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他还没有露面,池风鼓就将已然“阵亡”的他当做是替罪羊了。
到深夜。
忽有连绵火把接近宋营。
在深沉的夜色下,这些火把几近看不到尽头。在荒野上,便如同是蜿蜒的长龙。
柳弘屹等人在睡梦中被叫醒,俱是喜出望外,匆匆跑出营帐,向着军营北大门跑去。
这当然只可能是刘诸温和苗成也率军赶到了。
而他们的到来,便是等于给柳弘屹他们吃下定心丸。
三万大宋禁军,再加上数千守备军,虽然这等力量未必足够覆灭大理军,但自恃能在大理军面前保持不败。
纵然横山寨内有大理军十余万又如何
那等杂军,根本是远远不能和大宋禁军相提并论
904.是打是罢
“皇上。”
这时,屋外忽响起太监的声音,“易公公来了。”
“进。”
赵洞庭抬头,对着门口喊道。
易诗雨推开门进屋。
瞧见满屋子的人,这差点让这谨小慎微的太监差点打哆嗦,接个儿的行礼,“奴才叩见皇上、皇后娘娘、德妃娘娘……”
到最后,竟还要给赵安、赵如两个小家伙行礼。
这让得赵洞庭有些哭笑不得,道:“他们两便免了,也听不懂。易公公,是哪里又有信到了”
易诗雨答道:“回皇上,是来自于柳安抚使军中的信。”
说罢起身,将手中竹管放到赵洞庭身前案桌上。
赵洞庭从竹管里抽出信,拆开。先是微愣,然后脸上的笑容便是瞬间浓郁起来,最后更是哈哈大笑两声。
这让得满屋子的人都向着他看去。
颖儿问道:“皇上,柳安抚使横山寨大捷了”
赵洞庭摇头笑道:“还没有,不过也快了。只待横山寨这边战事落幕,那这场仗,胜利便倾向于我大宋了。”
众女皆是轻笑,也不再多问。
她们对于战争的过程、细节其实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在乎的,只有这场胜利最终是不是会属于大宋而已。
赵洞庭看向在始终在门口并未打扰自己这大家子其乐融融的刘公公,道:“刘公公,去将陆大人、苏大人请来。”
陆秀夫和苏刘义。
刘公公答应,向着御书房外走去。
易诗雨本欲告退,去御书房外候着,赵洞庭却是摆摆手,“不碍事,你就在等着便是。”
易诗雨便又老老实实站着。只是对皇上这份信任,自是有感激在心头蔓延。
赵洞庭又埋头下去批改奏章。
当皇帝是真累。
虽他将大权放任给陆秀夫等人,但还是有许多的事情需得他这个皇帝亲自定夺。
特别是各地有什么天灾之事发生,需要拨款赈灾等等,这都需得赵洞庭亲自批准才行。
虽放权,但赵洞庭也不会傻到将所有的权利都放下去。
人心叵测,这世道,忠义、恩情,有时候其实也经不住利欲的侵蚀。
赵洞庭不想发生因为太过信任、荣宠,到最后却导致反目成仇的结果。
等不多时,陆秀夫和苏刘义两人便随着刘公公进屋。
“两位爱卿免礼。”
还不等两人行礼,赵洞庭就这般说道。然后站起身,拿着那份柳弘屹的密信走下床榻,到陆秀夫两人面前,“你们且先看看。”
“这、这乃是大喜啊!”
“天佑我朝啊!”
