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为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贰蛋

    其实她也觉得古怪。

    忽然间这么多地方投新宋,但她军情处在夔州路内的间谍却是真正未传回来半点不对劲的消息。

    赵洞庭声音微沉,“朕不是要罚你,现在罚你也无用。朕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萱雪俏脸上露出些许愧色,“微臣已交代夔州路内探子们仔细探报,但是……他们的确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赵洞庭的眉头瞬间皱得更紧,不再说话。

    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么

    尚且才是赵显遇刺、紫荆山庄作乱的时候,他就责令军情处暗查各地官员。那时候,新宋、大理可都还没有攻宋迹象。

    如果军情处的探子们真没能查到些许不对劲,那只可能是在那之前段麒麟就已经暗通好这些投新宋的官员。

    甚至这些人或许已经在大宋境内潜伏许长时间都说不定。

    赵洞庭想到此处,忍不住低声呢喃:“段麒麟,你下的好大的棋啊……”

    暗通官吏、怂恿赵昺作乱、扶持赵昺称帝、联元刺杀赵显、命紫金山庄针对武鼎堂,这连串的事情,原来都是在为现在的攻宋做准备。而联合越李,新宋、大理两国倾力出击,这无疑是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杀招。不,还有元朝,元朝这个时候也已经屯大军于淮南西路、江南东路境内,这定然也和段麒麟有些关系。

    连赵洞庭,此刻也不禁是心中些微发寒。

    大宋的形势比他之前想象的还要严峻。

    且不说岳鹏、张珏、文天祥、苏泉荡、柳弘屹、朱海望等人能否抵挡得住新宋、大理、越李朝、元朝大军的进攻。段麒麟在大宋境内埋下的棋子也未必就只有在夔州路内冒出来的这些,说不定,大宋还会继续生乱。

    这种乱,甚至可能会蔓延到大宋腹地之内。

    &nbs




850.玩躲猫猫
    但最后,赵洞庭心中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毕竟现在夔州路境内的角力才刚刚开始。纵是他,也没法推断幕后的段麒麟到底是何种打法。

    能够确定的,唯独只有段麒麟的每种用心,都是要将大宋覆灭。

    时间仍旧流逝着。

    静江府守备军区军长阙华荣率领大军到安远郡和冉安国的琼州军汇聚以后,稍作休整,便离城前往邕州。

    有信鸽从安远郡内飞起,率先到得邕州城内。

    冉安国、阙华荣大败越李军,越李军几乎全军覆没。

    坐镇在邕州城内的柳弘屹、朱海望等人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自是大为欣喜。

    当下几人细做商议以后,便将此捷报传往长沙。捷报中,各将军功都有详细名列。

    茅兴言、朱茗鍇、范鹏云等人虽然阵亡,但他们军功昭著。

    武鼎堂众供奉浴血奋战,亦是功劳显著。

    等冉安国和阙华荣率着大军赶到邕州城时,这信鸽,便落在长沙城皇宫之内了。

    这阵子常常坐在御书房内的赵洞庭看到这封密信以后,脸上的凝重之色总算是稍稍清减,露出些许笑容来。

    自成皇后以后更显动人的乐婵在旁边瞧着,也替赵洞庭高兴,“皇上,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赵洞庭哈哈笑道:“朱海望、朱河琮、柳弘屹、冉安国他们在钦州境内将越李五万大军悉数歼灭了。哈哈,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们竟然就将五万越李军给打没了,这真是出乎朕的意料。纵是朕亲征,怕也难以做得比他们更好。”

    他将手中密信递给乐婵,还止不住说:“朱海望、朱河琮兄弟两个不过是读书人,竟然敢率着大军出城和越李军血战,硬生生将越李军阻碍在邕州城外,撑到柳弘屹率静江府守备军赶到,这份英勇,这份胆气,当为天下人表率啊……那得中进士的朱茗鍇也是人才,计谋、胆量皆是上上之选,只可惜啊……若他还活着,朕都舍得给他做个禁军军长!”

