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第一千章:御前会议(下)
    听到米内光正的话,烟俊六沉默了,陆军真的能在短时间内打败中国吗

    这个问题他也曾问过自己,但是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战争初期大日本帝国的想法是速战速决,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就像满洲事变的时候那样,帝国捞一笔好处就撤兵。

    然而中国政府这一次的表现却大大的出乎帝国的预料,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将几十万精锐派上战场也不愿意屈服于帝国,直接导致寄希望于中国政府向帝国屈服的念头像肥皂泡一样在帝国上层消失了。

    由于事成骑虎,大日本帝国不得不增加战争经费,并且在2个月内征招新兵24万人组成10个师团,硬着头皮发动了超过国力允许的汉口攻击战。

    当时主持汉口攻击战的便是烟俊六自己,在接到大本营的作战命令后,畑俊六开始积极进行进攻武汉的作战准备。

    经过激战,畑俊六所率南北两路日军艰难的突破中方50个军的层层拦截,突入武汉外围,鉴于武汉外围已无险可守,国民政府以持久战略考虑放弃武汉,退至重庆。

    尽管攻克武汉,畑俊六表面上风光无限的。但他内心的真实感情却绝不是这样的,但是他就哀叹,在武汉会战前中国政府拥有300万军队,但是武汉会战后中国政府依旧还有300万军队。

    反观日本已经用尽全力,国内只剩一个师团了,战局不可避免的走向日本最感痛苦的长期消耗战。

    现在距离中日开战已经足足三年了,大日本帝国虽然在军事上依旧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人也在成长,想要短时间内将他们击败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到烟俊六沉默不语,米内光正叹了口气说道:“陆相,帝国真的打不下去了,不仅仅是因为物资方面的原因,还包括来自国内社会的态度的变化!”

    “什么意思,难道美英法等国要出面干预这场战争吗”烟俊六震惊地问道。

    “那倒不是,只是已经有了这样的驱使!”

    接着米内光正继续说道:“昭和13年11月,在御前会议上确定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对华关系调整方针。为此,原在中国有权益的美、英等国家,与帝国的矛盾开始表面化。首先是美国的国务院态度的变化,他们开始研究对抗日本的措施,并向中国政府给予2千5百万美元,以购买军事装备。”

    “其次是因为租界的事情,帝国陆续与美国与英国交恶,英国虽然被迫承认帝国在华的种种权利,并发表了上述声明。但美国却认为日本建立东亚新秩序及对英、法、美在华权益的干涉,明显地违反了在华机会均等的9国公约,因而对帝国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宣布废除1911年两国签订的“美日通商条约”。”

    “废除“美日通商条约”对帝国的影响诸位应该都知道,现在帝国的处境就是国内民生经济凋敝,对外外交陷入困境,不仅与苏联,而现在又与英、美、法等国家进入险恶的阶段,因此根本不具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八嘎,那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难道皇室的一个亲王玉碎就这样微不足道吗”闲院宫载仁亲王怒声吼道。

    米内光正知道这位亲王殿下之坚定地战争支持者,当即说道:“再打下去的话帝国真的就没有退路了!”

    然而就在这时,烟俊六突然说道:“不,帝国还有机会!”

    “机会在那里”米内光正当即说道。

    “在西方!”

    “西方”

    烟俊六点了点头说道:“根据我们潜伏在欧洲的情报人员传回来的绝密情报,德国人已经在准备对英法联军的进攻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夏天双方就会在欧洲大陆进行主力决战,

    如果德国获胜,那帝国的机会就来了!”

    “陆相,德国和英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开战了,上次他们足足打了四年,这次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分出胜负来”米内光正道。

    “不,这次德国不一样,我们陆军的人不止一次参观德国的陆军,其战斗力超乎想象,虽然不知道这一仗他们能打多久,但是英法联军应该很难取胜。”

    “但即便是如此,那帝国的机会又在那里”




第一千零一章:战后影响(求月票)
    日军高等讨论着如何应对此战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周卫国却躲在山东暗乐,此战战果之辉煌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本在周卫国的预想当中,能炸沉出云号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至于炸死朝香宫鸠彦王不过是想想而已,毕竟在无法确定对方确切位置的情况下,所有努力都是在碰运气。

    只是令周卫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运气真的逆天了,不但直接将出云号给炸成了,还将那个日本亲王给直接炸死了。