陆秀夫、苏刘义两人看过密信,俱是大喜。
赵洞庭也是笑着,问道:“只两位爱卿以为,咱们是强攻横山寨的好,还是将这些大理军卒逼退回国的好”
陆秀夫微微沉吟,“皇上是想打还是想就此作罢”
赵洞庭道:“朕这不是问你么”
陆秀夫也不做正面回答,只道:“军机大事老臣不擅长,不敢妄自推测。不过,眼下各城虽接连发生乱民袭击储粮库之事,但我朝军卒不过数十万,若是皇上想打,老臣可以保证军中粮草不会有断绝之险。”
“只是……”
说着,却又是些微顿挫,“若是再这般打下去,我朝近两年储存的粮草,怕是也要空了。”
赵洞庭并不在意,任是轻笑,“空了也无妨。只要各地百姓富足,朕不愁收不上来税赋、粮食。”
说完看向苏刘义,“苏大人觉得该如何”
苏刘义微皱着眉头,“若打,只怕张红伟、苗成、刘诸温三位军长麾下士卒也会颇有折损。皇上,眼下柳安抚使和冉统帅的静江府守备军和琼州守备军都已是折损惨重,再打下去……臣担心的是国库能不能支撑那些阵亡将士们的抚恤啊……”
赵洞庭看向陆秀夫。
陆秀夫苦笑,“只可勉强支撑。”
毕竟,现在大宋面对的不仅仅只是大理的军队,还有新宋、元朝。以后会阵亡多少将士,现在谁也说不准。
而赵洞庭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却是极重的。
赵洞庭轻轻敲了敲额头,这刻也是有些纠结。陆秀夫和苏刘义两人根本就没有给他建议性的答复。
“那就……”
最后,赵洞庭还是说道:“且先将他们逼回国内去吧!”
“皇上圣明。”
苏刘义和陆秀夫两人也不多说,只是拱手。
或许,他们心中也本就是这样的想法。
大宋同时面对大理、新宋、元朝逾百万的大军进攻,着实压力太大了。
待两人退下以后,赵洞庭便回到床榻上,提笔
905.大军逼城(上)
“池风鼓大军连遭挫败、王子乾又生死不知,眼下大军必然军心涣散。若打,总有十余万人,怕也未必是宋军敌手。”
直过去好阵子,鬼谷宫主才说。
段麒麟微微动容,“那老师的意思是撤”
鬼谷宫主却是摇头,“撤……纵是撤回来,若封合璧大军直捣长沙失利,这十余万人又有什么用”
他眼中有着些微异样光芒划过,“等这些人回国,各自回到部族里去。我们禁军仅剩数万,怕是连他们都再也镇不住。到时候莫说如何抵挡宋军在缓过神来以后进攻我朝,便是这些各部族生起叛乱,也可能让这大理改名易姓。这些人,与其活着回来……还不如死在那里。麒麟,你可想过,其实在我们挥全国之兵攻宋的时候,就已然没有退路了。”
段麒麟只问:“那老师您到底是何意思”
鬼谷宫主道:“不仅仅要打,而且要让池风鼓真和这些宋军决死。纵是只能和这些宋军拼个两败俱伤也是好事。”
他深深看着段麒麟,“你现在要做的,便是助池风鼓安抚军心。让得那些各部族士卒都老老实实跟他呆在横山寨内。以后的事情,再看形势而定。”
段麒麟皱着眉头深思良久,点头,“好,那就按老师的办。”
至于如何安抚军心,以他之才,自然用不着再让鬼谷宫主教。
过不多时,便有信鸽从大理皇城飞往大理最接近广南西路的最宁府而去。
大理八府四郡四镇,是大理皇权之依仗,也是其根本力量之所在。
在这样的地方,主官自是最受段麒麟信任的人。
最宁府总管燕巍昂,大理老臣。从段兴智时起便是最宁府总管,到现在已经是三朝元老。
若论资历,便是那国舅爷姜夔也没法和他相比。
只燕巍昂这人这辈子都是守在最宁府,从不参与朝内权势争夺,别人也扳不倒他,便总给人些老实本分的印象。名头也就不那么响亮。
但若是熟知燕巍昂的人,便知道燕巍昂的可怕。
曾有人言,燕巍昂是大理的燕巍昂,而最宁府,是燕巍昂的最宁府。若什么什么燕巍昂不是大理的了,那最宁府便也同样如此。
