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话音刚落,袁大维便当即起身说道:“多谢周长官的信任,我袁大维定当英勇杀敌,肝脑涂地!”
“关于部队整编的问题咱们随后再说,总而言之一句话,八路军不会亏待大家的。现在咱们还是说一说接下来的事情吧,毕竟还有不少小鬼子在我军周围,看着刺眼!”
说实话,周卫国真没想到袁大维竟然会用蒙汗药来对付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的主力,而且轻而易举的将三千多日军给放倒了,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还没有想好。
话音刚落,就听到袁大维起身说道:“长官,据我所知,日军此次共出动了两个步兵旅团外加我们第十旅三支部队围剿八路军。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日军旅团都不是齐装满员的,秋山义兑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满额编制五千七百多人,但是实际上却只有五千人不到,此外还在聊城、东阿、莘县等地留了不少部队,所以此次南下的部队只有四千多人。”
“被我部消灭了三千人之后,现在阳谷县城里最多不超过一千两百人,甚至于更少一些。而梁山的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前段时间也损失惨重,尽管第12军司令部对其进行了补充,但是总兵力也堪堪才达到四千六百余人,此次西进梁山的不足4千人!”
“因此我的意思是我军可以先将阳谷的那千余日军全歼掉,然后再集中兵力和梁山的河田旅团决战,能击溃其最好,击溃不了也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时间!”
周卫国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过反攻阳谷这件事情需在今晚十点以后再行动,免得影响诸城方面的行动!”
“行!”
“在此之前我们还得稳住阳谷方面的小鬼子,一旦让那边察觉不对,可能就会要遭!”周卫国道。
“这个请放心,我们原本就有小鬼子的密码,尽管和日军与日军之间联系用的密码本是不一样的,但联系方式是对的。而刚才我们又从小鬼子的指挥部里缴获了新的密码本,用他们的电台与之联系,稳住阳谷县城里的鬼子兵问题不大!”袁大维回答道。
“这就好!”
接着周卫国继续说道:“既如此,等一下你就派人和阳谷方面联系,就说在你们两部的前后夹击下,八路军惨败,昆山已经被攻克,你们此战共击毙八路军三千人,俘虏两千余人,俘虏兵正在押往阳谷的路上,要他们那边准备好俘虏营!”
听到周卫国的话,袁大维眼睛一亮,当即说道:“长官您是打算以这种方式骗开城门,然后夺了阳谷县城!”
“不仅仅是阳谷县,只要我们全歼了阳谷的鬼子兵,整个鲁西包括聊城在内的所有县区都将成为我部的囊中之物。”周卫国道。
“我部愿意打头阵!”
“好,让兄弟们都去准备吧,下午我们就开拔,然后赶往阳谷县!”
“是!”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攻克阳谷
阳谷。东门!
就在周卫国等人准备入城的时候,阳谷城里突然涌出一队日本兵,人数虽然不多,仅仅只有一百多人,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精锐,着实把周卫国等人吓了一跳。
震惊之余,周卫国正准备命令战士们开火,但就在这时,小鬼子突然在城门口整齐列队,并且主动地让出一条通道,一个矮矮胖胖的日军军官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在了周卫国等人的视线里。
如果是一般的军官的话,周卫国等人也不会在意,但是那一身将官服实在是太刺眼了,周卫国等人的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这里竟然突然间出现了一个日本少将,不用想,这肯定是日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长秋山义兑!
