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到客栈里,赵洞庭听到吴阿淼说起“借奶”的经过,只是瞠目结舌。

    他倒是没想过吴阿淼竟然还能替李走肖找个长期奶娘。

    这夜悄然过去。

    翌日。

    赵洞庭四人在客栈退掉房,便就由吴阿淼带着向何家去了。

    何家娘子这时自是已经收拾好细软等物。

    周围有街坊邻居注意到赵洞庭四人,都是指指点点。但四人中自然也没谁在乎这些。

    赵洞庭看到何家娘子以后,脸色甚是古怪,看向吴阿淼的眼神很是有些不对劲。

    他是深知吴阿淼的审美观的,此时看到何家娘子,总觉得吴阿淼这家伙是醉温之意不在酒。

    不过李走肖还得劳烦何家娘子喂养,他自是不会去说什么。要是何家娘子被吓到,因此而改变主意,到时候又得涂添周折。

    过不多时候,何家娘子便怀抱着自家孩子,跟着赵洞庭四人离开了这条街。

    吴阿淼替她拿着行李。

    众乡邻只是在后观望。

    然后,几人在城内租赁了马车,便向着中兴府外而去。

    这时候,已是大年二十九。

    出城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只何家娘子在马车到颇显得拘束。

    虽她是寻常女子,却也能感受得到赵洞庭几人都应该不是寻常人。

    哪怕是看起来最是平易近人的吴阿淼,身上也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但她自也不敢去多问。

    真沦落到她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别无所求,只求自己和孩子能够吃饱、穿暖便好。

    替谁家做工,又有什么重要的

    不管吴阿淼几人到底是何身份,总之现在对她都是颇为不错便是。

    经过两日的行程,几人到得中兴府南侧的西平府。

    大年三十夜了。




1201.聚临安府
    只这年,江湖中不再有江湖榜出现。

    无数人翘首以盼,却直到这年关都没能等到江湖榜的消息。

    这让得江湖中好似突然少去许多味道。

    不再有绝世高手们你来我往、你进我退的争雄,不再有绝色美女们的争奇斗艳。

    江湖由此又变得神秘下去。

    有许多人都在忽然间变得迷茫。

    以前那些冲着排名,冲着绝色美女们去的那些人,好似突然间失去目标。

    可以想象,江湖怕也会因此而少去许多波澜。

    年关,就这样过去。

    江湖并没有因为鬼谷学宫的破灭以及江湖榜的消失而停止运转。

    刚出正月十五,在大宋各地便都有高手陆续向着临安府赶去。

    年关刚过的江湖就颇现盛景。

    官道上来来往往的江湖人士不绝,且其中不乏实力相当惊艳的高手。再有不计其数的女侠,为这江湖凭添许多色彩。

    大宋又有盛世。

    皇上传旨各大武鼎宗门,齐聚临安共庆旧都恢复。

    而除去个武鼎宗门都派遣高手前往以外,其余江湖门派自也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事。

    再有大宋诸多禁军当中,也各有将士前往临安。

    还有朝中许多大员。

    可以说,临安在短时间内必成龙蛇混杂之地。

    以前的硇洲岛,现在的黄龙县,有一艘海战船于清晨时分匆匆从雷州沿海驶到这里。

    这艘挂着大宋国旗的海战船到得港口以后,无疑是吸引到岛上留守烈士碑的大宋老卒们注意到。

    这些时日来,大宋北逼元朝归还失地,西灭新宋,南定大理的事情,也早已经传到这硇洲岛来。

    岛上老卒们看到这海战船出现的瞬间,都意会到是什么事,个个都不禁是热泪盈眶。

    有人跪倒在地上,仰头看着天空,两行眼泪滑落面庞,嘴角却是带着笑。

    他们老了,但大宋却已新生,且在茁壮成长。

    数百老卒在号角声响后,很快都汇聚到港口。

    海战船上有穿着甲胄的独臂将军走出船舱,对着数百老卒行礼,大声喊道:“请诸位老兄弟登船!前往临安!”

