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新宋的覆灭,并未在蜀中民间兴起太大波澜。
蜀中原本就是大宋土地,赵昺自立为帝是造反。如今他被覆灭,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在蜀中的百姓们心中,他们始终都是宋人。
大军沿途过处,竟是没有多少战后的慌乱。
岳鹏跟在赵洞庭的车辇内随驾同行,也不知忍过多久,终是忍不住,问赵洞庭:“皇上打算让何人担任蜀中军区元帅之职”
赵洞庭要设立六大军区,这他自是知道的。但赵洞庭之前在大殿上却并未说及蜀中军区的事。
赵洞庭闻言笑着看向岳鹏,“你觉得谁人合适”
岳鹏微微沉吟道:“若说合适,臣以为没谁特别合适。而若说不合适,军中却又有太多的将领能够担任此职。”
“是啊……”
赵洞庭轻轻叹息了声。
大宋发展得太快了,从无到有,短短不到十年的就拥有如今这浩瀚疆土。
以前朝中的官员此时多数身居高位,军中也是如此。军中已经找不到特别胜任蜀中军区元帅之职的人来。
威望最高的岳鹏、苏泉荡等人都已经是元帅,而下面的各军军长等,似乎选谁,都会有些偏颇。
但要选,却也只能从这些人里面选。
车辇内好半晌的沉默。
&n
第1184章 长
在经过半晌的沉默以后,元皇帝真金终是开口,“时下宋国灭掉新宋,诸位爱卿心中对此可有什么想法”
众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后眼神都汇聚在黑虎哈尔巴拉的身上。
阿已经自裁殉国,真金登基为帝。现在元朝大军的最高指挥官便是哈尔巴拉。
他对元朝大军的实力最是清楚了解,接下来如何面对大宋,他的意见也是至关重要的。
哈尔巴拉脸色凝重。
只稍作沉吟,他便对真金道:“皇上,时下咱们面对宋国,臣以为只能以和为首。”
这话,已然将他的心思坦露无疑。
到得今时今日,元军已经不再具备和大宋大军相抗的实力。纵是巴尔哈拉素来自信,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也不得不自认下风。
而他的这种回答,也并没有出乎御书房内其余几人的意料。
元军现在是不是宋军对手,其实谁心中都有数。
真金看众人神色,只是轻轻叹息,“求和……可现在宋国会愿意给我们求和的机会么……”
当初元朝最盛时,对大宋步步紧逼。他扪心自问,若他是宋帝,在稍微休整以后,也必然发兵攻元。
桑哥、耶律铸还有哈尔巴拉等人尽皆不说话。
真金显得有些意兴阑珊,摆摆手,“你们都先行退下巴!”
然后看向旁侧老太监,“去将军总管阿老瓦丁宣来。”
老太监领命,和耶律铸等人皆是退出御书房去。
真金留在御书房内苦恼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眉头深锁,始终不解。
其实若论军卒数量,纵横亚洲许多年的元朝仍不在大宋之下。若是必要,真金仍旧可以聚集到能够抵抗宋军的军队。
只是,在火器相差大宋太远的情况下。他纵是聚兵也并没有什么用。
宣阿老瓦丁前来,他当然是想问问阿老瓦丁对掷弹筒、冲天炮等物的研究怎么样了。
时至今日,他们那些能工巧匠研究这些军火也已经有许长的时间了。
只不多时,阿老瓦丁便被带到御书房来。
他披头散发,邋里邋遢。看起来便是那种专心致志做某件事而会遗忘其余所有事情的人。
他才刚进屋,真金便问他道:“新型火器的研制如何了”
阿老瓦丁面露愧色,“回皇上,暂且……暂且还并未有什么进展!”
真金的眉头瞬间倒竖。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发火。
他的性格和他爹忽必烈有着极大的不同。
重重的呼吸几口后,真金竭力让自己的语气不那么充满怒火,“都这么长的时间了,就连半点进展都没有吗”
阿老瓦丁愧色更甚,“我们并无掷弹筒等物的实物摆在面前研究,实在……实在是有些无从下手。”
掷弹筒领先于这个年代太多,纵然他麾下都是能工巧匠,要想单凭自己研制出掷弹筒来,那自然只是天方夜谭。
且不说掷弹筒的发力等等构造,光是那炮弹,就能让得这个年代的能工巧匠们琢磨不出头绪来。
再者即便是侥幸琢磨出其构造,以元朝现在的冶炼技术,也根本锻造不出那些精巧的零部件。
真金只觉得胸口积郁的闷气越来越重。
他的手指甚至都因此而微微发白,只强忍着怒气,又问阿老瓦丁,“那到底要多久才能够将其研制出来!”
阿老瓦丁沉默。
对于这件事,他实在不敢断言。
因为他很明白,要研制出掷弹筒,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他们甚至连门都还没有入。
真金终是露出极为不耐烦之色,“退下去吧!”
阿老瓦丁老老实实地退出御书房去。
真金看向旁侧老太监,“你也下去!”
