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砰砰砰!

    只说不得是他命不该绝。

    眼瞧着这青袍供奉的剑就要接近他,枪声又是密集响起。空中有火光迸射。

    青袍供奉持着的那骑士遗体身上再度爆开许多血花。

    青袍供奉长剑忽然偏离原来轨道。

    他向着地面上落去。

    有冷哼声起。

    原来刚刚竟是有颗子弹恰恰打




951.欲切后路
    大理军霎时间更是浮现兵败如山倒之相。

    夜色中,且不说那些落在后头被枪弹打中的,便是因互相践踏而伤亡的也不在少数。

    只是金翰采率军最后终究还是没能生擒段实。

    段实在那些供奉和亲卫的拱卫下,在夜色的掩盖下很快便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他麾下骑兵四散逃离。

    金翰采追击约莫十数分钟,见只剩些散兵游勇尚且在视线范围之内,不愿意再费精力去追。

    他集结军队,回到原地打扫战场以后,再度向着周围村镇席卷而去。

    沅陵。

    大宋飞天军大圣特种兵团以及天孤军第一、第二重骑团也相继在沅陵境内村镇和大理军发起交锋。

    整个辰州战火密布。

    在这数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宋铁骑和大理骑兵便如同那星星之火般,不断进行着碰撞。

    而以大宋铁骑、特种兵团之威,在这样的小股作战中,他们自是所向披靡。

    大理军在付出颇大折损后,顾不得再去抢夺粮食,纷纷向着县城内收缩。

    他们只有这样躲避大宋铁骑的锋芒,不然以大宋铁骑此时的如虹气势,也许能将他们城外大军全部歼灭都说不定。

    这场仗,不知让得多少大理将领深刻意识到他们和宋军的差距。

    直到回县城以后,尚且还有不少大理将领惊魂未定。而在稍作休整,初步统计出战损以后,其结果更是让得他们心中发寒。

    大理亲王也率众回到辰溪县内,正自有些后怕,这时候封合璧的信也总算是送到了。

    他让段实率军往辰州西面汇聚,要设置防线,将这些宋军全部阻挡在辰州境内。

    段实这回却是没敢再率军出征,只是让麾下禁军将领率着万余军卒出城而去。

    这也是他眼下除去守城的将士意外能够调动的全部兵马。其余有些还尚且没能回到城内,有的,更是永远沉眠在城外了。

    几乎是同时,大理率军坐镇沅陵的主将也是率军往辰州西面行军。

    沅陵、芦溪、辰溪三县军马共计怕是得有三、四万人。

    而这个时候,大宋诸路铁骑还在辰州境内驰骋。

    直到随着时间逐渐流逝,他们在横扫过辰州境内诸多村镇以后,才再难遇到成规模的大理军。

    金翰采、尹永宁等人也知道大理军怕是都汇聚到县城之内去了,便也向西准备回营。

    以他们的兵力,想要打下有城墙作为防护的县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辰州境内一时间内便不知道有多少双方军队都在向西汇聚。

    在途中,天孤军第一重骑团和从沅陵县城出发的大理军遭遇。

    两军遥遥相望。

    天孤军第一重骑团在经过数场冲杀后,此时约莫还剩下六百余人。但那支大理军火把却是绵延看不到尽头。

    团长顾俊英见到此状,没敢直接发起冲击,率军避开。

    大宋铁骑虽强,但也有极限。面对这逾万之众的大理骑兵,此时人疲马乏,很难占得到便宜。

    只让得顾俊英颇为疑惑的是,这支大理军队眼睁睁看着他们避开,竟是也未进行追击。

    他率着麾下继续西行,直过好半晌才突然醒悟。

    大理军这是要切断他们的后路。

    要不然,这股大理军没理由置他们这数百人不顾。显然,是看不上他们这点人。

    而若是被大理军切断后路,后果无疑会不堪设想。

    毕竟,大宋铁骑十余支军队看似来势汹汹,但实则不过万余人而已。

    可这辰州境内却有着足足逾十万大理军。

    若被挡在辰州境内,十余支铁骑很有可能会被逐个歼灭。打县城又打不下,基本上是无路可逃。

    意识到这点的顾俊英脸色微微变化,忙不迭唤来十余个斥候。

    他对这些斥候吩咐道:“你们即刻前去寻找各路将军,说大理军出城东行,怕是要切断我军退路。我会率领将士在武溪河畔柳叶村等他们汇聚,到黎明时分再向西行。若等不到,我会先行率军突围,然后在镇溪寨东三十余里外的石头镇等他们。”

    镇溪寨就是张珏大军扎营所在的地方。

    “领命!”

