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这……”
“荒诞至极,痴心妄想!”
“我等好不容易复国,怎可再沦为宋国属臣!”
“宋国天子简直野心勃勃,难道送给他利州东、西两路还不知足”
大殿内霎时群情激愤,不知多少大臣唾沫横飞,愤怒至极。
“肃静!”
李秀淑有些恼怒地挥了挥手,“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向宋国俯首称臣,那且说说,你们心中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有老臣愤愤开口道:“皇上,纵是和宋国开战,咱们也不能遭受此辱啊!便和他们拼了吧!”
李秀淑自不会立刻表态。
作为皇上,在殿内众臣没有达成共识之前,或者分成鲜明的几派之前,她当然不会轻易袒露自己的想法。
虽殿内渐渐又热闹起来,但李秀淑这时只是选择袖手旁观。
看着众臣或是窃窃私语,或是面红脖子粗。
而如她这般的,还有赫连栋、仲孙启赋等人。他们都是西夏朝中最有权势的存在,轻易也不会开口。
直过去良久,殿内的情形才算是渐渐分明。
整个殿内数十官员,大致分为两派。其一主张和四大军司、宋国开战,宁死不向大宋国俯首称臣。
另一
1243.有意撤退
心中挣扎许久,仲孙古格不得不再度将姿态摆低,竟是带着些乞求的意味道:“难道宋帝您就不能再做半点的退让吗”
他脸上并无愤怒,只有哀求,“虽以往的确是大宋助我西夏更多,但自皇上登基这几年来,大宋不管是和元朝开战,还是和大理、新宋开战,我朝都是不遗余力地相助大宋。难道以往的这些情分,宋帝您真的连半点都不放在心上了么”
赵洞庭沉默,眼中有着挣扎之色浮现。看起来像是动了恻隐之心。
这让得仲孙古格心中微喜,连又道:“我可以代女帝向您保证,以后西夏必定仍旧不遗余力地站在大宋身边。”
“唉……”
赵洞庭忽的轻轻叹息了声,“既然你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朕也的确不想做得太过绝情。你说让朕稍作退让,那朕便就看在两国以往的情分上做些退步。为让大宋再无后顾之忧,你西夏向我大宋俯首称臣仍是必然,但称臣以后,朕可以不让你们西夏向我大宋进贡岁币,另外,西夏也仍旧由你们女帝统治。朕不插手你们西夏任何内政。”
仲孙古格动容,“连军中之事,您也不过问”
赵洞庭道:“只要你们不起异心,朕便让你们西夏仍旧保持自治。这,已经是朕最大的退步了。”
仲孙古格闻言,也不敢再多做周旋。
他心中也是明白,宋帝在这样的形势下还能给西夏这样优厚的条件,的确已经能够说是仁至义尽。
毕竟他虽和女帝有些关系,但他到底是大宋的国君。万事,都得为整个大宋考虑。
这刹那,仲孙古格深深对着赵洞庭躬身,“那仲孙古格先行谢过宋帝了。”
然后他便请辞,脚步有些匆匆地离开御书房去。
赵洞庭在御书房内露出微笑。
从仲孙古格的言行举止上他完全看得出来仲孙古格对这个条件已是颇为满意,并不再有什么抵触。
而连他都这般想,那想来西夏国内那些大臣们,也有很多会是他这般想法。
只要西夏仍旧保持自治,那俯首称臣便等于只是个形式而已。实际上,对西夏并没有多少影响。
也许,他和李秀淑布下的这个大局可以提前结束。
