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真金回过神来,只道:“你且细说!”
这将领便又接着道:“上元境高手皆有凌波而渡的实力,若是我们派遣军中上元境以上高手趁夜前去破城,应该可以放下宋军吊桥,且以轰天雷轰开这隆兴府的各处城门。”
真金微微皱眉,“轰开后又如何”
这将领道:“城门被破,宋军必然慌乱。我军再大举趁势攻城,如此,隆兴府兴许可破。”
真金沉吟半晌。
然后他低声道:“可若是未能破隆兴府,我军大举攻城,可就必然折损惨重啊……”
将领道:“主帅,汉族中有句话叫做富贵险中求。末将以为,其实这行军打仗也是如此,攻城,本来就是冒险之事不是么”
真金又是沉吟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这将领说的话有些道理。
眼下他并没有湮没隆兴府的兵力,要想破城,根本不可能不冒险。
这夜深夜,元军军营内终是有二十余个高手出营。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在夜色中接近隆兴府。
只是让这些元军中高手没有料到的是,当他们到隆兴府北城门外时,却是见得北城门外有火把林立。
虽细数起来,火把也只有数十之多,但这足以说明,宋军已然做好了他们会来袭城的防范。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要冲过去就会引起宋军的注意。到时候,能不能破城实在是难说的事情。
宋军的掷弹筒、轰天雷等可都不能小觑,那是能取他们性命的东西。
过了阵子,这些高手终是没有兴起强行破城门的打算,又悄然向着军营里退去了。
回到军营。
真金还在帅帐内并没有睡下,帐内也还有不少将领在。
他们都在等着消息,因为只要这些高手破开城门,他们即刻便要率军攻城。
“你们怎的就回来了”
瞧着这些个军中高手突然走进帐里,真金和众将自是免不得诧异。
有高手拱手道:“太子殿下,隆兴府北城门外有宋军把守,我等不敢打草惊蛇。”
“这……”
真金有些懵了。
随即叹息,“这些宋军怕是想到我们会用这样的办法攻城了。”
然后眼神便又扫过诸将,道:“诸位再想别的法子吧!”
众将都是皱眉,久久不语。
宋军防守得这般滴水不漏,这的确让他们个个都觉得有些头痛。
强攻不成,巧取,看起来也是无计可施。
这夜,元军自是不再有什么动静。
再说鄂州。
情形也是和这隆兴府差不多的。
只因两城外地貌相似,面对的元军数量也相差仿佛。
虽然鄂州城内只有天英、天满、天富三军驻扎,但元军经过试探性的进攻以后,自也是无功而返,只能在城外扎营。
他们甚至连派遣高手趁夜去破城门的想法都没有。因为到现在双方已经互相刺杀过许多回,想来都有防备了。
于是,鄂州城内也同样是颇为宁静。
不过在鄂州城西的江陵府,却是不平静的。
自下午时分元军攻城不利退到营内以后,耶律铸定下了让吕文焕假意投宋的战术。
吕文焕回到自己的军帐之内,失魂落魄。
他没理由不心寒。
当初投元,本就是因对大宋朝廷彻底失望。其实这些年,他是想着辅佐忽必烈成就大业的。
可仅仅因为他长林失利,忽必烈就派了这耶律铸过来监军,等同于是夺去了他吕文焕的军权。
这无疑让得吕文焕有种大志未酬,却又有心无力的感觉。
他终究,是宋人……
除非是宋国彻底灭国了,否则忽必烈便不可能全然信任他。
而现在,宋国却恰恰是在蒸蒸日上。
吕文焕坐在帐篷内,思绪纷乱,眼中不断变幻着神色。
假意投宋……
若是真投宋呢
他吕文焕会如何
跟着自己投元的那些将士们又会如何
以自己当年在宋国的威名、功劳,若是投诚,想来应该是会受到接纳的。只那些被留在元营内的将士们还有自己的亲人们……
再者,忽必烈虽然防备着自己,但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且这些年,忽必烈对自己着实还算荣宠有加。
吕文焕的内心深处,不断的挣扎、纠结着。
当初投元,是为不忠,如今若再投宋……
他的脑子里忽的想起个人来。
三国时期那位勇武无双的猛将吕布。
若再投宋,自己岂不也成为吕布那般的三姓家奴了
只转念,吕文焕却又忽想起当初镇守襄阳的场景。
那时候城内军民同心,虽面对元军大军,征伐不断,但那段日子,却是
985.文焕投诚(上)
他退出帐时,只对吕文焕道:“父亲珍重。”
吕文焕道:“你也珍重。”
显然,若真是到了哗变的地步,不论是前往江陵府的吕文焕,还是留在这元营内的吕玉文,都极可能有性命危险。
但这,是他们两人的选择。
吕文焕大概是不愿大宋百姓再受屠戮,而年纪轻轻的吕玉文,则只怕是始终都对臣服于元朝而心不甘、情不愿。
当初他在襄阳城抄起锄头干元军,是因为他的父亲就是死在了城头上。这个仇,他始终都深埋在心里。
如果不是承受着吕文焕的大恩,他怕是宁愿死,也不会跟着吕文焕呆在元军之中的。
到傍晚时分。
元军大营内忽起骚动。
喊杀渐渐震天。
甚至还有炮响。
整个元军之内都只见得士卒到处奔走,灰尘弥天。
但实际上,营内自是没有真正厮杀起来,都只是做戏而已。
这场“闹剧”,大概只持续了十余分钟时间。
而个中蹊跷虚实,不论是在元营外游亘的宋军斥候还是在城头上的宋军将士们,自是都没法看得准确的。
吕文焕穿着甲胄,和朝鲁、呼和鲁两个元将领着约莫两万余人“冲杀”出了营去。
军中将士中不乏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甚至有的人身上还带着伤。看起来,真像是经过厮杀后惶惶逃出的军营。
且在他们出营以后,便有许多的元军铁骑追杀上来。
有朝鲁、呼和鲁麾下不少步卒都被追上,然后被砍翻在地。趴着,也就不动弹了。
最后得以成功跑到江陵府外的,大概只有那么大概八千骑而已。说是丢盔弃甲,真不为过。
而这些,自是落在城头的宋军将士们眼中。
苏泉荡就在城头,此刻眉头微微皱起。
他当然看得出来元军是在自相残杀,只是因为他们厮杀的地方离着城墙尚有些远,到底是何情况,他也看不真切。
对于元军为何会自相残杀,他也当然是有些疑惑的。
不过这若是真,对于他来说自然是好事。
看着吕文焕、朝鲁、呼和鲁大军离着城下愈近,苏泉荡心中也是有些迟疑。
他在犹豫要不要开炮。
看这股骑兵还不到万人,他倒也不害怕他们来到城外。毕竟城外还有护城河,纵是不用炮轰,这数千元军想要破城也不太可能。
“苏帅!”
