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在吐蕃境内。

    刘诸温、沅英豪还有丹巴率着十数万大军越过连绵的山脉,经过艰苦卓绝的跋涉,也终于是到得逻些城外。

    在这个过程里,即便是有丹巴军中的向导,但仍是有不少将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

    刘诸温等人皆是心痛,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打仗,从来都不是只有在沙场厮杀的时候才死人。天灾、地形、疾病等等等等,都可能造成将士的折损。

    而这个时候,驻扎在吐蕃,被元朝任命为吐蕃副总管的唐宏胜已是在逻些城内汇聚大军。

    他虽然只是挂着副职,但其实被任命为吐蕃总管的吐蕃国主不过是如同段实那般,是个傀儡总管而已。

    他在吐蕃的地位虽然仍高,看上去也是吐蕃之主,但实际上,吐蕃的军政大权都被唐宏胜给捏在手里。

    逻些城及几座重要城池中主掌兵权的都是唐宏胜的人,连朝中各部的主要官员也多是唯唐宏胜马首是瞻。

    以前丹巴尚且还在逻些城的时候,也是这样。这点,丹巴已经和刘诸温等人说过。

    如果不是唐宏胜怕死,又不愿损失麾下亲信。将这五万大军调拨给他,他也不可能有反叛的机会。

    在进攻逻些城的这天,丹巴并没有出现,而是差人向刘诸温禀报,说他病了。军中大权交给了他的副帅。

    刘诸温并没有询问丹巴为何突然病了,因为他知道,昨夜还好好的丹巴不应该会突然生病。

    他是想逃避。

    唐宏胜不至于蠢到不拿捏丹巴半点要害,就轻易将五万大军交给丹巴。

    丹巴在逻些城内的家人,这些时日以来想来并非是自由的。

    丹巴也应该在投宋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家人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这刻,只是不愿亲眼面对而已。

    这样的丹巴,应该算是个枭雄。

    其后,刘诸温索性下令让吐蕃军就在军寨内驻扎。然后亲率着蜀中禁军向着逻些城压去。

    沅英豪的成都、嘉定守军也被他留在军营内。

    刘诸温是骄傲的,此时麾下集结着整个蜀中军区的禁军力量。这数万将士,足以拿下整个逻些城。

    待得大军到城下时,城头上已是狼烟高卷。可见有许许多多的吐蕃守军站在上面。

    军旗迎风飘扬。

    还有许多投石车林立。

    弩车更是不计其数。

    城门吊桥高高挂起,将甬道封得严严实实。

    城内的守军已经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

    只是,在看到城下大军中都是竖着的大宋军旗的时候。城头的将领们皆是些微变了颜色。

    他们中间有吐蕃人,有汉人,也有元人。

    贵为副总管,实际掌控者吐蕃全力的唐宏胜也在城头。

    他年岁不算小,大概有将近六十岁了。到这吐蕃任副总管也有足足二十余年的时间。

    当初在元朝中崭露头角的他本以为前来吐蕃是他为自己积累资历,平步青云的机会,但没想,到吐蕃以后因将吐蕃治理得不错,反倒是将他给牢牢绑在这个地方。忽必烈和真金虽是连年对他进行褒扬、奖励,却始终没有派人来接任他职位的意思。

    在这里,他唐宏胜那就是土皇帝。但是,他的志向却不在此。

    他向往的,是成为元朝重臣,能够治理更大的地方。

    区区吐蕃,让他蹉跎岁月二十余载。这让唐宏胜心中的雄心壮志渐渐麻木,对元中枢也渐渐失去了信心。

    &n




第1433章 都
    刘诸温翻身下马,又道:“唐大人这是何意”

    唐宏胜些微苦笑,道:“刘元帅又怎会看不出来唐某为何出城,何必明知故问呢!”

    刘诸温轻轻摇头道:“非是如此,只是刘某之前的确没有想过唐大人你会投降。这吐蕃,可是有你莫大心血的。”

    “心血……”

    唐宏胜喃喃叹道:“正是因为付出这么多的心血,才不愿看着它破灭。蹉跎二十余年,也就这点功绩了……”

    刘诸温轻轻抬手,“唐大人大义,为百姓舍自身气节,刘某佩服。”

    唐宏胜摆摆手,“刘元帅谬赞了。”

    说着缓缓跪下身去,“唐宏胜愿率城内所有官兵投诚大宋国,还请刘元帅接纳。”

    刘诸温忙将唐宏胜扶起。“唐大人无需如此,本帅必将唐大人之大义如实禀报皇上。”

    唐宏胜却是摇头,“多谢刘元帅好意了,只唐某已无心为官,这便免了吧!”

