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真武境要突破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回跌境,或许会蹉跎他们十余年之功都说不定。

    而对于任何武者来说,十余年的时间都绝对是弥足珍贵的。

    到宴席过后,赵洞庭就安排众高手在武鼎堂住下。然后跟着乐婵、李秀淑等女向着寝宫而去。

    阿诗玛牵着李狗蛋也跟了过去,在途中李狗蛋几次欲言又止,只瞧着诸位娘娘和皇上说个没停,愣是没找到说话的机会。

    到寝宫,赵洞庭又逗弄了阵孩子们。诸女的心情才总算是稍稍平复。

    乐婵缓缓跟赵洞庭说及自他出征以后朝廷发生的大事。

    张希在和许夫人的过世、越李朝使臣的觐见、吐蕃和倭国的接连大捷、西沙群岛的大捷,再有近来各地内发生的灾害以及取得的丰收等等,有喜有忧。赵洞庭听完这些事,有些出神,喃喃自语道:“许夫人和张尚书……也都去世了么……”

    这些老面孔,越来越少了。

    这些为大宋兴盛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逐渐凋零。便是他赵洞庭,也没法阻止。

    直过去半晌,赵洞庭才问道:“陈副国务令代朕巡察广南西路,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么”

    乐婵有些凝重道:“还在查,陈副国务令好似在广南西路遇到不小阻力。暂且,还并未发现温哲彦的任何过失之处。”

    赵洞庭闻言不




1446.治理诸国
    就在这日,天才李狗蛋进了藏书阁。

    赵洞庭在李狗蛋走后许久,都还在呵呵傻笑着。也许,李狗蛋的出现,将会造成比他赵洞庭对这大宋更大的影响都说不定。

    只稍微可惜的是,这份喜悦没人分享。

    因为乐婵诸女虽能体会到李狗蛋是个超级天才,但也没法具象的去领会李狗蛋到底天才到了何种地步。

    力学、微积分,那些东西,她们谁都不懂。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她们没法和赵洞庭分享这种喜悦,却可以和赵洞庭分享别的东西。

    这夜,赵洞庭几乎没怎么休息。

    翌日。

    众江湖高手相继和赵洞庭辞行离宫。

    赵洞庭在他们走后,又回归到原来的生活。只是刚刚回宫,倒是没有去军科部作坊。

    北疆、吐蕃、琼州、倭国,再有西夏境内的这些战役,军中不知道多少将士立下大功。这些,都是需要封赏的。

    还有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更是得去体恤他们的家人。

    再有吐蕃、西夏具体安排哪些人去接管、治理,这些都得需要赵洞庭去劳心费力。

    倭国现在尚且不说,吐蕃和西夏国境都不小。李秀淑现在失忆,不可能再回西夏,纵是恢复,赵洞庭也不会再让她回去。那么大的地方,总得要有能力,且又对大宋忠心耿耿的人去治理才行。州级别的官员赵洞庭都可以交给吏部,但路级别的官员,就得由他自己亲自挑选了。

    他绝对不愿意再发生广南西路那样的事。退休的监察使竟然弹劾在任的节度使,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仅仅数日后,赵洞庭便将治理吐蕃的人选给确定了下来。

