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自仲孙胄庭离开这顺州城将近十日,白马强镇军司经过休整以后,终是再度露出獠牙了。
赫连城等将领皆被厚葬,但他们虽赢得武尚云等人的尊重,却并不意味着西夏和大夏之间的战事就会结束。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双方现在的局势,必定是要杀个鱼死网破才能罢休。若西夏败,那也就是个烟消云散的下场。
而西夏若胜,那即便是千疮百孔,李秀淑等人怕也会顶着压力先将大夏给覆灭掉。他们不可能还敢再给大夏休养生息的机会。
顺州城内。
街道上空空如也。
自有百姓在街上奔走,惊呼敌军杀到之时,百姓们就各自跑回到家中去了。
街道两旁的店铺也都是大门紧闭。
落叶飘零。
整个顺州城内都显得异常萧索。
时至今日,顺州城内有许多人都已搬到中兴府去了。城中官吏、将士们,也是大部分都已到了中兴府。
顺州城内几乎没有防御力量,如同空城。
哪怕是白马强镇军司大军杀到,此时,城周各大城门也都是敞开着,连吊桥都没有收上去。
武尚云立马于军前,穿着银白色的甲胄,颇显得威风凛凛。
法王洛陀在他旁侧,面色慈悲,只大概是心性使然,让他看上去总有那么几分不和谐的感觉。
 
1325.旨到大理
他还真没想过,大宋蜀中军区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还敢出动全部禁军前来援助西夏。
这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自信。
难道宋国就自信单凭他们城内那些守军就能挡得住五万吐蕃兵
要知道,守军和禁军还是有极大不同的。就拿寻常训练来说,禁军训练的科目是征伐,而守军,则是防暴、救灾等等为主。
两军设立的意义从刚开始就是不同的。
大宋此举,在洛陀看来,这完全是在搏、在赌。
他看着手中的信,微微眯起了眼睛,随即轻声开口道:“笔墨伺候。”
武尚云对着下面摆摆手。
有士卒立刻捧着笔墨上来。
洛陀提笔,行云流水。看字迹,这位法王在书法上竟也是有着极为不俗的造诣。
只不过片刻,书信便成。
他也没有要给武尚云看的意思,直接将信折叠起来,递给自己下首的一个喇嘛,道:“将这封信传给皇上。”
那喇嘛接过信,便就直接向着屋外去了。
武尚云瞧着,只是欲言又止。
心中难免有些苦涩。
他当然看得出来洛陀并不太在乎他们这些人,也看得出来元朝的强势。大夏是在元朝的主持下才立国的,实际上四大军司都已经沦为元朝的臣属。而且,是并不太受信任的那种。
相较于依附元朝,在武尚云等人心中,怕是远远不如依附大宋。毕竟现在这天下,元朝的名声实在不如大宋。
只可惜,大宋却是和女帝集团相交甚秘,这让得他们根本没得选择。
不选择向依附元朝,他们面临的便只有灭亡。因为,女帝绝不可能会再任由他们在各大军司做大。
而那般大的家业,谁又舍得呢
要让四大军司向李秀淑称臣,自散势力,他们自然宁愿给元朝做牛做马。起码如此,短时间内自家的实力还是能够保全的。
稍微愣神之后,武尚云脸上强自挂起笑容,对着外面拍了拍手。
有侍女端着酒菜进屋。
武尚云对洛陀道:“法王,请。”
洛陀目不斜视,只是轻轻点头。正如武尚云感受到的那般,他的确没有太将武尚云这些人放在眼中。
他在元朝地位崇高,可谓仅次于真金,甚至在某些方面威望还要胜过真金。在他眼里,武尚云这些人不过是棋子,不过是奴才而已。
又是两日。
武尚云在顺州城内仍是按兵不动。