    说罢,他扭身,又向着城内走去。

    真到这刻,唐宏胜的心情其实还是颇为复杂的。较之出城时的豪迈,此时身形稍微显得佝偻了起来。

    其后逻些城内全部将士带着吐蕃国主出城,在城头下放下兵刃,彻底降了大宋。这整个过程里,并未出现什么骚乱。

    吐蕃国主向刘诸温递交了降书。

    刘诸温率着大宋禁军进城。

    进城后,刘诸温暗中联系到城内的军情处暗堂。让其将大军拿下逻些等情报传往长沙。

    军情处的传报能力,还真较之大军都要强些。

    至于吐蕃国主、丹巴、唐宏胜这些人到底如何安排,自然还是得等长沙那边拿主意。这种事情,哪怕是刘诸温也不能擅自做主。

    唐宏胜率领全城将士投降,吐蕃国主安然无恙。丹巴想要成为吐蕃国主的梦想算是破灭了。

    只他并未显得有多沮丧,更没有找刘诸温理论。

    进城后只是赶回家中陪伴自己的家人妻小。

    也许,他本来就没有太将吐蕃国主的那个位置放在心上。投宋,不过是不愿看到吐蕃在元朝的控制下走向灭亡而已。

    他不愿吐蕃沦为弃子。

    倭岛。

    冉安国、空竹在兵分两路拿下九州岛全境以后,空竹率军从大华出发,沿着陆路,于数日前就已经赶到肥前町权潮重镇。

    在这里,他又和冉安国的大军相汇。然后便就直接往西,又和海上留守船只的将士汇合。

    从大宋、流求赶来的数万大军再度聚合起来。

    然后,近三百艘海战船组成的大舰队直接向着倭岛而去。

    其中大宋海军的战船只有百余艘,其余的都是流求的海战船。其中大多数都是大宋海军原来淘汰的战船。

    就这些,在流求都已经是最为顶尖的海战船。

    短短不过两日,大军便在倭岛最西侧的长门町登陆。

    而此时,长门町内已无守军。

    空竹得到消息,争夷大将军已砸长门町东侧沿线,和石见、阖防两町的交界处布下重兵。

    争夷大将军显然是早有预谋的。

    据暗探称,长门町东侧沿线的倭岛军寨绵延百里。将士怕得有十五万之众。

    这么多兵力,争夷大将军怕是将倭岛和四国两岛能够抽调的兵力都抽调过来了。

    宋军能征善战谁都看得出来,他是想要发动决战,企图以极为优势的兵力将大宋禁军和流求军覆灭在此处。

    其实哪怕是连冉安国、黄之杰,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心中也有些忐忑。

    毕竟流求军的战斗力和倭岛军队不过相仿,能够作为主力的仍是只有他们麾下的禁军。

    而以三万禁军要对付十余万的倭岛军,孰胜孰负,还真有点儿悬念。

    在这种情况下,最为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暂缓步伐,等待机会。然而,因为争夷大将军要娶美清子,而且倭岛皇室全在争夷大将军手中,空竹却有不同的想法。

    在他看来,越是迟疑不定,越是会让幕府认为他们忌惮幕府手中的皇室中人。

    唯有以极快的速度将长门町东侧的倭岛大军击溃,他才能有和幕府争夷大将军谈判的筹码。

    虽然如此或许仍然很难保住那些倭岛皇室中人的性命,但总算还有些希望。而且,不至于被幕府逼得进退两难。

    在经过空竹的苦劝之后,冉安国、黄之杰两人终是稍作了退步。

    他们答应和空竹率军先去和倭岛军队打打试试,看看斤两。但若是这些倭岛军队不好对付,便从长计议。

    作为军长,他们谁都不会拿麾下将士们的兄弟当玩笑。

    就在唐宏胜率着逻些城全



1434.直捣黄龙(上)
    倭岛。

    空竹、冉安国、黄之杰还有莫里在短短数天的时间内便已率着大军赶到长门町东侧。

    除去莫里麾下五千将士留在海上看守战船以外,其余将士全部开赴到这里。足足有五万余众。

    也既是说,打下整个九州本岛,两军付出的折损加起来尚且都不到五千之数。

    就在离着倭岛军寨不过十余里的地方,大宋禁军和流求军也扎下了营帐。

    只是他们的营帐相较于倭岛军的要显得紧密许多。

    是夜。

    空竹、冉安国等军中十余位将领汇聚在冉安国的帅帐之内。

    莫里以及那些流求的将领并未参会。

    在众将到齐以后,冉安国坐在主位上直接看向空竹,道:“空副帅,你来安排吧!”

