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将军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刃山
李落鼻子一酸,将头深深的埋进冰冷的泥土中,身躯微微颤抖,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分,终是比杀手快了一分。
没有迟疑,李落拼命的向前爬去,仿佛身上多割出几道伤口的疼痛才能纾解心中的郁气。
水声越来越大,河流就在前方不远处,趴在地上听的更加真切。
撞开一簇低矮的灌木,身下骤然一空,李落和背上的乐裳直直掉了下去,摔的七荤八素。
李落拍了拍身下,只想纵声大笑,不为其他,身下正是一滩水洼,而水流声就在数步之外。
李落闷哼一声,河水岸边尽是裸露的碎石枯木,李落似未所觉,竭尽全力爬了过去,黑暗中摸索到一根粗些的树干,风雨侵蚀下已经中空腐朽,连同背上依旧昏迷不醒的乐裳一起爬进了河水中。
初春的水很凉,犹是在夜里更觉得冰冷刺骨,不过在这个时候却比什么都能让李落欢欣鼓舞。
水流从背后簇拥着李落向下游飘去,李落紧紧抓住树干,尽量让乐裳浮出水面,借河道水流向屏山南麓飘了过去。
日子渐暖,山涧积雪融化,河水颇是湍急,奔行的速度很快,不等李落回头看上一眼,方才落水的河岸已经遥遥落在了身后。
就在李落入水之后不久,岸边亮起了三两支火把,黑袍人和几名杀手抢到岸边,查看地上的踪迹。
“大人,他们从这里入水逃走了。”
黑袍人心沉似水,李落如此破釜沉舟借水流南下,偏生现今人手不足,再要找出来的确难于登天。
黑袍人眼中凶芒暴涨,压下心头怒意,寒声说道:“沿着河流两岸搜,找不到提头来见。”
一众杀手躬身领命,四散掠出。
黑袍人望着不时激起的水花,心中的寒意比起夜晚的冷风还要冷上几分,虽让手下杀手沿途寻找,不过心中却已知晓,再要找到多半是难了。
身后的灯火已经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噬,李落没有余暇回头张望,大半个身子泡在水里,不到一刻,已经是透心一般的冰冷,身躯渐渐麻木,两只手瞬间没了知觉。
溅起的水花不时的拍打着李落口鼻,呛的李落连声咳嗽,喉咙里好像塞进去了一块化不去的寒冰,但胸腹间却是火辣辣的疼,如此冰火交割,生机一点点慢慢的被河水冲刷着离开了躯体。
李落很累,很倦,饥寒交迫,充饥的蛇肉早已消耗殆尽,胃里的酸水不停的向上翻涌,李落吐了几口,也不知道是喝进去的河水还是胃里的汁液。
抓着树干的手臂,李落能看得到在不停的颤抖,可是却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发抖,宛若不是自己的肢体一样。
就这样漫无目的的飘着,也不知道被水下的石块撞击了多少次,是否留下伤口更不得而知,李落强忍着重愈千斤的眼皮,只是到了最后终是按捺不住困意,昏死了过去。
两个人,一支树干,一道奔腾不息的河流,水声在旷野中是如此的宁静。
过了许久,一阵猛烈的冲击将李落惊醒过来,李落将头伸出河面,拼命呼吸了
第六百九十七章 拂尘变短棍
“哼,要是还有一次,我一定不会再救你。”乐裳气恼回道。
李落尴尬一笑,岔言说道:“鱼好啦,我扶你起来吧。”
“不用。”乐裳疾言说道,“我自己起来。”说罢挣扎着半坐了起来。
李落轻轻一笑,将手中树枝上串着的烤鱼递了过去。
递到一半,又收了回来,撕掉了鱼身上烤焦的鱼皮,这才又复送到乐裳手中。
乐裳接过,闻了闻,看了李落一眼,淡淡说道:“想不到你还有这个本事。”
李落展颜笑道:“以前学过些粗浅的手艺,想不到今天还真的用上了。”
乐裳缓缓撕下鱼肉,小心翼翼的塞进嘴里,口中虽说不饿,实则这些日子下来已经饿的七荤八素了。
不一会,一条鱼全都进了乐裳肚子,乐裳有些意犹未尽,舔舔嘴唇,看着李落。
李落笑道:“刚苏醒过来不能吃的太多。”
起身拿过一支竹筒,走到湖边取了些清水过来,乐裳接了过去,一口气全喝了,这才长长吐了一口气,打了个饱嗝。
脸上又是一红,难为情的偷偷看了李落一眼,李落似未所觉,径自向火堆里添些柴火。
乐裳放下竹筒,轻轻活动了活动手臂,看见手臂上缝合的伤口,微微一怔,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医治外伤的法子,愕然说道:“这是”