天罡军利剑团团长马飛就站在苏泉荡的旁侧,见得元军铁骑愈近,不禁问道:“咱们是不是要拦下他们”
苏泉荡道:“这些元军自相残杀,这些铁骑却是冲着我们江陵府而来。你说,他们是不是想来投诚的”
马飛微微沉吟,道:“不无这种可能。只是,他们可能也是在耍什么诡计。”
苏泉荡又道:“数千骑,能破得开城头么”
马飛道:“应是破不开的,骑兵本不擅长攻城。再者,我看他们这些人也都没有攻城器械。”
苏泉荡眼眸中划过些许异色,终是下定决心,道:“替他们阻截后面的追兵!”
“是!”
旁侧有天罡军中将领领命,向着旁边跑去。
天罡军中掷弹筒营严阵以待,但并未在这个时候就开炮。
直到朝鲁、呼和鲁麾下铁骑到得城下护城河外,那些追兵也追赶得近了,才有轰隆炮响。
上百挺掷弹筒齐齐向着城外开了炮。
尘土喧嚣。
火光阵阵。
后面追击的元军铁骑在霎时间人仰马翻。
然后只稍作徘徊,便“放过”了朝鲁、呼和鲁的大军,向着后面退去了。
大宋将士们都向着护城河外的元军铁骑看去。
吕文焕在众目睽睽之中驱马缓缓到了军前,出声大喝:“敢问苏泉荡苏元帅可在”
苏泉荡立在城头,眼神聚焦在吕文焕身上,回道:“本帅在此!”
他其实认出来吕文焕了。
毕竟,在大宋军中就有吕文焕的画像。这都是军情处的探子给弄回来的。
只是他当然不会就这么叫破吕文焕的名字。
吕文焕又喊道:“我乃吕文焕,率部前来投诚,请苏元帅接纳!”
苏泉荡沉默不语。
若是别的元将前来投诚,他自是不会理会的。但吕文焕,却是让得他心中有些动摇。
以前吕文焕死守襄阳六年,这至今可都还是民间佳话。哪怕是他最终降了元,民间骂他的人其实也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吕文焕在大宋民间,甚至在朝廷内的风评都还是不错的。
长达六年的襄阳之战,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
986.文焕投诚(下)
苏泉荡为之触动,但也为之叹息,“只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
吕文焕看向天空,万里蔚蓝,缓缓道:“死吕某全家,不过五口,累吕某全族,也不过数十百。而战事能早结束一日,便能免千千万同胞沙场阵亡、颠沛流离。这代价,说大,其实并不大……”
“舍小家而成大家……”
苏泉荡闻言怔怔出神,然后对着吕文焕深深躬身,“吕将军大义,泉荡佩服。”
文起等将领也在旁边躬身。
吕文焕虽为元朝效力十余年,但这番话却是感人肺腑,极能引起他们这些将领共鸣。
紧接着,苏泉荡便对文起道:“文军长,你去让将士们将城门打开,让吕将军大军进城来吧!”
因为吕文焕这番话,他选择了相信吕文焕。
“慢。”
只这时,吕文焕却抬手道:“苏元帅,还是我去率领大军入城吧!”
苏泉荡颇有些疑惑。
吕文焕声音变得极低,又道:“这些军卒,都是耶律铸让我率来诈降的。”
“这……”
苏泉荡和文起等将都是色变。
苏泉荡道:“那吕将军你为何……”
吕文焕微笑道:“吕某终是大宋的人。苏帅让人做好准备吧,这些骑兵便当做是吕某的投诚之礼了,只希望苏帅能够救下我在营中的那些弟兄。他们都是在襄阳时便跟着我的人,这些年虽效命于元朝,但内心深处,始终都还是牵挂着朝廷的。”
说着,他对着苏泉荡深深躬身了下去。
苏泉荡沉默不语。
文起和马飛等将不敢怠慢,连忙下去部署。
苏泉荡对吕文焕道:“我开城门放他们进来便是,吕将军何必亲自出去”
吕文焕道:“我不去,他们不会轻易进城的。”
苏泉荡又道:“只如此,吕将军你岂不是会身陷险境”
吕文焕道:“吕某从军至今,历经大小战事上百场,早对生死看淡了。人在沙场,生死……不过是听天由命而已。”
苏泉荡又是沉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