瞬间,周卫国的脑海里闪过这个老鬼子的生平履历,秋山义兑,日本冈山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1908年5月27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被授予少尉军衔。191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校,并以驻法武官身份赴法国留学,是日本军中少有的海归派,深受日军大本营的某些大佬的看重。
1931年8月1日,秋山任参谋本部所属的技术本部部附,同时晋升为步兵大佐,仅仅一年后,秋山任第十二师团司令部部附 兼驻长崎医科大学特务机关长。同年八月八日,任长崎要塞司令官。
1936年8月1日,晋升为陆军少将,同时免去司令官之职,二十八日转入预备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秋山被任命为独立混成第五旅团长,归驻山东第12军指挥,其在第十二军派遣下执行侵犯鲁南的作战任务,在“扫荡”其间,表现十分凶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此人在这中国战史中也算是一个命人,倒不是因为其作战水平有多高,而是此人曾一度被误认为是被中**队击毙的最高级别的日军将领,但实际上此人并不是死在中国战场上的。
据传,1940年1月13日,在中**队对驻诸王庄日军发起围攻时,秋山率部顽抗,被子弹击中胸部落马。同月二十三日,因伤势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战后曾有很多人调查这件事情,也对此事进行了公开报道,所以使的秋山此人在中国国内也有了一定的名气。
种种资料在周卫国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但最终汇聚成了周卫国嘴角的一丝冷笑,不管这家伙前世是怎么死的,但是这一世却肯定是要死在中**队手中,而且还是要死在八路军手中。
话说几百米外,秋山义兑少将的心情也有些激动,刚才他看得清楚,队伍中间那密密麻麻的“支/那俘虏”在大日本皇军的押解下规规矩矩的,虽然无法看清楚具体有多少人,但是想来两千俘虏肯定是只多不少。
想到不久前他将捷报上呈到军团部和方面军之后,饭田阁下和多田骏阁下都亲自致电秋山,对他的战绩进行了表扬,多田骏阁下还承诺为他向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请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战之后他应该可以晋升为梦寐以求的陆军中将了。
而这一切都是眼前的勇士们拼命的结果,所以他一定要好好犒劳一下麾下的这些帝国精英,临时军营里的肉已经炖好了,十多头大肥猪用大锅装着,甚至于秋山还找来大量的上好美酒,他今天要和所有的勇士不醉不归。
但是当双方的距离拉近到几十米的时候,秋山发现对面的皇军士兵似乎……似乎有些不大对劲儿,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隔着老远他看不清士兵们的表情,但是对方拿枪的姿势不大对劲儿,而且队形也不大对,这分明是进攻用的锥形队列。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秋山对于杀气的变化还是很敏感的。
再仔细一看,顿时发现对面的这队皇军果然有问题,震惊之余秋山当即就要提醒所部加强戒备,然而还没等他说出口就看到一发照明弹突然间飞上天空,然后在半空中炸响。
紧接着城外的这队“皇军”竟然向着阳谷城门发动了冲锋,而且边冲边开枪,城门口列队的日军顿时被打倒了不少。
“敌袭……敌袭……”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下聊城
胶东半岛。诸城。
就在周卫国所部攻打阳谷的同一时间,远在胶东半岛的诸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本一直在暗中发展的八路军陈建中所部突然深夜集结,然后对诸城发动了突袭。
由于诸城只是一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城,守军也少的可怜,只有不到三百日军和五百伪军,还分散在诸城周边的十几个乡镇。
而陈建中所部此次直接集结了三千大军,不但有步兵,还有大量的炮兵,再加上事先就已经做好了攻城的准备,城区甚至于已经混入了八路军。
因此当战斗打响的时候,城里的小鬼子根本就没有想到八路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也没有做到有效的反击,不到半个小时诸城就破了,而后八路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肃清残敌。
城破之后,八路军胶东军分区的部队便开始对诸城城区的汉奸进行镇压,“袁家”首当其冲,随后包括袁家老少在内的十几户汉奸被八路军俘虏,并带离诸城!
之后,八路军将诸城洗劫一番之后便在日军第五师团主力抵达前撤了,只给第五师团留下满地的尸体和一座满目疮痍的小城。
话说阳谷这边,周卫国所部在攻下阳谷之后略事休息,便继续北上,此战他们的目标是聊城,阳谷并不能满足周卫国的战略要求。
尽管他也知道战士们急行军几个小时还和小鬼子厮杀了两个多小时,从军官到士兵都已经很累了,但是他还是决定继续北上。
原因吗,也很简单,因为阳谷城破这件事儿根本就瞒不了多长时间,一旦日军第12军司令部得到消息后,必然会猜到独立混成第五旅团已经被歼灭了,届时必然会命令聊城周围的部队收缩兵力的,同时也会命令附近的日军增援聊城的。
一旦日军的援兵抵达,他们再想攻下聊城就不大容易了,因此必须要在日军得知消息并做出反应之前攻下聊城!
好在日军在阳谷县城存放了大量的武器装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虽说并不能一下子将四千多人全部装车,但是三十多辆汽车挤挤也能运一千人。
经过商量之后,周卫国决定由骡子带着一千精锐北上聊城,而他和袁大维则是带着剩下的部队随后跟进。
反正现在聊城也没有多少守军,日军加伪军也不过几百人,而且也不是全部聚集在城区,事实上聊城城里也就三四百人而已,一千人足够了。
而且这一次他们是开着日军的汽车,穿着日军的军装,甚至于临走之前还专门以秋山义兑的名义给留守的日军指挥官发了一封电报,想来拿下聊城不是问题。
阳谷到聊城不过五十公里的距离,以汽车的速度一个多小时就能赶到,徒步也不过几个小时而已。
而事情的发展也和周卫国预料的一样,他们这边刚刚过了石佛镇,就接到了骡子从聊城发来的捷报——聊城克!