    最让周卫国高兴的是,此战八路军的损失还不大,陆航旅只有四架战机坠毁,损失飞行员12人,另外还损失了6个特战队员。

    相比于他们取得的辉煌战果,这点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最让周卫国高兴的是,此战的影响却超乎想象,在国民政府和延安方面的大力宣传下,晋绥察军区以及整个八路军再次在国内外威风了一把,连带着他这个总指挥官也在此出现在各国的报纸杂志上,那叫一个风光。

    当然了,光周卫国并不在意这些,相比于这些虚的东西,他更在意实际的好处。

    要说实际的好处也有,而且还令周卫国非常的满意。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国民政府这边,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又是炸沉出云号又是干掉小鬼子的亲王兼大将的,国民政府还利用这一仗好好的宣传了一番,于情于理都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

    经重庆方面研究决定,以晋绥察军区的陆航旅为基干组建北方空军,拟组建三个驱逐机大队和两个轰炸机大队,外加一个运输机大队,任命周卫国为北方空军总司令,任命柳战云为傅总司令,陆战雄为参谋长。

    关于这个北方空军,国民政府还是秉承之前一贯的原则,可以给你番号,但是装备和兵员补充以及发展经费什么的,统统没有。

    一来是国民政府自己的空军也缺乏装备和发展经费,自然不可能给八路军了,能给一个番号承认八路军空中部队的存在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了,国民政府也是有目的的,八路军有航空部队的消息重庆方面也是知道的,一来是这种事情根本就瞒不过有心人,尤其是在军统局这个无孔不入的特务机关面前,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更何况八路军还以缴获的航母舰队为筹码和国民政府换取了价值三千万元的航空机油,稍微一打听就知道这些油料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而且国民政府还知道周卫国所部的飞机都是缴获来的,只不过重庆方面一直以来都没有正视八路军这支航空部队的作用,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样一支依靠缴获而得来的空军就是一个摆设,最大的作用恐怕就是跑跑运输,依靠他们作战那不过是个笑话。

    因为空军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兵种,这不仅仅表现在战机的本身技术含量高,更重要的是对飞行员的要求高。

    这可不像是陆军那样,随便拉来一个人训练几天就能上战场的,空军每一个飞行员那都需要精心培养的,一个能够上天飞行的合格飞行员至少需要严格训练两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

    而八路军有没有飞行员还是一回事儿,就算是有恐怕也是一些二把刀,指望他们作战,还是算了吧。

    然而现实却给了国民政府一个大巴掌,周卫国所部利用这支七凑八凑起来的空军硬生生把小鬼子海军第三舰队一小半的舰艇送进了海底,其中还包括他们的旗舰“出云号”,另外还将天津港给炸成了一片废墟。

    根据军统局事后收集到的情报显示,小鬼子的损失远远比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发送给大本营的要惨重的多,据说当时出云号上装着从日本本土运往

    华北的一个战车师团的装备,结果全都被送进了海底。

    而且天津港口还堆放了大量的弹药,最终也全都被引爆了,这样战果足以引起国民政府的注意了。

    在见识了八路军的航空力量的战斗力之后,国民政府心思便活络了起来,现在华北地区除了二战区还有几架飞机外,制空权基本上已经被小鬼子彻底的控制了,如果周卫国所部能担负起打击华北日军航空兵的重任的话,这对于**来说是



第一千零二章:美苏的橄榄枝(求月票)
    其实关于与苏联进行贸易的事情周卫国之前就已经想过,并已经上报到了延安方面,只不过这事儿延安方面一直没有给与答复。

    周卫国一直以来就很清楚,以八路军现在的情况,想要发展成为一支全兵种的武装力量缺乏天然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八路军缺乏自己的军事工业。

    普通的枪支弹药都很难生产,更不要说是飞机大炮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了,因此借助于外援是必然的了。

    但是受限于地缘条件和政治因素,现在能给予八路军援助的只有苏联,只是之前受限于国民政府的态度,苏联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支援八路军。

    不过从情感上来讲苏联是愿意帮助八路军的,抛开大家同属于共产国际不说,单单因为八路军的存在可以极大的牵制华北以及东北的日军来说,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援助八路军。

    这就和苏联援助国民政府一样,苏联之所以援助中国并非同情心泛滥,而是苏联希望利用中国来牵制日本,使得日本无力北上,缓解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压力。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贷款和物资援助,一类是人员及技术援助。

    抗战爆发后,苏联很快与中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向中国提供了三笔援华军购贷款,贷款金额高达2.5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约为1.731亿美元。

    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苏联的武器,以中国的茶叶、桐油等物资进行偿还。

    此外,苏联还给予了中国非常优惠的物资购买价格,大部分武器其实是半价出售的。

    由于当时中国抗战形势危急,对物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很多军事物资还没签订合同就已经运到了。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200余架飞机、1317门火炮,82辆坦克、1800余辆汽车、14025挺机枪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石油等物资。