这日,性子柔和的元皇帝真金都怒得在御书房内连摔了几个瓶瓶罐罐。
这口气,他真是不吐不快。
阿老瓦丁对于掷弹筒的研究始终没有进展,这让得他们大元始终没有对抗大宋的底气。
这种被乌云压顶的感觉,自是极为不好受的。
真金作为大元皇帝,压力也是最大。
时间转眼又过去月余。
新宋覆灭的事情已经彻底在中原发酵。
大宋各地都得知新宋被灭的消息,连在大理,这件事情都是广为流传。
段麒麟身死的消息也是同样传开。
这或许让得大理境内有些原本还想抗宋的人悄然收敛了心思。
段麒麟死,段实又是现在的大理路节度使,他们这些人的抵抗实在再没有什么意义。
余飞航、钟健等人正式坐镇于大理皇城,成立大理路衙门。
大宋境内不断有官吏被输送过来。
大理各府各城除去少数官员仍留留任以外,其余陆续被换上大宋官员。
各地府衙在大理境内初露雏形。
&nbs
1185.女帝生娃
女帝李秀淑分娩的时候到了。
此时的她香汗淋漓,躺在自己的寝宫内,俏脸都已经痛得扭曲。
嘴里,正不断地大骂着赵洞庭。当然,她嘴里喊出来的是赵昰。
这只让得那些个宫中接生的老嬷嬷们脸色好生古怪。
听着李秀淑的这些骂声,她们当然能够知道这孩子的爹是谁了。
本来皇上忽然分娩这事就已经让得她们极为惊讶,毕竟,之前并没有丝毫关于女帝怀孕的事情在宫中流传。
而这孩子的爹竟然是大宋皇帝,这就更是让得她们惊讶万分。
女帝竟然怀的是大宋皇帝的孩子
饶是这些个嬷嬷们寻常时并不关心国家大事,此时心中怕也止不住在想,以后这西夏到底是姓李还是姓赵。
女帝,可并没有其余的孩子。
而且以女帝现在的年纪,再有她的行事作风,也不像是还会要再生孩子的样子。
她腹中这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以后都必然是要接任西夏皇帝之位的。
反正西夏已经有她这个女帝,再出现个女帝,也不会是什么稀奇大事。
而在寝宫门外,赫连城和仲孙胄庭两人也是神色古怪。
李秀淑怀孕的事情,赫连城是知情的。而仲孙胄庭是仲孙启赋的侄儿,又备受李秀淑信任,后来也自然知道这件事。
毕竟李秀淑瞒得住任何人,也不可能去瞒仲孙启赋。
在这李秀淑的分娩之际,赫连城和仲孙胄庭两人都只能站在寝宫门口亲自守卫。
院外,更是有着两人数百亲信团团围绕。
任何人等,再不得宣召的情况下都不得接近女帝寝宫。
时不时的,两人便对视几眼。
只谁也没说什么。
他们现在心里想的,大概也就是寝宫内那些嬷嬷们心里在想的事情。
女帝真是太让人琢磨不透了。
以她年纪,竟是和大宋那个年纪相去甚远的皇帝结合。且怀下这子嗣,也不知女帝心中到底是何想法。
唯有确定的是,女帝不可能是因为爱慕大宋皇帝而和其结合。
臣民们之间的关系尚且都没有这么简单,就更不用说两国帝君。
女帝必有其用意。
也不知到什么时候,寝宫内忽有声虽虚弱却也极为尖锐的尖叫声响起。
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微微动容。
然后便听到有孩子的哭声。
“生了!”
赫连城低呼。
然后和仲孙胄庭两人对视,眼神皆是复杂。
这孩子的出生,也不知会对西夏的未来有什么影响。
而在寝宫之内,也有嬷嬷的声音响起,“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是位皇子。”
嬷嬷用手小心翼翼托着尚且还浑身带血的婴儿,剪断脐带,放在了李秀淑的面前,给李秀淑瞧了瞧。
李秀淑俏脸几乎没有什么血色。
这刻,什么魅惑、什么威严,全都消失不见了。
香汗淋漓的她看着眼前的婴儿,嘴角牵起极浓的笑容。眼中,满满都是母性的光辉,柔和至极。
眼前这个婴儿,只让她如何看都好似看不够那般。
直到嬷嬷出声提醒,“皇上,该带皇子下去洗洗身子了。”
李秀淑也仍只是说,“再等等,再让朕瞧瞧。”
嬷嬷道:“可这样……皇子会感染风寒的。”
这并不是炎热的夏季,在西夏这种高原地方,气候更是干燥冷冽。
李秀淑听得这话,连忙改口:“那你快些带他下去清洗,千万注意,可莫要让皇子感染了风寒。”
“是。”
老嬷嬷连忙抱着婴儿行将出去。
而待其余几个嬷嬷正也要给李秀淑擦拭身子的时候,却是发现,皇上已经带着满足的笑容沉沉睡去。
这让得她们面面相觑,却是谁也不敢去唤醒李秀淑。
屋外,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也仍是站在门口。
皇子被抱出来,他们都看到了。
西夏出现这么个皇子,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毕竟女人为帝,终究不是那般名正言顺的。总有些人会不服气。
而待以后这位皇子登基,那这种隐患便也可能消失于无形。
甚至,只待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便立刻会到朝中形势有些影响。
只当然,他们现在也并不确定女帝会不会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这也是他们两个为何还要守在门口的原因。
这件事情,他们还是得询问过李秀淑才行的。如此,也好吩咐那些在外看守的将士们。
不多时,嬷嬷又将婴儿抱回了李秀淑的卧室。
经过门口时,赫连城、仲孙胄庭两人的眼珠子都跟着婴儿在移动。
然后相视而笑。
皇子出生的时候他们就在门口看守,这莫非不是种资历和殊荣。
待得以后皇子掌权,他们也可以说是看着皇子出生的人。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升迁等等,多多少少会有些益处。
而以现在的形势来看,他们两家选择扶助女帝也是个英明无比的决定。
&nbs
1186.儿李走肖
到此时,女帝不愿将诞下皇子的事公之于众他们自是心知肚明。
但要将皇子送到赫连城家养育,这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而以前,女帝也并没有坦露过这样的心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