这个过程,当然较之当初赵洞庭预料的要轻易许多。两国无需兵锋相向,实是大好的事。
只若女帝集团选择俯首称臣,如何面对四大军司,这又是个问题。
数十秒后,赵洞庭坐回到床榻上又是沉吟起来。
他在犹豫。
在他看来,让四大军司继续在西夏国内和女帝对峙,这当然是件不错的事情。西夏国内群臣光是应对他们就要焦头烂额。
只是这般却注定会惹起李秀淑不满,导致两人生出间隙。
“也罢……”
过去好半晌,赵洞庭忽的叹息。心中像是打定什么主意。
刚刚,他的脑海中却是泛过了李走肖的模样。
就当是做父亲的为孩子以后铺路吧……
西夏利州西路境内。
龙州城。
佘拓拔、拓跋午、武葛等人仍旧驻军于此。
只这些时日过去,他们这些人心中也都是有些惶惶不安起来。
大宋禁军始终不出成都府,这隐隐让他们嗅到某种不详的味道。
佘拓拔等人接连派遣信差到成都府内,请求张光宝让他们率军出征,覆灭西夏禁军,但张光宝却始终只是让他们按兵不动。
这当然不正常。
现在已然可谓是万事俱备了,只需得成都府内大宋禁军出征,便能很快覆灭女帝集团,从此将西夏纳入国土之内。
但张光宝却偏偏只是按兵不动,且让他们都不动。
佘拓拔等人个个都是精明之辈,当然会去想大宋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也在向女帝集团施压。
甚至,他们其实已然将赵洞庭的用意差不多推测出来。
虽大宋已经接受他们的投诚,但不意味着大宋就不可以继续和女帝集团化干戈为玉帛。
若是如此的话,今后西夏的情况将是难以预料。
自仲孙古格见赵洞庭过去两日,佘拓拔、武葛、司空社和拓跋午等人数人在城内府衙会面。
这时候龙州城内知州自已被他们软禁、控制。
见
1244.答应撤军
其后,拓跋午、佘拓拔等人离开府衙以后,四大军司便有信差向着成都府而去。
他们打算以粮草不济的理由先行率军回返各地。
而翌日,仲孙古格的信便再度传到中兴府内。
李秀淑在御书房内先行看过信,看完以后嘴角便是露出些许笑容来。
她之前还有些担心赵洞庭会出尔反尔,辜负于她,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掌控西夏。而现在,显然再无那种疑虑。
赵洞庭之前以西夏无条件臣服为条件,服从大宋管辖的条件,在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为威慑她朝中文武百官而已。
这是谈判的必行之道。
双方都不可能直接袒露自己的底线。
而现在赵洞庭提出的要求,则是她当初和赵洞庭合计好的。这,当然也是赵洞庭的底线了。
李秀淑的眼神有些飘远,嘴角笑容却是不减,嘴里喃喃道:“这个小男人还是挺靠谱的嘛……”
待过去好半晌,她才对旁侧老太监道:“去宣文武百官到大殿觐见。”
老太监领命而去。
李秀淑在御书房内的铜镜面前孤芳自赏半晌,也抬步走向大殿。
只是到大殿外以后,她的脸色便又再度变得清冷起来。
已经赶到殿内的仲孙启赋等人见她这副模样,心中都是有些不妙的感觉。
谁都推测得到女帝突然宣召,应该是宋国那边有消息回过来了。只这脸色,怕是宋帝没有做出太大的退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李秀淑坐上龙椅,除去仲孙启赋以外,众臣都是跪倒在地。
李秀淑摆摆手道:“都免礼吧!”