    “领命!”

    十余个斥候十夫长都是答应,然后回到军中,连忙率着麾下斥候去了。

    只他们在这偌大的辰州境内到底能不能遇到杨康龙、金翰采、尹永宁等人率领的军队,这自然是个未知数。

    在看着斥候们远去以后,中年年纪的顾俊英率着将士即系向东行,往武溪河畔柳叶村去。

    心里,难免有些惶惶不安。

    想着刚刚遇到的那支大理军,他知道此时定然有不少大理军正在向着西面汇聚而去。突围不出意外将会是场硬仗。

    只可惜,这个年代通讯不便,他却又没办法立刻和金翰采等人取



952.突围作战
    顾俊英和他军中将领登时都是哭笑不得,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好。

    哪怕是大宋禁军,怕也就只有如大圣这样的特种兵团才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了。

    其余如他们这样的重骑团,也是不敢真正就视大理军如同土鸡瓦狗的。毕竟,大理军中也有轰天雷那种利器,而且还有高手。

    稍作寒暄以后,师康盛也让麾下大圣团的将士们就地休息。

    他和顾俊英等将围坐在村口,讨论着此役接下来该如何打的事。

    好在这炎炎夏日里,夜晚也是舒爽得很。

    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杨康龙冰霜团同在芦溪县境内作战的天贵军第一重骑团、第四轻骑团也相继赶到柳叶村。

    到接近黎明时,在芦溪作战的天贵军第二重骑团、天孤军第三轻骑团也是赶到。

    这个时候,在那遥远天机,大山后头,已是有着些许通红的光彩流露。

    日头要出了。

    整夜未眠的尹永宁、师康盛等人脸上都有着微微的疲倦之色,但更深的,却是担忧之色。

    经过讨论,他们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大理军的意图。但是,金翰采、杨康龙等人却到现在都还没有率军赶到。

    瞧着通红的太阳逐渐在山后露出真容,顾俊英率先站起身道:“诸位,咱们先行率军往西突围吧!”

    尹永宁有些迟疑,“顾团长,眼下还有大半军马未到,咱们是不是再等等”

    顾俊英看向日头,微微皱眉道:“再等下去,我怕大理军的部署更是严密。他们要是彻底在边线扎住脚跟,再向着这边扫荡过来,我们要向突围,就更难了。”

    “可……”

    尹永宁还是有些不甘,却又明白,顾俊英说得在理。

    这时候师康盛站起身,道:“诸位团长,顾团长说得没错,咱们再不前去突围便要错过突围的时机了。依我看,咱们还是按着原计划先行突围吧,兴许我们能够打乱大理军的部署,到时候金团长、杨团长他们再率军突围,也要容易些。”

