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日之超级兵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沧月傲天

    战斗结束后不到二十分钟,奉命增援的第九战区所属的第4军和第72军抵达彭泽,同时第85军也正已经过了湖口,正在赶往彭泽,随后177师被接替了下来。

    当这两支部队接防彭泽县城的防务之后,周卫国当即命令李政所部撤出战斗,同时177师开始救治伤员,掩埋战死者的遗体。

    彭泽城外,当第四军军长欧震看到177师的官兵们将一具具战死将士的遗体抬出城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老蒋的惋惜
    第三百五十九章:老蒋的惋惜(求订阅、求月票)

    日军撤退之后,前线紧张地气氛随之缓减了一些。趁着这个空档,欧震将前线的情况汇报到了第九战区司令部,随后第九战区司令部又将前线的情况逐级上报到军委会以及老蒋那里。

    原本军委会很担心周卫国所部到底能不能坚持到援兵的抵达,接到第四军发来的电报之后,军委会的那些大佬们终于能松口气了。

    尤其是老蒋,当得知177师果真打下了彭泽县城,而且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前线敌人的尸体都堆成了山。而177师自身伤亡也极为惨重,负责掩埋战死者遗体的队伍排到了几公里外,少说也有大几千人。

    另外据欧震说,177师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伤员,在电报的结尾欧震甚至于判断177师经此一役基本上是残了。

    看完欧震上报回来的前线战况,不管是第九战区司令部还是军委会都沉默了。包括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军政部长何应钦,甚至于老蒋本人,对于177师的表现都非常的满意,甚至于还颇为钦佩。

    能以区区一师之力独自对抗日军两大师团,而且还能战而胜之,不管这支军队伤亡多么惨重,都足以算的上是真正的精锐之师了。

    而周卫国仅凭这一战也能列入当世名将了,更何况周卫国之前的战绩也足够的耀眼。

    同时老蒋也暗暗庆幸,幸好自己当时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个人以及这支军队调到了武汉前线,不然的话现如今的战局不知道还要糜烂到何种地步。

    按照之前的情况看,第九战区根本就无法阻挡长江南岸的日军的进攻,在日军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术面前,不管是薛岳的第一兵团还是张发奎的第二兵团都只能被动挨打。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安庆丢了、马当要塞丢了,彭泽丢了、湖口丢了,就连素以武汉门户居之的九江也丢了,如果177师不南下的话,恐怕武汉也终将不保。

    武汉要是丢了,这对于中国的抗战形势来说极为不妙,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影响都将极为深远,甚至于堪称是灾难性的。

    首先说国内,武汉作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且还是临时的国家首都,要是被日军攻占的话,这对于国内民众的抗日热情将是一种空前的打击。

    其次是中国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国民党内部,关于是战是和分歧很大,特别是国府的一些高层,对于抗战的前景很不乐观。

    此时,抗战必亡的情绪在党内蔓延。一旦武汉沦陷,这部分人必然会与国府决裂,这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

    最后就是国际上的影响,事实上自开战以来国际上就很不看好中国的抗日前景,认为在强大的日本面前,中国就是一个刚会走路的婴儿,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勉强放在同一擂台上,其结果就是中国被秒杀,也正因为如此日军才会狂傲地喊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

    尽管经过一年多的血战,中国政府和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戳破了其吹出去的牛皮,但是国际上依然不看好中国。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英、美怕触怒日本,不仅不肯因帮助中国而卷入战争,甚至于1937年9月便单方面取消了卖给中国飞机、军火的协定。更可笑的是,当英国将少数战机高价卖给中国的时候,却不允许提供战机所必需的机枪。

    而美国的“中立立场”则表现得更彻底,1937年12月,日机炸沉美舰帕奈号及美孚油轮,美国士兵3人死亡,17人

    受伤,美国却不敢向日本兴师问罪。

    事实上,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一直是日本战略物资的主要供应国。

    日本战略资源奇缺,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将大量废钢铁、汽油和橡胶卖给日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机扔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和美军头顶上的炸弹,就是日本用美国卖给他们的废钢铁制



第三百六十章:影响空前
    第三百六十章:影响空前(求订阅、求月票)

    其实对于日本这个敌人老蒋自认为很了解,毕竟在青年时期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日本待着,甚至于还在日军第13师团第19联队呆过一段时间,当过后补士官。

    老蒋深知日本的强大,更知道日本人对于中国的野心,抗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正是因为知道日本的强大,所以抗战爆发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蒋也曾想通过妥协退让来让日本人满足自己的野心,从而不再对中国虎视眈眈。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对日本人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国民政府都是选择了退步。