    人群中哭声更大。

    他们这些人都无家人,都是孤寡。在硇洲岛这些年,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期盼着皇上带他们再登临安城头。

    如今事实证明,皇上并没有忘记他们。皇室始终都将他们这些人记在心中。

    让镇**区大元帅柳弘屹亲自率船来接,更是足以体现皇上对他们的重视。

    时至今日,大宋老卒、残卒也是不可估量,但对于他们这些人,皇上总是有些特殊的。

    “拜见镇南大元帅!”

    有老卒高呼,对着柳弘屹行礼。

    然后这样的声音便在瞬间高涨起来。

    柳弘屹再喊:“请诸位老兄弟登船!”

    船舱内早有镇南军区士卒跑将出来,列队相迎。

    数百老卒依次向着海战船上走去。

    待他们全部上传,柳弘屹才又高呼:“开船!”

    船帆扬起。

    船侧轮桨齐齐转动起来。

    这艘海战船向着海外行驶而去。

    过不多时,便和约莫十艘停在海上的海战船汇合。然后,共同行向临安方向。

    而这个时候,兴起这场盛事的始作俑者赵洞庭,还在苦哈哈的从西夏赶回大宋的途中。

    他们原先往西夏时速度极快,只如今带着李走肖和何家娘子母子,赶路速度就自不可能还像之前那般快了。

    他们经受得住奔波,两个尚且还未到周岁的小孩不可能经受得住。

    从大年之夜到西平府,再到现在出正月十五,赵洞庭一行也不过堪堪从西平府赶到利州西路南疆。距离长沙尚且都还有不断路程,距离临安府就是更远。

    赵洞庭心里其实颇为焦急,但这些,总不能去和李走肖说。李走肖也不可能听得懂。

    临安盛事,他有很大的安排,是绝不能缺席的。

    好在君天放看出来赵洞庭的急切,在到得利州东路利州以后,夜宿客栈,他主动对赵洞庭提出来道:“皇上,此时距离您临安府检阅众军和武鼎宗门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甚是仓促。不如您先和剑神前辈先行赶回长沙,我带着皇子和何家母子在后面行。”

    赵洞庭有些动容。

    有君天放在,他不用担心李走肖会发生什么意外。

    只这些天他没有提出来,是终究舍不得李走肖而已。再者这事要是传到李秀淑耳朵里,那婆娘怕是也得大为光火。

    现在听君天放提出来,他稍作犹豫后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

    他现在没有别的选择。

    临安之行意义深远。在李走肖的安危有足够保障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不继续陪在李走肖的身边。

    于父亲而言,这是他的



1202.嘱咐文龙
    两浙西路临安府。

    这座饱经风霜的南宋旧都只在短短数日之后,便出现空前的热闹盛景。

    城内出现无数的生面孔。

    有江湖人,有富商,亦有寻常百姓。

    阅兵,这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还是个极为新鲜的字眼。

    皇上要借着临安府光复的机会实行阅兵,他们自然也都想看看阅兵到底是怎样的盛举。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仍旧不断有更多的人涌进临安府内。

    这甚至是让得临安府府尹不得不传令让士卒盘查进城人士,已防有别有用心之人进城。

    同时间,还不得不派遣士卒到城门口疏导百姓们,尽量劝告他们往周边城池去。

    十日过去。

    赵洞庭和空千古火速赶路,终是到得长沙。

    相较于临安府的盛况,这个时候的长沙倒是显得颇为平静。

    皇后娘娘率着文武百官离城已有十日,原本对阅兵之事议论纷纷的百姓们热潮也逐渐过去。

    他们虽都想去临安府瞧瞧盛景,但这年代,不是谁都想远行便能够远行的。

    赵洞庭和空千古两人回到长沙城以后未惊起半点波澜。

    留守在长沙城内的只有副国务令陈文龙以及财务部尚书陈江涵等为数不多的老臣。

    赵洞庭在得知乐婵已经率着众人先行前往临安府的事后,将陈文龙宣到了御书房内。

    直到现在,李秀淑为他生下李走肖的事情在大宋都仍是绝密。

    而且大概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件事情赵洞庭都不会公之于众。因为这将会对西夏、大宋两国局势造成极大的影响,李秀淑也会因此而沾染上诸多麻烦。

