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还有就是,日军无法发挥优势。日军属于半机械化部队,擅长的是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的作战,但在平原作战中日军的作战能力很差,对付火力弱、装备差的中**队可以,对付武器好、火力猛的苏联就不行了。
诺门坎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地形平坦,非常适合苏联的机械化兵团作战,苏联人将机械化作战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日本人只有挨打的份。
此外,苏联人占据了诺门坎附近的高地,阵地前还有河流的阻挡,居高临下的苏军占尽了优势。而日本人一根筋,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劣势,就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往前冲,一味的进攻防守坚固、火力凶猛的苏军阵地,明摆着是给苏联人送经验。
不过尽管如此,苏联人也没占到多大的便宜,被日本人的顽强和凶悍搞得焦头烂额,最后以惨胜收场,伤亡人数不比日本少。
这只是客观因素,在主观上日军在这一战上还受到了内部掣肘的因素,内部权力斗争也给这一仗蒙上了阴影。
战争爆发后,骄横的日本根本没把苏联人放在眼里,竟然主动进攻占有地形和装备等优势的苏军,结果被苏联打的满地找牙。23师团遭到苏联军队的重创,被迫撤回休整,关东军司令部向大本营请求援助,但大本营对关东军的屡次擅自行动大为恼怒,拒绝抽调关内和本土部队帮忙,只给了一个第六军的空头支票。
这个第六军其实只是刚刚吃了败仗的第23师团加上第7师团的部分联队,辅以第8国境守备队等警备部队混编成的杂牌军。在大本营拒绝给予有力支援的情况下,苏联却和日本相反,不仅不断囤积物资,而且大量增兵,军队已经激增到了10余万人。
日本拿一个杂牌第六军去对抗优势明显的苏联一线主力部队,自然还是被苏联按在地上摩擦,被打
的满地找牙
那么大本营为什么会拒绝增援关东军呢,这就要从关东军和大本营之间的龌蹉说起了!
其实早在1933年起,日军即全面着手对苏联的战争准备。建筑了由图们经宁安、牡丹江、勃利至佳木斯、伊春、铁骊、绥化的东部铁路,并建成由林口经鸡西、密山到达乌苏里江岸虎头镇的支线;在北部建成经北安、孙吴至黑河以及由嫩江、霍龙门至黑河的战备
第七百一十二章:土财主送礼
第七百一十二章:土财主送礼(第四章)
小鬼子在中国北方的诺门坎地区被老毛子狠狠揍了一顿的同时,在南线也遭遇到重大挫折!
原本第二次武汉会战日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此时侵华日军第十一军的兵锋距离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武汉只剩下不到两百公里了,如果持续保持这样的势头打下去的话,应该可以在12月左右攻占武汉。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老鬼子冈村宁次竟然有点忍不住了,或者干脆说有点着急了,犯了一件浑事儿。
8月底,冈村见南浔路进展如此慢,急得要命。通过空中侦察他发现经过一个月的激战,南浔路与瑞武路之间的防守间隙越来越大,这时派一支奇兵从这个缝隙穿过去突然出现在守军的背后,那么南浔路正面20万中国守军就有可能被日军的三个师团合围。
冈村亲自为第15师团筹划了一切,他把15师团分成五部分,以便能隐蔽地穿过**防线的缝隙以及在受攻击能相互支援。
15师团正式开始行动,进至德安西面万家岭地区,因地图失误而迷路。被薛岳发现指挥第4、第66、第74军等部从侧后迂回,将其包围。
日军第34师团一部增援,在万家岭西面白水街地区被第32军等部击退。
随后**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多次击败日军反扑。
日军为了挽回15师团全军覆没的败局,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军官,希望能恢复一线作战部队的指挥,但是没有一个军官活着见到15师团就被消灭。
随后薛岳组织全线攻击,各部组成敢死队,光着上身,冲入敌营,摸到穿着衣服的日军就是一刀。
日军由于孤立无援,补给断绝,战至9月13日,日军第15师团被歼3000余人,这是赣北地区主要作战中歼敌最多的一役,被国民政府称为“万家岭大捷”。
第15师团在连遭歼灭性打击之后已失去进攻能力,即在南浔路北段地区担任守备任务,进行休整补充,原定与第3师团进攻南昌的任务被迫取消。
万家岭战役对于苦熬着的武汉战场来说可是一剂强心剂,受此影响,武汉外围的几个战场接连打了几场有效的反击战,竟然将日军强盛的兵锋暂时给压了下去,也让武汉方面巨大的压力为之一缓。
原本周卫国觉得国民政府能坚持到九月底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薛岳这个老虎崽确实不同一般,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力挽狂澜。以目前的情况看,国民政府至少可以坚持到十月份了,如果期间还能保持这种状态的话,未必不能打退小鬼子的进攻,保住大武汉。
但是周卫国也清楚,现在国民政府已经到了忍受的极限了,一旦日军继续向武汉战场增兵的话,那么武汉还是可能会沦陷的。
不过这些事情和周卫国都没有什么关系,此时的他正在赶往延安的路上!