李落抬头看了一眼,温言说道:“是我从一位前辈那里学来的,虽然大异寻常医术,不过止血却有奇效。”
乐裳哦了一声,摸了摸伤口,淡然说道:“用针线的手法很好呢。”
李落哈哈一笑道:“姑娘说笑了。”
“哪里来的丝线”乐裳惊疑问道,转头四下张望一眼,突然脸色一滞,喃喃低语道,“我的拂尘……”
就在乐裳身旁不远处,那支拂尘斜倚在一块岩石上,差不多就要秃了,没剩下几根尘丝。
李落讪讪一笑道:“这个,对不住,手边一时没有别的东西,只好拿了姑娘的拂尘应急。”
乐裳愣愣的看着拂尘,如今的模样叫短棍还差不多。
李落见乐裳神情黯然,小心说道:“乐姑娘,等离开这里,我一定送你一把拂尘。”
乐裳哦了一声,叹了一口气道:“这支拂尘是我临下山门前师父交给我的,没想到这才过去了一个多月就成了这个样子。”
“这,嘿,还请乐姑娘见谅。”李落赧然应道。
乐裳轻轻摇了摇头,破颜一笑道:“算了,命若没了,要一支拂尘有什么用,你不必放在心上。”
李落正颜说道:“这支拂尘是乐姑娘师门信物,若是可以的话我叫人修补好。”
乐裳定定的看着李落,似乎有些惊讶,轻声说道:“我和师妹同行的时候,在她口中你实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
“其实姑娘师妹说的未必是错,如果以好坏而论,我的确该算坏人才是。”
“哦,是么你似乎很有来历,想必是卓城里的权贵公子,却能有信有义,已经很难得了。”
乐裳问起过李落名字,李落没有说,李灵枫也从来没有向乐裳说起要挟持的人是谁,到了眼下,乐裳依旧不知道李落的出身来历。
李落轻轻一笑道:“我叫李落,草字玄楼。”
乐裳一怔,愣愣的看着李落,疑惑问道:“李落”
李落点了点头,只看见乐裳还是一副愕然模样,但没有什么别的神色。
&
第六百九十八章 道家鼻祖
内力渐渐恢复,若有闲暇,李落便开始揣摩大罗刀阴阳一决的奥妙,虽说已经窥得门径,不过要想心领神会,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李落以竹为刀,偶有操练,初始之时的确有些磕磕绊绊,招式仍在,但心法难济,稍不留神用出来的刀法就回到了其他几式中,让李落哭笑不得。
春江水暖,湖边的绿竹也察觉到了春意,竹笋露尖,鲜嫩清香,让李落和乐裳大快朵颐,鱼肉中合着竹笋的香味,竟然别有一番妙处。
乐裳吃饱肚子,靠在岩石上抬头望天,怔怔出神,身上的伤好了些,手脚也有了几分力气,不过若想恢复如初怎么也要几个月的光景。
头顶的云时聚时散,变幻莫测,乐裳瞧得很仔细,似乎心神都被天际间的云彩吸引去了,忽然,乐裳喃喃低语,念了几句诘屈聱牙的词语,词不成词,句不成句,晦涩难懂。
李落正在收拾些草药,这些日子除了紫尊角苔之外,李落偶有出谷,碰到了几株常见的药草,勉强还用得上,此刻放在一块大石上晒制,听见乐裳喃喃自语,笑问道:“你念的是什么”
乐裳回过神来,看着李落,突然神情一振,有些惊喜说道:“你是不是很聪明”
李落一怔,不知道乐裳话中有什么用意,和声说道:“只能算是不太笨吧。”
“那你听这个。”乐裳又将刚才低语的断断续续的词字念了一遍,李落仔细听了听,依旧一头雾水,茫然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
“你能明白这些字是在说什么么”乐裳稍显希冀的问道。
李落摇了摇头,直言回道:“丝毫听不出来记载的是什么。”
乐裳失望的哦了一声,李落心中好奇顿生,追问道:“乐姑娘,这些字有什么来历么”
“这些字是我师门镇山石上刻着的,自古相传这里面藏着一个惊世秘密,只是到现在依旧没有人能解开其中的玄机。”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不曾听姑娘说起过你的师门来历,这其中有什么隐秘的事么”
乐裳看了李落一眼,悠然说道:“我出身的门派在江湖上名声不显,很少有江湖中人知道。
我们极少在江湖上走动,如果不是师父早些年间受过灵枫师妹父辈的恩义,也不会收她入门,你我也就不会相见相识了。”
李落点了点头,清朗笑道:“乐姑娘说的是,因果轮回,天理自在其中,一个缘字也在有意无意之间。”
“我出身的门派叫道观,你听说过么”
李落微一思索,摇了摇头,坦然说道:“我对江湖中的事知之不多,不过道观的名字,一想起来都是名山大川中散布各处的道家行宫,以道观为名的我的确没有听说过。”