    但李走肖总会跟着吴阿淼和君天放回来,赵洞庭若不安排妥当,总是放心不下。

    李走肖毕竟是他的亲生孩子。

    原本他的想法是让乐婵诸女中留下两个在长沙城内,照看三个孩子。但现在,诸女却都已经向着临安府去了。

    他也就只能找忠心耿耿,矜矜业业,现在在长沙主持大局的陈文龙。

    陈文龙在朝中地位虽不如陆秀夫那些人,但其忠心,却是绝对毋庸置疑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老臣知道守口如瓶。

    当陈文龙到御书房后,赵洞庭只笑着对刘公公道:“给陈大人赐座。”

    刚刚跪倒的陈文龙连忙道谢。

    赵洞庭摆摆手,道:“陈大人,自皇后娘娘他们离开长沙以后,这长沙城可还安定”

    陈文龙拱手答道:“回禀皇上,长沙城内并未出现什么异常。”

    赵洞庭微微眯起眼睛,“那自咱们大宋各路人马齐向临安府后,诸如大理、新宋,再有海外诸国、元朝,可有什么动静”

    陈文龙沉吟道:“也不曾有什么密信传到长沙来。”

    说着想起什么,连又道:“皇上,倒是近月前流求国主个麻逸国主到了长沙城。”

    “哦”

    赵洞庭细微动容,然后轻笑,“麻逸国主也愿尊朕为天帝”

    陈文龙道:“正是。”

    赵洞庭轻轻点了点头,“那日本、高丽以及越李朝,可有什么动作”

    陈文龙摇头道:“他们不曾派遣使臣前来。甚至,这近月来,日本国还在针对咱们大宋的商船颁布了诸多条令。”

    “细细说来。”赵洞庭道。

    陈文龙脸上浮现出些许疑惑和愤怒之色,道:“也不知是不是听闻流求国主封圣上您为天帝之事,那日本国似是对此颇为不满。原本和我朝进行贸易往来,我朝始终都是在占据着主导地位,是他们日本巴着咱们通商。就在前些时日,日本国土内却是兴起抬高咱们大宋货物关税,甚至是抵制宋商的事。老臣以为,这事后面应是有着日本幕府的影子。”

    说着,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气极发笑,又道:“老臣甚至还听闻有从日本回来的商人说,现在日本国内流传着这样的话,日本国有天皇。天皇才是世界正统,大宋天帝便是各笑话。”

    “呵呵。”

    赵洞庭闻言轻笑,嘴里轻轻嘀咕,“还是这么自大。”

    随即他轻轻撇嘴道:“这事且先放下。区区日本,咱们大宋不必太将他们放在心上。”

    但他心中实则是杀机起伏。

    抵制宋朝,压榨关税。

    这幕府胆子可还真够大的。这和在太岁头上动土没有什么区别。

    看来武士道已经让得他们养成目中无人的习惯。

    只这在赵洞庭看来未必是坏事。

    出自后世的他对日本天生就没有好感,要是日本幕府也尊他为天帝,他反而会感到失望。

    &



1203.仲孙之怒
    陈文龙沉吟半晌,“只皇上,那女帝是真心……”

    他欲言又止。

    赵洞庭笑,“她是个聪明人。再者已经将走肖都送到长沙来抚养,朕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皇上,西夏大使仲孙古格求见。”

    而就在这个时候,屋外忽的响起太监的声音。

    赵洞庭和陈文龙都是微怔,然后对视,赵洞庭笑道:“这仲孙古格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1...495496497498499...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