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低调实力不允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骆宾王咏鹅
    上午十点半,靴城电台四楼会议室,烟雾缭绕。
    为确定《朝闻热点》的人选,今天的会,从早晨八点准时开始,到现在已经两个半小时了。
    不是已经由播音部部长王海周提名李忱了吗
    若只是被节目主持人考核领导小组通过一下,这个会议很简单呀,只需领导小组组长范书海在会上问一声“同意的请举手”,几位小组成员把胳膊往起一竖,会就算开完了。
    而实际情况,比王海周预想的要复杂。
    除了李忱,还有两位播音主持报名并被提名参加了《朝闻热点》节目男主持人的竞选。
    一个是罗泓未,靴城电台资深主播。
    另一个是范台长的侄子范猛,帝都传媒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能够保持前电台一哥褚文杰的《晚高峰趣闻》节目收听率不掉,能力可见一斑。
    加上台长叔叔坐镇,台里的大小领导,除了王海周,谁个敢不给台长面子。
    参加竞选的主播,必须有领导小组成员的提名。
    罗泓未找的办公室主任苏昌启。
    这两天,罗可是破费了,带着苏主任去会所大宝剑一条龙,陪着苏主任搓麻到苏主任赢钱赢到手软。
    所以,苏昌启作为领导小组成员,提名了罗泓未。
    享受罗泓未提供的舒坦服务之前,苏昌启跟罗泓未说的非常明白,他提名罗不成问题,但是,最后,能不能竞选成功,他不能左右,他能做的就俩字:尽力。
    罗之所以讨好苏昌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一个提名,以此来和王海周置气,他主动去找王海周说想上《朝闻热点》,结果在王办公室吃了顿大瘪,好啊,你姓王的不给我提名是吧,老子找苏主任。
    在罗泓未看来,他能拿到提名,就算打了王海周的老脸。
    至于能否竞选成功,罗不傻,心里明镜似的知道:白闹。
    说白了,罗泓未就是为了跟王海周置气,就是这气置得吧,经济代价有些大。
    苏昌启选的会所比较高级,从吃喝到洗浴,再到小姐姐身上,可是糟销了罗泓未不少钱。
    要知道高级会所的小姐姐可是水灵的嫩.模。
    对了,还有麻将桌上,罗泓未故意输给苏昌启的钱。
    范猛找提名人,就再简单不过了。
    朝中有人嘛!
    他去台长办公室找过他叔叔范书海,想让叔叔提名他。
    考虑到避嫌,范书海给范猛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副台长戴鸿,并教给范猛去了戴鸿副台长那里如何如何说。
    作为电台出了名的百年和事佬戴鸿,范猛找他一提要参加《朝闻热点》节目男主播竞选,戴鸿不动声色地一想,马上笑着同意当范猛的提名人。
    昨天下午,李忱,范猛,罗泓未,三人已经经过了“竞选理由简要说明”,“对节目的理解”,“进播音间试播”,“创意创新”四个环节的考核。
    每个环节,都有赋分。
    领导小组成员的记名打分表,已经收上去做了当众统计,当众公布。
    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嫌。
    避嫌的原因,范书海在给领导小组开预备会议时,讲得是为了公平。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因为省巡查小组驻扎在靴城,并且,巡查小组临时下榻的朝阳酒店和电台仅隔着一条马路。
    尚方宝剑的寒光照耀着靴城电台,范书海政治敏感性超强,他不敢造次。
    搁以前,稍微咳嗽两声,他想把好处给谁就给谁。
    要不然,怎么会出现金若兮跑他办公室要挠他这样有口皆碑的故事呢。
    公正公平公开的定律,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才能成立。