蜀中军区镇潼川府的天猛军在郑益杭的率领下率先赶到成都府,和张光宝麾下天伤军汇聚。
到下午,镇守嘉定府的天哭军也是赶到成都府内。
蜀中军区内,只有镇守重庆府的天巧军、镇守邛部州的天暴军,再有镇守乌蒙部的天贵军尚且还在往成都府汇聚的途中。
蜀中禁军要前往西夏援助中兴府的消息也已是传扬出去了。
大理。
大理城外洱海旁。
自大理军区成立以后,这原本空荡荡的洱海湖畔便是很快有以砖石砌筑的军区成型。
整个军区占地极广,放眼望去尽皆是两层的砖石屋。而在军区外围,也有以砖石砌筑的高达五米的城墙。
这让得这军区显得甚是威严。
在军区大门口上,挂着“大理总军区”五个大字。龙飞凤舞,乃是赵洞庭亲笔所提,然后请工匠依样篆刻。
而在大门右侧,还挂有大理天究军军区的牌匾。
时下大宋六大军区主帅中除去暂代主帅的张光宝外,其余众帅都并没有再兼任军长之职。
刘诸温虽是元帅,但镇守这总军区的却是朱海望麾下的天究军。
军区内防卫森严。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因是赵洞庭亲自设计,是以这军区和这个年代的军营有着颇大的区别,看起来,倒更为接近现代化的军区。只是现代化气息到底还是没有那般浓郁而已。
校场上,可以听到有将士正在操练的呼喊声。
杀!
杀!
杀!
声声震耳。
中间,还隐约有些枪弹的声音。
自蔚蓝如洗的海面上,有信鸽飞掠而过,然后落在总军区内某处。
信鸽扑腾扑腾了翅膀。
然后便见得有士卒立刻跑上前,将信鸽抓在手中。看到信鸽腿上绑着的竹筒,便是些微色变。
金色的布条。
这是皇上旨意。
士卒不敢懈怠,忙将竹筒解下,就将信鸽抛了出去,然后跑向军区内的总政大楼。
总政大楼乃
1326.罕见俊哥
刘诸温笑吟吟地摆摆手,“好。”
然后又忽的喊住正要往外走的朱海望,“海望……好好表现。如今曾副元帅已是到退休之年,这回进攻吐蕃,对你而言是个机会。你有才智、有魄力,也得皇上的赏识,欠缺的只是战功。”
朱海望回头,轻轻道:“海望知道。”
他眼中也有着渴望之色。
这两年他率天究军驻扎于大理总军区,和元帅刘诸温朝夕相处,对于上面的某些意思,他是知晓的。
不仅仅只是刘诸温赏识他,想让他接替副元帅之职。甚至上至赵洞庭,下至军机省各位大员,都希望朱海望接任大理副帅之职。
这并不是因为朱海望是从赵洞庭身边出来的,而是因为时下大理军区中最适合接替副帅的着实是他。
大理军区六大禁军中,天退军军长顾俊英、天闲军军长张宏范、天威军军长苗成、天剑军军长蒙托、天寿军军长王子乾、再有掌天究军的朱海望。他们算是大理军区中仅次于刘诸温和军中曾副帅的将领。而其中,张宏范、蒙托乃是元朝降将,王子乾是大理降将,不管是刘诸温,还是朝中众臣,都不会想让他们接任副帅之职。
毕竟副帅之职极其重要,而这些降将的忠诚度,却是多少有些让人放心不下。
再说苗成、顾俊英两人。
苗成乃是老将,历任天罡军都虞候、天贵军都指挥使、天威军都指挥使。他资历、忠诚都够,但能力终是稍有欠缺。
顾俊英则是才由天孤军重骑团团长提拔的天退军军长,要升任副元帅,也是资历不够。
再者,他的军功尚且连朱海望都不如。在朝中,也远远不如朱海望那般有名气。
当初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在横山寨血战大理军,可是至今都还让人津津乐道。
刘诸温想提朱海望为副帅,想来是综合考虑过各方面的因素。只这,也需得朱海望自己努力才行。
在军中,苗成等人威望、资历都在他之上,若是强行提拔他为副帅,难免会让得众将心中生出间隙。那绝非什么好事。
所以,刘诸温刚刚才这般明言提点朱海望。
