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钟晋微笑,直视着丹巴的眼睛,“大帅的消息果然够灵通,只可惜……还不够灵通啊……元军现在是拥有火器不假,但他们在南京路和西夏都被我大宋将士打得丢盔弃甲,这点,不知道大帅有没有听闻唔,还有,大帅您又怎的知道,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大宋没有研发出来新的武器呢”
“哈哈。”
说完,钟晋忽的笑了两声,对着丹巴拱拱手:“在下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五天,希望五天内,大帅能给我们答复。”
然后便向着帅帐外走去。
丹巴和众将都不自禁看着钟晋的背影。
丹巴的脸色并不好看,眼中隐有怒容。
“钟将军!”
直到钟晋快要走到门口时,他忽的将钟晋喊住。
钟晋驻足。
丹巴道:“这里距离国都尚远,本帅还需得请示国主定夺,五日的时间是不是有些短了”
钟晋笑道:“早有耳闻吐蕃战马速度快,耐力强,五日,在下以为足够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向着帅帐外走去。
有声音从帅帐外飘进来,“在下也想多给元帅些时间,只可惜,皇上认为,咱们给吐蕃观望的时间已经够长了。”
脚步声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去。
帐内,丹巴又坐回到主位上,只这刻,却是忽的轻笑起来。
有将领忍不住问道:“大帅为何发笑”
丹巴道:“你们难道没有看出来,这宋将很有底气啊!看来,宋国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些。”
那将领又道:“大帅此话的意思……”
丹巴道:“自我们吐蕃投降元朝,一直在给元朝做牛做马,受他们的剥削,连王子都被破送往中都为质。以前,谁都觉得元朝会得天下,也就认命了,而现在宋国崛起,看起来是我们脱离元朝掣肘的好时机啊……”
“可……”
又有将领道:“宋国皇帝也要让我们俯首称臣这和继续对元朝称臣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现在元朝官吏以及在我们国内拥有极大的势力,我们突然投向宋国,国内必然会生大变啊……”
丹巴幽幽道:“国内生变是必然之事。要不然,你以为咱们国内那些元臣,怎会轻易让本帅率军前来出征”
帐内众将闻言微微变色。
有人脑袋灵光些,看向丹巴的眼神瞬间有了变幻。
丹巴大帅是国主近臣,国主在国都范围内最大的依仗。那些元臣让他率军出征,是想彻底将国主掌控在手中,作为质子啊!
可以想象得到,只要是吐蕃选择向宋国投诚,那些元臣必定会对国主发难。甚至,国主很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而现在丹巴大帅却又明显有要向宋国俯首称臣的意思,他到底在想什么,他麾下这些个将领又怎么会想不到
国主失势,吐蕃会乱。
到时候,丹巴元帅完全可以以勤王的名义率军直往国都。甚至可能取得宋军的帮助都说不定。
1402.元夏之谈(上)
在看过密信后,石开济对张光宝、郑益杭、封合璧等人说道:“皇上密信,让我们在这里不得轻举妄动。”
郑益杭闻言立刻道:“莫非是皇上又有什么部署”
石开济道:“皇上已经率着飞龙军向着西夏来了。”
郑益杭等人闻言皆是动容。
石开济又道:“刀主的死,已经让皇上震怒了。大家都养精蓄锐,做好准备吧!等皇上赶到,必然是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郑益杭却是忽的轻哼了声,道:“元帅,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石开济看向他,“说。”
郑益杭道:“皇上率领飞龙军将士前来,动静必然不可能瞒得住元朝还有大夏那些人。现在韦州元军已经被我们打败,元朝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抽调兵力到西夏来,大夏军在和西夏守军作战时也是折损大半。他们在中兴府内的兵力尚且连十万都不到,我觉得,他们未必会有胆量和我们交锋。”
石开济闻言微微凝眉,“郑军长的意思,是大夏军在收到消息后,很可能会弃守中兴府”
郑益杭轻轻点头,“我们大宋禁军的厉害,他们知道。而飞龙军,可是我们大宋禁军中的禁军……”
石开济沉吟道:“你所说的有些道理,看样子,我们还是得提防着大夏军撤退才行。”
说着,他便埋首提笔疾书起来。
待得信成,他对着帐外喊道:“进来。”
有两个亲兵进帐。
石开济并没有把信给其余人看,站起身直接递给其中一位亲兵,道:“将这封信飞鸽传往成都府,十万火急!”