由于青霉素的战略意义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周卫国希望自己的这个计划可以立即实施,因为计划实施的越快,那么获得的好处也越多。
但是现在延安方面对此还有诸多疑虑,对于周卫国提出的计划并不是很认同,因此决定亲自回一趟延安,去见见主席等人。
此外时间即将进入1940年,这个时候根据地的经济已经变得很困难了,所以周卫国决定将这一年多部队缴获的大量的黄金以及古董字画送往延安,以缓解延安方面的经济困难。
9月20日,周卫国从归绥启程,赶往延安!
同行的除了一个营的警卫部队外,还有一百五十多辆汽车,车上除了黄金和古董之类的东西外,更多的还是农具和耕牛,还有一部分伤残士兵。
南泥湾那边的军屯区虽然已经开垦了不少土地,但是显
然还没有达到前世塞上好江南的程度,所以周卫国再次给他们送来大批的生产工具,同时也将一千八百多名已经无法上战场的伤残兵员送回军屯区。
周卫国说过,他要给所有的伤残士兵养老,说到做到。等条件成熟了,他还会在包头、归绥等地也弄一些军屯区,但就目前而言,军屯区还只能在边区实施,其他地方还是不大安全啊。
除此之外,周卫国这次还带了一百多名中高级干部,全都是旅、团以及纵队一级的指挥官,
第七百一十三章:生产自救与青霉素
第七百一十三章:生产自救与青霉素(第五章)
朱老总等人也都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但是这么多的钱他们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别的先不说,单单那三十多万两黄金就价值不菲。
1937年之前,1根1两金条大概折为30块银元,随着年景好坏有5块的浮动,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
现在更是乱世,黄金的价值大增,据说黑市黄金已经涨到了50银元一两,这三十多万两黄金可就相当于一千五百多万银元,足足是陕甘宁边区近十年的财政收入,绝对是一笔横财啊。
“卫国同志,你们军区不是一直在打仗吗,哪来这么多的黄金珠宝”朱老总当即问道。
“全都是作战时缴获的,另外还有没收日伪企业主的,比如说这些黄金就是打劫了大同日伪势力开办的银行以及金矿得来的,来源绝对合乎规定!”周卫国回答道。
“那就好!”
周副主席则是笑道:“这一点我倒是挺相信卫国同志的,只是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黄金你小子就不心疼吗”
周卫国笑了笑说道:“还真不心疼,说实话黄金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用,在我们军区使用更多的还是大洋和法币,至于黄金基本上都是堆在库房里吃灰。”
周卫国说的都是实话,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晋绥察军区,整个中国都一样,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因此市场上很少看到当成流通货币的金条。
“卫国同志,感谢你啊,有了这批黄金,边区的财政终于能松口气了!”主席颇为感慨地说道,显然这几年边区经济问题着实让主席等人头疼不已。
对于主席的感慨和感谢周卫国也是理解的,根据史料记载,1940至1941年是抗战最艰苦的两年,也是边区部队、机关工作人员物质生活上最艰苦的两年。在日军的“扫荡”和国民党封锁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下,抗日根据地的财政遭到了极大的困难。
现在整个边区政府的经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而到了明年和后年,最穷的时候后方的部队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不得已的情况下延安方面只得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救”。
自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后,其他各根据地凡有条件的,都程度不同地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挺过了1940 1942年的严重困难时期,适当解决了机关、部队的生活需要,基本保证了部队指战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减轻了人民负担。
那个时候边区的军队,凡有地的,做到每个战士平均种地18亩,吃的菜、肉、油,穿的棉衣、毛衣、鞋袜,住的窑洞、房屋,开会的大小礼堂,日用的桌椅板凳,纸张笔墨, 烧的柴火、木炭、石炭,差不多一切都可以自己造,自己办。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
尽管理解,但是有些话周卫国还是需要说的,毕竟这关系到边区接下来几年的生死问题。
想了想,周卫国当即说道:“主席,各位首长,这笔钱虽然不少,但是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边区政府乃至于我党我军经费缺乏的根本问题,所以我们还得发动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啊!”