    苏联的援助一定程度上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有力的支持了中国的抗战。

    在人员和技术方面,苏联同样给了中国巨大的帮助。苏联人向中国派遣了约5000名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对中国进行军事指导和训练,还有不少人直接参加了战斗,比如著名的苏联航空志愿队。

    苏联的援华航空志愿队飞行员参加了多次空中战役,歼灭、摧毁敌机1049架,重创日本空军,有力的支援了中国抗战。

    武汉会战中,苏联航空队带着弱小的中国空军突袭武汉机场,摧毁日本飞机100余架,有效的遏制了日本空军对大后方的狂轰滥炸。在与日寇的空战中,有200多名苏联志愿者牺牲。

    不过在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两国摒弃前嫌,握手言和。由于日本对苏联的威胁解除,为避免刺激日本,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并承认了伪满洲国。

    而中国迫于无奈,开始向美国靠拢,中国和苏联从此分道扬镳。

    但是现在日本和苏联还没有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八路军和苏联方面存在合作的基础,正好苏联方面也向美国方面提出购买青霉素药物,双方完全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合作。

    因此在接到苏联方面抛出的橄榄枝之后,周卫国当即在请示了延安方面之后,派人和苏联方面接触。

    而美国方面也不甘落后,随着苏若水在美国投资的不断加大,全美超过200座工厂开始投入使用,其中一大部分为青霉素药物工厂,还有一部分则属于矿产开采和原油开采。

    周卫国在苏若水走的时候可是专门找来一张美国地图,将美国国内部分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做了详细的标注,比如说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普鲁德霍湾油田以及东德克萨斯州的大油田,还有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麦克林金矿。

    这些矿产资源都是二战后才被人们陆续发现的,虽然周卫国并不能确定他们具体在某一个地方,但是却能在地图上标示出大致的位置。

    而苏若水在美

    国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召集人手组建了自己的矿产资源勘探公司,很快就按图索骥找到了大量的油田和金矿。

    当然了,苏若水也知道以她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独吞这些闪着金光的巨额财富,因此便与美国的各大财团进行合作。

    在巨大的利益的推动下,很快苏若水就成了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等家族的贵宾,一时间风光无限。

    而在这些大财团



第一千零二章:美苏的橄榄枝(求月票)
    其实关于与苏联进行贸易的事情周卫国之前就已经想过,并已经上报到了延安方面,只不过这事儿延安方面一直没有给与答复。

    周卫国一直以来就很清楚,以八路军现在的情况,想要发展成为一支全兵种的武装力量缺乏天然的条件,最主要的是八路军缺乏自己的军事工业。

    普通的枪支弹药都很难生产,更不要说是飞机大炮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了,因此借助于外援是必然的了。

    但是受限于地缘条件和政治因素,现在能给予八路军援助的只有苏联,只是之前受限于国民政府的态度,苏联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支援八路军。

    不过从情感上来讲苏联是愿意帮助八路军的,抛开大家同属于共产国际不说,单单因为八路军的存在可以极大的牵制华北以及东北的日军来说,他们就有足够的理由援助八路军。

    这就和苏联援助国民政府一样,苏联之所以援助中国并非同情心泛滥,而是苏联希望利用中国来牵制日本,使得日本无力北上,缓解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压力。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贷款和物资援助,一类是人员及技术援助。

    抗战爆发后,苏联很快与中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并向中国提供了三笔援华军购贷款,贷款金额高达2.5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约为1.731亿美元。

    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苏联的武器,以中国的茶叶、桐油等物资进行偿还。

    此外,苏联还给予了中国非常优惠的物资购买价格,大部分武器其实是半价出售的。

    由于当时中国抗战形势危急,对物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很多军事物资还没签订合同就已经运到了。从1937年到1941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200余架飞机、1317门火炮,82辆坦克、1800余辆汽车、14025挺机枪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石油等物资。

    苏联的援助一定程度上解了中国的燃眉之急,有力的支持了中国的抗战。

    在人员和技术方面,苏联同样给了中国巨大的帮助。苏联人向中国派遣了约5000名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对中国进行军事指导和训练,还有不少人直接参加了战斗,比如著名的苏联航空志愿队。

    苏联的援华航空志愿队飞行员参加了多次空中战役,歼灭、摧毁敌机1049架,重创日本空军,有力的支援了中国抗战。
1...277278279280281...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