    日本出兵中国山东,阻挠北伐的时候国民政府选择了退让,九一八的时候同样如此,老蒋甚至于亲自电令东北军不要抵抗。

    但是结果呢,九一八事变过去仅仅一年就发生了长城抗战和二一八淞沪抗战,紧接着便是华北危机,直到36年的时候还发生了绥远抗战。

    因此老蒋知道妥协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会让日本人看到他和他的国家的软弱和无能,所以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老蒋便决定不在隐忍。

    而关于抗日之事,已故老军事家蒋百里对老蒋影响颇深。

    老蒋时常想起蒋百里在庐山上讲的那几句意味深长的话,那内在的含义让他这个一国领袖每每想起便不由得不寒而栗:“对日作战,不论打到什么地步,穷尽输光不要紧,最终底牌就是不要向日本妥协,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打垮。一言以蔽之,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道理很简单,穷亲戚自身若是不争气,永远会被人看不起。人与人的交往是势利眼,国与国的交往又何尝不是如此

    更何况如此重要之事,求人永远不如求己,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老蒋才选择了坚决抵抗,这是摆在他面前的唯一出路。

    为什么抵抗是老蒋的唯一选择呢,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不抵抗,别人皆有退路,唯独他没有退路等着自己的唯一出路就是做阶下囚。

    比如说明亡之时,崇祯帝吊死煤山,但整个大明帝国的统治阶层似乎也只苦了朱家,等通古斯野猪入关之后,大明帝国的那些遗老遗少都干了些什么,不过是换了身衣服给大清朝的统治者当奴仆,仅此而已。

    由此可见,每一次改朝换代,前朝的帝王都不可能有好下场,所以老蒋是坚决不当阶下囚的。

    不知怎么的,阶下囚三个字让老蒋突然想到了北宋的末代皇帝钦徽二宗。一想起北宋末年的宋钦宗和宋徽宗那两位倒霉皇帝的命运,老蒋便毛骨悚然起来。

    老蒋无数次想过,自己乃是一位大国领袖,几百万军队的最高统帅,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特殊人物,岂能做阶下囚。

    基于这种想法,现在的老蒋是铁了心和日本人死磕,在他看来就是拼光了老本,他也要坚定不移地拼下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而且老蒋本人对日本人的性格也算是有所了解,在他的认知中,日本就是一个有奶就是娘的龌蹉国家,你强我就学,你弱我就打你。在日本人眼中,信义、廉耻都只是嘴上说的一些场面话,没有丝毫的约束力。

    眼下周卫国所部打的这几个漂亮仗,着实让老蒋长了脸,国内外媒体对他这位统帅的评论也平和了很多,赞同竟然罕见的超过了批评。因此老蒋一扫多日的愁云,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

    8月18日上午十点,国民政府对外召开记者招待会,老蒋亲自出面宣读了彭泽陆空大捷的战报,并且还在数百中外记者以及数万武汉市民面前发表了激情演讲,引得市民争相叫好。

    尽管在介绍战报的时候老蒋并没有特别的着重的介绍177师,而是将功劳算到了第九战区头上,但是也没有做绝,还是顺带提了一下负责进攻的是周卫国的177师。

    很快国共合作再创佳绩的报道就传遍了整个武汉,紧接着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扩散。

    可以说一个不经意间,177师和周卫国再次出名了。

    周卫国所部是出名了,但是却

    又让老蒋有点难办了。作战不力自然是要罚的,但有了战功也是要奖励的,然而老蒋却一时之间想不到该如何奖励177师和周卫国!

    话说这177师也太能打了,功劳一个比一个大,刚刚才宣布授予其青天白日勋章,还给177师补充了两个团,但是这个奖励的热乎劲儿还没有过去,周卫国所部就再次创造了空前大捷。

    按道理这样的大功奖励是有规定的,军官升职晋衔,部队编制升格,有功人员和普通参战士兵发勋章或者是纪念章,当然了,还少不了要补充兵员和武器



第三百六十一章:愤怒的薛岳
    第三百六十一章:愤怒的薛岳(求订阅、求月票)

    尽管贺电频传,但是正在返回湖口途中的周卫国却对于这些贺电看都没看,只是让报务兵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回复。

    在他看来这都是些没有任何营养的话,除了第五十九军的张军长以及第六十军的卢汉军长确实是出于关心才发电报询问状况的,其余的都是在走个场面而已,还不如给一百块大洋和几条枪来的实在。

    对于这次大战的伤亡,周卫国的心里还是很揪心的。尽管在向军委会上报伤亡人数的时候周卫国故意灌了水,将死亡人数多说了九千余人,但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还是很有道理的,177师真实的伤亡还是在六千左右。

    尽管战死的士兵不到三千人,但是依然让周卫国心疼不已。

    三千人啊,那可是相当于一个加强团,更不要说还有三千多伤员,可以说这一战下来177师一下子就少了两个半团的战力。

    但是对此周卫国也无可奈何,毕竟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好在这些战士们都算得上死得其所。