乐裳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的说道:“世人多是如此,大甘地大物博,有不少历史久远的宗派,单以时日远近而论,有不少远在大甘建国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世了,道观就是其中之一。”
“哦,愿闻其详。”
“那你知道道家祖师白川么”
李落点了点头,沉声应道:“道家一宗的开山鼻祖,灵神子白川,据传有通天彻地之能,有点石为金、撒豆成兵的仙术,端是一位了不得的惊世绝才。”
乐裳亲和一笑道:“点石成金和撒豆
第六百九十九章 千年谜题
江湖同道多不知晓当年灵神子前辈还留有道观一支,历朝历代门人都是不多的,时至今日门中也不过百人,在大甘中实在算不上什么。
我方才念的,传说是当年灵神子前辈离开柳州时命人刻在私塾前的一块大石上的字迹,据说其中蕴含通古博今的玄妙,灵神子前辈也不曾悟透,只将它留在柳州,以待有缘人解谜。
千年来风雨侵蚀,每过百年,道观中人就要重新刻上这些字,防备遗失,算下来已经刻了有十三次之多了。”
李落咋舌叹道:“原来有这样久远的渊源,不过我真的没想到道家祖师灵神子竟然会真有其人。”
乐裳淡淡一笑道:“不单是你,江湖上也有不少人以为灵神子前辈只不过是杜撰出来的,只有道观中人才知道道家祖师确有其人,不过门规有令,这些事不可传扬与江湖,所以世人多不得知罢了。”
李落一愣,愕然说道:“既然是乐姑娘门中的规矩,为什么要告诉我”
乐裳看了李落一眼,淡然说道:“你该不是到处乱说吧。”
“这个该是不会。”
“那不就是了,或许你能解了其中秘密也说不定。”
李落苦笑一声道:“乐姑娘高看我了,我不是道门中人,道术玄机我只是一知半解,所谓解谜只在灵犀一点,只怕我没有这个悟性。”
“那也未必,道观流传千年,也曾有惊才绝艳之辈。
道观第六十三代观主曾留下歇语,道观天书所载或许是道门秘术,但解谜的法子未必和道门心法有什么关系,说不定一点关系也没有呢,只是为观中规矩所限,不能张扬,要不然千年间总该有人能瞧出些玄机来。”
李落哦了一声,心中不免暗自嘀咕,或许道观前的天书原本就是随意写在上面的,并没有什么玄妙之处。
李落正在胡思乱想,乐裳悠悠说道:“千年谜题,无人能解,或许这天书是当年灵神子前辈开的一个玩笑,愚弄世人罢了。”
“这,乐姑娘怎会这样想,道观宗师不遗余力记载下来,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乐裳瞥了李落一眼,皱皱眉道:“你听了这些,难道没有这样想过”
李落一怔,轻咳一声,左右言他,乐裳抿嘴一笑,没有揭穿李落。
日子一天天过去,屏山中的天气也越来越暖和了,草木换新装,远山如黛,绿水如玉,万物温润,难得有这样悠闲的隐世之地。
李落受的伤要轻上许多,这些日子下来已经好了七七八八,内力也渐渐恢复过来,比之以前更有精进。
乐裳也能自己走动了,不过离施展武功还要再等些日子。
李落做了一支钓竿,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坐在湖边垂钓,乐裳伤势渐好,李落归意渐盛。
离开卓城时日不短,不知道卓城里如今是什么样一副光景,巡检天下时断时续,与大甘国事无益,还是要早些回去为上。
这些天里追杀李落的刺客也没有踪影,想必是在屏山中丢了两人的痕迹,在这么大的一条山峦中搜寻两个蓄意藏身的人,只能靠运气了,不过看起来一众杀手的运气并不怎么好。
时至今日,李落反倒有些想让刺客找到这里,试一试大罗刀阴阳一决,稍稍开解开解略显乏味的谷中日子。
鱼竿随风轻轻飘荡,湖面上映出几道水纹,缓缓荡了出去,又慢慢的归于宁静。
李落打了个哈欠,此刻风平浪静,鱼竿入水,只是为了钓而不是为了鱼。
乐裳在山崖下不知忙些什么,自从乐裳能走动之后,这间潦倒的竹棚好看了许多,女儿家天性如此,不管到了哪里也是一样。
&
第七百章 石上天书
乐裳惊呼一声,虽然不知道李落口中所说的上古奇阵有什么威力,但只听着九宫八门六仪三奇的变化就已经觉得头有些昏沉了,连忙将这些天方夜谭抛之脑后,沉声问道:“你要将天书上的字迹轨迹和阵法呼应起来”
“我正有此意,不过还有一个难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