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宋国”两个字眼频频出现在他们的议论声中。
现今天下谁都以为只有大宋才有掷弹筒等火器,他们这些人,也自都会以为大夏的火器是来自于大宋。
真是这样,那宋国的意图就很值得去深思揣摩了。
直到那传报的士卒离开许久,这中枢衙门内的议论声仍是没有消停的迹象。
但到底,还是没能得出个结论来。
最终,仲孙启赋说道:“此事事关重大,皇上已经在回皇城途中,咱们且等皇上回来定夺吧!”
众人都没有异议。
向宋国借军火,是皇上促成的。而如今大夏竟也出现掷弹筒,那皇上应该最可能揣摩得出宋国的意图。
其后接连几日,仲孙启赋等人怕都是没能睡个好觉。每日里到中枢衙门时,往往都是顶着两个浓浓的黑眼圈。
大夏拥有火器,这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轻松覆灭大夏的事了。而是,以后西夏、大夏到底会孰胜孰负,谁心里都没有底。
莫说四大军司的那些私兵本来就不弱,即便是弱,在拥有掷弹筒等火器之后,那也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李秀淑在仲孙启赋等人这般的望眼欲穿中,总算是回到中兴府内。
进城以后,她带着晨一刀等人直往皇宫。
然后,便就让得皇宫内鸡飞狗跳起来。
得知她回到皇宫的仲孙启赋等人还不等李秀淑回到自己寝宫去换衣服,就在半道上给李秀淑拦住了。
仲孙启赋、赫连栋等十余西夏肱骨老臣尽皆在列。
才刚行礼,仲孙启赋便道:“皇上,祸事了……”
李秀淑有些发懵。
她从大宋匆匆赶回这中兴府,倒还真不知道前线赫连城和仲孙启赋两人在横山渡受挫,已经撤军的事。
看着仲孙启赋和赫连栋等人尽是天塌了的模样,李秀淑不禁皱眉,问道:“发生了何事太师如此慌急”
仲孙启赋将前几日那封战报从袖袍中掏出来,递向李秀淑,“请皇上过目。”
李秀淑凝眉接过,刚看,也是微微变色。
但很快,她的脸色便又恢复了平静。只摆摆手,“随朕往御书房。”
众人便都跟着她直向御书房而去。
路上,谁都没有说话。
到御书房内,李秀淑坐到床榻上,这才问道:“这封战报所书之事,可以调查,是属实情”
仲孙启赋答道:“此战报乃是赫连城亲手所书,真实无误。”
李秀淑便又深深皱起了眉头来。
御书房内复又沉寂。
直过半晌,仲孙启赋见李秀淑仍是没有要开口的迹象,不禁道:“皇上,您说……这是不是宋国……”
“不可能!”
李秀淑直接伸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道:“以朕对大宋皇帝的了解,他绝不是这种人。而大宋除去他以外,也绝对没有人敢有胆量将火器提供给那些叛军。”
“可……可普天之下,唯有宋国才能制造出掷弹筒啊……”仲孙启赋又道。
李秀淑又是沉默,过半晌才说道:“朕听闻以前大理军破重庆府时,也从重庆府掠夺了不少大宋军中的火器。虽其后大理被灭,但会不会是……那些军火流向了那些叛军手中”
仲孙启赋却是摇头,“据前线线报,横山渡叛军拥有的火器不在少数。怕是……臣以为,不可能是当初大理国的那些军火。”
李秀淑心中轻轻叹息。
其实她又何尝不知道这点
且不说这些,便是大理国当真留下极多军火,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被四大军司得到才是。
她可是知道,当初大理被灭以后,大宋又收缴回去不少军火。
她只是想给自己个理由说服自己而已。
“传信仲孙古格!”
些微沉吟过后,李秀淑抬头,眼神中有着异样之色,道:“让他将这件事情告知宋帝!”