    因为领导小组是记名打分。
    所以,除了像苏昌启这种坏人,给李忱往死了压分,其他领导还是要注意到良心的。
    苏昌启打分低,起不到坏作用,合分原则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最终,分一出来。
    王海周乐了。
    李忱:96分。
    范猛:90分。
    罗泓未:82分。
    李忱比罗泓未高出13分,就算后面还有领导小组手里的百分之十的占分比例,罗泓未没有丁点希望。
    而范猛比李忱低了6分,这里面不能不考虑范猛是台长侄子的因素。
    大华国,讲人情的,对这个,众所周知,习以为常。
    如果范猛没有这个大背景,分数一定往下掉一些。
    可见,李忱比范猛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王海周一乐之后,产生了新的顾虑。
    领导小组成员手里攥着的百分之十,李忱比范猛,可就要吃亏了。
    这百分之十是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要是各位领导把心稍微偏一偏,李忱就危险了。
    今天这个会开了两个半小时,是在一阵争论
第三十九章【神级主播】
    胡婧被介绍后,王海周把她让进了左套间部长办公室。
    “李忱老师,来一下。”王海周站在左套间门口,朝着最远端的李忱喊道,声音响亮亲切。
    他提名的人竞选成功,王海周当然心情大好。
    现在,又通过他的老同学严力严厅,从省台请来了知名主播胡婧,来助力靴城电台播音部,那心情真是好上加一百个好。
    李忱来到部长办公室,王海周立即把他介绍给胡婧,“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忱老师,平时不在场合上,我都叫他大忱。”,“《新闻快车道》和《深夜灵故事》两档节目,由他来主播。”
    在王海周介绍之前,胡婧眼神涣散,一边瞄王海周墙上挂的“精益求精”书法作品,一边用眼角扫着李忱。
    人家从省台来的,看不起靴城市台里的人,不能说不正常。
    一来就要端起来,以后在靴城电台里就算有了架子,让这座大楼的里人仰视着看。
    听了王海周的介绍后,胡婧描了眼线涂了淡淡眼影的眼睛“忽”地一亮,眼神变得高度专注,瞅着李忱问王部长,“李忱昨天听单位的人说,靴城电台来了一位神级主播,叫李忱,让一档节目起死回生,让另一档节目坐上火箭,说得是不是就是这位李忱老师啊。”
    “没错,彼李忱就是此李忱。”王海周咧着大嘴,没出声音地笑着说,就是笑得嘴岔子都跑到耳根子上去了。
    这两天,李忱的《新闻快车道》收听率连续上涨,已经达到了0.79%,眼看就要破八。
    《深夜灵故事》的收听率虽然只有0.36%,但是,已然成为奇迹。
    要知道这档深夜节目可是从零作为起点开始的呀。
    短短近一周时间,已经超过了电台里三档节目,从尾巴名次跃升到了第九名。
    虽然第九名的名次依旧不好看,但是架不住名次天天往前蹿呀。
    照这个势头,其他大部分节目的主持人都要被《深夜灵故事》鞭策到了。
    那么,胡婧的同事又是怎么知道李忱这么牛掰的
    网络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圈子。
    从董美意给李忱注册好了官微后,李忱就加入了全国电台主持人交流圈。
    李忱在圈内很低调,加进圈子后,一言未发过,但是他的播音成绩在圈内被晒到。
    电台主持人圈,主旨是鼓励人人向前,每天只把成绩上涨的发布出来晒一晒。
    因为成绩上涨突出,这两天,加李忱好友和李忱私聊的人逐渐在增多。
    李忱不是太喜欢这种聊天,在他看来,聊天很浪费时间。
    真的浪费时间,因为李忱老师的时间很宝贵。
    白天八小时上班。
    晚上和谢微音一起撸《美鱼》剧本至半夜。
    还要钻进系统里进行艰苦卓绝的训练。