这话可谓是诛心了。但不管是段兴智还是段麒麟,都没有将燕巍昂怎么样。
此次王子乾率领最宁府大军出征,燕巍昂在区区不过五个部族的最宁府内都凑到三万大军。足以可见他在最宁府的影响力。
以前那个惠么王就是在最宁府内的。
他在各部族中说起不话,抬不起头,势力最弱。少不得就是因为燕巍昂的压制。
只在这夜,燕巍昂便收到段麒麟的飞鸽传书。
最宁府府城。
城中灯火已熄,但总管府内却仍是有不少地方亮着灯火。
明处有不少士卒有巡游,暗处怕也有不少暗哨。
人到老年的燕巍昂也不知是不是真清心寡欲,在府内也只是独自在僻静院落居住。寻常时,只是下下棋,钓钓鱼。
而且,他下棋时也只是对着棋谱,自己跟自己博弈。
与其说是下棋,倒不如说是在研究。
在这样的深夜,燕巍昂自是早已经睡去。房内无灯,只院子里微弱亮着几盏。
前来报信的士卒只敢在门口轻轻敲门,“总管大人,总管大人。”
过好阵子,燕巍昂才打开门,“何事”
他是真老了,脸色显得很是疲倦。
士卒将信递上,道:“皇上有密旨到。”
燕巍昂接过信,脸色也不见得有什么变化,只是挥挥手,“下去罢!”
士卒便往外走去。
身形魁梧,现今却是稍显佝偻的燕巍昂走进屋子。
屋子里已经亮起昏黄光亮。
他的影子印在窗户纸上。
只过不多时,燕巍昂却又起身。然后,房间内的灯便熄了。
整个最宁府,除他之外,再无人知道段麒麟给他的信中内容是什么。
只是翌日,年迈的燕巍昂便率着府中数十供奉忽的离开府城,向着大宋广南西路而去。
而在这个时候,赵洞庭的信也到得邕州。
邕州眼下虽无守军,但当初越李军并未破城,城内衙门还是完善的。
原来的邕州二把手暂且接任了茅兴言邕州知州之职。
在看过赵洞庭密信以后,这位代邕州知州大人便是匆匆去找了红鬼和朱宗耀等人。
这个时候,他们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
然后,红鬼、朱宗耀等人便是出城,驰马匆匆向着横山寨方向而去。
横山寨内外保持着诡秘的平静。
只不知,这平静又能持续多长的时间。
转眼间便是数日过去。
夔州路境内宋军和新宋军俱是调兵遣将,向着夔州府周围集聚力量,但这刻双方都还在布局。
大宋北疆江陵府、鄂州、隆兴府、建宁府等地,宋、元两军也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锋。
这么多天下来,双方都只是互做
906.大军逼城(下)
无数大理士卒上城头。
虽连败,但他们军中尚且还有十数万人。所谓人众则胆壮,自不会就这般被吓得匆匆弃守横山寨而去。
烈日炎炎之下,大宋军卒接近横山寨。
到离城千米远荒野中,大军这才缓缓驻足。
各军阵沿线排开,几乎将横山寨东门外围得水泄不通。
墨色甲胄在烈日下折射着幽亮的光泽。
池风鼓亲自城头。
城上多数他麾下禁军和各部士卒,严阵以待。
确实如同王子乾所料那般,在他音讯全无以后,池风鼓并未能轻易指挥动他的军卒。
他们这些鬼谷学宫弟子都是受段麒麟提拔空降,在军中实无什么根基可言。
只光是王子乾麾下人马,也是有不少人了。
再加上还有不少横山寨百姓被押上城头,这让得城头上看去也是人山人海。
柳弘屹、张红伟等宋将驱马缓缓到军前,用望远镜望城头,脸色俱是不太好看。
大理军方动不动就以百姓为质,这的确让得他们大怒之余有是有些不厌其烦。
这些家伙也未免太没有底线了。
不过再想,若非于此,似也不能体现得他们大宋皇上格外的仁政爱民。
“架炮!”
在柳弘屹等人令下,有数百大宋掷弹筒手从军阵中跑到前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