    大宋朝中有数十官吏被调任往吐蕃任职,其中有老臣,也有新科得中进士的人才。

    同时,赵洞庭还着令在吐蕃设立吐蕃分军区,却是直属朝廷管辖。

    吐蕃分军区只立四军。

    军区元帅是谁,他尚且还没有定论。只是让刘诸温暂且留在吐蕃,待军区成立以后再做定夺。

    而吐蕃国主,则是被赵洞庭将为了吐蕃王。

    吐蕃国算是自此名消,以后将只有大宋的吐蕃路,而不会再有吐蕃国。

    赵洞庭从来都没想过用元朝的那些方法去治理属国、属地。

    他认为,要想维持属地安稳,只有两种办法。其一,便是将军权牢牢把控在手中,其二,便是让百姓们看到幸福生活的希望。

    这两点,孰轻孰重不好定论,但缺一不可。

    而就在赵洞庭刚刚将治理吐蕃的事宜给安排妥当的时候,石开济那边拿下黑山威福军司的消息也传过来了。

    本来想放松几天时间的赵洞庭苦笑,只得又埋头到御书房里。

    好在御书房里还有个阿诗玛秀色可餐,时不时给他跳支舞啥的,倒也增添不少色彩。

    又短短数日,赵洞庭对西夏的安排也有了个大致。

    李繁荣自是被任命为西夏总管,而当初的西夏大使古树茶,则荣升为副总管。

    赵洞庭没有撤销西夏国号,在圣旨中对古树茶和李繁荣言明,他们两个只是代为治理西夏。

    西夏国君仍是李秀淑。

    只是同时,他也将李走肖西夏太子的身份公之于众了。

    对李秀淑和李走肖,他自不会如同对待吐蕃那样。这两人是他的至亲,他,也永远不会违背当初对李秀淑的承诺。

    即便,李秀淑已经失忆。

    相较于派遣往吐蕃的数十官吏,赵洞庭派往西夏的,仅仅十余人。其余的,都启用了原本的西夏旧臣。

    就是那些在大势已去之后并未逃散,选择投诚的那些人,还有原本就忠于李秀淑的那些人。

    他们才是西夏的真正班底。

    至于军区,那就更不用提。赵洞庭没想过要让西夏属于大宋,自然不会在西夏设立军区。

    他只命令石开济等人助西夏众臣重整禁军,然后就率军回往蜀中。

    等这件事安排妥当,赵洞庭才总算是稍微清闲下来。

    有闲暇时,就在寝宫内陪伴着诸女还孩子们,偶尔也会去藏书阁看看李狗蛋。其余时间,便是处理政务和研究火炮。

    北方元朝终究还是大敌,也可以说是他将大宋发展为世界最鼎盛帝国的最后阻力。

    虽然说大宋现在国力强过元朝,他当然还是想将火炮给研究出来。这不仅仅能威慑元军,更能让大宋立于不败之地。

    到八月中旬。

    连倭国那本的消息都是传回到了长沙。

    赵洞庭得知幕府已经被灭,后宇多天皇被软禁,整个倭国都再无兵力能够和冉安国、黄之杰、空竹率领的地字禁军相抗。

    但是,空竹重伤垂死,却让得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倭国才好。

    对倭国,他的情绪始终是有些异样的。而对于空竹,他却又颇为认可。

    &nb



1447.再纳三妃
    皇位至高无上。即便是在幕府大将军统治的时候,天皇也一直都是倭国的精神领袖。更别说现在幕府倒台,皇室即将重掌大权。

    这个位置意味着在倭国无上的地位。要谁生,谁生,要谁死,的确谁死。

    鲜少有人能够经得住这样的诱惑。

    他的确没有想过,空竹竟会这般的轻易的选择放弃天皇之位。这甚至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但空竹的眼神,却让他捕捉不到任何说谎的痕迹。

    而且,空竹随后加的那两个条件,更是为他这番话增添几分真实性。

    深深看着空竹良久,后宇多天皇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撤军回去”

    空竹低笑自嘲道:“我真没想到,会是你来催着我离开。”

    然后对着外面喊道:“来人,拿笔墨进来。”

    屋外很快有士卒端着笔墨走进屋子。

    空竹就在床上提笔写信。

    他在信中向赵洞庭率军回往东沙群岛,并求情赵洞庭保留后宇多的天皇之位。

    在写完以后,他又对后宇多道:“你也准备好投降文书吧,和我这封奏折一起呈给皇上。”

    后宇多脸上露出些微不甘之色,“你真打算将这倭国举手相送给宋帝吗这可是咱们家的倭国。”

    空竹道:“不,这是我们大宋禁军打下来的倭国。你不要忘了,没有大宋禁军,你现在仍然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这份投降书你若是不写,我宁愿让皇上派遣大臣过来统治倭国,你自己选择吧!”

    看着空竹凝重的脸色,后宇多知道,他这并不是仅仅说着玩而已。

    虽然心中极为不甘,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恨恨咬牙道:“好,我这就去写。”

    说完,后宇多离开房间。

    空竹低头看向美清子,神色柔和许多,“清子,你愿意和我去大宋生活么”

    在这倭国皇宫内其实很孤独的美清子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很快便点头。

    十余分钟后,后宇多又走进来,手上拿着投降文书。

    空竹看过以后,对士卒道:“将这封奏折和文书交给冉帅,让他传往皇城。”