    他们来率军赶来这里的路上,自然就已经商议过如何对付这些倭岛军的方法。

    空竹点点头,站起身,眼神扫过众将,直接说道:“我打算率领三军特种团直扑幕府军主寨,擒其主将,不知几位将军是否愿和本帅去冒这个凶险。”

    他麾下的特种团将领自是无需多问,他问的,是冉安国和黄之杰麾下的那两个特种团的将领。

    几位将领分别看向冉安国和黄之杰。

    冉安国道:“你们特种团的将士乃是咱们军中精锐中的精锐,最是能征善战的将士。但此战要直扑幕府军主寨并不容易,要擒其主将更不容易。你们需得以最快的速度杀到其主寨内,才有可能将其拿下。能不能完成任务、甚至能不能活着回来,都很难说,所以本帅并不勉强你们。这个战术,是本帅和空副帅还有黄副帅定下的,只是兵行险着,去还是不去,你们自己拿主意。”

    有将领忽笑,“元帅,要是咱们就只有这数千将士。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冉安国微愣。

    这将领又道:“末将仍记得当初皇上设立特种团的时候说过,特种团之所以为特种,就是能完成寻常军伍不能完成之任务,能以微弱兵力改变整个战争局势。而到现在,咱们特种团可都还没有立过什么大功,这样的机会,当然是不能错过了。”

    说着看向空竹,“空副帅,末将愿随您前往!”

    有这将领带头,其余的几个将领便也都纷纷答应下来。

    就在这夜,空竹便亲自率着三个特种团的将士出发了。军中将士们都是轻装出行。

    除去携带着不过数十挺掷弹筒以外,就是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数颗轰天雷。再就是神龙铳和少许干粮了。

    从军寨内出发以后,特种团的将士们几乎是摸着黑在行进。因为月亮的光芒很是微弱。

    若是寻常的将士,在这样的夜里若不打火把,想必根本是没法赶路的。

    除去江湖中的那些高手以外,也就特种团这些经受过夜战训练的将士能够做到。

    但即便是经受过训练,他们的行军速度也仍是极为缓慢。

    越过两座并不算大的山后,便到幕府军掌控的范围了。

    空竹没有再轻易率军前进,而是让数支斥候小队先行在前面探路。顺便,拔除沿途的幕府军哨探。

    大宋特种团中的斥候待遇是最好的,同时要求也是最高的。能被选拔进斥候队的士卒,个个都有着不下于下元境的修为。

    为的便是能够从容拔除敌军的哨探。

    而纵观大宋禁军成立到现在,如这样的纯特种作战也是屈指可数。

    时间缓缓过去约莫两刻钟的时间。

    数支斥候小队相继又折回来,和大部队汇聚。

    有队长跑到空竹的面前禀道:“副帅,前面五里范围内的幕府军暗哨都已拔除,可以前进。”

    空竹便率着大军继续向前摸去。

    就这样,三个特种团走走停停。直到过去足足个多时辰。

    幕府军大概是没想过大宋禁军竟然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进攻,虽布置有不少暗哨,但那些暗哨都接连被拔除。

    直到空竹率着大军堪堪突破幕府军寨防线,才被发现。

    他们终究还是人数太多了,目标太大了。

    若是赵洞庭在这里指挥,便绝不会出动这么多的特种将士。毕竟特种将士们本就是用来小股作战的。

    随着哇哇哇地喊叫声在夜色中炸开,自不远处的幕府军寨内很快便有许多火把匆匆向着寨外而来。

    空竹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那么片刻的迟疑,但最终还是道:“继续前进!”

    大军不再以斥候探路,纷纷提速,直接向着防线的更后方冲去。
1...588589590591592...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