    在柳弘屹等人上书的捷报中,军功以朱茗鍇为首。

    如果不是他率领五百守军就挡住越李军那么长时间,且将越李军引到古万寨内,让得越李军伤亡惨重。这场战争不会这么快结束。

    他的阵亡,是很可惜。

    乐婵看过密信以后,脸上也是绽放出笑容,眼眸都好似弯成了月牙儿。

    然后道:“朱团长等人捐躯,是挺可惜的……皇上可要重重赏赐他们的家人。”

    “嗯!”

    赵洞庭重重点头道:“这是肯定的。此役有功的将领,朕都要封赏。阵亡将士们的抚恤,朕要给他们加倍!不!加两倍!”

    光是看着这份捷报,他好似就能想象到那两千邕州守备军们在沙场上是何等的骁勇决绝。

    那些阵亡的守军将士,都应为军中表率。

    但是,赵洞庭也并未就此封赏下去。

    他亲自执笔回信,只是说诸军军功朕都记在心中,让柳弘屹、朱海望、冉安国等人率军西进,抵挡大理军队。等得广南西路境内重归平静,他再做封赏。

    坐镇长沙,指挥全局的他,自是知道大理有支军队已经到得特磨道。

    而张珏也在密信中明言,他无力去阻碍这支大理军。

    这份差使,只能落到柳弘屹等人的头上。

    很快,便又有鸽子飞向高空。

    邕州城。

    柳弘屹亲自到城门口将阙华荣、冉安国以及他们所率的大军迎到城内。

    这日柳弘屹下令犒赏三军。

    军营内杀猪宰羊,飘香四溢。

    邕州城内百姓得知大捷以后,自发将许多蔬菜水果之类送往军营。

    守军将士们在城外浴血厮杀时的场景他们虽然没有亲眼得见,但却也知道,邕州城的安宁,是那些将士们用性命捍卫的。

    有些阵亡的守军将士,就是他们的家人。

    百姓们由衷的感激。

    如果不是这些大宋的军人们挡住敌军,他们都会要遭受越李军的凌辱。

    但大宋军人们,并未接受百姓们的这些粮食果蔬。

    这是军令。

    最后耐不住百姓们的热情,柳弘屹甚至亲自到了军营前。

    他说,我们是大宋的军人,保家卫国,是我等的职责所在。诸位的好心,本将代表全军将士们心领了。

    那些果蔬,他让百姓们或是拿回家,或是去慰藉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

    这场大胜,是他们要性命拼出来的。此时或许无数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但他们的家人,却是在默默垂泪。