仲孙启赋等人闻言都是微微愕然。
“皇上,这般去询问宋帝,会有什么结果吗”赫连栋道。
李秀淑眼睛直视着他,缓缓却有力道:“朕相信大宋皇帝。不管这些军火是不是从大宋而来,他都必然会给我们个交代。”
众臣听她这么说,只好不再说什么。
他们这些人里,如仲孙启赋、赫连栋等人,可是知道李秀淑和赵洞庭之间的关系的。
李秀淑这般相信赵洞庭,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n
1313.三路调查
白马强镇军司竟然拥有掷弹筒,他也同样觉得难以想象。
因大宋的掷弹筒、神龙铳等物制造工艺全部掌握在军科部手中,且连军科部、军工部各工匠都只是各有专长,不可能知道完全的制造工艺。可以说,整个大宋境内,有可能知道掷弹筒等物完整制造工艺的,除去赵洞庭之外只有寥寥数个军科部、军工部大员。
而这些大员们的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身侧有军情处的探子盯着,也应该并没有将掷弹筒等物制造工艺泄露去的可能。
那白马强镇军司的掷弹筒到底从何而来呢
难道是从各军区流传出去的
赵洞庭眉头越皱越深,却也不禁在想,各大军区应该是没有这种胆量吧
而且即便他们有这种胆量,又是如何悄无声息的将军火送到白马强镇军司去的呢
稍作沉吟后,赵洞庭瞧了瞧仲孙古格,偏头对李狗蛋道:“狗蛋,去将军机省苏副军机令宣来。”
苏刘义坐镇长沙,可以说是军机省后勤大总管。各军区的粮草、军械、军饷等物,都得经他的手,由他调配。
若是白马强镇那些军火真是由大宋军区运过去的,那苏刘义多少也应该能有些察觉才是。
待李狗蛋走出御书房,赵洞庭才又对仲孙古格说道:“仲孙大人放心,这件事,朕定会给西夏,给女帝个交代。”
他眼中也是隐隐有着怒气。
仲孙古格听赵洞庭这般说,脸色总算是稍微缓和了些。
不管怎么说,赵洞庭起码还是给他个保证了不是。
其后,两人在御书房内只是沉默。
约莫过两刻钟,苏刘义便从军机省衙门匆匆赶到御书房里来。对于赵洞庭的宣召,他当然是有些诧异的。
“皇上……”
刚进门,苏刘义就给赵洞庭行礼,然后眼巴巴看着赵洞庭。
赵洞庭直接道:“苏副军机令,朕着你即刻飞鸽传信各大军区,着后勤处严格审计各军区掷弹筒、神龙铳等物数量。同时,让各军监察处在旁监督。朕要以最快的速度得知各大军区内各有多少军火储备!”
苏刘义见赵洞庭神色凝重,不禁更是诧异,忍不住问道:“皇上,发生什么事了”
赵洞庭轻轻哼道:“白马强镇军司竟也拥有不少……”
只话未说完,他便忽的想到什么。
这些军火实在没理由是由各大军区传到西夏去的才是。
因为这些军火的流向不可能瞒得住,各大军区主帅若敢这么做,难道就不怕被治罪
怕是谁也没这么傻吧
这种可能性说起来应该比之军科部泄露出去制造工艺的可能性还要低。
苏刘义见赵洞庭话为说完就噶然而止,眼神中更是疑惑,却也没再说话。
赵洞庭又想了想,最终还是摆摆手,“你且先去查查吧!”