    听他这么说,众将都是缓缓点头。

    作为大圣团的团长,师康盛虽和尹永宁等人军衔相等,但威望自然还是要高些的。

    每支禁军中的特种兵团团长都可以说是该军军长的左膀右臂。

    当下,众将便不再迟疑。整集军马,出柳叶村向西而去。

    总共六支军团,一支特种团、三支铁骑团、两支轻骑团。这般阵容,也绝对算是不弱了。

    只此时在辰州西面通往镇溪寨的几个关隘却已经不知汇聚着多少大理军。

    他们据关隘而守,有投炮车、轰天雷等物守城,可谓是阻碍重重。

    日头渐渐全部露出来。

    原本通红的晨曦也逐渐泛出金黄色来。

    在辰溪、沅陵、芦溪三县内,又各自有大理军出城。

    他们昨晚虽惨遭大宋铁骑横扫,但到这个时候自然又已经是重整旗鼓。

    在这辰州境内,大理军怕是还有逾越八万之众。

    辰溪、芦溪两县的大理军全部出城。分别分为两股,一股向西,一股向沅陵县。

    这自然又是封合璧的部署。

    他是要坚守沅陵,同时合围辰州境内的诸支大宋铁骑。只守沅陵,无疑能够让他以最大兵力进行合围。

    总的算来,被他安排合围行列的大理将士怕是得有超过六万之数。

    他怕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彻底将张珏麾下大军打残。

    若是能够成功,他兴许便有新的生机。不必率着大军背水而战,继续奔向长沙。

    因为以他现在的兵力,极有可能能杀回到蜀中境内去。到时候,再辗转往大理也就不是困难的事情。

    这对封合璧而言同样是个机会。

    而在镇溪寨内,张珏率着万余步卒守寨。到天明时分尚且不见得有任何骑兵回营,心里自也是有些打鼓。

    他只是吩咐诸军前往辰州横扫大理县城外军队,按理说,这个时候总应该有军队先行赶回来才是。

    瞧着日光越来越盛,镇溪寨内有号角声响。

    众将汇聚。

    张珏率领步卒押运着粮草等物资军械出寨,沿着武溪直向芦溪县行。

    只在他率军赶到芦溪、镇溪寨之间的九茅隘之前,顾俊英等将自已是率着大军赶到此处。

    九茅隘横亘于双峰之间。

    整个关隘以石头砌筑,足足有数米高度,便好似是匍匐在地上的灰色巨龙。

    关隘上头可以看到大理军的投炮车还有军旗。

    大理军密密麻麻站立着,顾俊英等人率着大军尚且离着关隘还有千米远,大理军中弓箭手就都已经是搭箭上弦。

    &n



953.山地作战
    殊不知,大宋禁军在赵洞庭的影响下,并没有把战马看待得如同士卒那般重要。

    虽然说对于骑兵而言,战马是他们的伙伴不假,但,战马终究是战马,人命终究是人命。

    士卒是应该爱惜战马,但要把战马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便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直到看到大宋禁军们云涌般向着大山接近,关隘上的大理军才总算是想明白他们的意图。

    有将领惊呼道:“他们这是要从山中突围!”

    九茅隘两旁山峰虽险,但却也不至于翻越不过去。

    随着这将领的惊呼,他周遭的大理将领们都是瞬间变色。

    随即众将匆匆进行商议过后,很快便有大理将领率着麾下往山中赶去。

    他们也是带着不少的轰天雷。

    只因军中成分颇杂,他们自然不太可能像是大宋铁骑那般凝聚。看似合流,其实还是各自为政。

    封合璧麾下以善巨郡两万大军、石城郡三万大军、建昌府三万大军以及东川郡、会川府各一万大军,再有一万大理禁军组成。这各郡的军马都有主将,而麾下又是由各部将士汇聚而成,又各有统领。莫说是这被派往镇守九茅隘的临时统战主将,便是封合璧惹得那些部族将领不爽了,也未必能指挥得动他们。

    这镇守九茅隘的主将能够指挥动这些家伙往山里去抵挡宋军已是不错,至于作战时如何打,却实在不是他可以控制。

    而在重型火器无法建功,又诸军各自为政的种种因素下。这场仗,却是让得大宋禁军创造了奇迹。

    师康盛、顾俊英等人率着大军到得山里以后,继续向西,不多时便和大理军遭遇。

    枪炮声在山中响起。

    大理军没有神龙铳这等神物,虽是数倍兵力于大宋禁军,但在交锋以后,却是很快就节节败退。

    他们除去掷弹筒,很少有其余东西能够对大宋禁军造成威胁。这让得他们的折损远远大于大宋禁军。

    有熊熊火焰在大山中蔓延开来。

    这干枯的夏季,森林实在是太容易被点燃了。

    这让得整个深山中更是显得混乱不堪。

    各股大理军被打得哭爹喊娘。

    只不多时就有军队彻底溃败,又退回往九茅隘内。而九茅隘内主将看着这幕,也只能干着急。

1...389390391392393...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