    这日里,邕州城内有上百户家庭被百姓挤破门槛。

    而在特磨道,大理军还在向东行进。

    特磨道主官、守将开城投降。

    大理军沿途过处,各部族好似商议过般,都是出奇的沉默。



851.近而不攻
    大宋镇北军区和福建军区苏泉荡、文天祥两人自是已经早早做好准备。

    整个大宋和元朝接壤的沿线,各重城都被布置有重兵。

    江陵府内除去有江陵府守备军外,还有苏泉荡和刘再远率领天罡、天立两军驻守。同时,文起也率常德守备军也即将赶到。

    鄂州城内,则是何方松、金灏、姜修三人统帅天英、天富、天满三军驻守。

    江南西路隆兴府,有隆兴府守备军区,还有文天祥麾下天暗、天佑、天空三军驻扎。

    福建路建宁府,文天祥率天速、天异、天杀三军镇守。

    而在离建宁府不远的海岸线处,还有福州,福州城内有福州守备军万余人。

    这里可谓是汇聚着大宋半数兵力,若是将各城守军算上,也有超过十五万之众。

    可以想象,若是开战,必然将是惊天动地的场面。

    仅过两日,原本汇聚在襄阳城内的元军便直扑长林县,这是江陵府北面大宋离元朝最近的城池。

    元军若是拿下,必然直扑江陵府。

    他们的战略和新宋、大理截然不同。可谓是气势汹汹。

    苏泉荡得知元军直扑长林以后,当即便召集众将在军营商议。

    若失去长林,元军将在大宋驻足,且会打击到大宋士气。显然,他并不愿意就这般任由元军攻占长林。

    就在当日,苏泉荡亲率天罡、天立以及文起的常德守备军离开江陵府,往长林县而去。江陵府内仅仅留下江陵守备军驻守。

    大宋禁军从来不怕血战。

    他们以少胜多的战例实在数不胜数。

    虽从襄阳扑下的元军有十五万之巨,但在苏泉荡眼中,显然并非是不可战胜。

    作为军中最为拔尖的青锐派,他的作风远远比苗右里那些老将要大胆、刚硬。

    三万大军推着粮草,浩浩荡荡赶到长林。他们到时,元军自是还没有赶到。襄阳到长林的距离要远远超过江陵到长林的距离。

    长林县令得知苏泉荡率军赶到,激动不已,连忙率领众官到城门口相迎。

    他本要邀请苏泉荡到府衙内饮宴,但苏泉荡道:“此时元军正扑向长林,本帅这种时候,更应该在城头上。”

    算是婉拒长林县令的美意。

    “苏帅大义。”

    长林县令自是不会放过这么好拍马屁的机会,各种恭维话顿时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这简直就是这个年代官员的必备技能。

    苏泉荡居于高位,自是已经习惯,只是稍作寒暄,便率着将士上到城头。

    投石车、掷弹筒等被搬上城头。

    粮草则是被运送到城内军营。

    原本显得有些冷清的长林县霎时间热闹纷纷起来。到处都是禁军军卒们在穿梭。

    城内不到两千的守军看到禁军这种装备,完全傻了眼。

    他们本以为他们的武器、甲胄配比已然算是很不错了,直到现在和禁军比较,他们才油然有种自己是乞丐的感觉。

    在他们军中只有将领才有的制式钢甲,禁军中竟是人人都有,而且,这还只是轻骑兵和步卒,禁军中重骑兵的甲胄更是让得守军将领都眼中冒光。

    那样的全副武装,在沙场上简直就是人形凶兽。

    光是从这整齐的甲胄上,守军们似乎就隐约可以想象到禁军的战斗力。

    只不多时,便有许多百姓涌了出来。

    他们帮着军卒们搬运箭矢、搭建掩体等等,虽然这其中有长林县令呼吁的因素,但其中更多人是出于自发。

    这里不是夔州路,被大宋收复已久。虽是靠近元朝边界,但赵洞庭的诸多新政在这里都收效显著。

    是以,这里的百姓们便不似夔州路的百姓们那么盲目。对大宋朝廷,他们有着颇大的向心力。

    春雨绵绵。

    整座城池渐渐被笼罩在烟雨中。

    城头上却是如火如荼的景象。

    百姓和士卒来回奔走。

    等到各种器械都被搬上城头,外城各处也建好掩体,苏泉荡才让将士们休息。这日,军中伙食异常丰盛。

    而在傍晚时分,城内正是飘香四溢,炊烟袅袅的时候,元军也终是赶到城外。

    他们的兵卒看上去漫山遍野,压根看不到尽头。那黑压压的大片,和这阴沉的天地相融。

    城头上号角声响。

    驻守城头的天罡、天立军士卒们都是凝神向着城外看去。

    而文起的常德守备军,则在城内,算是作为预备役。

    “备战!”

    “备战!”

    城头上响起大宋将领们的喊叫声。

    但是,元军在城外却又很快徐徐退去。那漫山遍野的人渐渐消失在城外。

    他们在离着长林县约莫两里处扎营。

    显然,元军虽来势汹汹,但并没有急功近利的想要迫切拿下长林县。

    看这架势,他们怕是要稳打稳扎。毕竟,打仗其实本来就是耗日长久的事情。除非是像越李军那样,只如同强盗般想打打秋风。

    忽必烈要的,是整个大宋国。

    &nb



852.主动求战
    这夜过去。

    长林县内雨纷纷。

    苏泉荡呆在军营之内,有士卒匆匆跑到殿外,“主帅,皇城有信到。”

    “呈!”

    低头看着什么东西的苏泉荡立刻抬起了头。

    而后看过密信以后,他的嘴角勾起些许笑容。

    主动求决战,皇上和他的想法竟是不谋而合。这让得他心中再无什么压力。

    挥手让士卒退下去以后,他又沉思起来。
1...346347348349350...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