    ……

    就这样,在赵洞庭收到冉安国奏折后的短短几天,便又收到空竹呈上来的奏折和投降文书。

    空竹保住性命,这当然让他高兴。

    但是空竹想让后宇多天皇继续执政,且在投降文书中,后宇多只是愿称赵洞庭为天帝,承认倭国是大宋属国,让他不满。

    连吐蕃他都没有保留国号,没理由让倭国保留国号,继续自治,更不会让后宇多继续执政。

    现在大宋强盛至极,逼得周遭各国不得不伏首不假,但谁知道千百年后会是怎样

    便是赵洞庭,也不敢保证千百年后,大宋仍旧能够有现在的威势。

    而他,又绝不愿意看到后世的某些事情发生,譬如中原大地被倭**队欺凌。

    在他心中,倭国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被大宋渐渐同化,要么,灭亡。

    在御书房内,赵洞庭将空竹的奏折和后宇多的投降文书仔仔细细地看了数遍。最后,圣旨到国务省。

    赵洞庭在圣旨上说让倭国向大宋称臣,以后更名为倭路。空竹和红娘子可以作为倭路节度使和安抚使,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东沙群岛。倭国此后不允许再存在天皇。

    这封圣旨传到国务省后,很快惊动陆秀夫等人。

    陆秀夫到御书房求见,看过空竹的奏折后不禁有些忧虑问道:“皇上,如此会不会让空安抚使心生不满”

    毕竟,以前皇上还有着让空竹接任倭国天皇的意思。而现在,却是要消除天皇制度。

    赵洞庭缓缓道:“他心中总要下决定的。国事和私情,他必须要作出选择。”

    他其实不怪空竹请求自己让后宇多继续担任天皇,因为他知道,空竹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甚至如果是数年前,赵洞庭大概也会作出如空竹这样的选择。毕竟,后宇多是空竹同父同母的弟弟。

    但现在,赵洞庭不会。

    赵昺的背叛,已经让他心中发生些许转变。

    国家面前,有时候真容不得私情。前世的他认为皇室无情至极,现在渐渐发现,其实有时候坐在龙椅上,有些事情真的没有办法。

    陆秀夫听赵洞庭这么说,知道他主意已定,便也没有再说。

    如果空竹真的因此而心生不满,甚至是反出大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只希望事情别走到那步就好。

    当赵洞庭的圣旨传往倭国,也就意味着,大宋和吐蕃、倭国、大夏的战役彻底落下帷幕。

    长沙城内仍是喜气洋洋的景色。

    而赵洞庭也在这个时候宣布,将纳柳飘絮还有朱青瓷、朱青蚨姐妹进宫为妃。

    这当然是喜



1448.成立明镜
    她的离开,并没有对赵洞庭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就像是前往藏书阁静修的李狗蛋那样,她走了,总会有人补上。

    赵洞庭的御书房是当之无愧的大宋权利中枢,绝不会缺小黄门。

    总会有无数人为这个职缺挤破脑袋。

    而这回,赵洞庭亲自挑中的两个小黄门都姓张。年纪稍大的那个有十九岁叫张庭恩,是已退休的老监察令张世杰的小孙儿。

    年纪稍小的那个十七岁叫张破虏,是病逝的老兵部尚书张希在家里硕果仅存的男儿。

    张世杰要比张希在庆幸,都姓张,但他膝下尚且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现在在广南东路任监察使,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以后也未必没有机会接他的班。小儿子虽然没有大儿子那般出息,却也在户部有个从五品的官儿。就算张世杰已经退休,也不愁后继无人。

    而张希在原本就只有一个孩子,尚且还是朝廷流连到硇洲岛的时候就已经为国捐躯。如今连他也去世了,张家真正凋零。

    朝中众臣都明白皇上的意思。选张庭恩和张破虏进宫,是体恤老臣。

    特别是张破虏,大概他就算没什么本事,皇上以后也会给他个肥缺。张尚书家为国付出那么多,没理由就这样消沉下去。

    是以这事并没有在朝中闹出太大的动静。

    当得知皇上挑中这两人后,其余那些想方设法还想得到小黄门这职位的人,也都悄然沉寂下去。

    据说当皇上的圣旨传到张尚书府邸的时候,张尚书的原配夫人,现今张府的老奶奶痛哭流涕,对着皇城叩首,大喊皇恩浩荡。

    越是濒临消亡的家族,就越是能够领会这份儿当真算得上是浩荡的皇恩。特别是赵洞庭向来都是个讲究公事公办的皇上。

1...593594595596597...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