“生产自救”
“嗯,据我所知咱们边区政府的财政来源来源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第一是依靠外援,比如说取之于敌,即在战争中夺取敌人的辎重、粮秣和资财,没收汉奸卖国贼的财产以充实抗战经费,还包括国民政府拨款以及外援与捐献。除此之外就是少量的税收和行政性收费,这应该没错吧。”
“没错!”主席道。
“但是我发现在这些收入当中我们主要还是靠外援,自己没有太多的财政收入的渠道,这样的话我们的财政实在是太脆弱了。一旦外援断
绝,必然会造成极端的经济困难。尤其是随着我们八路军在这场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必然会成为小鬼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今后几年甚至于会成为小鬼子打击的重点,而国民政府这边也会更加的防备我们,所以今后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难过!”周卫国道。
主席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我们所担心的,而且目前已经有了这种苗头,尤其是今年之三月份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领到国民政府那边的拨款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送来这批钱的话,或许我们真的连这个月下
第七百一十四章:说服
第七百一十四章:说服(第六章)
良久,主席开口说道:“卫国同志,青霉素真的能解决我们党政军经费问题”
“操作好了问题不大,而且掌握了青霉素等于在短时间内拿到了一张王牌,不管是美英法还是苏联,他们想要青霉素就必须讨好我们,这对我们今后的一些行动非常有利的!”周卫国回答道。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但现在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日本人将我们整个沿海地区全都攻占了,不要说是我们了,连老蒋想要对外联系还得靠滇缅公路,就算是我们在美国凑集到经费又能怎样,也不可能运送回国内。”
周卫国笑了笑说道:“主席,这事儿我早有考虑,诚如您所说,日本人确实将我们所有的对外港口全部封死了,就算是我们在海外筹集到了资金也很难运到国内,不过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办法了,只要物资到手我们有太多的办法将东西运上岸。”
“哦,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日本虽然封锁了我们的沿海口岸,但是他们却不敢得罪美国人,美国的航船可以在整个太平洋地区自由航行,而我们的海岸线又如此的长,完全有机会将我们想要的东西接到岸上。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将东西先通过陆路运到阿拉斯加,然后通过白令海峡运到苏联,再从苏联经蒙古运到二连,方法多的是!”
主席等人点了点头,觉得周卫国说的确实可行,运回国不是问题!
这时周卫国又继续说道:“对于去美国经商是一个系列计划,筹集资金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美国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我们的军备制造水平。所以只要青霉素上市之后赚到了钱,除了扩大产能之外,所有的钱立马转手变成我们急需的物资,然后通过美国的船运送到国内。”
“那美国政府的那个中立法怎么办,美国政府允许他们的航船为我们运输物资吗”周副主席突然问道。
“当然不会了,不过没关系,中立法是美国国会1935年8月底通过的,其规定是在两个或若干个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时或在战争过程中,凡美国或其属地的任何地点把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输往交战国港口,或输往中立国以转运至交战国者,均属违法。同时,禁止美国船舶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美国公民也不能搭乘交战国船只旅行。”
接着周卫国继续说道:“但是,该法并不禁止其他物资包括战略物资出口。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直接购买武器装备就不算违反中立法案,事实上美国的武器也不太适合我们,我们需要的是大量的生产设备,包括冲压机床等,只要有了这些设备,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先进的武器。”
说到这里,周卫国看了看主席,然后再次说道:“主席,您对美日之间的关系怎么看”
主席想了想说道:“美国这个国家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国家,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人并不想介入我们同日本之间的这场战争。但是美国又不想放弃在华巨大的利益,所以只能不断地安抚日本人。然而我看日本人的胃口显然并不是美国所能满足的,因此我判断美国和日本之间必然翻脸,只是时间问题。”
周卫国对于主席的判断倍感惊讶,这样犀利的战略眼光确实牛叉,如果自己不是后是穿越来的,熟知历史的走向,单凭现如今的这些消息根本就不可能准确推断出美日之间的关系变化。
“主席,我和您的判断一样。现如今孤立主义、和平主义思潮正在美国盛行,很大一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有得天独厚的两洋保护,世界上其它国家间发生的纠纷与美国关系不大,美国无须卷入,这自然也包括我们和日本之间的战争。”
“再加上这两年日本对美国还算克制,侵略还没有对美国的在华利益构成根本威胁,还声称保证尊重第三国在华权益。”
“更重要的是美国在日本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日本是美国三大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在经济衰退的这段时期,日本市场对美国资本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美国不会帮着中国对付日本,更没有卷入这场战争的意思,反而还会利用这个机会大发战争财,就像是一战的时候一样。”
说到这里,周卫国的话音一转,说道:“但是,日本的目的是彻底的吞并中国,去年底近卫内阁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声明。声明宣称,日本要建立“日满华三国合作”的“东亚新秩序”。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设想,是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挑战,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这一形势必然会促使美国的远东政策发生变化。”
“所以明显看得出,美国与日本争夺亚洲太平洋区域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日本侵华的扩大,使美国开始意识到日本在中国实行的政策确实反映出日本想谋求控制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使美国感到它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而美国对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