    本来计划从系统里买些书来看,但是,目前真不能抽出看书的时间。
    从王部长嘴里确定了李忱就是李忱,胡婧主动伸手,跟李忱握在一起。
    李忱连忙笑着还礼,“胡老师,你好你好。”
    就“胡老师你好你好”这七个字,让胡婧眼睛亮度更大了。
    声音太好听了。
    这还是没有用音频设备呢。
    不,他的声带简直就是一部音质修饰设备。
    三人坐下后,开始聊《朝闻热点》的事儿。
    胡婧一听是李忱老师和她搭档《朝闻热点》,二十九岁的脸,笑成了十八姑娘一朵花。
    这让王海周心里踏实了不少。
    老王部长一直担心省里来的知名女主播,会挑肥拣瘦,这会让他在给胡婧配男搭档上非常坐蜡。
    没成想,第一个难题,根本不存在。
    这得感谢李忱这个神级主播啊,名气传扬,自带光环,人见人爱。
    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因为胡婧不是新入职的新人,王海周无需给她讲关于政治政策等之类的注意事项,直接切入主题讨论《朝闻热点》如何弄才能更上一层楼就好。
    不愧是从省台来助力的主播大咖,胡婧谈起《朝闻热点》来,毫无压力可言。
    根本不存在因为《朝闻热点》是靴城电台金牌节目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来。
    来之前,胡婧已经把这档节目研究了一番。
    做过功课,当然胸中自有丘壑。
    在三人谈的渐入佳境时,王部长适时地提出让李忱把在竞选现场讲得对《朝闻热点》的创意创新说一下。
    先谦虚了一句,然后,李忱侃侃而谈,“首先,我认为在新闻稿件上,还要进行再加工……”
    ……
    ……
    刚回到大办公室靠窗座位,还没坐下,李忱眼前一黑头一晕,连忙伸手拄住办公桌面,这才稳住没倒。
    缓缓坐下后,屁股刚一挨着椅子,叮咚一声,在李忱体内响起。
    李忱心中一声卧槽,来奖励了。
    果然。
    【已完成隐性任务:竞选金牌节目主播】
    【完成任务完美度:97%】
    【获得技能点:97点,获得经验值:6666】
    【奖励银质宝箱一个,(是/否)开启】
    在大办公室里,李忱不想摆弄系统。
    &n
第四十章【一发入魂,再无留恋】
    晚上,除了守夜人和那些上晚自习的莘莘学子,是绝大多数人的休息休闲时间。
    这段时间里,这些绝大多数们一定疯狂玩网。
    海豚网子网站海角论坛,是大华国著名的社交网站,有九千九百多万注册用户,眼瞅着就要破亿。
    这个周四的晚上,本来已经够热闹的论坛沸腾了。
    全因副坛主“桐棠傻白甜”发了一段手机录制的歌曲视频。
    这段视频刚一发表,就引起了坛神坛祖和坛哥坛姐以及坛子坛孙们的高度关注和疯狂评论,当然,转发到各种圈子和各种聊天群是必然的。
    他们以网络为食粮,遇到震撼的东西,要是不共享给他人,就会寝食难安三五天。
    从两天前副坛主“桐棠傻白甜”发表视频开始,截止到今天晚上的七点钟。
    点击次数六百五十万。
    评论和回复评论二十九万多条。
    点了心形图标表示喜欢这个帖子的人数超过了十五万。
    转发量八十万。
    评论无一差评,好评堪比太平洋的潮水。
    沙发是由一个叫“幻羽大佬呀”首先占据,他用了一句诗来表达了听了视频中这首高音歌曲之后的美好心情,“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的后面是一大片让人能患密集恐惧症的感叹号。
    先说对沙发的若干回复。
    “绝逼天上才有。”
    “始终在云端。”
    “我对天发誓,这么高的音,绝对不是肉嗓子发出来的。”
    “千年最强音,不会有之一。”
    “请允许我实话实说,我真是在云彩上坐了一会儿,这音太高了,托得我下不来呀。”
    “……”两千零十九条回复。
    “……”第9012条回复。
    “……”第10086条回复。
猜你喜欢