然后便直接道:“仲孙古格已经传回来和宋帝商议的结果。宋帝稍作了退步,他允诺,在我朝俯首称臣以后,我们西夏仍旧保持自治,他不插手我们西夏任何内政。”
话音还未落下,朝中众臣就已是各自动容。
这回没有人再破口大骂。
虽李秀淑的脸上看不出来什么喜怒,但他们却是如仲孙古格那般,对赵洞庭这个退步已经颇为满意。
他们求的,也只是西夏保持自治而已。
如此,向宋国俯首称臣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处。他们这些人在西夏仍是重臣,甚至西夏还可以受到宋国更多的扶助。
说得更为直白些,西夏以后便等于有了宋国这个强大帝国作为保护者。
很快,朝中众臣便是窃窃私语起来。
李秀淑也并未拦着他们。
只过去良久,李秀淑才道:“诸位爱卿对此事如何看啊”
有老臣率先开口,道:“皇上,老臣以为,若是宋帝真能不插手咱们西夏内政,那向宋国俯首称臣也并无不可。我们西夏国力孱弱,以后若能有宋国鼎力扶助,也不虞会受到元朝等国的欺辱。再则,也可集中精力去覆灭国内叛贼。”
他这话倒是让得殿内不少人突然想到拓跋、佘拓那些家族。
仲孙启赋都忍不住问李秀淑道:“皇上,信中可有提及宋帝以后会如何对待四大军区那些人”
李秀淑答道:“这倒是没有。不过既然宋国愿意罢兵的话,那想来应不会再插手我们和四大军司之间的事情。”
仲孙古格低头微微沉吟。
又过半晌,李秀淑道:“好了,诸位爱卿心中可是已经做出决断了咱们是和宋国兵锋相见,还是向宋国俯首称臣啊”
这话虽是问的殿内众人,但她的眼神却是在赫连栋和仲孙启赋两人之间游离。
赫连家和仲孙家分别掌握着甘肃军司和翔庆军司,无疑是她最大的助力。
仲孙启赋抬头,拱手道:“老臣以为,投宋才是此时明智之举。”
赫连栋听他这么说,自然也不会出言反对。
但李秀淑这个时候却是微皱起眉头,突然不说话了。
殿下众臣看着她,都还只以为她仍旧不甘心就此投宋。
有老臣忍不住劝到:“皇上,虽投宋以后我们便是宋国属国,但宋帝已然提出不插手我们西夏国务,臣以为,为天下万民着想,我们此时理应和宋国化干戈为玉帛。如此,百姓们才可继续安居乐业下去,我们西夏也才能继续兴盛啊……”
如他这般眼巴巴看着李秀淑的人尚且不在少数。
他们自是不知道,其实这个时候李秀淑心中已经笑开了花。
她和赵洞庭布下这么大的局,就是因为知道这些旧臣们不会愿意投宋。而现在,反倒是这些旧臣来劝她投宋。
她知道戏演到这份上也差不多,再继续演下去便有些过分了,轻轻叹息,道:“既如此,那便向宋国俯首称臣吧……”
说罢,她好似有些失落的起身,向着殿外走去。
殿内众臣看着她有些落幕的背影,有的竟是还生出自责之色来。
若非是他们这些人没有足够的能力,皇上又岂需得向宋帝俯首称臣啊……
她终究是国君啊……
 
1245.禁军出动
然后不多时,他们便匆匆回往龙州城去。
张光宝也并未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因为在他想来,不管西夏能否和皇上达成议和,有四大军司这种内忧,西夏都将没有精力再和大宋开战。
仅仅翌日,长沙城,仲孙古格再度到皇宫内求见赵洞庭。
赵洞庭仍是在御书房接见他。
今年的酷夏似乎格外漫长。
往年,到九月初,总会有寒流接近,让长沙城陡然凉爽许多。但今年,即便到九月,寒流也好似并没有要来的迹象。
被太监带进御书房的仲孙古格和前面给他领路的太监都是汗流浃背。
年纪不小的仲孙古格甚至有些气喘吁吁。
“赐茶。”
赵洞庭见到他,对着旁边刘公公微微颔首。然后便笑问仲孙古格道:“仲孙大人可是将女帝的意思带来了”
仲孙古格见赵洞庭这样,就知道宋帝心中怕是早已推断出女帝、仲孙太师等人会做出的选择。当下,心中也止不住佩服。
他对着赵洞庭躬身,道:“我朝愿意向大宋俯首称臣。不日,便会有使臣前来向您递交称臣文书。”
“好。”
赵洞庭点头轻笑,“那就祝愿我们两国能够世世代代交好了。”
仲孙古格面上泛出微笑,心中却是有些发苦。
西夏都已经要成为大宋属国,又还有什么资格再和大宋平等论交
只这些话,他自也不会说出口来。
他只问道:“那不知宋帝您打算何时遣散成都府内大宋将士”
赵洞庭摆摆手道:“朕大宋的将士呆在成都府内,又有何遣散之说。仲孙大人你尽管放心,朕已然已答应和你们罢兵休战,便绝不会出兵往你西夏境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