“是!”
亲兵领命,忙向着帐外走去。
石开济又看向殿内众将,道:“本帅收回刚刚的话,诸位在养精蓄锐的同时,还需要时刻做好大战的准备!”
“末将领命!”
殿内众将齐齐站起身来,这刻,神情都是极其的肃穆。
中兴府被破、刀主阵亡,这宣告着他们蜀中军区的作战任务彻底失败。这也让得这些将领们心中都有团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翌日。
黑山威福军司境内兀剌海城。
这是黑山威福军司境内最大的城池,同时,也是大夏立国以后的国都。
在这个远远算不上昌盛的国度里,城池其实是个比较罕见的词汇。境内各地,多是以村寨为主。
匆匆定都的兀剌海城,也较之中兴府要相去甚远。
这里实在是谈不上什么龙城气象,似乎也正应对着大夏国君李偲凉那名不正言不顺的出身。
现在黑山威福军司境内,要说实权最高的,也远远轮不上傀儡李偲凉。
大夏国中,以元臣瓮正纳地位最是超然,其后,便是从中兴府得以掏出的拓跋家家主拓跋雄。
拓跋雄挂着大夏国太师之职,在大夏国内地位无两。同时,在黑山威福军司境内也有着无与伦比的掌控力。
这从国君李偲凉见到他,还需得主动行礼,便可见一斑。
正是黎明时分。
随着禁卫统领在皇宫大殿前宣,“百官觐见……”
众以拓跋雄为首的大夏百官陆续走进大殿之内。
然后约莫过两分钟,大夏国君李偲凉在太监、宫女的随同下,也走进大殿。
百官跪迎,唯有拓跋雄岿然不动。
李偲凉年纪还不大,面色黝黑,如今即便是做了大夏国的皇帝,气质却还没变。穿着龙袍,还像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甚至他都不敢用眼神去打量殿内的文武百官。
连“平身”两个字,都是他旁边的老太监喊出来的。
李偲凉低着头走到拓跋雄面前,躬身拱手,“太师……”
拓跋雄轻描淡写地点点头,淡淡道:“皇上到了,那便开始早朝吧!”
待得李偲凉走到皇位上坐下,他自然而然走到龙壁下。面对众臣。
这些个在大夏国挂着职的文武百官,多是他黑山威福军司的人,也是他的亲信。
其余黑水镇燕军司、西平军司等,不是那么信得过拓跋家。迫于名义,不得不派些人到大夏来任职,但都是无关轻重的人物。
这些人也都老实,有自知之明,甘愿在这兀剌海城内做个应声虫。
毕竟他拓跋雄就算是大夏太师,能管到的,实际上也就他黑山威福军司这些地盘而已。
待得众臣都直起身子,拓跋雄便道:“诸位可有事启奏。”
殿内无人说话。
黑山威福军司就这么大点地盘,本就没什么要事,真要有什么大事,那些个官员也多是私下向他拓跋雄汇报。
是以在这大夏国,早朝匆匆而聚、又转眼而散,其实是常态。
约莫过那么几十秒钟,拓跋雄见无人说话,便挥了挥手。
&nbs
1403.元夏之谈(下)
然而瓮正纳听他这般说,脸色仍是没有什么变化,只又道:“这是我朝皇上的意思。”
拓跋雄深深叹息,放眼看过殿内保持沉默的众臣,走到瓮正纳身旁,低声道:“翁大人能否借步”
然后两人竟是无视殿内众臣和李偲凉,向着大殿外走去。
到殿外,拓跋雄连道:“翁大人,斗胆一问,贵国突然如此……是不是因为宋军拿下邓州、唐州等州以及贵国韦州之败”
瓮正纳深深看着拓跋雄,“皇上的意思,我又怎么的知道。只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吧”
“自然,自然。”
拓跋雄点头,“只是,当初给我国提供军火,可也是贵国提出来的。现在贵国突然要我朝付款,该不是要和我朝划清界限”
这话,已经是说得颇为直白了。
瓮正纳闻言也不再绕弯子,道:“现在的局势拓跋兄你应该是清楚的。我担心,不问你们要这笔钱,最后会便宜了宋国啊!”