“老臣遵旨。”
苏刘义没再多问,只是领命。
然后,便就离开御书房去。
赵洞庭又看向李狗蛋,道:“去将军情处萱总管宣来。”
做这些事的时候,他都没有瞒着仲孙古格,让仲孙古格在旁边看着。
“是。”
李狗蛋领旨再出御书房。
赵洞庭在他走后,又是沉默下去。只这刻,眼神晃动,脸色却是更为凝重起来。
说起萱雪,他倒是想起之前萱雪对他说的某件事来。
黑山威福军司和元朝西京路境内某神秘商人有秘密的交易。
那么……白马强镇的那些军火会不会是从元朝流进去的呢
西京路和黑山威福军司接壤,中途并唯有西夏、大宋的地盘将其隔绝,若真是这样,那黑山威福军司和元朝的确能做到瞒天过海。而军火再要从黑山威福军司秘密运到白马强镇军司,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且不说用那些大费周章的办法,就单说将这些军火都混在粮草中运输,也很难被人发现。
赵洞庭深深沉思着。
只……元朝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掷弹筒等物呢
而且如果那些军火真是元朝提供,那便足矣说明元朝已经拥有足够的火器。这便不可能是大宋军区中流传出去的,只可能是元朝已经掌握掷弹筒等物的制造工艺。
这是最让赵洞庭担心的。
军火是元朝提供的话,那这件事,便不仅仅只是大夏和西夏之间的事了。
元军为数众多,拥有火器,能再度对大宋造成极大的威胁。中原大地将会又是两虎相争的局面。
“微臣萱雪叩见皇上。”
赵洞庭尚且还在沉思之中,萱雪便已是赶到御书房里来。
赵洞庭抬头看她,神色凝重,道:“萱总管,你即刻去查,军科、军工两部是否有人将军火制造图泄露出去。”
&n
1314.主动进攻
西夏境内中兴府南。
长城以内。
因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横山渡遇挫,不得不领军驻扎于长城内,捍卫都城中兴府之安危。
同时,甘肃、翔庆两大军司中将士也是分别拱卫在中兴府东侧下周境内,以及中兴府南侧西平府内。
光以地境来论,西夏尚且不及新立国的大夏。
时值十一月上旬。在这西夏境内已是颇为寒冷。长城内外黄草萋萋。
这长城原本是秦国抵御匈奴所建,没曾想,如今竟是成为西夏、大夏的分界线。
灭国、复国、内战、分裂,西夏国可谓是命途多舛。然而,上天似乎仍然没有要眷顾西夏的意思。
刺骨的寒风中,不计其数的白色帐篷遍布在长城南侧。
古城墙斑驳不堪。
上面不知道挥洒着多少血与泪,即便是如今去看,都仍好似颇为沉重。那墙砖上的斑驳,似是被鲜血浸染过后留下的痕迹。
在没有弄清楚白马强镇军司的军火从何而来之前,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都是没有底气再去向大夏宣战。但只经过这短短时间的平静,大夏却是不知为何忽的改变主意,竟是要和西夏主动开战。
白马强镇军司内将近六万大军不知何时出发,等到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收到传报的时候,其大军已是距离长城不到两日。
赫连城、仲孙胄庭连忙将这个消息传往中兴府。
李秀淑当即下旨,让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务必将大夏军马阻挡在长城以北。若是可以,尽力覆灭这些大夏军。
八万西夏禁军,对付不过连区区六万都不到的大夏军,这怎么说都应该是持着胜面才是。
李秀淑也并没有要调动甘肃军和翔庆军前去援助的打算。毕竟,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时间过两日。
由武尚云率领的大夏军便是赶到长城以北。
虽大夏才是刚刚立国,却是紧锣密鼓,各大军司出乎意料的真正有合并的迹象。
之前赫连城、仲孙胄庭两日率军攻打横山渡时,横山渡内虽有五爪金龙旗,但各军皆仍是配备白马强镇军司的原军旗。
而如今才短短时间过去,武尚云率军前来长城以北,军中却有着为数不少的夏字军旗。
再有,便是白马、武字军旗。
这无疑能够说明白马强镇军司已经不再是独自为政,连大军都被编入到大夏军队的序列中去了。
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在长城南侧严阵以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是颇为凝重。
仲孙胄庭匆匆跑到赫连城的帅帐里。
刚会面,仲孙胄庭便是说道:“赫连将军,如今白马强镇军司那些叛军已然全部打起大夏的旗号了!难道……他们真是要让李友仁坐稳帝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他们四家实力相差不多,谁又挟天子,谁又是诸侯”
他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惊疑之色。
原本四大军司推立李友仁为帝,谁都觉得这只是四大军司的权宜之计而已。李友仁,不过是被他们推举出来,让他们有合适的理由能和李秀淑交锋的可怜虫而已。谁也没去想,貌合神离的四大军司能够真正的“融合”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