了,一旦前面的部队行动不够迅速的话,就需要后方的部队不断地拖延时间,留守的部队很可能为掩护前面的部队而全军覆没。
所以现在不管是让谁留下,那都是让人家去送死,所以李长官迟迟没有下达最后的命令。
然而现在战场情况紧急,总是需要有人留下来的,良久李长官沉声说道:“经战区司令部决定,孙连仲之鲁南兵团守备徐州,掩护战区部队转移,卢汉之第60军、周卫国之177师划归第二集团军指挥。你部的作战任务就是拖住日军的进攻步伐,掩护主力部队撤离。”
“汤恩伯指挥之陇海兵团由徐州向西南亳县、鹿邑、柘城、太康、涡阳、淮阳一带转移。淮北兵团廖磊部,由宿县、固镇一带,向太和、阜阳、颖上、正阳关、凤台、寿县一线转进。淮南兵团李品仙部确保官亭、舒城、怀宁一线。苏北兵团韩德勤部确保淮阴、东海一带。挺进军石友三部在费城附近之鲁南山区,建立根据地进行游击……”
听到军委会已经批准了第五战区的部队分路突围的命令后,周卫国一面在心里暗自庆幸我们那位蒋委员长终于在最后的时刻恢复了理智,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在徐州这一个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地,与日本人机械化兵团决战的荒唐念头。
另一方面周卫国对自己的177师的处境感到担心,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中央军嫡系是不可能被留下断后的,最后硬抗小鬼子的肯定是杂牌军,而他的177师更是连连杂牌军都算不上,被留下来断后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果然,当最后的命令下达之后,留守徐州的果然是第二集团军这支杂牌部队,而他的177师也果然被划归到了第二集团军。
好吧,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在抗战中老蒋借着日本人的手消灭杂牌军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其实这种事情早在几年前就存在了,比如说老蒋对待张六子的东北军就是这么干的。东北军入关之后,蒋就急调张率领东北军进攻红军,1935年还委任张六子为“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
当时东北军人数20多万,实力非常强横,而起初张学良剿共很积极,可是他多次与红军作战,部队的人员和弹药损失无从补充。
以至于张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东北军自南来豫鄂,西开陕甘剿匪以来,损失甚重,迄未得到中央补充。余(汉卿)每次晋谒委座时即蒙慨允接济补充,迨回防后除电令申斥外,毫无补充之事实,故将校兵士均感苦战无功,将来势必由损失而渐消灭……”
而张六子的困惑也是这个时期所有杂牌军的困惑,既然已经归顺中央,又为中央派遣作战,人员和弹药的战损理应由中央补充,怎么不给或少给补充,甚至每被歼灭一个师就取消该师番号这种困惑延续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并且极大削弱了国民党军的战斗力。
本来嘛,国家统一后,军令和政令必须统一。虽然当初收编杂牌军时允诺该军的建制不被拆散,官兵不被打散,但那只是过渡性条件,总要逐渐把杂牌军改造成中央军,不宜把杂牌军看作潜在敌人。
而我们的那位蒋委员长恰恰在这点犯了错误,歧视杂牌军,不能一视同仁,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收编和改造杂牌军问题上,陈诚绝对是个典范。陈诚在抗日战争前就以黄埔军官为核心,采取各种手段,大胆收编杂牌部队,扩充实力,甚至于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更是不顾杂牌军在前线流血牺牲,一旦撤到后方就被陈诚所部给吞并了,着实让不少人感到胆寒和心凉。
抗日战争初期,在第一线与日军激烈战斗的有不少嫡系部队,前仆后继,涌现很多英烈,发出了值得人们为之敬仰的光芒。但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期间,在中国正面战场,各个战区虽然既有嫡系部队,也有杂牌军,但是把守第一线的多是杂牌军。
此后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蒋派到缅甸的作战部队是蒋系最精锐的部队,后来都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
大为提高!
至于蒋派到敌后战场的,全是非嫡系部队。蒋主观是否有借日军和共军力量来消灭杂牌军的意图,至今无法考证,但多数小股杂牌军却都是在八年抗战中被逐渐消耗和改造而消亡的,却也是事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