拓跋雄呵呵冷笑,藏在袖中的双手却是不自禁地紧紧握起,“我军好不容易打下中兴府,贵国却想要在这个时候撒手不管么恕我斗胆,贵国如此行径,该算是过河拆桥好呢还算是落井下石的好”
以他的城府都说出这种话来,可见他心中已是愤怒到何种地步。
而瓮正纳却并未生气,只是淡淡道:“任你如何说都好,我朝皇上,要的是稳。而现在,咱们看起来并不是宋国对手。”
“哈哈……”
拓跋雄猛地瞪眼,沉声道:“所以你们就要打退堂鼓!而且要落井下石!到头来,倒霉的是我们大夏,你们元朝,却连半点代价都不想付出,是么”
瓮正纳转头看向空荡荡的前坪,“韦州数万将士的性命,唐州、邓州的将士,不算是代价么”
说着,又回头直视拓跋雄,“拓跋大人,该认输的时候就得认输啊……现在我朝西疆和你们大夏接壤的地境内除去西京路外,其余几路都已经没有了兵力。再打下去,你觉得你们大夏能胜么”
“可我们都拿下中兴府了!”
拓跋雄咬牙道:“当初是你们皇帝让我们立国的,我们付出十余万将士代价,好不容易才打下中兴府,你现在跟我说,你们不打了!没有你们的支援,我们大夏岂不是只有被宋国覆灭的份!而我大夏要是灭了,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贵国不能从我大夏借道进攻宋国那么简单了,宋国若是光复西夏,呵呵……他们的大军从这边打进去,你们大元,挡得住么”
瓮正纳呼了口气,“这就不是我该去想的事了。我只知道,这是皇上的意思。这钱,你们敢不给”
拓跋雄揉了揉眉心,语气忽的柔和许多,“我以为,元帝在传达这个意思时,应该是不知道我军已经拿下中兴府了。翁兄,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若是贵国继续支持我朝,我朝数万大军并非是没有挡下宋军的可能吧”
说着,他贴近瓮正纳的耳朵,“不如翁兄先将这情况禀报元帝,再看元帝如何定夺,如何”
瓮正纳微微眯起了眼睛。
拓跋雄又幽幽道:“十万两,就当我欠翁兄这个人情了。”
瓮正纳轻声道:“拓跋兄你这让我好生为难啊……”
拓跋雄又道:“十五万两……不然,我大夏左右是个覆灭,那些银两,翁兄你便到阴曹地府来找我要吧……”
瓮正纳深深看着拓跋雄。
他当然听得出来拓跋雄的意思,如果元朝要在这个时候下船,那他拓跋雄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横竖是个死,也不在乎得罪元朝。
也不知道是因为金钱的诱惑,还是出于利益的衡量,最终瓮正纳终是轻轻点头,“那我,便就帮拓跋兄你这个忙。”
说罢,便向着龙壁下直直走去。
拓跋雄在后面微微眯起了眼睛,嘴里却喊:“等下自有下人将银两扫到兄台府中,有劳了。”
然后他便也转身向着大殿里走去。
到大殿内,拓跋雄的脸色已是极为难看,沉声道:“退朝!”
说罢便就离开。
殿内众臣,谁也不知道他和瓮正纳之间的讨价还价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
而就在这日,也有信鸽落在元中都皇宫内。较之瓮正纳的奏折不知道要早
1404.丹巴称臣
转眼又过去两日。
宋成都府,吐蕃大军那边丹巴仍是没有传回来什么消息。到底是投降还是不投降,谁也说不准。
赵洞庭率着飞龙军从龙阳城赶到常德府,如今又已经到得慈利境内。
这般行军速度,怕是已经开创前所未有的记录。
中兴府内,李秀淑还是老样子。见着谁站得太近都会哭闹,也好似连谁都不认识了。
洛陀收到真金的传信,让他继续呆在军中。也不知算不算给他吃下颗定心丸。
兀剌海城,瓮正纳也收到真金的密信,然后便去拓跋雄的府邸中找到了拓跋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