消息传来周卫国竟然有些激动,筹划了这么长时间,甚至于他从鲁南转战千里,一路上打打杀杀,终于攻下了聊城。
周卫国之所以坚持要在聊城扎根,完全是看中了聊城的地理位置和聊城的战略资源。
聊城位于山东西北部,是整个鲁西的中心,这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后世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
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使的这里成为山东地区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丰富的物产是部队发展的保证,毕竟一个地区能养活多少人最终还是要看这里的农业生产情况,说白了就是看有没有那么多的粮食,而聊城恰恰能满足这一点。
同时,聊城地处鲁西,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地理位置很重要。
尤其是聊城靠近冀南,只要拿下了这里,山东的八路军就不会显得孤立无援了,必要时周卫国可以得到冀南八路军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伪军引发的骚乱
马良此人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能当上伪山东省长并不是日本人多信任他!
只不过是时下山东的亲日汉奸们对于给日本人当狗还颇有疑虑,有的人裹足不前,有的人瞻前顾后,有的则是吃肉嫌腥,所以日本人才把他马某人拉出来暂作利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正因为如此,当上那个狗屁伪山东省长兼保安司令之后,马良就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很清楚任何时候只有自己有实力才能活得滋润。
正好他当时也奉命组建伪山东保安军,于是马良借此机会大肆的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人,而袁大维等人也是那个时候投靠到马良的麾下的。
实际上马良自己对于袁大维这个人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在袁家五万大洋面前,马良很欣然的接纳了袁大维和他的那个保安团,而且还直接将这个保安团升格为了保安旅,并且还为袁大维所部从日本人那里要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当然了,日本人也从来都没有信任过马良,因此就像对付其他地方的汉奸一样,日军在扶持山东伪政权的同时也不忘限制马良所部的发展,双方的矛盾自然而然就存在了。
尽管马良一心为日军效劳,但仍不为日军所满意。
不满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如前所述,马良在山东臭名昭著,威信扫地,无论是山东济南本地的官绅还是普通老百姓,提起马良都是痛恨异常。所以导致马良的命令几乎走不出济南城,这给日本人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二是这时期山东抗日活动风起云涌,日伪政权推进缓慢、局势不稳。
马良也因此常受到日军责难,甚至污辱,而马良此人原本就是一个旧军阀,当军阀的人当的久了会有一种戾气,看起来极其的桀骜不驯。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还查到时任第69军军长石友三曾派人来济南与马良联系,具体商议的事情并不清楚,但是却引起了日军的怀疑。
再加上马良政权多由旧军阀、土豪劣绅、地痞组成,尽管无限忠诚于“皇军”,但凶狠有余而阴险不足,因此日本人最终决定撤掉这批走狗,组成所谓的“文人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对于马良的好感日趋下降,马良当山东省长不及半年,日军就将其撤掉,代之以更合适的人选。
既然决定要撤掉马良,那么接替马良的人选便成了一个问题。
于是,日军再次盯上辛铸九,但辛仍“以年老多病不能任事为辞”,坚决不愿意出任这个伪省长。
日军之所以屡屡盯上辛铸九,主要是因为此人在山东确实颇有声望,作为开明士绅,辛铸九创办“经文”绸缎店,兼“裕兴”、“仁丰”纱厂董事长;他还曾任济南商会会长、峄县县长,甚至于还临危受命参与处理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一时传为佳话。
由这样一个声名俱佳的人出任伪省长,绝对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因此在1938年底,日军又派伪省公署秘书邵锡忱劝说辛接任伪省长职,并威胁他“这样可以保全身家性命”。
然而,辛仍坚辞不就。
日军见辛不肯就范,便施以人身迫害,派特务以“通匪”之名将辛关进监狱,吊打37天之久。后在地方人士多方营救下,辛才免于一死。
因为辛铸九拒而不出,但是日军又坚决要撤掉马良,最终伪省长这顶乌纱帽就落到了唐仰杜的头上。
1939年1月,马良被免去汉奸省长职务,调到北京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后来因为日军对其依旧怀有戒心,因此在北平的时候又将其控制了起来。
但最终因为没有发现其有通敌行为,所以最终日本人还是将其释放了,但是却始终没有再重用其。
然而这一次因为伪山东保安军第十旅突然毫无预兆的就临阵反叛,还给了秋山旅团致命一击,导致整个鲁西局势彻底的失控了,日军再一次将怀疑的目光对准了马良。
在逮捕马良的同时,日军也下令对防区内所有的伪军进行严格的控制,当时通过马良晋升上来的军官立即被全部裁撤掉。
即便是如此日军依旧感觉不放心,很快又下令将这部分人全部押解到济南接受调查。
日军的本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固守和训练
部队经过整编之后,在周卫国和李政的亲自主导下又划分了防区,基本上遵循每个县至少要有一个团的原则,整个军分区的实力很快就覆盖了聊城境内所有的县区,并且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