    他们的血没有白流,昨夜至少有三个日军联队被他们生生从日军的作战序列中抹掉了,算上彭泽城东106师团的伤亡,昨天一夜日军至少损失一万两余人。

    而且日军的伤亡不同于177师的伤亡,177师虽说伤亡七千人左右,但是绝对损失仅仅只有两千八百余人,即便是还有伤员撑不过去陆续死亡,但是总数也应该控制在三千以里。

    而日军就不一样了,这一万多的损失基本上是绝对损失,也就是全都被干掉了,再也不可能活过来了。

    据说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日军的一支分舰队突然出现在马当要塞附近,并且还有一支数量不明的日军在马当镇登陆,这预示着新一轮的龙争虎斗即将开始。

    不过前线的战事已经同177师没有任何关系了,那里已经由薛岳的两个主力军接手了,另外第九战区还抽掉了不少后续部队正往那里增援,177师奉命返回湖口休整。

    下午四点半左右,177师返回了湖口县城,刚进城就受到了城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大家都知道177师又打了打胜仗,纷纷走出家门观看部队凯旋而归。

    与此同时,大批记者则是守在177师临时师部,纷纷要采访周卫国这个抗日名将。

    周卫国对于什么采访之类的事情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他让黄旭去应付应付了一下那些人,同时告诉黄旭,实在是烦的不行就让他将部队上报给第九战区和军委会的战报读一遍,再不济将这次缴获的部分战利品公开一下。

    尤其是尹东政喜和松浦淳六郎那两个老鬼子的尸体,还有他们临死前的惨样以及他随身携带的指挥刀之类的东西,肯定那些记者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毕竟有图有真相可是放在四海皆准的道理。

    晚上,黄旭终于将这批记者送走了,刚回到师部就听到李政说道:“……刚才第九战区长官部发来电报,说日军一支援兵已经抵达了彭泽前线,规模相当于一个步兵旅团。另外还有数量不明的敌人正在赶来,彭泽马上就会成为中日两国争夺的焦点。所以第九战区长官部命令我们一定要加强湖口方向的守卫力量,为薛岳的第一兵团守好后路。”

    周卫国皱了皱眉头说道:“还没打就想着后路了,怪不得上百万大军被小鬼子几万人打的丢盔弃甲,你给陈诚发报,就说我们177师会给他在后面督战的。敌人绝对不可能踏过湖口,但是彭泽一线的其他人也别想从湖口飞过去。”

    “师座,我们只是一支客军,没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吧”黄旭道。

    周卫国看了他一眼说道:“把人送走了”

    “送走了,那些记者还真的是……哎,太难缠了!”黄旭道。

    “哈哈哈,老黄,再难缠还能比小鬼子难缠,我听说这次来的记者里面有不少大洋马,你小子不会是被那些大洋马迷惑住了吧!”李政打趣道。

    “去去去,老子宁愿和小鬼子拼刺刀也不想面对这些记者,一个个问题问的那叫一个刁钻,不大好应付啊!”黄旭道。

    周卫国笑了笑说道:“记者而已,追求的不过是劲爆的内容而已,你只要将那两个老鬼子的将官刀和尸体拉出来给他们展示一下不就行了!”

    “我也是这么做的,不然还真不好脱身啊!”黄旭道。

    周卫国随即说道:“行了,咱们继续开会,其他事情会后再说!”

    黄旭点了点头说道

    :“师座,依我之见还是直接给第九战区发一封电报,顺着他们的意见守好湖口就行了,没必要呛人家是吧!”

    周卫国冷冷地说道:“对于第九战区来说我们确实是一支客军,但是对于我中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千千万万老百姓而言,我们就是主人,不然我们在晋北干的好好的干嘛要南下”

    “这样会不会得罪陈长官”黄旭道。

    “得罪又能如何,我们又不归他们第九战区节制,更不领他陈某人一分钱的粮饷,怕什么”周卫国沉声说道。

    “是,我这就发报!”黄旭道。

    &nb



第三百六十二章:王对王
    第三百六十二章:王对王(求订阅、求月票)

    发怒过后,薛岳当即命人将彭泽一线所有的师一级以上的军官全部叫来开会,特别叮嘱,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请假,不然军法查办。

    由于彭泽一线的守军此时并没有多少,也就两个军五个师,接到军令之后五个师长外加四个正副军长一级两个军参谋长全都到齐了。

    会议一开始薛岳就将战区司令部转发来的这封电报丢给了众人,然后才说道:“真是耻辱啊,想我堂堂中央军竟然被一个没有接受过正统军事教育的泥腿子指着鼻子骂,你们难道不觉得丢人吗”

    第一路军总指挥李汉魂起身说道:“薛长官不必动怒,想他周卫国不过是区区二十多岁的黄口小儿,打的几个胜仗不过是侥幸为之,如何能与薛长官相比!”
1...107108109110111...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