朱海望顿了顿,又道:“海望不会让元帅,也不会让皇上失望。”
然后这才离开刘诸温的办公室去。
刘诸温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他的确是颇为中意朱海望不假。
过不多时,他便也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很快,大理总军区内有数只信鸽冲天而起,分别向着大理会川府、腾冲府、秀山郡飞去。
长沙城。
城外又是白雪皑皑的景象。
唯有被清扫过的官道绵延蜿蜒至视线的最尽头不及处。
城内街道旁各店铺房顶上,白雪也是足足有两指深,还有冰凌悬挂在屋檐上。让这长沙城内看起来如冰天雪地般。
有稚童笑脸红扑扑的,正在街上嬉笑玩闹,你来我往,互扔着雪球。
还有家长在后面叫唤。
马车、轿子和行人有条不紊的在街上川流而过,皆是刻意的避开这些孩童们,看起来甚是祥和。
天子脚下,气象万千。
城外,有支数百人的仪仗队高举着鲜艳旗帜,离着长沙城越来越近。
军中有大宋国旗,亦有天败军军旗。还有些旗帜,则是不为大宋众人所识。
这自是支永寿和渤泥亲王到。
他们在濠镜岛登陆以后,收到赵洞庭的圣旨,便即刻启程向着长沙而来。历经接近两月,如今终是赶到长沙城。
虽疲累,但军中将士们个个都有着些许振奋之色。
他们中间大多数人这辈子都还没到过皇城。
以前只听闻过皇城如何的繁华,如今,总算是可以亲眼得见。
有几抬轿子在城门口落下。
然后便有带着插云帽,穿着红、紫色官袍的官吏走下轿来。
众人中以副国务令陈文龙为首,刚走出轿子,便是互相笑吟吟打着招呼。
然后,就站在了城门旁侧。
守在城门口的士卒和国王的行人们止不住地连连向着陈文龙等人侧目。
虽他们未必知道陈文龙等人的身份,但看他们官袍,也都能认得出来是朝廷大员。
只不知,这些个朝廷大员聚在这城门口,到底是在等候何等的人物。
有些人甚至索性将手头的事情放下,也在旁边等候起来。他们也好奇,想看看到底是哪位风云人物又进皇城来。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那城外仪仗队总算是到城门口。
天败军军长支永寿穿着甲胄坐在马上,头戴红缨,背披大红镶有金色猛虎的披风,显得甚是威风凛凛。
在他后面,则是渤泥亲王所坐的马车。
有人给陈文龙等人禀报,
1327.不情之请
男人长成这样,当真是罕见了。
其后他便又笑吟吟说道:“既然亲王对中土感兴趣,那不妨在大宋多留些时日。”
阿诗玛竟也没有客气的意思,笑道:“阿诗玛奉皇兄之命特来大宋学习,还请天帝陛下不要嫌阿诗玛叨扰才是。”
不仅仅是长相,连她的声音也颇为中性。
赵洞庭大手一挥,“亲王想住多长时间便住多长时间,哈哈。”
众臣闻言也都是微笑起来,殿内气氛极是融洽。
虽渤泥国力不强,但也可以说是大宋在南海区域的重要盟友,是以赵洞庭也是显得特别客气。
当然,即便渤泥和大宋只是寻常盟友,以赵洞庭的心性,也不会苛刻。不过是多几张嘴吃饭而已,这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
而他的这种态度,也是让得阿诗玛和他带来的几个渤泥使臣眼中都是隐隐露出感激之色来。
虽渤泥形同于大宋属国,但能得宋帝如此礼遇,他们心中也都并没有什么芥蒂。
紧接着,阿诗玛当着众朝臣的面宣读了他此次从渤泥带来的谢礼。
这些礼物,是谢赵洞庭出兵相助他们渤泥打退满剌加大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